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不仅高山上的春天来的晚,越靠近北方的地方,春天来的也同样要晚。
从大都逃往上都,又从上都逃往应昌,后面又逃往和林,又徙帐金山之北……这一路奔跑的路线,便是大元丢盔弃甲,迅速衰败的血泪史。
出逃大都,就已经把中原,以及北方众多地方都给丢了。
原以为来到上都就会无事,哪成想,那朱元璋是个不讲道理的。
得寸进尺,竟然派兵在后面死咬着不放,想要赶尽杀绝,最终让他们连上都都丢了!
应昌一战,更是连他的太子都都被李文忠所擒获。
他们大元的势力,更是在这个过程里迅速的土崩瓦解,思之令人心痛,也让人感到恐惧和憋屈。
爱猷识理答腊、也就是如今的北元皇帝,看着王帐外青青的草场,陷入到了沉思中。
这几年所经历的一幕幕,在他脑海当中不住浮现。
越想越是生气,越想越难受。
尤其是想起了,他记忆当中大元强盛时的景象。
他们这些元朝的贵人,高高在上,整个富裕的天下都被他们随意支取。
无数汉人为奴为婢,在他们大元的统治下,过着好日子,供养着他们。
那个时候的时光,是多么美好。
他们只需要享受源源不断的美食,美酒,美衣服,还有那数不尽的美人。
蒙古的,西域的,高丽的,还有卑微汉人的……形形色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可以肆意把玩。
无论是汉人,还是色目人,亦或是高丽人,都尽数跪伏于他们的脚下。
原以为这种日子能够一直的持续下去,他们都将这些当成了理所当然。
可谁能想到,那些该死的汉人,竟是这般的不老实,居然敢揭竿而起造反!
自己大元对他们也并不差,他们不就是饿死了些人吗?
不就是遭了一些灾吗?
忍忍不就过去了?
再说,天下这么大,人那么多,又有哪年不遭灾,哪年没有人因此饿死的?
他们汉人那般多,就算是遭了灾,死上一些也无妨,反正也死不完。
可是这些汉人却不老实,非要造反。
最让人难受的是,他们强大的大元,雄鹰一样的存在,居然被这些卑微的汉人给掀翻了!
尤其是那个朱元璋,一个要饭花子放牛娃,最为卑微的汉人,四等人当中的最下等,居然能一路当了皇帝!
当了皇帝不说,还对大元如此痛恨,穷追不舍,紧咬不放。
把他们赶出了中都还不行,还想要赶尽杀绝。
若非是几年前,太师扩廓帖木儿联合众人,大显神威,狠狠的挫败了率兵侵犯的徐达,让徐达损兵折将,东路的李文忠也同样是损失惨重,粉碎了朱元璋所进行的这次猛烈的进攻。
他们大元只怕要连最后一线生机,也被朱元璋这个要饭花子给夺了。
好在太师扩廓帖木儿雄才大略,且忠于王室。
被逼到这个境地后,原本还有诸多不合的人,也放弃了争斗,开始一致对外,拼尽全力赢下了这一仗,让朱元璋面对自己大元时,不敢再轻视。
在战败了据说从没有过任何败绩的徐达,粉碎了朱元璋那次的进攻后,爱猷识理答腊可谓格外振奋。
他觉得自己大元要中兴了。
他要效仿汉朝的光武,中兴大元!
把朱元璋这个反贼,要饭花子给斩杀。
可随后,打击却接踵而至。
徐达镇守北平,顶在前线,作出诸多布置,还修建长城,防御的水泄不通。
他们这边想要南下,却破不开防御。
更为要命的是,去年太师扩廓帖木儿也因病去世。
他因此而折损了一臂,失去了这么一个朝中重臣。
幸好他们这里反应及时,且隐瞒消息,没让朱元璋第一时间得知。
不然的话,去年时只怕自己这边将会迎来一场大战。
在太师扩廓帖木儿刚去世,人心不稳,草原动荡的情况下,想要抵御伪明的进攻,还真的不好办。
好在最难的时刻也熬过去了。
原本以为,在逐渐的适应了扩廓贴木儿去世后,他们这边还可以接着做更多的事,恢复元气,接着和朱元璋争天下。
可结果朱元璋却如此卑鄙无耻!
一改之前对草原,穷追不舍,极限打压的做法,居然开始和草原上进行互市!
一开始,他对此并没有太多特别的感受,觉得能让南面的一些商品,流入到草原也是不错的。
就连他们王廷,都能因此而得到一些精美的物品。
可是在短的时间后,他就不这么认为了。
这些反贼所售卖的商品,实在是太精美,质量也太好了!
最关键的是,价格还便宜!
一进入草原,就受到了众多部族的喜爱。
导致自己王庭这里所生产的商品,有不少卖不出去。
尤其那些靠南的,和伪明相近地方的部族,更是完全抛弃了王庭所产出的商品。
全都开始用明朝的。
如此,所带来的一个最为直观的现象,就是他们王庭的收入,在迅速的减少。
以往,每当草原上气温回升,冰雪消融,草原变绿,刮起了温暖的风时,看着那成群的牛羊马匹,在青青的草地上悠然的啃着青草。
牧羊犬在边缘处看着羊群,蓝天之上时而有苍鹰盘旋时,他的心情都会变得特别好。
春天是充满希望的时节,春天到了,意味着万物开始生长,预示着他们大元又熬过了一个冬天。
又能再次迅速的发展。
可是现在,看着这些,他的心情依然糟糕透顶,心里沉甸甸的。
有着无边的愤怒在涌动,同时还有着一些无力感。
“陛下,必须下严令,不允许任何部族和伪明做任何交易!
不能让这件事情继续下去了。
再这样下去,草原上的人心就要散了。
王廷这里日用将会匮乏。”
一个满脸大胡子的人开了口,此人名叫哈喇章,是北元的重臣。
同样也是如今北元皇帝爱猷识理答腊的心腹之人。
此人为脱脱之子。
脱脱乃是几年前去世的,元朝皇帝元顺帝的丞相。
而爱猷识理答腊小的时候,曾被按照习俗寄养在脱脱家。
年龄与他不相上下的哈喇章,便和他成了儿时玩伴。
哈剌章也在后面,证实了他的能力和才华以及忠诚。
任何时候,任何统治都需要有钱财物资来作为支撑。
身为王庭,想要保留体面,那么手里面就必须有钱有物资。
只有如此才能供养起军队,供养起大臣。
才能够让他们跟着王庭,有一个相对不错的体面生活。
才能凝聚人心,才能依靠他们来统治草原。
而他们所获得财富的手段,除了正常的收税之外,另外重要的一个就是贸易。
草原上什么都缺,好在他们当年从大都撤退之时,有先见之明带走了一大批子汉人工匠。
这批汉人工匠十分珍贵,哪怕之前一败再败,都没有将这些汉人工匠给丢下。
依靠着这些汉人工匠,他们在草原上能够产出锅碗瓢盆,还有少量的镰刀,以及其余的工具,物品。
虽然受制于草原上的条件,还有材料等,他们所制造出来的这些器具,远远比不上之前在中原时,制造出来的器具之精美。
可是最起码,也能制造出相应的物品。
可以满足日常需求。
这些汉人工匠所制作出来的这些东西,一部分供北元王庭自己使用,一部分则用来赏赐功臣以及部落。
剩下的下等品,用来供草原上各个部族购买。
东西是不好的,价格是昂贵的,收入是可观的。
以往,他们从来都没有担心过生产出来的商品会卖不出去。
因为草原之上,就只有他们一家可以生产。
那众多部族,除了向他们购买别无他法。
哪怕付出高昂的代价,也不得不如此做。
也是因此,他们王庭才能够得以延续,能够尽可能的保留一些体面。
可如今,朱元璋这个要饭花子,突然间改变了之前对草原上严防死守,一副要赶尽杀绝的态度,居然和草原上做贸易了!
这对于他们而言,简直不可容忍,别提有多可恶!
“下了令,那些人就会遵从吗?
钱财迷人眼,伪明人所弄的东西又好又便宜,还结实好用。
就算是下了令,肯定也会有很多部族,偷偷的在私下去做,去和明国人进行交易。
我听说,都有一些部族,开始替伪明来做生意了。
从伪明那里拿数量不少的货物,然后再转手倒卖给草原上的其余部族。”
“这些,都是该死之人!
太可恶,身为草原部族,面对伪明,竟是这般无骨气!
不过是一些蝇头小利,就让他们看在了眼里,做出这种事情来!
必须下严令禁止,他们听也得听,不听也要听!
命令下来之后,那些依然购买伪明商品的人,一律处死!
那些胆敢大量购买伪明商品,然后转卖给其余部族的,就将他们整个部族都给攻打下来,并将商品所有东西全部没收。
谁敢不听从号令就杀谁!
且看谁还敢如此无礼,不听从号令!”
哈喇章的声音里带着肃杀,对于底层的那些众多牧民,还有那些部族,感到深深的不满。
王庭所生产的器具,不就是贵了点儿,不就是不好了点儿吗?
但这些可都是王庭所生产的!
这些部族,竟然连一点儿的忠诚都没有,会被伪明那里弄的蝇头小利所吸引,实在是太过分!
“只靠严令和杀伐,只怕也不能禁止,还会引得不少部族,对我们不满,充满敌意,反而会倒向伪明那边。”
北元皇帝爱猷识理答腊,叹了口气出声说道。
没有因为哈喇章所给的主意,有任何的欣喜。
反而心头变得更加的沉重。
“或许,还可以再给出一条命令,那些购买了大明商品的部族,每年还必须要购买和往年相同数量的,我们王庭所生产的商品。
若是不想购买也行,但必须要交上相同价值的牛羊等东西。
若是不愿,那么就由王帐军亲自去收取,把他们的脑袋都给砍下来!”
开口之人为阔阔帖木儿。
此人在扩廓帖木儿,也就是王保保去世之后,成为了新的北元中书省太师。
论起才能,威望能力等方面,都比不上扩廓帖木儿。
但是,在剩下的这北园的众臣里面,已经算是很不错,还能拿得出手的人了。
“我看不如率领大军,去将明朝开启互市的那些地方都给打了。
把那些商品都给抢过来了!
明朝那边开一次,我们这边就去打一次,抢一次!
多来上几次,看他还敢不敢!”
又一身材魁梧之人开了口,嗡声嗡气。
此人乃是如今北元的太尉蛮子。
多次和明军教手。
“这个还是算了,我看那伪明会开启互市,干这种事情,有很大的打算,就是想要让我们这里忍不住想要去攻打他们。
那汉人奴隶徐达用兵还算可圈可点,朱元璋这要饭花子,也同样狡诈的很。
不能上了他们的当。”
爱猷识理答腊开口喊停,否决了蛮子的这个提议。
而太尉蛮子,在听了皇帝的话后,也没有继续坚持他的这个看法。
他刚才所说的这些,很多都是气话。
他也明白,根本不可能这么做。
一旦真的这么做了,那么很有可能会如同他们的皇帝所说的那样,落入到明军的圈套里,将会死的很惨。
再说,他们这里要真的有那么大的能力,可以对明军肆无忌惮的进行攻击,那又何至于会一退再退,变成如今这个样子?
几人一时间都没有说话,爱猷识理答腊抬头看着远处,看着那些牛羊马匹,定定出神?
如此过了好一阵儿后,他收回目光,似已下定了决心。
开口道:“那就严禁草原上的任何人,任何部族和明朝进行互市,购买明朝的任何商品,任何东西!
违命便有大罪!
谁若是不听号令,还要购买,那就按照往年同样数量,购买王庭这边的商品。
不愿意购买的,则需要付出相同价值的牛羊马匹等东西。
若不愿意缴纳,还要购买伪明那边东西的,就按通敌叛国罪论处!
斩首,其部族也要诛灭!”
综合了阔阔帖木儿,以及哈喇章的命令下达后,爱猷识理答腊忍不住叹口气。
随着他的这命令下达并实施,草原必然会变得不再平静,肯定会有人以及部族会不顾号令,去和明朝那边接着做交易。
他们这里,就要派出兵马去执行命令维护王庭尊严,以及草原上的秩序。
必然会让到草原上人心动荡,也会让他们这里陷入内耗,损失不少的力量。
可若不管,任由草原上的部族和明朝那边做交易,对于他们的危害将会更大。
这才不过是刚开始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若是放任不管,再等个一年两年,他们王庭等所制造的商品,只怕连一件都卖不出去。
众多原本应该属于他们王庭的钱财物资,会被可恶的大明人给赚走。
失去大量的钱财物资,他们王庭的日子,将会变得更加的艰难。
而在和伪明进行交易的过程里,肯定会有不少的草原部族,会被明朝人所吸引,收买,成了草原上的叛徒。
如此一来,用不了几年,他们王庭就会迅速的衰落。
到了那时,更是没有抗争之几,只有等死这么一条路可走。
明朝的人太奸诈了!
朱元璋这个要饭花子更是可恶,怎么能如此无耻!
这就是一个险恶的阳谋,明明能让人看出来他的险恶用心,可偏偏却没有办法加以解决,只能被动迎战。
不管怎么选,他们这里都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不存在两全其美。
到底是谁如此心狠毒辣,给朱元璋这里要饭花子,献上这样的计策?
伪明那边实在是太可怕了,汉人里面聪明的人太多!
爱猷识理答腊不觉得这是朱元璋自己想出来的,朱元璋想不到这么精妙的办法。
肯定是汉人里面的聪明人干的。
很有可能,就是汉人里名声很大的刘伯温!
命令下达后,哈喇章,阔阔帖木儿等人从这里离去,开始去执行。
望着他们离去,爱猷识理答腊心情变得更加沉重。
面对越来越强大的伪明,他真的能中兴?真的能打败伪明,再复大元的荣光吗?
“派一些人到高丽那边去,要让高丽臣服于我们,继续接受我们的庇护!”
沉默了一会儿后,爱猷识理答腊再度开口下达了命令。
既然草原上的部族,被明朝人使用阴谋诡计弄走了不少的钱财,那他这边就要想办法,尽可能的将之给补过来。
内部补不过来,就要从外部下手,外部明朝太强了吸不动,那就去吸高丽……
……
中书省,胡惟庸看到了一封奏章,面露欣喜之色。
好!好!有分量的奏章终于来了!
这次就可以凭借这奏章,给朱标,乃至于是朱元璋好好的出道难题,让他们头疼了!
怀着如此美妙的心情,他很快就带人朝着文华殿而去见朱标……
不仅高山上的春天来的晚,越靠近北方的地方,春天来的也同样要晚。
从大都逃往上都,又从上都逃往应昌,后面又逃往和林,又徙帐金山之北……这一路奔跑的路线,便是大元丢盔弃甲,迅速衰败的血泪史。
出逃大都,就已经把中原,以及北方众多地方都给丢了。
原以为来到上都就会无事,哪成想,那朱元璋是个不讲道理的。
得寸进尺,竟然派兵在后面死咬着不放,想要赶尽杀绝,最终让他们连上都都丢了!
应昌一战,更是连他的太子都都被李文忠所擒获。
他们大元的势力,更是在这个过程里迅速的土崩瓦解,思之令人心痛,也让人感到恐惧和憋屈。
爱猷识理答腊、也就是如今的北元皇帝,看着王帐外青青的草场,陷入到了沉思中。
这几年所经历的一幕幕,在他脑海当中不住浮现。
越想越是生气,越想越难受。
尤其是想起了,他记忆当中大元强盛时的景象。
他们这些元朝的贵人,高高在上,整个富裕的天下都被他们随意支取。
无数汉人为奴为婢,在他们大元的统治下,过着好日子,供养着他们。
那个时候的时光,是多么美好。
他们只需要享受源源不断的美食,美酒,美衣服,还有那数不尽的美人。
蒙古的,西域的,高丽的,还有卑微汉人的……形形色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可以肆意把玩。
无论是汉人,还是色目人,亦或是高丽人,都尽数跪伏于他们的脚下。
原以为这种日子能够一直的持续下去,他们都将这些当成了理所当然。
可谁能想到,那些该死的汉人,竟是这般的不老实,居然敢揭竿而起造反!
自己大元对他们也并不差,他们不就是饿死了些人吗?
不就是遭了一些灾吗?
忍忍不就过去了?
再说,天下这么大,人那么多,又有哪年不遭灾,哪年没有人因此饿死的?
他们汉人那般多,就算是遭了灾,死上一些也无妨,反正也死不完。
可是这些汉人却不老实,非要造反。
最让人难受的是,他们强大的大元,雄鹰一样的存在,居然被这些卑微的汉人给掀翻了!
尤其是那个朱元璋,一个要饭花子放牛娃,最为卑微的汉人,四等人当中的最下等,居然能一路当了皇帝!
当了皇帝不说,还对大元如此痛恨,穷追不舍,紧咬不放。
把他们赶出了中都还不行,还想要赶尽杀绝。
若非是几年前,太师扩廓帖木儿联合众人,大显神威,狠狠的挫败了率兵侵犯的徐达,让徐达损兵折将,东路的李文忠也同样是损失惨重,粉碎了朱元璋所进行的这次猛烈的进攻。
他们大元只怕要连最后一线生机,也被朱元璋这个要饭花子给夺了。
好在太师扩廓帖木儿雄才大略,且忠于王室。
被逼到这个境地后,原本还有诸多不合的人,也放弃了争斗,开始一致对外,拼尽全力赢下了这一仗,让朱元璋面对自己大元时,不敢再轻视。
在战败了据说从没有过任何败绩的徐达,粉碎了朱元璋那次的进攻后,爱猷识理答腊可谓格外振奋。
他觉得自己大元要中兴了。
他要效仿汉朝的光武,中兴大元!
把朱元璋这个反贼,要饭花子给斩杀。
可随后,打击却接踵而至。
徐达镇守北平,顶在前线,作出诸多布置,还修建长城,防御的水泄不通。
他们这边想要南下,却破不开防御。
更为要命的是,去年太师扩廓帖木儿也因病去世。
他因此而折损了一臂,失去了这么一个朝中重臣。
幸好他们这里反应及时,且隐瞒消息,没让朱元璋第一时间得知。
不然的话,去年时只怕自己这边将会迎来一场大战。
在太师扩廓帖木儿刚去世,人心不稳,草原动荡的情况下,想要抵御伪明的进攻,还真的不好办。
好在最难的时刻也熬过去了。
原本以为,在逐渐的适应了扩廓贴木儿去世后,他们这边还可以接着做更多的事,恢复元气,接着和朱元璋争天下。
可结果朱元璋却如此卑鄙无耻!
一改之前对草原,穷追不舍,极限打压的做法,居然开始和草原上进行互市!
一开始,他对此并没有太多特别的感受,觉得能让南面的一些商品,流入到草原也是不错的。
就连他们王廷,都能因此而得到一些精美的物品。
可是在短的时间后,他就不这么认为了。
这些反贼所售卖的商品,实在是太精美,质量也太好了!
最关键的是,价格还便宜!
一进入草原,就受到了众多部族的喜爱。
导致自己王庭这里所生产的商品,有不少卖不出去。
尤其那些靠南的,和伪明相近地方的部族,更是完全抛弃了王庭所产出的商品。
全都开始用明朝的。
如此,所带来的一个最为直观的现象,就是他们王庭的收入,在迅速的减少。
以往,每当草原上气温回升,冰雪消融,草原变绿,刮起了温暖的风时,看着那成群的牛羊马匹,在青青的草地上悠然的啃着青草。
牧羊犬在边缘处看着羊群,蓝天之上时而有苍鹰盘旋时,他的心情都会变得特别好。
春天是充满希望的时节,春天到了,意味着万物开始生长,预示着他们大元又熬过了一个冬天。
又能再次迅速的发展。
可是现在,看着这些,他的心情依然糟糕透顶,心里沉甸甸的。
有着无边的愤怒在涌动,同时还有着一些无力感。
“陛下,必须下严令,不允许任何部族和伪明做任何交易!
不能让这件事情继续下去了。
再这样下去,草原上的人心就要散了。
王廷这里日用将会匮乏。”
一个满脸大胡子的人开了口,此人名叫哈喇章,是北元的重臣。
同样也是如今北元皇帝爱猷识理答腊的心腹之人。
此人为脱脱之子。
脱脱乃是几年前去世的,元朝皇帝元顺帝的丞相。
而爱猷识理答腊小的时候,曾被按照习俗寄养在脱脱家。
年龄与他不相上下的哈喇章,便和他成了儿时玩伴。
哈剌章也在后面,证实了他的能力和才华以及忠诚。
任何时候,任何统治都需要有钱财物资来作为支撑。
身为王庭,想要保留体面,那么手里面就必须有钱有物资。
只有如此才能供养起军队,供养起大臣。
才能够让他们跟着王庭,有一个相对不错的体面生活。
才能凝聚人心,才能依靠他们来统治草原。
而他们所获得财富的手段,除了正常的收税之外,另外重要的一个就是贸易。
草原上什么都缺,好在他们当年从大都撤退之时,有先见之明带走了一大批子汉人工匠。
这批汉人工匠十分珍贵,哪怕之前一败再败,都没有将这些汉人工匠给丢下。
依靠着这些汉人工匠,他们在草原上能够产出锅碗瓢盆,还有少量的镰刀,以及其余的工具,物品。
虽然受制于草原上的条件,还有材料等,他们所制造出来的这些器具,远远比不上之前在中原时,制造出来的器具之精美。
可是最起码,也能制造出相应的物品。
可以满足日常需求。
这些汉人工匠所制作出来的这些东西,一部分供北元王庭自己使用,一部分则用来赏赐功臣以及部落。
剩下的下等品,用来供草原上各个部族购买。
东西是不好的,价格是昂贵的,收入是可观的。
以往,他们从来都没有担心过生产出来的商品会卖不出去。
因为草原之上,就只有他们一家可以生产。
那众多部族,除了向他们购买别无他法。
哪怕付出高昂的代价,也不得不如此做。
也是因此,他们王庭才能够得以延续,能够尽可能的保留一些体面。
可如今,朱元璋这个要饭花子,突然间改变了之前对草原上严防死守,一副要赶尽杀绝的态度,居然和草原上做贸易了!
这对于他们而言,简直不可容忍,别提有多可恶!
“下了令,那些人就会遵从吗?
钱财迷人眼,伪明人所弄的东西又好又便宜,还结实好用。
就算是下了令,肯定也会有很多部族,偷偷的在私下去做,去和明国人进行交易。
我听说,都有一些部族,开始替伪明来做生意了。
从伪明那里拿数量不少的货物,然后再转手倒卖给草原上的其余部族。”
“这些,都是该死之人!
太可恶,身为草原部族,面对伪明,竟是这般无骨气!
不过是一些蝇头小利,就让他们看在了眼里,做出这种事情来!
必须下严令禁止,他们听也得听,不听也要听!
命令下来之后,那些依然购买伪明商品的人,一律处死!
那些胆敢大量购买伪明商品,然后转卖给其余部族的,就将他们整个部族都给攻打下来,并将商品所有东西全部没收。
谁敢不听从号令就杀谁!
且看谁还敢如此无礼,不听从号令!”
哈喇章的声音里带着肃杀,对于底层的那些众多牧民,还有那些部族,感到深深的不满。
王庭所生产的器具,不就是贵了点儿,不就是不好了点儿吗?
但这些可都是王庭所生产的!
这些部族,竟然连一点儿的忠诚都没有,会被伪明那里弄的蝇头小利所吸引,实在是太过分!
“只靠严令和杀伐,只怕也不能禁止,还会引得不少部族,对我们不满,充满敌意,反而会倒向伪明那边。”
北元皇帝爱猷识理答腊,叹了口气出声说道。
没有因为哈喇章所给的主意,有任何的欣喜。
反而心头变得更加的沉重。
“或许,还可以再给出一条命令,那些购买了大明商品的部族,每年还必须要购买和往年相同数量的,我们王庭所生产的商品。
若是不想购买也行,但必须要交上相同价值的牛羊等东西。
若是不愿,那么就由王帐军亲自去收取,把他们的脑袋都给砍下来!”
开口之人为阔阔帖木儿。
此人在扩廓帖木儿,也就是王保保去世之后,成为了新的北元中书省太师。
论起才能,威望能力等方面,都比不上扩廓帖木儿。
但是,在剩下的这北园的众臣里面,已经算是很不错,还能拿得出手的人了。
“我看不如率领大军,去将明朝开启互市的那些地方都给打了。
把那些商品都给抢过来了!
明朝那边开一次,我们这边就去打一次,抢一次!
多来上几次,看他还敢不敢!”
又一身材魁梧之人开了口,嗡声嗡气。
此人乃是如今北元的太尉蛮子。
多次和明军教手。
“这个还是算了,我看那伪明会开启互市,干这种事情,有很大的打算,就是想要让我们这里忍不住想要去攻打他们。
那汉人奴隶徐达用兵还算可圈可点,朱元璋这要饭花子,也同样狡诈的很。
不能上了他们的当。”
爱猷识理答腊开口喊停,否决了蛮子的这个提议。
而太尉蛮子,在听了皇帝的话后,也没有继续坚持他的这个看法。
他刚才所说的这些,很多都是气话。
他也明白,根本不可能这么做。
一旦真的这么做了,那么很有可能会如同他们的皇帝所说的那样,落入到明军的圈套里,将会死的很惨。
再说,他们这里要真的有那么大的能力,可以对明军肆无忌惮的进行攻击,那又何至于会一退再退,变成如今这个样子?
几人一时间都没有说话,爱猷识理答腊抬头看着远处,看着那些牛羊马匹,定定出神?
如此过了好一阵儿后,他收回目光,似已下定了决心。
开口道:“那就严禁草原上的任何人,任何部族和明朝进行互市,购买明朝的任何商品,任何东西!
违命便有大罪!
谁若是不听号令,还要购买,那就按照往年同样数量,购买王庭这边的商品。
不愿意购买的,则需要付出相同价值的牛羊马匹等东西。
若不愿意缴纳,还要购买伪明那边东西的,就按通敌叛国罪论处!
斩首,其部族也要诛灭!”
综合了阔阔帖木儿,以及哈喇章的命令下达后,爱猷识理答腊忍不住叹口气。
随着他的这命令下达并实施,草原必然会变得不再平静,肯定会有人以及部族会不顾号令,去和明朝那边接着做交易。
他们这里,就要派出兵马去执行命令维护王庭尊严,以及草原上的秩序。
必然会让到草原上人心动荡,也会让他们这里陷入内耗,损失不少的力量。
可若不管,任由草原上的部族和明朝那边做交易,对于他们的危害将会更大。
这才不过是刚开始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若是放任不管,再等个一年两年,他们王庭等所制造的商品,只怕连一件都卖不出去。
众多原本应该属于他们王庭的钱财物资,会被可恶的大明人给赚走。
失去大量的钱财物资,他们王庭的日子,将会变得更加的艰难。
而在和伪明进行交易的过程里,肯定会有不少的草原部族,会被明朝人所吸引,收买,成了草原上的叛徒。
如此一来,用不了几年,他们王庭就会迅速的衰落。
到了那时,更是没有抗争之几,只有等死这么一条路可走。
明朝的人太奸诈了!
朱元璋这个要饭花子更是可恶,怎么能如此无耻!
这就是一个险恶的阳谋,明明能让人看出来他的险恶用心,可偏偏却没有办法加以解决,只能被动迎战。
不管怎么选,他们这里都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不存在两全其美。
到底是谁如此心狠毒辣,给朱元璋这里要饭花子,献上这样的计策?
伪明那边实在是太可怕了,汉人里面聪明的人太多!
爱猷识理答腊不觉得这是朱元璋自己想出来的,朱元璋想不到这么精妙的办法。
肯定是汉人里面的聪明人干的。
很有可能,就是汉人里名声很大的刘伯温!
命令下达后,哈喇章,阔阔帖木儿等人从这里离去,开始去执行。
望着他们离去,爱猷识理答腊心情变得更加沉重。
面对越来越强大的伪明,他真的能中兴?真的能打败伪明,再复大元的荣光吗?
“派一些人到高丽那边去,要让高丽臣服于我们,继续接受我们的庇护!”
沉默了一会儿后,爱猷识理答腊再度开口下达了命令。
既然草原上的部族,被明朝人使用阴谋诡计弄走了不少的钱财,那他这边就要想办法,尽可能的将之给补过来。
内部补不过来,就要从外部下手,外部明朝太强了吸不动,那就去吸高丽……
……
中书省,胡惟庸看到了一封奏章,面露欣喜之色。
好!好!有分量的奏章终于来了!
这次就可以凭借这奏章,给朱标,乃至于是朱元璋好好的出道难题,让他们头疼了!
怀着如此美妙的心情,他很快就带人朝着文华殿而去见朱标……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最新章节,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最新章节,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