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完颜璟的内心,也绝不像他在宴会上表现的那么轻松。
他明白,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当初,蒙古进攻夏国时,他以为蒙古和夏国会两败俱伤,金国可以坐收渔翁之利。然而,蒙古的崛起速度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不仅仅没有两败俱伤,而且是夏国彻底臣服蒙古。
蒙古调西夏的兵,是要干什么?
瞎子也看得出来,目的就是对付他金国!
更让他感到郁闷的是,长期的放纵酒色,他的身体已经每况愈下。太医们虽然不敢明言,但他自己清楚,恐怕命不久矣。他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对付新生的蒙古帝国了!
“噗!”
宴会之后,完颜璟把伺候的宦官宫女赶出去,独自一人静坐在寝宫中,独自盘算着如何收拾金国眼前的烂摊子。
忽然感到一阵胸闷,喉咙一甜!
他赶紧拿出随身带着的手帕接住,再仔细看时,手帕上已经是一片鲜红的血迹。
罢了!
罢了!
他心中暗自叹息:说到底,大蒙古帝国再厉害,人口也不会超过一百万。夏国有多少人来着?三百万还是四百万?
如果金国是一片大海的话,那蒙古和夏国加起来,不过是一捧沙子罢了,能掀起什么风浪来?
他完颜璟是不行了,以后这两个国家,就交给儿孙去慢慢对付吧!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他得有儿孙!
包括李师儿给他生的儿子在内,他已经夭折了五个儿子了,现在没有一个儿子还活在人间!
现在的当务之急,得先有一个儿子!
没有儿子,就算大金帝国再怎么昌盛,等他死后也跟他毫无关系了。
所以当务之急根本不是对付什么蒙古人,而是生下一个继承人。
“来人啊!”
完颜璟高声大喝,道:“宣贾氏、范氏两位美人,前来侍寝!”
功夫不大,两位美人们轻盈地走进寝宫,她们俩容颜娇艳如花,身姿婀娜多姿。完颜璟看着她们,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既有对生命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
……
大宋,江南东路,信州城北,稼轩园。
这里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庄园。
自从二十年前,辛弃疾在江西安抚使任上,被言官弹劾“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罢去所有职务后,就在这信州以北的带湖之畔,修建了这所园林。
辛弃疾的居所“稼轩”,位于园中地势较高之处,是一座两层高的阁楼,原名集山楼,后改名雪楼。雪楼巍然矗立,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气势非凡。楼前是一片开阔的平地,一排平房临湖而建,正是“稼轩”的主体。平房对面便是带湖,湖水清澈见底,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仿佛在为这座庄园增添几分灵动之美。
此刻,辛弃疾正坐在雪楼前的石亭中,接待着一个重要的客人。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又一著名词人。
如今二人尽皆不容于朝中显贵,赋闲在家,垂垂老矣。
两人对坐,石桌上摆着一壶酒,酒香四溢,与园中的花香交织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
“幼安贤弟,久违了。”陆游提起酒壶,为辛弃疾斟了一杯酒,酒香四溢,却掩不住园中那股淡淡的药草味。
辛弃疾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随即放下,叹道:“这酒是好酒,可惜我这身子,已经无福消受了。”
陆游看着辛弃疾,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低声道:“幼安贤弟,你这一生为国为民,操劳过度,如今也该好好休养了。”
辛弃疾苦笑一声,道:“休养?如今这天下,哪里容得我休养?吴曦那逆贼,不顾吴家八十年的忠孝名节,起兵反叛,自称什么蜀王,向金国献出四州之地。
老将丘崈,暮气沉沉。不但不思杀敌报国,反而与金人眉来眼去。宰相韩侂胄要罢他的官,朝廷还有很多人反对。要我说,该!韩侂胄纵然千不对万不对,罢老丘崈的官这件事,还真是做对了……”
虽然病的不轻,但是谈及大宋如今的局势,辛弃疾还是情不自禁的放大了音量,慷慨激昂,指点江山。
陆游静静地听他讲完,沉默片刻,缓缓道:“幼安贤弟,你可知道,这次咱们大宋这次开禧北伐,为什么会失败吗?两年前,你去觐见陛下时,不是下了断言,说金国必亡?”
辛弃疾知道老友不是想奚落自己,沉声道:“愿闻其详。”
陆游轻叹了一声,道:“公允来讲,这次朝廷北伐,方略不可说不正确。大宋有识之士,包括你我在内,都认为金国文恬武嬉,近年又连遭大灾,黄河决口,国力大不如前了,正是北伐的好时机。
陛下和宰相,对于北伐的决心也不能不说不坚决。如今我大宋的形势如此危殆,如果不是陛下和宰相硬顶着。朝中那帮软骨头,说不定早就去燕京城磕头去了。
所以,我认为,咱们大宋,实在是国运不济。当初,有岳武穆这样的名将,却没有明君和名相相得益彰。如今,好不容易,皇帝和宰相都过得去吧,却又没名将了,连衰弱的金国都打不过。”
“是啊,朝廷无名将。”辛弃疾点了点头,叹道:“如今我大宋唯一能拿的出手的,就是一个年仅六旬毕再遇。可惜,毕再遇充其量就是一个牛皋、杨再兴罢了,不是岳武穆那样有望收复中原的名将。
对了,还有一向自命不凡的我辛弃疾。年轻时也曾想过,若能有一支精兵强将,何愁金国不灭?可惜,如今我这身子,已经无力再上战场了。”
谈到自己的身子骨,辛弃疾一片黯然。
忽地,陆游压低声音道:“幼安贤弟,你可曾听说,金国北方,有蒙古崛起,连西夏都被他们打服了。”
辛弃疾点头道:“倒是听说了。其实,这也不全然是好事。表面上看,蒙古与金国是世仇,征服了西夏,又断了金国一臂。若是蒙古能与金国相争,咱们大宋或许能从中渔利。但实际上,你忘了当初,咱们大宋联金灭辽之事吗?蒙古崛起,恐怕是一个比金国更难对付的敌人啊!”
陆游摇了摇头,道:“重点不在这里。我听说,那新兴的蒙古有一大将,名叫赵朔。他既是成吉思汗的驸马,又是成吉思汗麾下最厉害的战将。非但如此,似乎还是流落草原的汉人的后代。”
“什么?汉人之后?蒙古第一大将?”
辛弃疾还真没听说过此事,眼前大亮,亲自给陆游斟了一盏酒,道:“来,放翁兄,你给我详细讲讲,这蒙古第一大将,汉人赵朔。”
他明白,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当初,蒙古进攻夏国时,他以为蒙古和夏国会两败俱伤,金国可以坐收渔翁之利。然而,蒙古的崛起速度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不仅仅没有两败俱伤,而且是夏国彻底臣服蒙古。
蒙古调西夏的兵,是要干什么?
瞎子也看得出来,目的就是对付他金国!
更让他感到郁闷的是,长期的放纵酒色,他的身体已经每况愈下。太医们虽然不敢明言,但他自己清楚,恐怕命不久矣。他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对付新生的蒙古帝国了!
“噗!”
宴会之后,完颜璟把伺候的宦官宫女赶出去,独自一人静坐在寝宫中,独自盘算着如何收拾金国眼前的烂摊子。
忽然感到一阵胸闷,喉咙一甜!
他赶紧拿出随身带着的手帕接住,再仔细看时,手帕上已经是一片鲜红的血迹。
罢了!
罢了!
他心中暗自叹息:说到底,大蒙古帝国再厉害,人口也不会超过一百万。夏国有多少人来着?三百万还是四百万?
如果金国是一片大海的话,那蒙古和夏国加起来,不过是一捧沙子罢了,能掀起什么风浪来?
他完颜璟是不行了,以后这两个国家,就交给儿孙去慢慢对付吧!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他得有儿孙!
包括李师儿给他生的儿子在内,他已经夭折了五个儿子了,现在没有一个儿子还活在人间!
现在的当务之急,得先有一个儿子!
没有儿子,就算大金帝国再怎么昌盛,等他死后也跟他毫无关系了。
所以当务之急根本不是对付什么蒙古人,而是生下一个继承人。
“来人啊!”
完颜璟高声大喝,道:“宣贾氏、范氏两位美人,前来侍寝!”
功夫不大,两位美人们轻盈地走进寝宫,她们俩容颜娇艳如花,身姿婀娜多姿。完颜璟看着她们,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既有对生命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
……
大宋,江南东路,信州城北,稼轩园。
这里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庄园。
自从二十年前,辛弃疾在江西安抚使任上,被言官弹劾“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罢去所有职务后,就在这信州以北的带湖之畔,修建了这所园林。
辛弃疾的居所“稼轩”,位于园中地势较高之处,是一座两层高的阁楼,原名集山楼,后改名雪楼。雪楼巍然矗立,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气势非凡。楼前是一片开阔的平地,一排平房临湖而建,正是“稼轩”的主体。平房对面便是带湖,湖水清澈见底,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仿佛在为这座庄园增添几分灵动之美。
此刻,辛弃疾正坐在雪楼前的石亭中,接待着一个重要的客人。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又一著名词人。
如今二人尽皆不容于朝中显贵,赋闲在家,垂垂老矣。
两人对坐,石桌上摆着一壶酒,酒香四溢,与园中的花香交织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
“幼安贤弟,久违了。”陆游提起酒壶,为辛弃疾斟了一杯酒,酒香四溢,却掩不住园中那股淡淡的药草味。
辛弃疾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随即放下,叹道:“这酒是好酒,可惜我这身子,已经无福消受了。”
陆游看着辛弃疾,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低声道:“幼安贤弟,你这一生为国为民,操劳过度,如今也该好好休养了。”
辛弃疾苦笑一声,道:“休养?如今这天下,哪里容得我休养?吴曦那逆贼,不顾吴家八十年的忠孝名节,起兵反叛,自称什么蜀王,向金国献出四州之地。
老将丘崈,暮气沉沉。不但不思杀敌报国,反而与金人眉来眼去。宰相韩侂胄要罢他的官,朝廷还有很多人反对。要我说,该!韩侂胄纵然千不对万不对,罢老丘崈的官这件事,还真是做对了……”
虽然病的不轻,但是谈及大宋如今的局势,辛弃疾还是情不自禁的放大了音量,慷慨激昂,指点江山。
陆游静静地听他讲完,沉默片刻,缓缓道:“幼安贤弟,你可知道,这次咱们大宋这次开禧北伐,为什么会失败吗?两年前,你去觐见陛下时,不是下了断言,说金国必亡?”
辛弃疾知道老友不是想奚落自己,沉声道:“愿闻其详。”
陆游轻叹了一声,道:“公允来讲,这次朝廷北伐,方略不可说不正确。大宋有识之士,包括你我在内,都认为金国文恬武嬉,近年又连遭大灾,黄河决口,国力大不如前了,正是北伐的好时机。
陛下和宰相,对于北伐的决心也不能不说不坚决。如今我大宋的形势如此危殆,如果不是陛下和宰相硬顶着。朝中那帮软骨头,说不定早就去燕京城磕头去了。
所以,我认为,咱们大宋,实在是国运不济。当初,有岳武穆这样的名将,却没有明君和名相相得益彰。如今,好不容易,皇帝和宰相都过得去吧,却又没名将了,连衰弱的金国都打不过。”
“是啊,朝廷无名将。”辛弃疾点了点头,叹道:“如今我大宋唯一能拿的出手的,就是一个年仅六旬毕再遇。可惜,毕再遇充其量就是一个牛皋、杨再兴罢了,不是岳武穆那样有望收复中原的名将。
对了,还有一向自命不凡的我辛弃疾。年轻时也曾想过,若能有一支精兵强将,何愁金国不灭?可惜,如今我这身子,已经无力再上战场了。”
谈到自己的身子骨,辛弃疾一片黯然。
忽地,陆游压低声音道:“幼安贤弟,你可曾听说,金国北方,有蒙古崛起,连西夏都被他们打服了。”
辛弃疾点头道:“倒是听说了。其实,这也不全然是好事。表面上看,蒙古与金国是世仇,征服了西夏,又断了金国一臂。若是蒙古能与金国相争,咱们大宋或许能从中渔利。但实际上,你忘了当初,咱们大宋联金灭辽之事吗?蒙古崛起,恐怕是一个比金国更难对付的敌人啊!”
陆游摇了摇头,道:“重点不在这里。我听说,那新兴的蒙古有一大将,名叫赵朔。他既是成吉思汗的驸马,又是成吉思汗麾下最厉害的战将。非但如此,似乎还是流落草原的汉人的后代。”
“什么?汉人之后?蒙古第一大将?”
辛弃疾还真没听说过此事,眼前大亮,亲自给陆游斟了一盏酒,道:“来,放翁兄,你给我详细讲讲,这蒙古第一大将,汉人赵朔。”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最新章节,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最新章节,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