薄雾粉烟飘渺,其内身影如隔屏风,模糊不清,难窥全貌,只能看一个大概。

  身型拉长拔高,身材玲珑有致,三千发丝垂腰,圆脸变成瓜子脸。

  待烟雾散去,露出真容,荆钗妇人变成一位妙龄女子:

  身披红纱,赤脚玉足,巴掌大小脸上五官精致,容貌绝美,蛾眉青黛,樱桃朱唇,琼鼻微挺,尤其一双狐狸眼仿佛会勾人,只是漫不经心的一瞥,便令人着迷,骨酥神荡。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妩媚与淡雅并存,艳而不俗。

  女子身后八条狐狸尾一闪即逝,这位太平教护法显然是一只八尾妖狐,她没在隐藏自身,滚滚妖气冲天而起,彰显自身存在,恐怖威压笼罩郡城,令众多人族修者惊恐万状。

  太平教徒与盟友精神一振,士气高涨,行动自如,神通不由增强三分,其他各方势力修者与散修则仿佛背着一座大山,身子僵硬,举步维艰,修为越高,压力越大,感触越深。

  一道宛如昆山玉碎般的女声响彻郡城,并穿过阵法,回荡整个风阳郡: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大玄神主庸碌昏聩,导致天公发怒,降下惩戒,各地天灾频生,民不聊生,又有土地兼并,贪官污吏横行,我太平教顺天应人,欲推倒大玄,重定乾坤秩序,造福百姓,凡弃暗投明者可活,为虎作伥者当杀。”

  八尾妖狐这话不只是说给修行者,更是说给普通百姓,用上了狐族大神通,透着五分真实与五分蛊惑。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大盛神朝昔日大厦崩塌的教训历历在目,太平教学乖,明白大千寰宇,黔首最众,无数百姓汇聚,人心所向,才有了家国,有了神朝。

  他们看似不起眼,犹如蚂蚁般微不足道,可一旦爆发,有石破天惊之力,颠覆乾坤之威,广袤黔首才是江山社稷之本,人族繁盛延续之根,远比修行者更重。

  广法司内,一株千丈墨梅树凭空长出,身着水墨服的俊雅儒生踏立其上,感受到这股威压,他眉头微皱:“终于露出狐狸尾巴了。”

  朝墨梅图前的桌案招手,水墨自砚台上飞出,流动到他指尖,手指轻轻旋转,墨水随之流淌,伴其抬手轻挥,水墨朝前流去,与此同时,淡淡声音响起:

  “玄河绕城郭,墨梅护家国。”

  作为儒家大贤、大玄神朝水墨大修、丹青祖师,俊雅青年修为高深,道通天地,话音一出,文宫生辉,言出法随。

  天地灵机涌入,水墨越流越多,顷刻间化为一条墨河,在风阳郡各处奔腾,随过之处,滴滴墨水化为朵朵墨梅,一股浩然正气冲刷郡城,令人情不自禁地心安,也抵消八尾妖狐威压,与太平教徒对抗的修者恢复行动力,同样精神振奋,继续搏杀。

  与此同时,水墨儒生声音响起,平平淡淡却蕴含清气,散去蛊惑人心之力。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此为天地至理,当今大玄神朝人才济济,时有惠民之举,倘若爆发战乱,才是生灵涂炭,百姓遭殃,流离失所。

  五百年前太平教为复辟大盛,在大玄南方掀起大乱,短短数年,千万百姓便无家可归,埋骨荒野,罪行罄竹难书,此事有据可查,话说的再冠冕堂皇,也改不了尔等乱臣贼子之实。”

  他这番话,有理有据,又蕴含儒家明心教化之力,远比八尾妖狐之言更有说服力,被蛊惑的百姓很快清醒,或直接信服儒生之言,或低头若有所思,也有小部分心向八尾妖狐。

  这小部分百姓成分复杂,有心怀叵测之人,有混水摸鱼之辈,可更多是被权贵侵占良田或遭受过欺辱之徒。

  ———

  墨梅树上,水墨儒生瞧着郡城人心向背,大部分百姓汇聚而成的气运依旧倾向大玄神朝,他才松了口气,随后挥袖执笔,笔走龙蛇,凌空绘了一幅儒圣斩妖图,浩然正气氤氲于水墨丹青之间,精准地朝南城区八尾妖狐所在民宅而去。

  所过之处,书声朗朗,浩气冲天,沿途太平教徒与趁机作乱之人被波及,修者或死或伤,百姓或困或倒。

  民宅之内,见小部分百姓心向太平教,八尾妖狐心情愉悦,要知道蛊惑之力已破,这些百姓是真正认同太平教主张,下一刻,她蛾眉微挑,感受到那股临近的浩然正气与圣人画像身上传来的镇压之意,她如临大敌。

  抬手掌心多了一把剪刀,八尾妖狐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织了半甲子的布帛划掉,从织布机上裁剪下来,粗布落下刹那,顿时模样大变,绽放红光,缭绕浓郁红尘气。

  拿起布帛,扔向苍穹,三尺布帛迎风见长,吸纳郡城积攒千年的红尘气,三千红尘丝缭绕,于三尺红尘布上演绎百态众生:

  从晨光熹微的袅袅炊烟到黄昏日暮的微黄灯火,从穿街走巷的挑担货郎到摆摊守铺的商贩店家,从粗茶淡饭的布衣百姓到山珍海味的锦袍权贵,热闹的瓦肆酒楼、高歌的画舫红坊、争家产的兄弟、卖女儿的继母、呱呱坠地的孩童、侍奉公婆的儿媳、伺候患病丈人到女婿、风光大葬的老人……

  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酒色财气等,红尘气交杂,令人眼花缭乱,让人目不暇接,有不懂人情世故的妖沉迷,不愿归山,道行渐消;有不食人间烟火的道士陶醉,甘愿入世,道心沉沦;有读圣贤书的儒生一朝成名,纵情享乐,消磨志气,泯然众人。

  红尘布帛与水墨丹青上下交错,彼此争锋,丹青之上,圣人画像嘴唇微动,口吐儒家经典,挥动戒尺,一尺遮天,乾坤失色,日月无光。

  红尘布帛释放三千红尘丝,如水缠绕而上,每一道红尘丝都弥漫沉沦意,削弱戒尺一丝威力。

  千年红尘意与千年书生气激荡,如针尖对麦芒,暂时难分高下。

  ———

  翠屏山,朝光真君与阴府主僵持。

  青崖山,闲月真君与蟾蜍妖胶着。

  郡城里,儒家大贤与八尾狐相持。

  浮云县、紫霞宗、庆阳宫等大小战场在风阳郡遍地开花,太平教蓄谋已久,此番爆发有排山倒海之势,席卷数万里地域,特别是八尾妖狐声音传来后,各地太平教徒更疯狂,部分百姓动摇,甚至有些小势力倒戈。

  当九尾妖狐声音响起时,求真观众道面色沉重,解开疑惑,明白郡城究竟发生了啥变故,原来是太平余孽卷土重来,再次谋反,真龙与万妖恐怕只是马前卒。

  也有不少江湖客与修者心怀大义,紧急支援,涌向各方战场,浮云山是主战场之一,被重点照顾,浮云山脚下来了上千援军,他们身份复杂,江湖武者、儒家学子、农家修者、墨家游侠等,甚至有练气修者前来,只是他们没上山,而是在山下布置阵法,设下陷阱,准备迎敌。

  这一幕,求真观众道本来不知,直到浮云山脚下亮起璀璨阵光,杀气腾腾,他们才猛然发现,振奋之余,也心存疑惑:为何援军停留在山下,丝毫没有赶赴此地的迹象?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道朝真,从甲子老道开始,大道朝真,从甲子老道开始最新章节,大道朝真,从甲子老道开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