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安县衙门,共有三位武都头。
都可谓是江湖上的一流高手,掌握了内力的习武高人。
这些掌握了内力的武者,可匹敌练气七层以下的修士,乃是比天命司巡查使还要稀缺的职位。
作为武都头,都是从八品的官职。
再进一步的话,便可前往京州,考取武行功名,或者前往各州世俗武学宗门修行。
凡人的武功再进一步,突破后天境的限制,跨入先天境领域后,便是一代武学宗师,可向朝廷申请开宗立派了。
可负责教授凡人武学。
然而愿意这般的武者,可谓是少之又少。
整个牧州境内,目前也就只有两个凡人武学宗门,分别为禅语寺、漳河派。
十八山的小罗汉韩魁,当初便是禅语寺的和尚。
而马玲的家人,则是漳河派的人。
对于这些修行世俗武功的宗门,大乾国有明文规定,将拥有高度自治权,与地方神祇无异,同样可通过维护地方安危,建立功勋,免除一部分税赋。
但这些凡人武学宗门,也有相关的限制。
那就是必须要保持拥有一位以上的先天境武学宗师坐镇,担任朝廷的从七品官职,地位与李默的副总旗职位相当。
而若出现传承断代的情况,其他武学门派有权取而代之、武学兼并。
朝廷不会阻止相关的传承交替。
从这一点上来说,世俗的武学门派,与修士的各大仙山圣地如出一辙,只是各大仙山圣地要求至少有一位元婴期修士坐镇而已。
但事实情况是。
绝大多数的武者,在修行有成后,都更愿意前往夏国,获得进一步的提升,以求有朝一日达成所谓的金丹大道,从此看似与修士无异。
但据李默所知。
实际上两者仍是有所不同。
修士的修行,是依靠灵根,武者的修行,则是依靠灵觉。
具体比喻的话,天地灵气,为江河大海,修士是鱼,天生靠鳃呼吸,可以无忧无虑遨游。
武者是龟,拥有了更强的肺,可以一定程度上的遨游。
当然。
这种比喻也不一定对,仅限于李默目前的认知而已。
但大乾国境内,历来不乏有志之士,完成了以力证道,突破了先天境的限制,最终以凡人之躯比肩修士,成为无数武者口中的神话人物,在朝廷中担任要职。
只是这点儿传说级存在,相较于修士的庞大基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凡人想要通过武学,以力证道,其难度从大夏国几乎集结了整个中原武学人才,却只能作为六大国的末尾,便可见一斑。
张勤心事重重地来到百安县。
他作为华安镇相约衙门参加此次考核的三位捕快之一,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对于考核的内容,他已经熟记于心。
第一关是武学考核。
参加考核者,需要经过至少两位武都头的首肯。
对于这一关,张勤倒是颇为自信。
他的武学天赋虽然并不算优秀,但却胜在刻苦,如今已经是他习武的第十三个年头了,他自信能够通过。
果然。
张勤在一番对战演练后,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关考核。
三位在此负责考核的武都头,都对他给予了肯定,这让张勤稍稍地松了一口气。
但能否晋升为捕头,并不仅仅只是武功高低决定。
成为捕头后,便会成为大乾国从九品的朝廷命官,而大乾国的捕头乃是替换补位制度,俸禄由大乾朝廷直接发放。
也就是说。
大乾朝廷的捕头数量是确定的。
只有当一个捕头晋升、辞职、死亡、退休后,出现一个空位,才能再晋升一个新的捕头,这和天命司的小旗制度很像。
再之后的武都头,则反而没有类似的限制了,亦如天命司的副总旗。
毕竟境界本身便是一种限制。
张勤看了眼各镇通过初步考核的捕快,一共有十三人,但此次考核仅仅只有三个空缺而已。
接下来是比拼破案功勋。
得益于六年前华安镇滩河大邪祟事件,张勤深度参与了此次案件,受到了表彰,收获了功勋,因此这轮考核,他也应该能够顺利通过。
事实正如他所想的一般。
约一炷香后。
这十三人中,又淘汰了七人。
只剩下六人在场,角逐出三位胜者,这让张勤既兴奋又担忧。
兴奋的是,他闯入了第三关。
担忧的是,第三关乃是比拼举荐,仅仅只得到了华安镇的乡约,以及两位里长的推荐信,实在是没有什么分量。
就在这时。
一个熟悉的身影,竟然出现在了考场上。
张勤看向了身穿飞鸟服的李默,他认出了这是天命司副总旗的官服,顿时大吃一惊,面露不可思议之色。
李默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出现,自然是有考究。
他现在出现的话,只是照章办事而已,为张勤送来了自己与江飞燕的举荐信,而若是考核一开始就出现,则是有舞弊的嫌疑。
不过他着实没有想到,此次前来,竟然还有意外收获!
他之前为了调查各地消失遗忘之人,惹得县衙捕头、捕快们怨声载道,于是出资二百两银子,作为奖励,让县衙捕头、捕快们得了实惠,拉近了关系。
刚刚他在外面等候的时候,王捕头竟然告诉了他一个秘密消息。
一位先天境的武学宗师,被州牧安排至此,将在百安县境内开宗立派,还没有选好开山之地。
李默顿时灵机一动。
若是能将这位武学宗师,拉拢到华安镇开山立派的话,无疑将会对当地的罪恶势力形成威慑作用。
想到此。
他的心中不免有些激动起来。
最好是安排在北山上,这样的话,山北村说不定就能因此脱贫致富了。
“三位都头,在下呈送举荐信,来迟了一些,还请恕罪啊。”
李默走上前后,向负责考核的三位武都头微微一笑,三名武都头不敢托大,纷纷起身作揖。
“李大人!”
“李总旗……”
李默摆手,向三人示意不必多礼,呈送上两封举荐信。
“这是天命司江总旗和我的推荐信,推荐华安镇张勤捕快,高风亮节、见义勇为,上面有天命司的印章,照章办事即可。”
三位武都头见此,笑着表示一定。
毕竟在这种时候,大家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推荐信制度之前,大乾国曾有过一次改革,那时的大乾国官职乃是以举孝廉为主,还没有恩科考试一说,举荐信几乎是大乾国的唯一做官渠道,进而形成了门阀垄断,国力上升进入瓶颈期。
后来乾元圣君开启了恩科考试选拔人才制度,引起了一些门阀的抵触,并酿成了一些混乱。
最终。
乾元圣君竟是选择了亲自出手,将数个根深蒂固的门阀集团一夜摧毁,让人见识到了这位皇帝的果决狠辣一面,认识到了乾元圣君的真实身份,乃是一位化神后期修士。
不过很快乾元圣君便发现。
单纯的考核上任制度,也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道德方面的缺失,没有人际关系的纽带,会让许多官员注重一己私利。
于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大乾国形成了如今的考核、举荐齐头并进选拔制度。
李默送上自己与江飞燕的推荐信,也只能说是尽力而为。
如果百安县天命司的两位总旗出面,都不能保证张勤晋升捕头的话,那就只能再等下一次了。
张勤就算是再笨,此刻也反应过来了。
他当即面露激动之色,看向了李默。
百安县天命司的两位总旗,一个是正七品,一个是从七品,几乎相当于知县大人的亲自推荐了。
做完这一切后。
李默环顾四周,看向了远处一位身材魁梧的布衣之人,笑呵呵地走了过去。
“敢问阁下可是窦大人?”
“在下确实姓窦,单字名驰,不知总旗大人,有何指教?”
男人身高八尺,面容沧桑,不拘小节。
他见李默找上自己,顿时心中凛然。
如今他虽然是先天境武者,但实力越强,他就越是能够感受到武者与修士之间的巨大差距。
作为一位先天境武者,他在面对练气期修士时,自然已经不再畏惧。
但若是面对筑基期修士,哪怕对方只是筑基初期修为,他依旧力不从心,感到莫大的压力。
除非双方近身时,他在第一时间出手偷袭,才能有一些胜算。
否则一旦双方拉开架势,他必将难以招架。
所以此刻双方的官职,虽然都是从七品,但从个人实力的角度来说,他面对眼前的这位筑基期修士,实在是不敢托大。
“在下姓李,单字名默,不知窦驰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原来李大人,请。”
两人来到一处僻静之处后,李默开门见山。
“是这样的,在下听说窦大人,要在百安县境内开山立派?”
“的确如此。”
窦驰点头承认道:“我是在向朝廷申请后,由州牧大人安排我来此,不知李大人有何见教?”
“见教不敢当,不过在下的确有一个不情之请。”
李默爽朗一笑。
“不瞒大人,在下乃是华安镇山北村之人,在华安镇境内,有一条河,名曰滩河,在那九曲龙盘之地的中心,有一座山,名曰北山,此地钟灵毓秀、得天独厚,依山傍水,人杰地灵,曾是一座远近闻名的神山,我的母亲也安葬在那里,所以大人若是还没有选好开山立派的地方,不妨考虑一下这里!呵呵,当然,大人若是有其他考虑,在下也不会因此怪罪。”
李默的态度温文儒雅,让窦驰面露思索之色。
“既然如此,那我明日便启程,去看一看吧,对了,不知李大人刚刚推举之人是谁,可愿意让他随我同往?”
窦驰有意深交。
李默闻言,顿时流露出欣喜的笑容。
“那人名为张勤,乃是我的表哥,左数第二个就是他。”
“表哥?”
窦驰大吃一惊,难以置信。
“不知李大人今年贵庚?”
“这……呵呵,不瞒窦大人,在下今年才刚刚二十二岁,正值弱冠之年,不知窦大人今年贵庚?”
“嘶!”
窦驰倒吸了一口凉气,难以窒息地看着李默。
竟然仅仅只有二十二岁,要知道筑基期修士,可是能够轻易活过百年的,甚至一些擅长养生之人,活到一百七八十岁也不奇怪。
窦驰面露惭愧。
“在下刚刚知天命,今年五十了。”
竟然和江飞燕是一个年纪。
习武之人,气血旺盛,尤其是修行出内力之人,也有些许延年益寿之效。
以窦驰的先天武学境界,活到古来稀、耄耋之年,应该不成问题,如今他虽然已经知天命,但看起来却是当打之年的样子,和当初的九江雷龙泰寿有几分相似。
两人交谈片刻,竟是越聊越投机。
随着此次晋升捕头的考核完毕,张勤跑了过来,兴奋地看向李默。
“李默,你……”
“张勤大哥,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窦驰,窦大人。”
李默打断了张勤的话语,一脸郑重之色。
“窦大人乃是先天境武学宗师,是要在百安县开山立派的大人物,我刚刚已经向窦大人推荐了华安镇的北山,你可要好好地招待窦大人呐!”
“嘶!”
张勤闻言,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窦驰。
天命司之人,乃是修士,对于张勤太过遥远。
但开山立派的武学宗师,如今近在眼前,他不由得面露彷徨激动,当即抱拳作揖。
“在下华安镇乡约捕头张勤,拜见窦大人!”
毫无疑问,他顺利地通过了考核。
“呵呵,那处神山既然能够培养出李大人这种天骄之才,多半是人杰地灵之所,明日我便与你一同启程,去看一看北山,恩……北山派,名字也不错。”
张勤闻言,顿时流露出难以抑制的激动情绪。
山北村,位于北山的正北方。
如今竟然有一位武学宗师,打算在此开山立派,这对于山北村而言,无疑将是一场天大的机缘。
也许对于整个华安镇来说,也算得上是一场天大的机缘了。
届时前去求师学艺的弟子,必将趋之若鹜,为整个华安镇的发展,带来巨大动力,同时也将能够有效震慑周边的宵小之辈。
都可谓是江湖上的一流高手,掌握了内力的习武高人。
这些掌握了内力的武者,可匹敌练气七层以下的修士,乃是比天命司巡查使还要稀缺的职位。
作为武都头,都是从八品的官职。
再进一步的话,便可前往京州,考取武行功名,或者前往各州世俗武学宗门修行。
凡人的武功再进一步,突破后天境的限制,跨入先天境领域后,便是一代武学宗师,可向朝廷申请开宗立派了。
可负责教授凡人武学。
然而愿意这般的武者,可谓是少之又少。
整个牧州境内,目前也就只有两个凡人武学宗门,分别为禅语寺、漳河派。
十八山的小罗汉韩魁,当初便是禅语寺的和尚。
而马玲的家人,则是漳河派的人。
对于这些修行世俗武功的宗门,大乾国有明文规定,将拥有高度自治权,与地方神祇无异,同样可通过维护地方安危,建立功勋,免除一部分税赋。
但这些凡人武学宗门,也有相关的限制。
那就是必须要保持拥有一位以上的先天境武学宗师坐镇,担任朝廷的从七品官职,地位与李默的副总旗职位相当。
而若出现传承断代的情况,其他武学门派有权取而代之、武学兼并。
朝廷不会阻止相关的传承交替。
从这一点上来说,世俗的武学门派,与修士的各大仙山圣地如出一辙,只是各大仙山圣地要求至少有一位元婴期修士坐镇而已。
但事实情况是。
绝大多数的武者,在修行有成后,都更愿意前往夏国,获得进一步的提升,以求有朝一日达成所谓的金丹大道,从此看似与修士无异。
但据李默所知。
实际上两者仍是有所不同。
修士的修行,是依靠灵根,武者的修行,则是依靠灵觉。
具体比喻的话,天地灵气,为江河大海,修士是鱼,天生靠鳃呼吸,可以无忧无虑遨游。
武者是龟,拥有了更强的肺,可以一定程度上的遨游。
当然。
这种比喻也不一定对,仅限于李默目前的认知而已。
但大乾国境内,历来不乏有志之士,完成了以力证道,突破了先天境的限制,最终以凡人之躯比肩修士,成为无数武者口中的神话人物,在朝廷中担任要职。
只是这点儿传说级存在,相较于修士的庞大基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凡人想要通过武学,以力证道,其难度从大夏国几乎集结了整个中原武学人才,却只能作为六大国的末尾,便可见一斑。
张勤心事重重地来到百安县。
他作为华安镇相约衙门参加此次考核的三位捕快之一,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对于考核的内容,他已经熟记于心。
第一关是武学考核。
参加考核者,需要经过至少两位武都头的首肯。
对于这一关,张勤倒是颇为自信。
他的武学天赋虽然并不算优秀,但却胜在刻苦,如今已经是他习武的第十三个年头了,他自信能够通过。
果然。
张勤在一番对战演练后,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关考核。
三位在此负责考核的武都头,都对他给予了肯定,这让张勤稍稍地松了一口气。
但能否晋升为捕头,并不仅仅只是武功高低决定。
成为捕头后,便会成为大乾国从九品的朝廷命官,而大乾国的捕头乃是替换补位制度,俸禄由大乾朝廷直接发放。
也就是说。
大乾朝廷的捕头数量是确定的。
只有当一个捕头晋升、辞职、死亡、退休后,出现一个空位,才能再晋升一个新的捕头,这和天命司的小旗制度很像。
再之后的武都头,则反而没有类似的限制了,亦如天命司的副总旗。
毕竟境界本身便是一种限制。
张勤看了眼各镇通过初步考核的捕快,一共有十三人,但此次考核仅仅只有三个空缺而已。
接下来是比拼破案功勋。
得益于六年前华安镇滩河大邪祟事件,张勤深度参与了此次案件,受到了表彰,收获了功勋,因此这轮考核,他也应该能够顺利通过。
事实正如他所想的一般。
约一炷香后。
这十三人中,又淘汰了七人。
只剩下六人在场,角逐出三位胜者,这让张勤既兴奋又担忧。
兴奋的是,他闯入了第三关。
担忧的是,第三关乃是比拼举荐,仅仅只得到了华安镇的乡约,以及两位里长的推荐信,实在是没有什么分量。
就在这时。
一个熟悉的身影,竟然出现在了考场上。
张勤看向了身穿飞鸟服的李默,他认出了这是天命司副总旗的官服,顿时大吃一惊,面露不可思议之色。
李默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出现,自然是有考究。
他现在出现的话,只是照章办事而已,为张勤送来了自己与江飞燕的举荐信,而若是考核一开始就出现,则是有舞弊的嫌疑。
不过他着实没有想到,此次前来,竟然还有意外收获!
他之前为了调查各地消失遗忘之人,惹得县衙捕头、捕快们怨声载道,于是出资二百两银子,作为奖励,让县衙捕头、捕快们得了实惠,拉近了关系。
刚刚他在外面等候的时候,王捕头竟然告诉了他一个秘密消息。
一位先天境的武学宗师,被州牧安排至此,将在百安县境内开宗立派,还没有选好开山之地。
李默顿时灵机一动。
若是能将这位武学宗师,拉拢到华安镇开山立派的话,无疑将会对当地的罪恶势力形成威慑作用。
想到此。
他的心中不免有些激动起来。
最好是安排在北山上,这样的话,山北村说不定就能因此脱贫致富了。
“三位都头,在下呈送举荐信,来迟了一些,还请恕罪啊。”
李默走上前后,向负责考核的三位武都头微微一笑,三名武都头不敢托大,纷纷起身作揖。
“李大人!”
“李总旗……”
李默摆手,向三人示意不必多礼,呈送上两封举荐信。
“这是天命司江总旗和我的推荐信,推荐华安镇张勤捕快,高风亮节、见义勇为,上面有天命司的印章,照章办事即可。”
三位武都头见此,笑着表示一定。
毕竟在这种时候,大家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推荐信制度之前,大乾国曾有过一次改革,那时的大乾国官职乃是以举孝廉为主,还没有恩科考试一说,举荐信几乎是大乾国的唯一做官渠道,进而形成了门阀垄断,国力上升进入瓶颈期。
后来乾元圣君开启了恩科考试选拔人才制度,引起了一些门阀的抵触,并酿成了一些混乱。
最终。
乾元圣君竟是选择了亲自出手,将数个根深蒂固的门阀集团一夜摧毁,让人见识到了这位皇帝的果决狠辣一面,认识到了乾元圣君的真实身份,乃是一位化神后期修士。
不过很快乾元圣君便发现。
单纯的考核上任制度,也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道德方面的缺失,没有人际关系的纽带,会让许多官员注重一己私利。
于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大乾国形成了如今的考核、举荐齐头并进选拔制度。
李默送上自己与江飞燕的推荐信,也只能说是尽力而为。
如果百安县天命司的两位总旗出面,都不能保证张勤晋升捕头的话,那就只能再等下一次了。
张勤就算是再笨,此刻也反应过来了。
他当即面露激动之色,看向了李默。
百安县天命司的两位总旗,一个是正七品,一个是从七品,几乎相当于知县大人的亲自推荐了。
做完这一切后。
李默环顾四周,看向了远处一位身材魁梧的布衣之人,笑呵呵地走了过去。
“敢问阁下可是窦大人?”
“在下确实姓窦,单字名驰,不知总旗大人,有何指教?”
男人身高八尺,面容沧桑,不拘小节。
他见李默找上自己,顿时心中凛然。
如今他虽然是先天境武者,但实力越强,他就越是能够感受到武者与修士之间的巨大差距。
作为一位先天境武者,他在面对练气期修士时,自然已经不再畏惧。
但若是面对筑基期修士,哪怕对方只是筑基初期修为,他依旧力不从心,感到莫大的压力。
除非双方近身时,他在第一时间出手偷袭,才能有一些胜算。
否则一旦双方拉开架势,他必将难以招架。
所以此刻双方的官职,虽然都是从七品,但从个人实力的角度来说,他面对眼前的这位筑基期修士,实在是不敢托大。
“在下姓李,单字名默,不知窦驰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原来李大人,请。”
两人来到一处僻静之处后,李默开门见山。
“是这样的,在下听说窦大人,要在百安县境内开山立派?”
“的确如此。”
窦驰点头承认道:“我是在向朝廷申请后,由州牧大人安排我来此,不知李大人有何见教?”
“见教不敢当,不过在下的确有一个不情之请。”
李默爽朗一笑。
“不瞒大人,在下乃是华安镇山北村之人,在华安镇境内,有一条河,名曰滩河,在那九曲龙盘之地的中心,有一座山,名曰北山,此地钟灵毓秀、得天独厚,依山傍水,人杰地灵,曾是一座远近闻名的神山,我的母亲也安葬在那里,所以大人若是还没有选好开山立派的地方,不妨考虑一下这里!呵呵,当然,大人若是有其他考虑,在下也不会因此怪罪。”
李默的态度温文儒雅,让窦驰面露思索之色。
“既然如此,那我明日便启程,去看一看吧,对了,不知李大人刚刚推举之人是谁,可愿意让他随我同往?”
窦驰有意深交。
李默闻言,顿时流露出欣喜的笑容。
“那人名为张勤,乃是我的表哥,左数第二个就是他。”
“表哥?”
窦驰大吃一惊,难以置信。
“不知李大人今年贵庚?”
“这……呵呵,不瞒窦大人,在下今年才刚刚二十二岁,正值弱冠之年,不知窦大人今年贵庚?”
“嘶!”
窦驰倒吸了一口凉气,难以窒息地看着李默。
竟然仅仅只有二十二岁,要知道筑基期修士,可是能够轻易活过百年的,甚至一些擅长养生之人,活到一百七八十岁也不奇怪。
窦驰面露惭愧。
“在下刚刚知天命,今年五十了。”
竟然和江飞燕是一个年纪。
习武之人,气血旺盛,尤其是修行出内力之人,也有些许延年益寿之效。
以窦驰的先天武学境界,活到古来稀、耄耋之年,应该不成问题,如今他虽然已经知天命,但看起来却是当打之年的样子,和当初的九江雷龙泰寿有几分相似。
两人交谈片刻,竟是越聊越投机。
随着此次晋升捕头的考核完毕,张勤跑了过来,兴奋地看向李默。
“李默,你……”
“张勤大哥,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窦驰,窦大人。”
李默打断了张勤的话语,一脸郑重之色。
“窦大人乃是先天境武学宗师,是要在百安县开山立派的大人物,我刚刚已经向窦大人推荐了华安镇的北山,你可要好好地招待窦大人呐!”
“嘶!”
张勤闻言,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窦驰。
天命司之人,乃是修士,对于张勤太过遥远。
但开山立派的武学宗师,如今近在眼前,他不由得面露彷徨激动,当即抱拳作揖。
“在下华安镇乡约捕头张勤,拜见窦大人!”
毫无疑问,他顺利地通过了考核。
“呵呵,那处神山既然能够培养出李大人这种天骄之才,多半是人杰地灵之所,明日我便与你一同启程,去看一看北山,恩……北山派,名字也不错。”
张勤闻言,顿时流露出难以抑制的激动情绪。
山北村,位于北山的正北方。
如今竟然有一位武学宗师,打算在此开山立派,这对于山北村而言,无疑将是一场天大的机缘。
也许对于整个华安镇来说,也算得上是一场天大的机缘了。
届时前去求师学艺的弟子,必将趋之若鹜,为整个华安镇的发展,带来巨大动力,同时也将能够有效震慑周边的宵小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