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彻自然也注意到了老丈人的窘境,也不好让老丈人没台阶下。

  他轻咳一声,目光越过尴尬的常磐,直接落在杨廉身上:

  “杨公,宣旨吧。”

  杨廉宦海沉浮数十载,深知眼前这位奉王的分量,自不会在此等小事之上计较。

  他立刻调整心态,只当什么都没看见。

  清了清嗓子,双手托起那卷圣旨,用抑扬顿挫、充满威严的官腔开始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惟治国安邦,首重屏藩,奉王李彻,英睿果毅,夙著勋劳。

  提劲旅跨海东征,扫荡倭氛,克复倭国四岛,扬国威于海外,靖烽烟于东溟。

  此为功在社稷,利在千秋,朕心甚慰,嘉尔殊勋!”

  杨廉的声音在大厅中回荡,将李彻征讨倭国的功绩用华丽的辞藻铺陈开来。

  李彻身后王三春、曲近山、薛镇等将哪怕再桀骜,听到皇帝亲口肯定奉军的赫赫战功,胸膛也不由自主地挺得更高,脸上露出与有荣焉的骄傲之色。

  “然,”杨廉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

  “倭地初平,虾夷新附。

  奉国疆域,北接苦寒之野,东临浩瀚之洋,幅员辽阔,海陆绵延。

  朕深知奉军控扼领土之艰,守御外敌之难。

  朕念尔忠勤,体尔辛劳,忧尔独木难支,恐边陲有失。”

  听到这里,李彻的眼神微微一凝。

  铺垫结束,正题来了!

  “特谕!”

  “山海关守将薛镇,忠勇可嘉,久镇雄关,劳苦功高。

  着即日起,山海关一应兵马、防务、关隘,尽数划归奉王李彻节制统辖!

  薛镇擢升为山海将军,听奉王号令,为国守边,不得有误!”

  薛镇咽了咽吐沫,眼神中难掩激动。

  终于......终于是转正了,这从龙之功总算是拿到手了!

  再不转正,眼瞅着薛卫那小子功劳都要压过自己,明明是自己先来的!

  杨廉瞄了薛卫一眼,继续说道:

  “为固北疆,保境安民。

  特从北地幽、并、冀、朔四州,抽调精锐守备军五万。

  着郑国公常磐为帅,即日开拔,移驻奉国境内,归于奉王李彻麾下调遣!

  常磐当协同奉王,整军经武,以卫北土!”

  常磐显然是早知道这旨意,并没有表现得太过激动。

  至于在自家女婿手底下做事,会不会尴尬?

  常磐表示完全不会!

  若是平常的女婿,就是打死自己,也不可能同意,丢不起那人。

  但李彻是谁啊,明眼人都知道李彻是庆帝钦定的继位者,未来大庆的主人!

  早晚都得在人家手底下讨饭吃,自己不过是提前来了,有什么可尴尬的?

  杨廉顿了顿,将圣旨后段一口气读完:

  “望奉王体朕苦心,感念天恩,戒骄戒躁,善抚军民。

  外则当秣马厉兵,震慑诸藩,抵御外侮,使宵小不敢侧目。

  内则须保境安民,绥靖地方,使黎庶安居乐业,北方永固金汤!”

  “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杨廉将圣旨卷起,双手捧向李彻:

  “殿下,请接旨吧。”

  大厅内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彻身上。

  李彻的大脑飞速运转,飞快权衡了其中的利弊得失。

  完全掌控山海关是巨大利好,至于五万精锐的加入,也是增强了奉军实力。

  这份圣旨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只是李彻心中隐隐觉得,庆帝此举似乎更有深意,只是一时之间他看不透。

  但此时显然不适合太过思考,他没有立刻去接圣旨,而是对着杨廉郑重地躬身一礼:

  “儿臣李彻,谢父皇天恩!”

  “父皇圣虑深远,体恤儿臣艰难,儿臣感激涕零,铭感五内!”

  “儿臣定当谨遵父皇教诲,不负父皇重托!”

  杨廉见李彻态度恭顺,言语得体,心中也松了口气。

  默默将李彻的话记下,准备到时候一字不差地重复给陛下。

  从自己嘴里让陛下知晓奉王孝心,对自己、奉王、陛下都是一件好事。

  至于奉国君臣见旨不拜之事......嗯?有这事吗?

  杨廉能走到今天这个地位,自然不是傻子。

  当然知晓有的事哪怕看破了,也完全没有说破的必要。

  和常磐所想的差不多,反正早晚都得在奉王手下讨饭吃,自要早做打算一番。

  却见杨廉脸上笑容更盛,再次将圣旨递上:“殿下忠孝,陛下闻之必喜,请殿下接旨。”

  李彻恭敬地伸手接过圣旨。

  “恭喜殿下!”

  厅内众人此刻都反应过来,齐声恭贺,气氛变得热闹起来。

  待到寒暄过后,杨廉也很有眼力见地起身告退,给李彻君臣们留下单独相处的空间。

  “杨公。”李彻亲自相送,笑容和煦,“一路辛苦,还请在大连多盘桓几日,待本王安排好军务,再设宴为杨公接风洗尘。”

  杨廉笑着拱手:“殿下客气了,老臣自当将殿下忠孝之心,如实禀报陛下。”

  杨廉走后,殿内紧绷的气氛瞬间冰消瓦解。

  “老薛!哈哈哈!这下可真是自己人了!”

  王三春第一个咧开大嘴,蒲扇般的大手拍在薛镇肩膀上,力道之大让薛镇一个趔趄。

  “以前征契丹那会儿,咱哥几个就想把你拉过来,这下可好,陛下圣旨把你送来了!以后可得多亲近!”

  “就是就是!”曲近山也凑了上来,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薛将军......哦不,薛都督!”

  “以后这山海关就是咱奉国的南大门了,有你这尊门神在,弟兄们睡觉都踏实!”

  张盛相作为文臣更含蓄一些,微笑着拱手:“恭喜薛都督名正言顺归入殿下麾下,辽省与山海关唇齿相依,还望薛都督多多照拂。”

  薛镇被众人簇拥着,心中也是暖流涌动。

  多年的山海关守将生涯,夹在朝廷与奉国之间如履薄冰,如今终于尘埃落定。

  他脸上泛起红光,抱拳一一回礼:“诸位抬爱,薛某既入奉国,便是殿下帐下一卒,日后定当与诸位同袍同心协力!!”

  另一侧,郑国公常磐则和文载尹相谈甚欢。

  他身份特殊,既是朝廷重臣,又是奉王岳父。

  虽然和奉国文武身份,但融入奉国之中并不难,无论文臣武将都会给李彻这个面子。

  厅内一片其乐融融,恭贺声、寒暄声不绝于耳。

  唯有主位上的李彻,显得格格不入。

  李彻坐在上方的椅子上,手中紧紧攥着那卷圣旨,一遍又一遍地扫视着圣旨上的文字,仿佛要从字缝里看出些什么。

  厅内的喧闹似乎与他无关,他独自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周身散发着一种无形的低气压。

  一直在后堂旁听的李霖悄悄走了出来,踱步到李彻身边,低声问道:“老六,怎么心事重重的?”

  “这圣旨上写的不都是好事吗,父皇给你派兵增将,带兵的将领也都是自己人。”

  李彻被李霖的声音从沉思中惊醒。

  他抬起头,眼中没有一丝喜色:“就是因为太好了,才不对劲。”

  “嗯?”李霖一愣,有些不解,“哪里不对劲了?”

  “奉国现在地盘这么大,从草原到山海关,还要看着倭国等海外之地,兵力吃紧是实情啊。”

  “父皇给你增兵,不是雪中送炭吗?”

  李彻缓缓摇头:“奉国是缺兵,但远没到需要朝廷支援的地步。”

  “我们自己招募训练,难道凑不出五万人?父皇他老人家,会不知道这个道理?”

  李霖被问住了,眉头也皱了起来:“那......你的意思是?”

  李彻目光灼灼地盯着李霖,也像是在对自己说:

  “父皇他,绝不会做无意义的事。”

  “我之前想着父皇可能给钱,给粮,哪怕是多给几个爵位都是正常的。”

  “但唯独送兵,而且是五万北地精锐,还由岳父统领......这太反常了!”

  原本喧闹的大厅瞬间安静下来。

  王三春、张盛相、文载尹等人脸上的笑容都僵住了,薛镇和常磐也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李彻站起身,目光扫过厅中诸多心腹重臣:

  “朝廷的兵,不是那么好拿的。”

  “父皇此举,绝非仅仅是体恤我兵力不足那么简单,这背后......必有深意。”

  “或许,是关内出了我们不知道的变故......”

  如今的李彻早已不是政治白痴,对于朝局有了一定的思考解析能力。

  庆帝是个老谋深算的皇帝,他每一个举动都值得反复斟酌,更别提送兵这等极其反常的事情了。

  朝廷的兵怕是也不够用,一送就是五万,还都是精锐......

  李彻觉得自己已经快要看透真相,但总是差那么一点抓住关键。

  一个人的脑子再好使,也不可能思虑到全局,必然有所差漏。

  李彻准备回奉天召集群臣集思广益,内阁那么多聪明的大脑,不用白不用。

  想到这里,李彻不由得站起身:“秋白。”

  “嗯?”秋白连忙拱手,“属下在。”

  “事不宜迟,立刻备马,本王要连夜启程返回奉天。”

  “啊?这......喏!”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最新章节,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