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承乾此时正居高临下地观察着禁军战阵。
“不愧是大梁禁军,虽然主将无能,但是他们的纪律还是非常强悍,深入山道数日,而且还被我们以战书拖延了十日,现在却依然士气高昂。”
“真正与他们决战的话,恐怕未必能将之一举击溃,真打成了僵持之战,我们的麻烦就大了。”
其他几名将领也跟在薛承乾的身边,听到他的分析,无不点头认同。
他们并非正式的禁军将领出身,但是跟着薛承乾打过这么多仗,面对的又是天下强兵的北蛮铁骑,眼光早就练出来了。
他们只需要观察敌军临阵之时的表现,便能大体判断他们的水准。
“多亏得少帅想到妙策,否则想要击退禁军围剿真不知道要有多少牺牲。”
“不过,少帅您用的法子也是极险啊,时间上能把握得那么准么?万一……”
薛承乾断然道:“没有万一!”
“我已经派宋兵带少量弟兄潜到他们水源附近,而且宋兵完全按照我的吩咐行动,今日之战,我军必得全胜!”
“至于我军能得到多大的战果,就要看看对方有多沉得住气了。”
“少帅快看,他们似是分出了一支三千人的军队开始仰攻我们的阵势。”
镇义营的将士刚刚才布好阵,还没有派出将领与对方交涉。
依“约战”的规矩,其实现在对方直接进攻算是偷袭。
不过,薛承乾本也没想过卢泰友那等出身的人,会跟他们这些“泥腿子”讲规矩,对方派出这点儿兵力,正说明他的计划接近成功。
“好!”
“禁军看起来是想试试咱们这些乡勇民团的斤两。”
“之前,咱们跟北蛮铁骑作战之时,大家还是友军,今天就让这些昔日的友军明白,当日大战,他们是靠着谁才能打出漂亮的战功!”
一旁的赫连部族使者露出尴尬之色。
他奉族长之命,前来与薛承乾交涉后续合作之事,听闻有大战临近,直接不走了,找各种借口想要观摩。
当日北蛮铁骑南侵,虽然总体上来说战果巨大,但是最后阶段被梁军反击,还是让他们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特别是镇义营,更是被当作梁军反击的关键。
虽然赫连部族与镇义营现在暗中结为盟友,但是不论是出于对当时那一战的好奇,还是为“以后”作些准备,赫连部族肯定都想抓住一切机会,近距离观察镇义营的战力以及指挥方式。
而这次,他们乃是与梁军禁军交战,就更是所有草原部族都不会错过的场景。
哪怕是于天承亲身在此,恐怕都会非常渴望观摩这一战。
薛承乾却是出奇地好说话。
他似是完全不明白自己“盟友”的用心一般,大方地把这些使者带在身旁。
他们不但能居高临下,看到整个战场,还能直接听到薛承乾是如何进行指挥的。
要知道,赫连部族不论是因为草场位置,还是对于中原的用心,赫连月派来的使者全都懂得流利的中原话。
薛承乾所下的命令,不需要再进行翻译,他们便能直接听懂!
可是,现在听到薛承乾讲起当初那一战,也让赫连部族的人脸上无光。
要知道,当时被镇义营偷袭,最终拖住的,不止是天恒部族,还有他们赫连部族。
若非赫连月果断决策,他们部族现在的下场不会比天恒部族强到哪儿去。
“咳,少帅之神勇,我族战士已经领教,但是以三千之众对抗两万大梁禁军,实与以卵击石无异。”
“少帅若肯早听我等之计,此时我们赫连部族的骑兵甚至已经赶到战场,必能杀梁军一个措手不及!”
他们听闻此战后,立即判断出了双方实力的差距。
但是,赫连部族却误判了薛承乾的能力。
他们本想着,以“借兵”为借口,强行向薛承乾提出条件,逼他们向赫连部族称臣。
只要他低这一次头,那么凭赫连月大人的才智,再加上赫连部族的实力,必定能一步步地让薛承乾与镇义营绑死在本族的战车之上,最终无法离开他们的力量支持。
甚至于,他们还可以直接抢过镇义营的指挥权。
那么薛承乾将完全成为族长大人的傀儡,只能带着那些没有武装的流民不断地为本部族开矿生产军械,永远都不可能再行自立。
可是,薛承乾对于他们的提议却是一口回绝。
当时,他们便猜测着,此人到底又想到了何等妙策,竟可以视十倍于己的禁军如无物?
要知道,虽然草原部族向来轻视中原的兵,可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能以一敌十跟中原的禁军进行决战。
他们几次试探口风,却根本没有从薛承乾的嘴里得到半点儿消息。
之后观察他们的用兵,却发现薛承乾似乎真的打算老老实实地跟大梁禁军决战。
这下反而把他们唬了一跳。
他们不知道凭薛承乾的用兵,为什么会如此刚硬,不知变通,但他们却万万不想刚刚在梁国内部结交的盟友就这么完了。
特别是,薛承乾引兵到草原转了一圈,帮他们解决了个大麻烦,至少暂时解决除了于天承给予他们的压力。
“不必,我请几位在此观战,便是要让你们看看,单凭着镇义营自己的力量,也足以解决掉敌人的围剿。”
“镇义营现在的实力虽然弱小,但绝不是无法离开赫连部族的支援。”
“赫连月既然下定决心要与我联合,那我们双方最好还是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对自己的盟友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
几个赫连部族的使者瞬间变了脸色。
他们明白,之前他们主动提出,想要派兵支援镇义营的想法,早就被薛承乾洞察,只是看在双方盟友关系的面子上才没有直接翻脸。
几人面面相视,又不知该如何替自己打圆场。
同时,他们的心里也带着几分不服气。
论起正面战力,赫连部族的骑兵还是能胜过镇义营的,连他们自己也办不到的事情,薛承乾凭什么如此狂妄。
那接下来,就看看他到底只是为自己的实力吹嘘,还是有真材实料。
反正此次大战结束,一切都会有个结果,希望到时候他不需要逃难到草原,要靠着赫连部族的庇护才能活下来!
“不愧是大梁禁军,虽然主将无能,但是他们的纪律还是非常强悍,深入山道数日,而且还被我们以战书拖延了十日,现在却依然士气高昂。”
“真正与他们决战的话,恐怕未必能将之一举击溃,真打成了僵持之战,我们的麻烦就大了。”
其他几名将领也跟在薛承乾的身边,听到他的分析,无不点头认同。
他们并非正式的禁军将领出身,但是跟着薛承乾打过这么多仗,面对的又是天下强兵的北蛮铁骑,眼光早就练出来了。
他们只需要观察敌军临阵之时的表现,便能大体判断他们的水准。
“多亏得少帅想到妙策,否则想要击退禁军围剿真不知道要有多少牺牲。”
“不过,少帅您用的法子也是极险啊,时间上能把握得那么准么?万一……”
薛承乾断然道:“没有万一!”
“我已经派宋兵带少量弟兄潜到他们水源附近,而且宋兵完全按照我的吩咐行动,今日之战,我军必得全胜!”
“至于我军能得到多大的战果,就要看看对方有多沉得住气了。”
“少帅快看,他们似是分出了一支三千人的军队开始仰攻我们的阵势。”
镇义营的将士刚刚才布好阵,还没有派出将领与对方交涉。
依“约战”的规矩,其实现在对方直接进攻算是偷袭。
不过,薛承乾本也没想过卢泰友那等出身的人,会跟他们这些“泥腿子”讲规矩,对方派出这点儿兵力,正说明他的计划接近成功。
“好!”
“禁军看起来是想试试咱们这些乡勇民团的斤两。”
“之前,咱们跟北蛮铁骑作战之时,大家还是友军,今天就让这些昔日的友军明白,当日大战,他们是靠着谁才能打出漂亮的战功!”
一旁的赫连部族使者露出尴尬之色。
他奉族长之命,前来与薛承乾交涉后续合作之事,听闻有大战临近,直接不走了,找各种借口想要观摩。
当日北蛮铁骑南侵,虽然总体上来说战果巨大,但是最后阶段被梁军反击,还是让他们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特别是镇义营,更是被当作梁军反击的关键。
虽然赫连部族与镇义营现在暗中结为盟友,但是不论是出于对当时那一战的好奇,还是为“以后”作些准备,赫连部族肯定都想抓住一切机会,近距离观察镇义营的战力以及指挥方式。
而这次,他们乃是与梁军禁军交战,就更是所有草原部族都不会错过的场景。
哪怕是于天承亲身在此,恐怕都会非常渴望观摩这一战。
薛承乾却是出奇地好说话。
他似是完全不明白自己“盟友”的用心一般,大方地把这些使者带在身旁。
他们不但能居高临下,看到整个战场,还能直接听到薛承乾是如何进行指挥的。
要知道,赫连部族不论是因为草场位置,还是对于中原的用心,赫连月派来的使者全都懂得流利的中原话。
薛承乾所下的命令,不需要再进行翻译,他们便能直接听懂!
可是,现在听到薛承乾讲起当初那一战,也让赫连部族的人脸上无光。
要知道,当时被镇义营偷袭,最终拖住的,不止是天恒部族,还有他们赫连部族。
若非赫连月果断决策,他们部族现在的下场不会比天恒部族强到哪儿去。
“咳,少帅之神勇,我族战士已经领教,但是以三千之众对抗两万大梁禁军,实与以卵击石无异。”
“少帅若肯早听我等之计,此时我们赫连部族的骑兵甚至已经赶到战场,必能杀梁军一个措手不及!”
他们听闻此战后,立即判断出了双方实力的差距。
但是,赫连部族却误判了薛承乾的能力。
他们本想着,以“借兵”为借口,强行向薛承乾提出条件,逼他们向赫连部族称臣。
只要他低这一次头,那么凭赫连月大人的才智,再加上赫连部族的实力,必定能一步步地让薛承乾与镇义营绑死在本族的战车之上,最终无法离开他们的力量支持。
甚至于,他们还可以直接抢过镇义营的指挥权。
那么薛承乾将完全成为族长大人的傀儡,只能带着那些没有武装的流民不断地为本部族开矿生产军械,永远都不可能再行自立。
可是,薛承乾对于他们的提议却是一口回绝。
当时,他们便猜测着,此人到底又想到了何等妙策,竟可以视十倍于己的禁军如无物?
要知道,虽然草原部族向来轻视中原的兵,可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能以一敌十跟中原的禁军进行决战。
他们几次试探口风,却根本没有从薛承乾的嘴里得到半点儿消息。
之后观察他们的用兵,却发现薛承乾似乎真的打算老老实实地跟大梁禁军决战。
这下反而把他们唬了一跳。
他们不知道凭薛承乾的用兵,为什么会如此刚硬,不知变通,但他们却万万不想刚刚在梁国内部结交的盟友就这么完了。
特别是,薛承乾引兵到草原转了一圈,帮他们解决了个大麻烦,至少暂时解决除了于天承给予他们的压力。
“不必,我请几位在此观战,便是要让你们看看,单凭着镇义营自己的力量,也足以解决掉敌人的围剿。”
“镇义营现在的实力虽然弱小,但绝不是无法离开赫连部族的支援。”
“赫连月既然下定决心要与我联合,那我们双方最好还是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对自己的盟友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
几个赫连部族的使者瞬间变了脸色。
他们明白,之前他们主动提出,想要派兵支援镇义营的想法,早就被薛承乾洞察,只是看在双方盟友关系的面子上才没有直接翻脸。
几人面面相视,又不知该如何替自己打圆场。
同时,他们的心里也带着几分不服气。
论起正面战力,赫连部族的骑兵还是能胜过镇义营的,连他们自己也办不到的事情,薛承乾凭什么如此狂妄。
那接下来,就看看他到底只是为自己的实力吹嘘,还是有真材实料。
反正此次大战结束,一切都会有个结果,希望到时候他不需要逃难到草原,要靠着赫连部族的庇护才能活下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流民到皇帝,朕这一生如履薄冰,从流民到皇帝,朕这一生如履薄冰最新章节,从流民到皇帝,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流民到皇帝,朕这一生如履薄冰,从流民到皇帝,朕这一生如履薄冰最新章节,从流民到皇帝,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