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三遁入地中,顷刻消失不见,连陈戟运用阴司的手段都没有找到行踪。
还未来得及感慨薛三好身手,便见一道黑气涌出地面,化成陆判模样。
见到陈戟没有半分客套,开口便问。
“你说的神官是怎么回事?”
陈戟便与他简单说了情况。
初时听到这神官是真武所属,陆判脸上便浮现出几分忧色,可听到神官索要香火与三牲后又舒展眉头,等知道神官还想要杀了陈戟他们后顿时火冒三丈。
“这等无德神官!幸好死了,若是不死,我少不了也要让府君参他一道。”
说罢再次看向陈戟。
“道友无需担忧,此事我回去便让府君处理,神官不敢再来纠缠你的。”
“多谢陆判。”
“不必,此事细究本就是因我们而起,若非你在人间帮忙,我们也不可能如此快就找到鬼王的踪迹。”
“身为阴司日游,理应如……”
陈戟说着,忽地想到方才人魔说的那番话,愣在原地没了声音。
“道友如何不说话了?”
陆判问道。
陈戟沉默数息,叹一口气,这才与陆判说起方才人魔的言论。
陆判闻言也不知该说什么。
半晌,叹一口气。
“如今这天下倒是真叫人看不懂,人、妖、鬼、神,竟是都觉得自己过的不好,也是奇怪。”
“咦……”
陈戟忽地想到什么,压低声音。
“那神官死前以为我是神灵血脉,与我说了一个隐秘。”
“什么?”
“他说如今正在天地大劫……”
“慎言!”
陆判倏地变了脸色,打断陈戟话语。
左右张望一圈,却又苦笑摇头。
“罢了,既然道友已经知道,也无所谓了,正好与你说说。”
“府君先前也说过,如今不太平,可能是要应劫,没想到这些神官倒是知道的清楚。”
“劫是什么?”
陈戟问道。
他修行时间太短,还从未听过这些关于修行的隐秘,方才听着就有几分好奇,只是不便询问神官,陆判既然知道,倒是正好可以询问。
“劫……”
陆判迟疑片刻,缓缓开口。
“道友可知道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知道。”
陈戟颔首。
这话是《道德经》中的记载,他在山上的时候看了许多,也并不陌生,只是不知道陆判说这句是什么意思。
“劫就是损有余的过程。”
“我明白了。”
陈戟愣了片刻,恍然大悟,也知晓为何连神官都惧怕劫。
若是天地所为,可不管是不是神官,说不得神官遇到的劫还更大一些。
也难怪那神官如此看重。
“若是度不过劫,会如何?”
“我也不曾遇到过劫,所以不知会如何。”
陆判摇摇头,又想到什么。
“不过若是真的有劫的影响,倒也说的通为何世人皆苦。”
说罢望向陈戟,啧啧舌,忍不住叹一口气,有几分唏嘘。
“陆判如何叹气?”
“道友如此能力,比如今阴司许多人……哦,不,许多鬼都要好得多,可惜还活着,不然真身来阴司做同僚,我们也不必如此操劳了。”
陈戟沉默数息,没有应声。
还以为自己已经做了陆判的同僚他就不会有这个想法,没想到竟然还没有放弃。
不过毕竟陆判刚刚帮了自己一个大忙,倒是不好再驳了面子,于是拱拱手。
“日后若有机会,一定不敢推辞。”
“那道友可要说好了,若是修行路上真有那一天,可定要来与我做同僚!”
陈戟哭笑不得,只得应下。
随后陆判又问起陈戟打算何时去处理鬼王。
“石磨妖已经与弘慈夫人前去查探情况,寻找那小阴司的阵眼,等找到后就可行动,还要一些时候。”
“那鬼王盘踞此地多时,连小阴司都弄出来了,当真打造的如铁桶一般,道友谨慎些也是对的。”
陆判说着又认真看向陈戟。
“府君给道友拨的两千阴兵,道友不必节省,他们的命箓都在府君这里,死后也不会魂归蒿里,而是重新在兵符中形成新的阴兵。”
“还能如此?”
陈戟有几分惊讶。
哪怕是他已是阴司中人,也不知晓此事。
犹豫数息才看向陆判。
“此事不会违背阴司规矩吧?”
陆判一愣,继而意识到陈戟的意思,笑着摇头。
“不会,这些都是先前阴司从各处羁押来的冤魂厉鬼,本就是要羁上百年,在这里听从差遣还能将功赎罪,只等受刑时间足够才放回去。”
“那便好。”
陈戟握紧令牌,宽心不少。
先前还担心折损阴兵不好交代,既然如此,倒是可以宽心不少。
便是不能抗衡鬼王,也能够让他们拖住小阴司的阴兵。
陆判说完要紧事也不停留。
“道友此间无事,我便先回去了,府君那边还有事情要做。”
“陆判慢走!”
陈戟拱手送别陆判,又等了片刻,众人才重新回来询问陈戟方才发生了什么。
陈戟也不隐瞒,如实同他们讲述。
白姑娘神色如常,只是听到劫后眉头微动,倒是希云道长与真如和尚睁大眼,半晌才感慨修行一途果然比他们想的复杂许多。
“此事师祖都不曾说过。”
“师父也不曾说起。”
陈戟脑海中浮现出老观主与雨僧的模样,微微摇头。
只怕他们得知也是淡然一笑,毫无表情罢了。
“其实也无需担忧,此事我狐族前辈早有经历,也有应对经验。”
“愿闻其详!”
三人看向白姑娘认真请教。
白姑娘看他们表情,笑着摆摆手。
“天损有余故生劫,其实与普通人关系不大,倒是不如担心苛政、野兽、妖鬼,这些远比劫更危险。”
“天下应劫,便是努力寻找一线生机。寻常人能够修行,增寿数十载便是机缘,修行人不身死道消也是机缘,所以无需太过在意。”
“明白了。”
三人缓缓道。
白姑娘见状颔首,还要说什么,陈戟忽地皱起眉头,摸出阴司印鉴。
轻叩两下,一道声音便从印鉴中传出。
“道友,我和弘慈夫人已经从小阴司回来了!”
还未来得及感慨薛三好身手,便见一道黑气涌出地面,化成陆判模样。
见到陈戟没有半分客套,开口便问。
“你说的神官是怎么回事?”
陈戟便与他简单说了情况。
初时听到这神官是真武所属,陆判脸上便浮现出几分忧色,可听到神官索要香火与三牲后又舒展眉头,等知道神官还想要杀了陈戟他们后顿时火冒三丈。
“这等无德神官!幸好死了,若是不死,我少不了也要让府君参他一道。”
说罢再次看向陈戟。
“道友无需担忧,此事我回去便让府君处理,神官不敢再来纠缠你的。”
“多谢陆判。”
“不必,此事细究本就是因我们而起,若非你在人间帮忙,我们也不可能如此快就找到鬼王的踪迹。”
“身为阴司日游,理应如……”
陈戟说着,忽地想到方才人魔说的那番话,愣在原地没了声音。
“道友如何不说话了?”
陆判问道。
陈戟沉默数息,叹一口气,这才与陆判说起方才人魔的言论。
陆判闻言也不知该说什么。
半晌,叹一口气。
“如今这天下倒是真叫人看不懂,人、妖、鬼、神,竟是都觉得自己过的不好,也是奇怪。”
“咦……”
陈戟忽地想到什么,压低声音。
“那神官死前以为我是神灵血脉,与我说了一个隐秘。”
“什么?”
“他说如今正在天地大劫……”
“慎言!”
陆判倏地变了脸色,打断陈戟话语。
左右张望一圈,却又苦笑摇头。
“罢了,既然道友已经知道,也无所谓了,正好与你说说。”
“府君先前也说过,如今不太平,可能是要应劫,没想到这些神官倒是知道的清楚。”
“劫是什么?”
陈戟问道。
他修行时间太短,还从未听过这些关于修行的隐秘,方才听着就有几分好奇,只是不便询问神官,陆判既然知道,倒是正好可以询问。
“劫……”
陆判迟疑片刻,缓缓开口。
“道友可知道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知道。”
陈戟颔首。
这话是《道德经》中的记载,他在山上的时候看了许多,也并不陌生,只是不知道陆判说这句是什么意思。
“劫就是损有余的过程。”
“我明白了。”
陈戟愣了片刻,恍然大悟,也知晓为何连神官都惧怕劫。
若是天地所为,可不管是不是神官,说不得神官遇到的劫还更大一些。
也难怪那神官如此看重。
“若是度不过劫,会如何?”
“我也不曾遇到过劫,所以不知会如何。”
陆判摇摇头,又想到什么。
“不过若是真的有劫的影响,倒也说的通为何世人皆苦。”
说罢望向陈戟,啧啧舌,忍不住叹一口气,有几分唏嘘。
“陆判如何叹气?”
“道友如此能力,比如今阴司许多人……哦,不,许多鬼都要好得多,可惜还活着,不然真身来阴司做同僚,我们也不必如此操劳了。”
陈戟沉默数息,没有应声。
还以为自己已经做了陆判的同僚他就不会有这个想法,没想到竟然还没有放弃。
不过毕竟陆判刚刚帮了自己一个大忙,倒是不好再驳了面子,于是拱拱手。
“日后若有机会,一定不敢推辞。”
“那道友可要说好了,若是修行路上真有那一天,可定要来与我做同僚!”
陈戟哭笑不得,只得应下。
随后陆判又问起陈戟打算何时去处理鬼王。
“石磨妖已经与弘慈夫人前去查探情况,寻找那小阴司的阵眼,等找到后就可行动,还要一些时候。”
“那鬼王盘踞此地多时,连小阴司都弄出来了,当真打造的如铁桶一般,道友谨慎些也是对的。”
陆判说着又认真看向陈戟。
“府君给道友拨的两千阴兵,道友不必节省,他们的命箓都在府君这里,死后也不会魂归蒿里,而是重新在兵符中形成新的阴兵。”
“还能如此?”
陈戟有几分惊讶。
哪怕是他已是阴司中人,也不知晓此事。
犹豫数息才看向陆判。
“此事不会违背阴司规矩吧?”
陆判一愣,继而意识到陈戟的意思,笑着摇头。
“不会,这些都是先前阴司从各处羁押来的冤魂厉鬼,本就是要羁上百年,在这里听从差遣还能将功赎罪,只等受刑时间足够才放回去。”
“那便好。”
陈戟握紧令牌,宽心不少。
先前还担心折损阴兵不好交代,既然如此,倒是可以宽心不少。
便是不能抗衡鬼王,也能够让他们拖住小阴司的阴兵。
陆判说完要紧事也不停留。
“道友此间无事,我便先回去了,府君那边还有事情要做。”
“陆判慢走!”
陈戟拱手送别陆判,又等了片刻,众人才重新回来询问陈戟方才发生了什么。
陈戟也不隐瞒,如实同他们讲述。
白姑娘神色如常,只是听到劫后眉头微动,倒是希云道长与真如和尚睁大眼,半晌才感慨修行一途果然比他们想的复杂许多。
“此事师祖都不曾说过。”
“师父也不曾说起。”
陈戟脑海中浮现出老观主与雨僧的模样,微微摇头。
只怕他们得知也是淡然一笑,毫无表情罢了。
“其实也无需担忧,此事我狐族前辈早有经历,也有应对经验。”
“愿闻其详!”
三人看向白姑娘认真请教。
白姑娘看他们表情,笑着摆摆手。
“天损有余故生劫,其实与普通人关系不大,倒是不如担心苛政、野兽、妖鬼,这些远比劫更危险。”
“天下应劫,便是努力寻找一线生机。寻常人能够修行,增寿数十载便是机缘,修行人不身死道消也是机缘,所以无需太过在意。”
“明白了。”
三人缓缓道。
白姑娘见状颔首,还要说什么,陈戟忽地皱起眉头,摸出阴司印鉴。
轻叩两下,一道声音便从印鉴中传出。
“道友,我和弘慈夫人已经从小阴司回来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狐先生开始修行,从狐先生开始修行最新章节,从狐先生开始修行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狐先生开始修行,从狐先生开始修行最新章节,从狐先生开始修行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