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白玉京和“十二玉楼天外音”一语,李云显虽是面容如常,心中也颇觉欣然。

  毕竟,他师尊就曾留下过“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的传世名句。

  在李云显看来,徐行取这个名字,既是表达了亲近道门之心,又考虑到了他们剑宗的感受,可谓是一举两得。

  ——不愧是金山寺出来的高手,果然是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和法海大师如出一辙。

  见两人都这样望着自己,徐行笑意不减,拂袖一扫,神意已透出脑宫,挟飘渺清音,将这一道“十二玉楼天外音”的妙法,传给李云显、司马承祯。

  这纯化剑意的诀窍,本就是来自于两人的绝学,徐行从中有所领悟,投桃报李,也是应有之意。

  司马承祯和李云显,虽是不擅佛法,难以用天鼓雷音印将之完整复现,心中却也浮现出诸多灵感,预备用自家手段再做改良。

  品味片刻后,司马承祯才睁开眼,看向身旁的少年、孩童,抚须笑道:

  “咱们今日这场论道,若是传了出去,也当要流芳百世,为一段佳话。”

  李云显先是点点头,又补充道:

  “前提是,此界还能有百世一说。”

  司马承祯闻言,面色不由得一黑,连连拂袖,似是要打散周身霉运,没好气道:

  “你小子就非要给贫道添堵是吧,去去去去,该炼剑炼剑,没事儿少说话。”

  李云显对此不做表示,再次化为剑气,散去后山洗剑池,开始闭关修行。

  司马承祯则是道:

  “炼剑的道理,你已尽知矣,接下来这铸镜的事,有什么不懂的,便可随时来请教。”

  老道人说这话时,略带自矜神色。

  炼剑一事,李云显的确是天下第一的行家,但论及铸镜,普天之下,根本无人可同司马承祯相提并论。

  更何况,徐行方才已经展露过自己的剑道功底,这九日悟剑虽是惊世骇俗,倒也非是无迹可寻。

  但这小子铸镜的手法,根本就是还没入门,司马承祯已经做好准备,要好好指点一番徐行,找补一下心理落差。

  徐行点了点头,也不跟司马承祯客气,伸出手,直接道:

  “还请前辈将含象鉴,借我一用。”

  虽是性命交修的法宝,但司马承祯却无丝毫犹豫,取出含象鉴交予徐行,只笑言道:

  “贫道在青城山,只准备修养三个月,等到时间到了,此镜自会随我而去,届时若一无所得,小友可莫要气馁。”

  如司马承祯这种真仙的法宝,尤其是亲手炼制的本命法宝,已是一生道行、修为之所凝。

  如今的他,已相当于将毕生心血都展现出来,任徐行取用。

  但司马承祯毕竟已驻世近千载,这千载岁月积累下来的底蕴,究竟深厚到何种地步,根本是难以想象。

  区区三月时间,想要尽数通晓,自是远远不够。

  可对上清宗、符箓三宗,乃至整个天下来说,司马承祯这三个月,已是无比宝贵。

  徐行自然也是心知肚明,郑重其事地接过了司马承祯的含象鉴,盘膝而坐,仔细钻研起来。

  此镜外圆法天,内方则地,配坎离于日月,布云气于山川,右则定位于天渊,左则表威于雷电,八卦咸列,四瞑克周,可谓包其道于乾坤,故曰“含象”。

  这几乎已是此界法器的极致,上接星纬七曜、阴阳五行之力,内置连山,以旌五岳,山泽通气,周流为水……

  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面对何种敌人,“含象鉴”都可找出与之相生相克的对策,给徐行的感觉,正如法用万物的“周流六虚功”。

  不同之处在于,司马承祯当真是从无到有,亲手搭建起了一处包罗万象的小天地,令这种种元气,皆在镜中衍生、变化。

  徐行又仔仔细细地拿“含象鉴”,同自己脑中的“昊天镜”本体做对比,并且吸纳其中独属于此界道门的真意法度。

  “含象鉴”虽是法宝,仍是以符箓为根基,带着浓烈玄门风格。

  在“昊天镜光”映照下,徐行可以清晰看见,在“含象鉴”的形体内部,乃是一片流光溢彩,那些都是充盈其中的元气。

  元气没有具体形状,似是介于有无之间,若是凝聚神意,则可以捕捉到,有一枚枚不断旋动、随生随灭的符箓真种。

  比起徐行最熟悉那种,充满侵蚀性、进攻性,似是具备独立生命的阴蚀魔文,这种符箓可以说是天地之理的某种外化,所谓“气通天真,神运自然”是也。

  这无可计数,规模宏大的符箓种子结合起来,便是上清宗的根本大法,“上清大洞真经”的真意。

  司马承祯赖以成名的“景震剑序”、“上清含象剑鉴图”,亦是源于这一部遍述存思之法的“大洞真经”。

  虽然碍于门规,司马承祯无法将“上清大洞真经”直接传给徐行,但若徐行能从法宝中有所领悟,也不算是他破戒。

  好在,徐行并没有辜负司马承祯的期望。

  有“昊天镜光”的加持,一切元气变动、符箓结构,在徐行眼中,皆是纤毫毕现,令其能够从构成含象鉴的符箓种子中,参悟出“大洞真经”之真意。

  上清宗虽是没有特别专注于真武荡魔之道,但在其存思之法中,却包含了北方玄武之神的法相神形,以及相应的符箓道基。

  不过,由于缺少运用之法,是以很少有上清宗弟子会选择观想玄武法相,至多是请降天之四灵时,顺带修行一把。

  可“真武昊天镜”中,本就蕴含有阴阳、生死之变,徐行也不欲走包罗万象一途,只需从中截取这部份真意,就已足够。

  更何况,徐行本就对真武道意领会极深,又有“真武七截”、“天罡正气”等法门,也不需要额外的应用之法。

  自从获得领悟后,徐行便进入了自进入此界,亦或者说自进入诸天世界以来,最为忙碌的一段时日。

  他的两大法相仍是留在天谷峰,各自修行,而徐行的元神则是不断往返于七星井、洗剑池、天谷峰。

  在七星井采集星力,重修玄武法相,再造“真武昊天镜”,在洗剑池重炼“洗墨”剑,令此剑的材质、剑意、性灵都能同“十二玉楼天外音”相契,在天谷峰借助地利,修行“十二玉楼天外音”、“大洞真经”……

  此前徐行支援青城山时,并未带上许仙等人,等到大战结束,白素贞又返过身去,将他们也带上了回雁峰。

  一时间,原本门可罗雀的回雁峰,竟变得热闹起来。

  白素贞做完这些事后,见大局已定,便带着“紫金钵”回了金山寺,连自家妹妹都没来得及见上一面。

  只是当小青来到回雁峰,见到那个自称锦烟霞的黑衣少女后,她非但没有半句埋怨,反倒是神情古怪,嘴角抽搐。

  过了好半晌,小青还是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锦烟霞则是睁大一对圆圆的眼睛,歪着头,似是不明所以,把天真少女的模样演绎得淋漓尽致。

  小青却从那双眼睛中,敏锐地察觉到了不怀好意的光,她不着痕迹地转过头,看向最厌恶的许仙,笑容立时敛去,气质清冷。

  许仙虽是不明所以,还是朝她笑了笑,小青却只哼了声,便御剑而走,不想和这人多说半句话。

  这点小插曲并未放在许仙心上,只因他如今已全身心地沉浸于修炼徐行传给他的武学,柳毅、左擎天,乃至敖峥嵘等人,皆是如此。

  徐行自传下武功后,就是诸事缠身,一直带着众人赶路,他们也始终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参悟其中奥秘。

  如今一场大战告终,好不容易有了闲暇时光,他们自是纷纷投入其中,不可自拔。

  就连南宫恨在接触了这种武学后,亦表现出了极其浓厚的兴趣,更是不耻下问,对着许仙、柳毅等人诚心求教。

  宁采臣和燕赤霞两人,近来倒是处得有些尴尬。

  其实对徒弟的神秘身份,燕赤霞也非是全无所知,可在宁采臣坦言自己乃是阴月王朝贵胄后,他还是不由得一阵头晕目眩。

  燕赤霞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

  ——难不成自己真要脱离青城剑宗,跟那位一起走?

  不过燕赤霞虽是忧心徒弟的未来,可把话说开的宁采臣,却是感到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快感,不再提心吊胆,行事亦变得更为坦荡。

  然后,他就在一个夜晚,偶然遇见了正在峰头拜月,借助太阴月华,修行“太阴真炁”的聂小倩。

  三月时光,倏然而过。

  但首先来找徐行的,却并非是司马承祯,而是同在洗剑池修行的李云显。

  这位纯化剑道的大成就者,虽然接触“十二玉楼天外音”只有三个月,却已将之推延至了第十、第十一转,超迈徐行两个境界。

  不过,他这次来,并不是要和徐行探讨剑道诀窍,而是有一事相求。

  “一事相求?”

  徐行皱起眉毛,心头虽是感到奇怪,还是颇为痛快地答应了下来。

  “前辈出手大方,徐某自不会小气,却不知是何事?”

  李云显人如其剑,从不爱绕弯子,开门见山道:

  “我徒弟燕赤霞,因涉及佛、道之法,剑胎有损,无法再走纯化剑道。

  但徐小友这条道路,或可助他一臂之力,还请道友不吝赐教。”

  李云显说到这里,右手一挥,身前浮现出一张青绿材质的符箓,沉声道:

  “这张九曜龙渊剑符,乃是七星井百年星力之所聚,算是这件事的酬劳。”

  九曜龙渊剑符,正是青城剑宗里,诸多牵引周天星力的剑符中,神通最多、威能最大的一张。

  如“计都隐曜剑符”隐匿藏形这等奇能,它有足足九种,更能将九曜星力融汇、精炼、升华成大真人级数的剑气,足堪异宝之称。

  拿这张剑符做酬劳,李云显的诚意不可谓不足,徐行闻言,眸光却忽地一动。

  “我似乎还没有跟前辈提到过,我欲要在十万大山中开宗立派,预备开辟数条道脉,将我一生所学尽数传承下去。

  其中一脉,便是专精剑术,如今宗门正缺人手,若燕兄愿意屈就,我可予他副宗主、掌刑长老一职。”

  言语间,徐行已将自己的谋划,用神念的方式,尽数传给了李云显。

  李云显这才知道,原来徐行这个“金刚尊”的身份,也是近日来才得到,他的修行根袛,仍是落在旁门。

  不过,在如今这个世道,正是旁门道统大显身手之际,是以李云显并没有过多思考,便直接拍板道:

  “此事可行,燕小子剑心沉寂许久,跟着你去十万大山闯荡一番,也算是机缘。

  这一次,西支、南支,以及李林甫都有动向,正好也可趁此机会,试探一番北支、东支的反应,看看他们魔门内部,究竟如何。

  至于那处秘境……”

  李云显沉吟片刻,又道:

  “剑宗如此状况,我亦难以分身,就让我宗的护法神君,随你们一同前去。他同那位大鹏王亦有仇怨,正好借此机会了断。”

  徐行早听过青城山护法神君的名号,也知道这位曾经被大鹏王夺走了先天阴阳二气,闻言颔首,大喜道:

  “能得这位之助,已是极其不易,多谢前辈了,至于这张九曜龙渊剑符……”

  徐行话还没说完,李云显便抬起手,将剑符直接塞给了他,再摆臂道:

  “就凭你对剑宗的贡献,我就是让你继承云崖峰,做个峰主也是绰绰有余。

  只不过,看法海的意思,似乎并不打算让你直接暴露出身份,既如此,我也帮你遮掩一番,就换成这实质性的法宝吧。”

  就在两人交谈间,“含象鉴”已自徐行怀中升腾而起,化为一道流光,纵入天谷峰,只听司马承祯的嗓音遥遥传来,大笑道:

  “两位,老道去也,异日再会!”

  言语落定,又见一条灿白长虹起于山头,破开云海,挟赫赫风雷,朝东方飞纵而去。

  徐行收回目光,也不再推辞,只是将“九曜龙渊剑符”收回袖中,目光坚毅,拱手抱拳道:

  “多谢。”

  李云显点点头。

  “保重。”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大明王朝开始横推诸天,从大明王朝开始横推诸天最新章节,从大明王朝开始横推诸天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