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伏山急道:“这等事情谁能打包票?万一他们被杀散了,来不及派人等候,那最先发现你的,便是敌人的伏兵啊!”
之前他是不信罗放会出事,但若以大营出现意外为前提考量,他们断不能让薛承乾走在最前面替他们探路啊。
薛承乾道:“那样的话也未必是坏事,此时能对我们下手的,就只有卢啸远麾下的禁军,而我和罗老大必是他欲得之而后快的人物。”
“不论他调派何人埋伏,只要看到我,必定会发动伏击,而此时我们的兄弟尚未被断绝后路,一切还有转机。”
薛承乾打定主意之后,便没人能再劝得动他。
不幸中的万幸,情况没有发展到最坏的地步。
项锐带着兄弟们杀回山中,避过了禁军的追捕,第一件事便是想到派人提前赶来等待回军的薛承乾所部。
只不过,他们赶到这里时,发现已经有大量的禁军开始设伏,而且顺着山道搜索逃离大营的守兵。
他们知道营中的伤兵已经全落入到禁军手中,再无救回的希望,只能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耐心等待着薛承乾的到来。
正因为薛承乾自己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后续的千余兄弟还没有闹出大的动静,他们得以抢在禁军警觉之前,先发出信号,与薛承乾相见。
“薛老大!卢啸远无信无义,罗老大与众兄弟……已经遇害了!”
几名兄弟悲声哭诉,拜倒在薛承乾的马前。
“什么!”
薛承乾虽然隐隐有了心理准备,可是从兄弟们口中得到证实,他如同被重锤砸中胸口。
一血热血直冲顶门,而且胸口几乎喘不过气来。
在他的眼中,罗放虽有着种种缺点,但他绝对是义气为先,而且由边军出身,对于北蛮部族极度仇恨,凡战必先,无论是为主将或是为兄弟,他都无可挑剔。
自从镇义营组建以来,自己的地位与威望与日俱增,而罗放依然对他重用,并没有耍弄争权夺势的小心机。
依照中原士族的传统观念,罗放对薛承乾可称有知遇之恩。
薛承乾虽不会被那些观念影响,但于他而言,罗放也确实是一个够义气的老大哥。
同时,罗放对于朝廷一直抱有幻想,比起薛承乾等人,他更希望带着兄弟们加入禁军,得到朝廷的认可,哪怕卢啸远再是刁难他们,他也不愿意直接跟对方闹僵。
而现在,他的幻想终于破灭了,代价则是自己的生命。
“卢啸远!”
当薛承乾恢复神智之时,咬牙切齿地吐出这个人的名字。
突然,在他身后响起震天的哭喊声。
薛承乾刚刚受到无比地冲击,竟是忘记约束军纪。
在他周围的将士把消息向后传递,现在全军都已经知道罗老大被害的消息。
“传我军令!立即撤走!”
“大家既知罗老大乃是被奸人所害,若不能为罗老大报此血仇,你们有何面目于九泉之下见到他!”
“只有我们自己活下去,才能等到报仇的机会!”
薛承乾知道,此时强说军纪于事无补,只有抬出为罗老大报仇的大旗,才能说动众人,立即退走。
虽然以他们现在的力量,与卢啸远之间可说是天地之别,几乎看不到报仇的希望,但现在大家需要的并不是如何报仇,而是情绪的发泄与寄托。
仇恨本就是人类最原始的情感,在最强烈的情绪面前,本也不需要什么理智。
薛承乾及时下令,使得众兄弟能比较顺畅地向后退走。
而就在他们传出齐声哭喊之声时,直接惊动了隐在半山腰上的禁军!
“城守大人有令,镇义营众将士编入禁军之列,由本校尉统领,大家别跑!”
卢啸远要把镇义营连根拔起,自然是要派出绝对忠于他的亲信之军,而领兵之人,还是黄孝勇。
黄孝勇一边带着禁军急追在后,一边还妄想着用谎话先诓住镇义营之人。
他自以为只要为卢啸远立下此功,必能借着大胜北蛮军的机会平步青云。
作为大军主帅,谁立的功劳大,那还不是卢大人一句话的事情么。
黄孝勇却不知,卢啸远特意挑他来作此恶行,还有着另外一层用意。
假如一切进展顺利,他准备的说辞能堵住中州府与朝廷的嘴,还自罢了,假如事情有变,那他这个恶事做尽的狗腿子,就是最适合推出来挡刀的人!
卢啸远位高权重,又刚刚立下大功成为北境的救星,乃是整个梁朝的大英雄。
当然是手下自己嫉贤妒能,不甘屈居人下,所以才私下行动,卢大人自然是不知情的!
黄孝勇完全没有作为棋子的自觉,还觉得卢啸远特意派他来做这等勾当,正是因为把他视为心腹中的心腹,对他最是放心。
可是他傻,薛承乾等人可不傻。
他所喊的内容,只是更加证实了卢啸远已经下毒手除掉了罗放。
若是他们真的落到了对方手中,下场绝不可能是“编入禁军”,而是埋骨荒野!
薛承乾与他打过好几次交道,却是立即认出了黄孝勇的声音。
卢啸远屡次刁难他们时,黄孝勇的表现都是比卢啸远更加可恨。
现在薛承乾刚刚得知罗放身死之事,心中满是愤恨之情,听到他的声音,更是新仇旧恨皆涌上心头。
“孙伏山,你领着众军继续往后撤!”
“啊?那老大你呢?”
孙伏山看到薛承乾的表情,连他都觉得心底直冒寒气,生怕他因为受到罗老大身死之事刺激直接跑禁军拼命。
虽说他也很敬佩罗老大,但毕竟是半路领着自家兄弟加入,内心也更加敬重薛承乾。
他自认为还能保持理智,不至于被报仇之心蒙蔽双眼,所以也格外担心薛承乾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薛承乾的才智与指挥胜他十倍,可就怕他做出不理智之事啊。
然而,薛承乾的眼神,竟是极为冷静……
不!准确地说,是冷得像一块寒冰,让人望而生畏,似是那种冷意可以从眼睛直接传到自己身上,直刺内心。
薛承乾淡淡地道:“我不知卢啸远为何甘冒身败名裂之险,抢在此时动手。”
“但他既然做出这等不义之事,便要付出代价!而只有血,才能偿还血债!”
之前他是不信罗放会出事,但若以大营出现意外为前提考量,他们断不能让薛承乾走在最前面替他们探路啊。
薛承乾道:“那样的话也未必是坏事,此时能对我们下手的,就只有卢啸远麾下的禁军,而我和罗老大必是他欲得之而后快的人物。”
“不论他调派何人埋伏,只要看到我,必定会发动伏击,而此时我们的兄弟尚未被断绝后路,一切还有转机。”
薛承乾打定主意之后,便没人能再劝得动他。
不幸中的万幸,情况没有发展到最坏的地步。
项锐带着兄弟们杀回山中,避过了禁军的追捕,第一件事便是想到派人提前赶来等待回军的薛承乾所部。
只不过,他们赶到这里时,发现已经有大量的禁军开始设伏,而且顺着山道搜索逃离大营的守兵。
他们知道营中的伤兵已经全落入到禁军手中,再无救回的希望,只能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耐心等待着薛承乾的到来。
正因为薛承乾自己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后续的千余兄弟还没有闹出大的动静,他们得以抢在禁军警觉之前,先发出信号,与薛承乾相见。
“薛老大!卢啸远无信无义,罗老大与众兄弟……已经遇害了!”
几名兄弟悲声哭诉,拜倒在薛承乾的马前。
“什么!”
薛承乾虽然隐隐有了心理准备,可是从兄弟们口中得到证实,他如同被重锤砸中胸口。
一血热血直冲顶门,而且胸口几乎喘不过气来。
在他的眼中,罗放虽有着种种缺点,但他绝对是义气为先,而且由边军出身,对于北蛮部族极度仇恨,凡战必先,无论是为主将或是为兄弟,他都无可挑剔。
自从镇义营组建以来,自己的地位与威望与日俱增,而罗放依然对他重用,并没有耍弄争权夺势的小心机。
依照中原士族的传统观念,罗放对薛承乾可称有知遇之恩。
薛承乾虽不会被那些观念影响,但于他而言,罗放也确实是一个够义气的老大哥。
同时,罗放对于朝廷一直抱有幻想,比起薛承乾等人,他更希望带着兄弟们加入禁军,得到朝廷的认可,哪怕卢啸远再是刁难他们,他也不愿意直接跟对方闹僵。
而现在,他的幻想终于破灭了,代价则是自己的生命。
“卢啸远!”
当薛承乾恢复神智之时,咬牙切齿地吐出这个人的名字。
突然,在他身后响起震天的哭喊声。
薛承乾刚刚受到无比地冲击,竟是忘记约束军纪。
在他周围的将士把消息向后传递,现在全军都已经知道罗老大被害的消息。
“传我军令!立即撤走!”
“大家既知罗老大乃是被奸人所害,若不能为罗老大报此血仇,你们有何面目于九泉之下见到他!”
“只有我们自己活下去,才能等到报仇的机会!”
薛承乾知道,此时强说军纪于事无补,只有抬出为罗老大报仇的大旗,才能说动众人,立即退走。
虽然以他们现在的力量,与卢啸远之间可说是天地之别,几乎看不到报仇的希望,但现在大家需要的并不是如何报仇,而是情绪的发泄与寄托。
仇恨本就是人类最原始的情感,在最强烈的情绪面前,本也不需要什么理智。
薛承乾及时下令,使得众兄弟能比较顺畅地向后退走。
而就在他们传出齐声哭喊之声时,直接惊动了隐在半山腰上的禁军!
“城守大人有令,镇义营众将士编入禁军之列,由本校尉统领,大家别跑!”
卢啸远要把镇义营连根拔起,自然是要派出绝对忠于他的亲信之军,而领兵之人,还是黄孝勇。
黄孝勇一边带着禁军急追在后,一边还妄想着用谎话先诓住镇义营之人。
他自以为只要为卢啸远立下此功,必能借着大胜北蛮军的机会平步青云。
作为大军主帅,谁立的功劳大,那还不是卢大人一句话的事情么。
黄孝勇却不知,卢啸远特意挑他来作此恶行,还有着另外一层用意。
假如一切进展顺利,他准备的说辞能堵住中州府与朝廷的嘴,还自罢了,假如事情有变,那他这个恶事做尽的狗腿子,就是最适合推出来挡刀的人!
卢啸远位高权重,又刚刚立下大功成为北境的救星,乃是整个梁朝的大英雄。
当然是手下自己嫉贤妒能,不甘屈居人下,所以才私下行动,卢大人自然是不知情的!
黄孝勇完全没有作为棋子的自觉,还觉得卢啸远特意派他来做这等勾当,正是因为把他视为心腹中的心腹,对他最是放心。
可是他傻,薛承乾等人可不傻。
他所喊的内容,只是更加证实了卢啸远已经下毒手除掉了罗放。
若是他们真的落到了对方手中,下场绝不可能是“编入禁军”,而是埋骨荒野!
薛承乾与他打过好几次交道,却是立即认出了黄孝勇的声音。
卢啸远屡次刁难他们时,黄孝勇的表现都是比卢啸远更加可恨。
现在薛承乾刚刚得知罗放身死之事,心中满是愤恨之情,听到他的声音,更是新仇旧恨皆涌上心头。
“孙伏山,你领着众军继续往后撤!”
“啊?那老大你呢?”
孙伏山看到薛承乾的表情,连他都觉得心底直冒寒气,生怕他因为受到罗老大身死之事刺激直接跑禁军拼命。
虽说他也很敬佩罗老大,但毕竟是半路领着自家兄弟加入,内心也更加敬重薛承乾。
他自认为还能保持理智,不至于被报仇之心蒙蔽双眼,所以也格外担心薛承乾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薛承乾的才智与指挥胜他十倍,可就怕他做出不理智之事啊。
然而,薛承乾的眼神,竟是极为冷静……
不!准确地说,是冷得像一块寒冰,让人望而生畏,似是那种冷意可以从眼睛直接传到自己身上,直刺内心。
薛承乾淡淡地道:“我不知卢啸远为何甘冒身败名裂之险,抢在此时动手。”
“但他既然做出这等不义之事,便要付出代价!而只有血,才能偿还血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流民到皇帝,朕这一生如履薄冰,从流民到皇帝,朕这一生如履薄冰最新章节,从流民到皇帝,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流民到皇帝,朕这一生如履薄冰,从流民到皇帝,朕这一生如履薄冰最新章节,从流民到皇帝,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