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恕末将直言,现在的用兵,等于把战场主动权拱手让于北蛮铁骑!”

  “我们的兵力分散在几座大城,只能自守,根本无力展开反击,甚至于无法掌握敌情,各城之间又无法有效配合,可惜了朝廷委您整个北境的兵权啊!”

  刘意先看到了卢啸远的脸色,赶紧提前开口。

  “原来秦将军是为此事而来,你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上一次北蛮军南下,甚至强行攻破了东平城,害得魏大人,身死……”

  提到魏大人三个字,刘意先的脸色却是有点儿不自然了。

  谁都不知道,魏大人的遗孤为什么会舍朝廷而投奔了薛承乾。

  此事在北境早就已经不是秘密,而且比任何证据,更能说明镇义营很可能是被冤枉的。

  问题在于,卢啸远是有苦说不出啊。

  他可以私下里痛骂魏箫不识时务,但却无法把此女列于叛贼名单之上。

  魏大人为国死战,那是铁打的事实,朝廷明旨下令北境所有郡守将领,皆要以魏大人为楷模。

  现在你上书朝廷,或者公告天下,说魏箫主动投靠“叛贼”?

  傻子都知道其中必有猫腻。

  所以,卢啸远只能装傻,甚至不敢让朝廷知晓此事。

  “既然北蛮大军已经拥有强攻城池的能力,那么我们修建的城墙就不再是绝对安全,必须要在各个重镇之内驻守更多的兵力,以免重蹈东平城的覆辙啊。”

  众人纷纷点头附和。

  在他们看来,那几处重镇是万万不能丢的。

  既然高大的城墙都无法阻止北蛮人,那就只能多堆些兵力了。

  秦平几乎是气急败坏,面对这一帮子没什么领兵经验的文臣,真不知道该怎么向他们解释。

  “我们坐拥二三十万大军,兵势之盛,未必便下于北蛮铁骑,面对敌骑踏边而来,岂能只想着缨城自守?”

  “几座重镇之外,尚有万千百姓,北蛮人南下最重要的目的还是要劫掠人口与财货,假如真的坐视他们抢回数以十万计的人口,便能让北蛮实力再行壮大,以后会越来越难打呀。”

  他知道,士大夫们要讲求一个“仁”字,便拿百姓们来动摇其心。

  可惜,他还是想得太简单了。

  刘意先都摆出一副不以为然的神色。

  “将军多虑了,你莫要忘记,我们上一次是如何大破北蛮铁骑的了?”

  “他们便真抢了些财货百姓又能如何?他们毕竟不能在中原之地久待,总是要回到草原上的嘛!”

  “他们初时南入,兵锋正盛,我们的大军当然要错开其兵锋,先耗其锐气。等到他们回撤之时,便是暴露出弱点之日,我们保存着主力大军,一举出击,在那时必能一举克敌,再次取得大捷!”

  卢啸远听得洋洋得意,显然此计便是他力主的方案。

  上一次,他便是靠着这一招取得大捷,凭着他为数不多的用兵经验,自然想着再复刻一次,用同样的办法来对付北蛮铁骑。

  秦平沉声道:“敌军将领亦是当世名将,既然吃过一次亏,岂能不加提防?”

  “而且,此一时也彼一时也。那时天气寒冷,河面上冻,我等无法阻挡敌骑来回纵横,现在怒江已化,河道便是我们最可以凭恃之险,若是把兵力缩在各城之内,岂不是白白舍弃了这道天险?”

  他用尽了力气,才忍耐住,没有当场怒喷他们书生之见,只知道死读兵书,根本不知道灵活变通。

  万没想到,听到秦平的“点拨”,卢啸远反而嘲笑起他来。

  “将军还说自己乃是带兵的老将,用兵之法也太过僵化,根本不知变通啊!”

  秦平的鼻子都气歪了,若非想到双方的身份,当场便要动手了。

  卢啸远却根本不在意对方的感受,继续得意地反驳。

  “谁说过我们强化各城防守,便等于放弃怒江天险了?”

  “你也知道,北蛮铁骑以骑兵为主,想要强渡怒江这等大江,非常费劲,绝非一两日能够完成。”

  “只要我们接到其要渡河的消息,依然可以从多个方向同时出击,赶到战场之时,说不定还能捡一个半渡而击的机会,敌军必败!”

  “将军不要忘记,我们的几座重镇,本来就是建在关键的官道与河道之上。”

  卢啸远听到秦平说出他的顾虑,更是自觉有先见之明。

  因为,他早就考虑过了怒江的问题,而且自以为能妥善地把这道天险利用起来。

  刘意先也笑着补充道:“在下久居中州长史之职,非常清楚如何利用北境的几座大粮仓,只要护得几座重镇不失,便能合理地把几处粮仓利用起来。”

  “而众人皆知北蛮军,没有水师,根本不用害怕被他们反断粮道水道,在下可夸下海口,不论大战持续多久,都能保证各城粮草不缺,就算是持久对峙,我军也不会怕了对方。必能坚持到安抚使大人所说的,逼北蛮军主动撤军的时机!”

  秦平只觉得脑海中一片混乱。

  他也不得不承认,卢啸远和刘意先考虑得还算是全面。

  他们虽然为懂得用兵,但是对于粮道安全等考虑得还算是全面。

  只要不考虑,被北蛮军提前逼着撤回草原的无辜百姓,大梁禁军几乎是立于不败之地。

  可是,他总觉得这所谓的计划太过理想化,真正用起来,肯定处处破绽。

  假如现在由他带领一支大军,破解卢啸远的战术,他可以临阵想出许多办法。

  问题是,现在是在军议会议之上啊。

  大家要听的根本不是具体的带兵之策,而是“纸上谈兵”的策略。

  只要嘴上能说得通的策略,他们便觉得必能顺利实施。

  而秦平领兵经验再丰富,但却拙于口才,无法清楚地进行反驳。

  见他支支吾吾地无法再反驳自己,卢啸远得意之余,也耗尽了耐心。

  “好啦,秦将军乃是本官信任的将领,本官自然会给你独领一军的机会,不论你有什么用兵之才,早晚有施展的机会!”

  “刚刚本官可是看在刘大人的面子上,才准你入席,若你再无端破坏军议大事,莫怪本官以军法治你之罪!”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流民到皇帝,朕这一生如履薄冰,从流民到皇帝,朕这一生如履薄冰最新章节,从流民到皇帝,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