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大宋提刑官》电视剧引进的事以外,还有一件事要和你们商量。”

  方言左看看,右看看,“《我爱我家》筹备的怎么样了?”

  苏雅说,王硕和梁佐已经把剧本写到了第20集,本意是想写完35集以后再开始拍摄,但考虑到电视艺术中心目前无戏可拍,摄制棚里一直空着也不是什么事,于是准备现在就开拍。

  “没错,接下来边拍边写。”

  郑小龙道:“如果口碑和收视率一般的话,就当做是《大宋提刑官》第二部的过渡品,拍成20到25集的中长篇电视剧,如果收视率不错的话,就把这35集的剧本统统拍完,方老师意下如何?”

  “你们能这么想,非常地不错!”

  方言说出情景喜剧的制作大多会采用边拍边写的模式。

  “但眼下关于情景喜剧,我们还有另外一个问题。”

  苏雅询问道:“真的要把观众请到摄影棚里,现场观看《我爱我家》的表演吗?”

  “当然,情景喜剧的每一集其实都是一台小话剧,如同话剧一样,语言是情景喜剧的主体,是吸引观众和制造笑料的重要手段,而观众在现场所爆发出的笑声,同样也是情景喜剧里的一部分。”

  方言认真地解释情景喜剧的特点。

  早期的室内情景喜剧,都是会邀请普通群众来当观众,现场录下他们发出的笑声。

  而绝非像后世一样,在“观众应该笑”的片段插入事先录音的罐头笑声,来炒热气氛。

  “可是这么做的话,不管是对拍摄,还是对表演,都有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郑小龙、赵保刚等人心有顾虑道。

  “我不是说了吗,对待情景喜剧,不能跟以往的电视剧形式相提并论,要像对待话剧、小品、相声一样,现场带观众,固然是对导演、演员都是极大的考验,但也并不是没有一点儿好处的。”

  方言一本正经地解释。

  情景喜剧带观众,就意味着一旦开拍,中间要尽可能地不停顿,一口气拍下去。

  只有连续演出,从垫话到展开再到抖包袱一气呵成,才能让观众发自内心地笑出来,从观众的笑声里,才能很快判断出这一集到底好玩儿不好玩儿、观众爱不爱看,由此及时做出调整。

  “方老师此话并非没有道理。”

  鲁晓威点头附和道:“观众和创作者的关系是水涨船高式的,就像相声、话剧、小品一样,如果观众现场的笑声越大,演员发挥得越好,表演也就更卖力,拍摄出来的效果也更好。”

  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最终达成共识,纷纷支持方言的提议。

  “那么我们该上哪里找那么多观众呢?”

  苏雅为难道:“把我们自己的家属都算上,也未必能凑够一百来号人吧?”

  冯小钢建议:“要不找一些胡同里的老住户吧,他们既幽默,又有空,是最合适的人选?”

  “老住户可以找一些,但最好还是多找一些大学生。”

  方言说,《我爱我家》的许多包袱,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是很难懂的,大学生无疑是最佳选择。

  “大学生!?”

  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方言说,每场拍摄需要观众150人左右,到时候,可以让剧组专门安排一个制片去中戏、北电、传媒等大学找学生会联系观众,美其名曰:熟悉情景喜剧这一种新颖的电视节目形式。

  等实拍的那一天,派一辆中巴车等在校园门口接学生。

  有时碰上学校考试,凑不够人数,也可以到当时的拍摄地,工运学院和广播学院的食堂、操场里现抓观众,当然,这只不过是权宜之计,用来应付前期观众不足的问题。

  等《我爱我家》电视剧播出出名以后,制片们就不再需要为观众犯愁了。

  每次开拍前,摄影棚外面的自会有观众排成了长队,甚至有可能托关系走后门求着当观众。

  众人商议了一番以后,并没有多余的异议,紧接着便轮到主创团队的筛选和确定。

  方言翻看《我爱我家》的演员名单,人选和前世没有多大的区别,也就是贾圆圆的小演员变了。

  “这次的导演,就由保刚来担任,苏雅来当副导演,以及驻组编剧,负责随时修改调整剧本。”

  郑小龙环顾四周,逐一地点到写在名单上的人名。

  冯小钢抓耳挠腮,急不可耐,一双眼睛不停地在郑小龙、苏雅等人的身上转动。

  等名单宣读完毕,鲁晓威投去问询的目光,“大家对于这份名单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

  “咳咳。”

  赵保刚轻咳了声,“我觉得冯小钢同志这些年参与了不少的电视剧制作,像《便衣警察》、《大宋提刑官》,在美术设计这个岗位上继续干,有些屈才了,不如在《我爱我家》当摄影师怎么样?”

  方言挑了挑眉,就听苏雅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

  “写《我爱我家》剧本的那个王硕,最近这段时间说了冯小钢不少的好话。”

  “方老师,苏雅,你们以为保刚的这个提议如何?”

  郑小龙语气认真道。

  冯小钢心里格登了下,眼巴巴地望向方言,满眼里都是恳求和期待。

  “美术设计确实可以向摄影师的方向发展,既然你们都认可他的能力,就说明他的能力不错。”

  方言看到他可怜巴巴、如履薄冰的样子,不免动了恻隐之心。

  苏雅、郑小龙等人见方老师如此态度,也纷纷支持冯小钢担当《我爱我家》的摄影师。

  “谢谢大家!谢谢方老师!”

  冯小钢激动的差点跳起来,说话的时候嗓子还微微发颤。

  从美术设计跨越到摄影师,就相当于从摄影师跨越到导演一样,几乎都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

  一想到这里,心里就美滋滋的,果然当不了方老师的狗腿子,但是当方老师的狗腿子,王硕的狗腿子,一样能得到天大的好处,只要在摄影师的岗位上再勤勤恳恳地多干几年,何愁不能像赵保刚一样,从摄影师跨越到导演!真正地实现一次人生的大翻身!

  在他又是鞠躬又是拱手地道谢以后,方言虚扶了一把:

  “好了,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也该走了,去三联书店集团那里述职了。”

  …………

  燕京,三联书店集团。

  方言来到总经理办公室,面见沈昌文,汇报起这几个月里香江三联书店的境况。

  对于《鬼吹灯》的作者等信息,闭口不谈,重点放在香江三联书店目前已经两个季度实现了扭亏为盈,如果按照如今的发展趋势,不出两年,香江三联书店所积累的债务完全可以偿还一空。

  “果然安排你和秀玉同志去香江是明智之举!”

  沈昌文浏览着香江三联书店相关的各种统计表,嘴角的笑容越来越往上扬。

  “关键还是香江三联书店的底子好,上至领导,下至员工,都勤勤恳恳,业务能力都很扎实。”

  方言道:“只要在经营策略、管理方针等方面做出调整,就一定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你就不要谦虚了,如果真的那么简单的话,香江三联书店的困境也不会拖到现在。”

  沈昌文摇头失笑道:“而且改革哪有那么容易的,燕京这边的改革就进展得非常不顺利。”

  方言被问到能不能替燕京三联书店争取到《鬼吹灯》的内地出版授权。

  毕竟,香江三联书店能够凭借《鬼吹灯》,绝地翻盘,燕京这边又何尝不可呢?

  沈昌文想的倒是挺美,但很快地就被泼了盆冷水,耳畔边就听到方言委婉的劝说:

  “《鬼吹灯》目前不能在内地出版吧?”

  “就其中包含的阴阳五行、风水盗墓、堪舆玄学这些元素,闹不好容易被打成‘封建迷信’。”

  “如果只是在《故事会》上发表也就算了,可如果让三联书店出版,没准会引火烧身啊!”

  “唉,还是方老师考虑得周全,我刚才的想法的确是有些草率了……”

  “沈总也是急着给燕京三联书店找出路,完全是情有可原,我能够理解。”

  方言笑着说,其实香江三联书店并非单单靠《鬼吹灯》,实现形势上的逆转,而是在悬疑推理、日式漫画,以及爱情上统统发力,而且下半年还准备推出一个“玄幻出版计划”。

  沈昌文一愣,“何为‘玄幻’?”

  “怎么说呢,西方的奇幻融入了西方神话、魔法炼金等元素,就像《指环王》。”

  方言道:“而我们东方玄幻便是建立在玄学基础上的幻想,这里的‘玄学’包括形而上学、风水命理、内外丹道、古代神话等知识,就比如说《山海经》吧,是华夏一部古老的志怪古籍,其中的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传说,都可以视为玄幻的雏形……”

  听到这话,沈昌文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是不是就像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

  “《蜀山剑侠传》可以归为东方玄幻类型,但更严格的说,算是修真。”

  方言笑了笑,其实“玄幻”的概念是由黄祖镪,也就是黄易首次提出来的。

  首次出现在黄易的《月魔》上,在序言里曾经有过这么一段话:

  “一个集玄学、科学和文学于一身的崭新文体宣告诞生了,它建立在玄想之上,走得比前两者更远,更自由,又因为不受科学依据的束缚,有更多空间可以发挥幻想……”

  “不知道方老师在这东方玄幻上可有新作,或者有什么想法?”

  沈昌文就差直接开口,请他出手帮燕京三联书店写本东方玄幻。

  方言道:“以目前的形势来看,燕京的三联书店出版的侧重点不该放在东方玄幻上。”

  沈昌文追问道:“那又是什么?悬疑推理吗?”

  “是武侠。”

  方言想也不想地说出口,虽然武侠在香江已经没落,可在八九十年代的内地却异常活跃。

  如果能搞到金镛等人在内地的独家出版权,燕京三联书店何愁不能够扭亏为盈?

  “好啊!这主意太好了!”

  沈昌文拍手叫好,“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但很快又面露难色道,“可如果金镛不愿意……”

  “我跟金镛他们有几分交情,我可以和秀玉同志出面,代表三联书店总部去谈这个授权之事。”

  方言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当真?!”

  沈昌文得到确切的答复后,喜不自胜,紧紧地抓着他的手,边摇晃,边感谢。

  “沈总客气了,怎么说我现在也是三联书店集团的一员,给集团出谋划策是我该做的。”

  方言嘿然一笑。

  沈昌文激动说,事实上,如果不是方言年初才刚刚走马上任,担任香江三联书店的总编辑,否则就凭他的能力和成绩,恨不得马上就调到总部来担任总编辑,和他一起管理国内三联书店的生意。

  “这副担子还是让沈总多担一会儿吧。”

  方言打了哈哈,然后在沈昌文又一番的道谢和欢送下,离开了三联书店总部。

  一回到家里,便躺在藤椅上,脑海里时不时地就想到“东方玄幻”上,盘算着要写的话,该写什么,像《斗破苍穹》、《神墓》、《遮天》这类,显然是太超前了,显然不合如今文艺界的形势。

  《诛仙》、《凡人修仙传》、《缥缈之旅》这类玄幻修真,倒确实不失为不错的选择。

  就在自己苦思冥想之时,夜色渐渐地昏暗了下来。

  “瞧我,想着想着就忘了时候,算了,今天就不在家里做饭,出去吃好了。”

  方言一拍额头,似是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径直地走进正堂里,把电话打给了姜闻。

  姜闻一开始接到方言的电话,很是意外。

  万万没想到他从香江回到了燕京,而且指名道姓地要约自己吃饭。

  “没问题,方老师,您说个地儿,我立马就到。”

  “那今儿就吃个爆肚吧。”

  方言报出了餐馆的名字和地址,然后挂断了电话,两眼直直地望向星空,伸手像是要摘星一样。

  手摘日月握星辰,世间无我这般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最新章节,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