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箫,北境之内的大家族,应该都囤有粮食吧?不知道能否联络他们,我们以铁器优先交换粮食。”

  薛承乾压下心中的不安,连忙询问。

  “粮食?可是我们还没有跟卢啸远翻脸之时,不是已经囤下不少粮草了吗?”

  “铁器本身虽是暴利,但是眼下北疆近百万计的流民涌回家乡,想要弄粮食会很不划算啊。”

  魏箫压低了声音。

  “那些囤有粮食的豪族,有很多本就是趁着这种时机发一笔横财,恐怕绝非人情能说动他们降低价格。”

  魏箫确实不是寻常的士族女子,对于士族的想法真的太了解了。

  虽然觉得这样说脸上无光,但她更不能让薛承乾作出错误的判断。

  薛承乾则长叹一口气:“我自然明白这些道理,所以才更要加快速,迟则粮食更加昂贵。”

  最开始,所有人都没有把粮食看得多么重要。

  镇义营当初可是唯一愿意挺身而出,与北蛮军对敌的军队,借着怒江之战的成果,得到了卢啸远的表面许诺,可以光明正大地把所有运进来的粮队截下,先供给镇义营与城外流民。

  他们进兵之时,便带足了粮草,而流民们四散而走,自然不可能放弃薛承乾分给他们的粮食。

  卢啸远除非真的敢当着望江城士族们的面儿,强行把城外流民全给屠了,否则根本追不回多少粮食。

  他统领禁军,有朝廷支援,自己也位高权重,还真不是太在乎这些粮食。

  当时薛承乾曾与项锐等人盘算过,现有的粮食足以支撑过整个冬天,熬到北境恢复生产,粮食之危自然解除。

  可是,他还是太代估了这些豪族与官吏的贪婪,如此多的流民在家乡活不下去,被迫再来投奔自己,却也大大加重了山中的粮食压力!

  要知道,为了扎稳脚跟,他还要在流民之中挑选所有能干体力活的,要么加入镇义营练兵习武,要么开矿建房……全都是体力活啊。

  如此一来,他们对于粮食的消耗将以倍增。

  薛承乾绝不能等到山上真正爆发粮食危机之后再想办法。

  那时,便不是价格高昂了,他们等于有致命的弱点握在了别人手中,那些贪婪的世家大族所提的条件,绝对不是他能承受得住的。

  更何况,卢啸远必定会分出一些人手盯着他们,打探他们的行踪情报,如此弱点,更不能让卢啸远把握住。

  魏箫尴尬地道:“可是薛大哥,现在这种时机,大张旗鼓地向豪族高价购买粮食,还是很不划算,而且,咱们的山头,众兄弟与流民加起来已经超过三万人!要填补粮食缺口,这么在的动作,肯定不可能瞒得住卢啸远的耳目吧?”

  项锐等人这次都认同魏箫的判断。

  项锐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不如我们分散人手,想办法混到其他各郡,暗中买得粮食,然后再由在下的人脉偷运回来。”

  “如此一来,虽然不可能购得规模庞大的粮食,但也能稍解山中之急,最重要的是不会轻易暴露,少帅以为如何?”

  薛承乾微微摇了摇头。

  “你们担心的无非是两点。”

  “但是,说到价格高昂,对我们却是无妨,等到现在的工坊建立起来之后,采用我教授的炼铁之法,比起现在城镇中的铁器工坊更有效率,到那时,再多的商队也能填满他们的胃口,不愁金银不足。”

  “其二,我们大张旗鼓买粮,而且无法封住那些世家大族的嘴,卢啸远必定会发现蛛丝蚂迹,但……我要的就是让他们发觉!”

  “呃……”

  魏箫和项锐已经算是镇义营中颇的谋略之人,但他们都搞不清楚薛承乾的用意。

  哪有把自己的秘密暴露在敌人耳目之下的?

  “卢啸远窃天之功,得朝廷重用,任其总揽北疆军政之务,你们说,假如由得他从容站稳脚哪,真的整合了北疆的资源,咱们报仇还有多大的希望?”

  项锐和魏箫都有些沉默。

  当着众兄弟的面儿,他们自然也说过些热血上涌的话,但是只要冷静思索,便明白他们与卢啸远之间的实力差距极大。

  别说凭他们,就算是魏箫之父还活着,想要报仇希望也不大。

  “卢啸远如果真的坐稳了北境安抚使,那便拥有了整个大梁一半的实力,到时候泰山压顶,我们自保只怕都很难啊。”

  薛承乾点头道:“说得正是,所以,我们自己虽然也需要扎稳脚跟,但绝不能坐视卢啸远巩固其权力,必须抢在之前,先让他看到破绽,主动出兵!”

  魏箫神色一震,明白过来:“卢啸远窃居大功,本难服众,此次仓促出兵,若是再被我们击败,那他这个北境安抚使更是不稳当,他想要整合整个北境的力量,也就难以成功。”

  “反而我们镇义营的名声却更上一层楼,到那时再揭破卢啸远的丑恶嘴脸,必定能吸引很多对他不齿的人才加入。”

  项锐也明白了,抚掌而叹:“确实是好计划,但也是兵行险招!”

  “以我们的实力,对卢啸远甚至是朝廷报仇,本就是以卵击石,如果不能兵行险招,我们将更加没有胜算!”

  “魏箫,你按我的计划行事,把所有囤有粮食的商会和世家都找来。”

  薛承乾现在手头还有点儿粮食,但是金银财物那是真的一穷二白,可是他现在却底气十足。

  两次从天命系统中所得到的奖励,足可撑起巨大的铁器市场。

  而他和魏箫对于北境世家的心态也猜得极准。

  北境世家们,面对着刚刚返乡的流民,除了少数还算有良心,帮助他们安居故乡,恢复生产,大部分都是以粮逼人,逼着他们交出土地,而背后有官府撑腰,流民们真正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更可怕的还是官员多为士族出身,他们本身就有着庞大的家族势力,而当官掌权之后,表面上奉行圣人之教,实际上却是为自己的家族谋私利。

  这些人更是直接撕破脸皮,再丑恶的事情也能做得出来。

  本来为了抚平民心,恢复国力,朝廷在这种时候应该站出来。

  可是,现在被朝廷授以镇抚整个北境重任的,却是卢啸远这等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流民到皇帝,朕这一生如履薄冰,从流民到皇帝,朕这一生如履薄冰最新章节,从流民到皇帝,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