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小天皇猛地尖叫起,“让我......我去前线?”

  “不......不!我不去!我是天皇!我......”

  海部宗贞厉声打断他:“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国将不国,何来天皇?”

  “陛下的存在,是京都最后的精神象征,只要您御驾亲临,哪怕只是站在那里,也能让绝望的士兵们多挥出一刀!多射出一箭!”

  “这是您身为天皇......最后的、也是唯一的责任!”

  说罢,他不再看几乎要晕厥过去的小天皇,转身对着殿中所有人大声咆哮:

  “我等倭人要放弃一切幻想,准备最后的决战!”

  “凡怯战、畏缩、妄言投降者——杀无赦!”

  “凡临阵脱逃、惑乱军心者——杀无赦!”

  “凡囤积居奇、发国难财者——杀无赦!”

  “举国玉碎!与京都共存亡!!!”

  海部宗贞如同一个输光了所有赌注,只剩下最后疯狂一把的赌徒,将整个倭国的命运都押上了最后的赌桌。

  皇宫的命令被海部家的残兵冷酷地执行下去。

  一队队如同行尸走肉般的京都百姓,被足轻们从藏身的屋舍里驱赶出来。

  男人、女人、老人、甚至半大的孩子,脸上都带着尚未褪尽的惊恐之色。

  他们被推搡着,沉默地汇集成一股股灰暗的人流,向着京都那高大巍峨的城墙蠕动。

  京都的城墙,在夕阳的余晖下投下巨大的阴影,冰冷而厚重。

  没错,京都处于日本岛腹地,但城墙却很高。

  高耸的城墙一般都处于边境,越是远离边境之地,城墙会变得越来越低矮。

  而在腹地建立的城池却有着高大的城墙,其原因也很简单,它不是防止外敌的,而是防着自己人的。

  高高在上的倭国皇室深知自己的罪孽,这道墙防的就是受他们压迫的百姓。

  可笑的是,本意用来对付百姓的城墙,此刻却成了他们最后的保护。

  仰望那高耸的城垛,一些人的眼中似乎燃起了一丝微弱的光:

  “至少城墙很高......”

  “这么高的城墙,奉军的弓箭......应该打不上来吧?”

  “这么多人......总能守得住......”

  高大的城墙给了倭人一丝可怜的慰藉,他们紧紧依偎在一起,像受惊的羊群挤向最后的围栏,却浑然不知这围栏即将化为吞噬他们的巨大石磨。

  城墙上,早已是一片混乱的繁忙景象。

  士兵们粗暴地将一捆捆箭矢、滚木礌石堆砌在垛口后,更多的人则在军官的呵斥下,将那些被驱赶上来的平民填充到城墙的每一个角落。

  没受过战斗训练平民能做什么,无非就是用来填线罢了。

  没有武器分发下去,倭人只是茫然地被推到垛口边,看着城外那片在暮色中显得格外空旷的原野。

  那里,是奉军即将到来的方向。

  高大的城墙隔绝了视线,也暂时隔绝了想象。

  京都城外,奉军阵列之前,李彻凝神地望着远处城池的轮廓。

  将领们簇拥在李彻身旁,只觉得浑身冰冷,便是平日里最爱打诨的王三春,此刻都一言不发。

  无他,实在是如今的李彻一身煞气过于恐怖。

  之前的李彻身上也有煞气,但却是比较内敛的,那是在关外厮杀求生存的煞气。

  那股子煞气连大庆朝堂那些文臣,都感受不到,不然绝不敢当面和他作对。

  而如今不同,如今的李彻身上煞气几乎要凝实。

  自进入倭国以来,直接死于李彻命令之倭人有多少?

  十万肯定是有的,二十万应该也挡不住,甚至有希望冲一冲三十万。

  但李彻很清楚,即便倭国死了三十万人,也远远不够偿债。

  三十万条人命......只够日本人还一个城市的债。

  在战火中奄奄一息的城市,不只有南京。

  旅顺、镇江、厂窖、潘家峪......

  乃至非战区的四川、重庆、陕西等地......也是男丁尽出,家家皆缟素,户户挂白绫,十室九户无儿郎。

  毫无疑问,李彻还要杀下去。

  此等仇恨,不是数学等式,你杀了多少人,我就要杀同样的人报复过去。

  如今深仇大恨,唯有一族灭亡才算是结束。

  脚步声自身后传来,薛卫的身影出现在李彻侧后方。

  “殿下。”薛卫抱拳行礼,“各部已按您的命令准备就绪,攻城器械、火油、云梯、撞木皆已调配至预定位置。”

  “火炮阵地也已构筑完成,虽数量不及下关城之时,但集中轰击一点,破城应无问题。”

  “将士们士气高昂,只待殿下一声令下!”

  李彻微微颔首,目光依旧没有离开黑暗中的京都。

  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旗帜一事,办得如何了?”

  薛卫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困惑,但还是立刻回道:“回殿下,也已办妥。”

  “各营、各军......所有奉军旗帜,皆已按您吩咐,换成了‘大庆’旗帜。”

  他顿了顿,终究还是没忍住心中的疑问,小心翼翼地抬头看向李彻的侧脸:“殿下......末将愚钝,实在不解。”

  “此乃灭倭国、克京都之最后一战,功成之日,必将名垂青史!”

  “您为何......为何要将我奉军战旗,换为他大庆之帜?这功劳,岂非......”

  薛卫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奉军将士浴血奋战,从白山黑水打到倭国京都,眼看就要摘取这盖世功勋的最后一颗明珠。

  却要在胜利的前夜,将象征自己身份和荣誉的旗帜换掉?

  这无异于将即将到手的荣光分出一部分,拱手让与他人!

  不仅薛卫不解,恐怕整个奉军上下都有类似的困惑。

  李彻终于缓缓转过身,篝火的光芒跳跃着,映亮了他那张轮廓分明的脸庞。

  “灭倭国,克京都,岂是只有奉军之功,又岂是我李彻一人之能?”

  他抬手指向身后那无边无际的奉军营盘:

  “你看这营中将士,他们来自哪里?”

  “辽东、幽燕、齐鲁、中原、巴蜀、江南......他们身上流的,是华夏之血!他们口中说的,是华夏之语!他们心中念的,是华夏之土!”

  李彻的目光变得无比深邃,仿佛穿透了历史的长河:

  “奉军,非我李彻一人之私兵,它汇聚的是整个大庆的勇士!”

  “这柄刺穿倭国心脏的利剑,是由整个华夏大地的愤怒与力量所铸就!”

  “若无大庆源源不断的粮秣兵员,若无天下仁人志士的同仇敌忾,仅凭我辽东一地,焉能有今日兵临京都之盛?”

  他顿了顿,随即坚定道:

  “灭倭国之功,不该由我奉人独占,更不该只刻上我李彻的名字!”

  “换上大庆的旗帜,就是要让后世子孙铭记,今日踏破倭都,扬我国威者,非奉国一地之军,而是整个华夏!”

  “是我中华......灭了倭国。”

  薛卫顿了顿,虽然心中仍有所不解,但却缓声道:“末将......明白了!”

  李彻微微颔首,不再多言。

  过了许久,他才仿佛不经意般问道:“薛卫,明日......是何日?”

  薛卫立刻躬身回答:“回殿下,今日是九月十六,明日是九月十七。”

  “九月十七。”李彻低声重复了一遍这个日期。

  他的声音很轻,像是在咀嚼着什么,又像是在确认着什么。

  深邃的眼眸中,瞬间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光芒。

  薛卫敏锐地捕捉到了李彻那一瞬间的情绪波动,却不敢妄加揣测。

  他试探着问道:“殿下,明日是否按原定计划,开始总攻?”

  夜风似乎在这一刻停滞了,篝火的光芒在李彻脸上明灭不定。

  他沉默着,时间仿佛被拉得很长很长。

  终于,李彻缓缓地地开口:

  “不。”

  他顿了顿,目光似乎穿透了京都的城墙,投向了更遥远的时空:

  “传令三军。”

  “明日全军休整一日,养精蓄锐。”

  “九月十八日......”

  李彻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出鞘的利剑,斩碎了沉寂的夜空:

  “——开始总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最新章节,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