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方言和姜坤、陈佩厮三人准时地出现在谌蓉家的门前。

  在一阵阵叩门声后,门很快地就被打开了,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一个看上去吊儿郎当的男人。

  方言一眼就认出他是《我爱我家》里的额“贾志新”,这个角色可是梁佐特意为他弟弟梁田量身定做的一般,一样的不务正业,一样的玩世不恭,但心地也同样地不坏,而且相当地热情好客。

  “姜坤老师,您来啦,我妈可在屋里念道了……”

  梁田注意到姜坤背后站着的方言、陈佩厮和朱时茅,几乎脱口而出地喊出三人的名字。

  声音之大,瞬间回荡在整个屋子里,一下子就惊动了正在准备茶水的谌蓉。

  甚至于,忙于创作的梁佐也脚步匆匆地从书房里跑了出来。

  “方老师!”

  “你们好。”

  方言打了声招呼,然后向谌蓉说:“希望谌老师不要介意我们冒昧的打扰。”

  谌蓉道:“不会,当然不会,只不过我没想到姜坤同志会把你们也给请来。”

  “我这也是为了请他们帮我来改编相声本子。”

  姜坤说,方言、陈佩厮三人都是小品的创始人,本身都具有出色的喜剧创作功底。

  “大家都别站着了,快请坐吧。”

  谌蓉让众人坐下的同时,叮嘱梁佐、梁田去泡茶拿点心。

  见哥俩风风火火地跑进厨房,方言上下地打量了下,整个屋子里只有梁佐母子三人,父亲和妹妹都不在家,然后又见他们风风火火地跑了出来,殷勤地招呼陈佩厮、朱时茅等人喝茶。

  姜坤也显然是低估了这一家人的热情劲,余光里瞥向正在和方言他们套近乎的梁佐和梁田。

  特别是梁田,紧紧地抓着陈佩厮的手,努力向他介绍自己对电影的热爱和表演上的各种想法。

  “咳咳!”

  梁佐假装咳嗽了声,示意梁田矜持一些。

  然而,梁田却似乎完全没听见,像是在心里憋了很久一样,一股脑地把自己对电影对喜剧的抱负宣泄给自己的偶像听,毕竟,陈佩厮如今已经通过春晚小品在全国大红大紫,而且还通过电影《瞧这一家子》和《夕照街》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电影演员,自然而然就成了梁田最合适的倾诉对象。

  “我原以为你们一家都从事文学工作,你弟弟也会和你一样。”

  方言把目光投向梁佐。

  “方老师,我也不是没想过。”

  梁田不以为然地说,因为自己曾经听不懂家里人讨论的东西,于是想要拼命地融入,所以有段时间就努力地看书写,指望能听懂他们的聊天,但最后才认清自己跟文学这辈子都不可能不沾边。

  梁佐想方设法地遮掩道:“梁田也非常优秀,不过就是除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以外,对其他的丝毫提不起干劲,所以没能坚持到最后,可对于电影,对于表演,他真是投入了一百二十分的热情。”

  “是啊,我想着反正不管是文学创作,还是电影表演,都属于文艺事业,所以就由着他去!”

  谌蓉也跟着为小儿子帮腔了一句。

  朱时茅、姜坤等人自然听出了话里的弦外之音,方言把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你想要拍电影?”

  “想,太想了,方老师,只要能给我拍电影的机会,不管什么样的角色我都愿意演。”

  梁田语气突然激动了起来。

  方言并没有直接答应,而是把话头抛给了陈佩厮,“你怎么看?”

  陈佩厮沉吟片刻,既是被梁田的热情所感动,又是看在谌蓉、姜坤等人的情面上,便答应在即将开拍的喜剧电影,《二子开店》里给他安排个角色,“不过我有言在先,这个配角的戏份并不多。”

  “够了,够了,能有个角色让我演,我就心满意足了!”

  梁田高兴得全身都在颤抖,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充满了喜悦,一个不停地向众人表达感激之情。

  这个不着调的小儿子一直都是谌蓉的一块心病,眼见他步入最喜欢的电影行业,不禁开怀大笑。

  姜坤、陈佩厮他们一开始并没有觉察到方言的用意,只当是顺手帮谌蓉一个小忙,但见方言委婉地跟谌蓉说,《减去十岁》这本并不适合改编成相声本子时,才意识到这是先卖给她一个人情。

  毕竟,都推荐她的小儿子去拍电影了,总不能因为这档子而迁怒于姜坤、方言他们。

  果然也不出方言的预料,谌蓉虽然略感遗憾,但很快就欣然接受。

  梁佐这个好大儿还不忘补刀,“妈,您看,我就说您这太文学了,能改编成电影,却未必适合改编成相声。”接着不忘毛遂自荐道:“方老师、姜老师,想改编相声您得看我的。”

  姜坤道:“我们正有此意!”

  此话一出,立刻让谌蓉、梁田母子三人大为震惊,面面相觑。

  梁佐张大嘴巴,以为自己是听错了,“姜老师,您是说您相中了我的?”

  姜坤如实地解释说,“我虽然没有看过你的作品,但我相信方老师,他可是向我极力地推荐你的,说你的作品有不少都适合改成相声,有关于耗子的、有小伙子掉进老虎洞和老虎聊天的……”

  梁佐一个激灵,“方老师!!”

  方言拍了下出神的他,“别光顾着看我,赶紧把你的那些作品拿出来,让我们好好地挑一挑。”

  而谌蓉明显比梁佐这个当事人还急,倘若大儿子的能有幸被方言、姜坤他们改编成相声,然后在春晚这么大的舞台上播出,足以让梁佐这个无名小辈在文学界、曲艺界等领域里出名一把。

  “快!你快去你房间,把你那些统统地拿出来,给方老师、姜老师他们好好看看!”

  “诶!”

  梁左快去快回,从房间里带回了一堆。

  方言粗粗一扫,第一眼就从书堆里找到那本《虎口遐想》,这可跟前世的相声截然不同。

  本身是篇模仿西式的意识流,讲的是小伙子掉进老虎洞,在生死之际进行了几番走马灯。

  从一开始萌生出荒唐的“打虎”冲动,然而在恐惧之下,打虎之心瞬间消失。

  接着回顾起自己的一生,人生无成,事业无成,死前还战战兢兢,然后越想越偏,从社会现象,到神仙宗教,想无可想的时候,群众恰好地想出了“解皮带”的点子。

  短篇的字数并不多,从头到尾很快地就看了一遍,随即把这个故事推荐给姜坤。

  “我先看看。”

  看到姜坤接过,梁佐颇为意外,“方老师,您觉得《虎口遐想》能改成相声?”

  “你觉得不可行吗?”

  方言饶有兴趣地反问了句。

  梁佐犹豫再三,《虎口遐想》这篇意识流可是写的不能再“意识流”。

  通篇除了主角的心理,就只有穿插其中的几段群众呼声,这如何能改编成相声呢?

  “你难道没有注意到吗,你在写《虎口遐想》的时候刻意安排了个‘纠偏’的设计。”

  方言一本正经道:“那就是每当主角想得太远,自己就会想方设法地把它纠偏回来,而围观群众的几段话语,更像是你为推进意识流情节,对主角想法做出的延伸和铺垫……”

  “这……这……”

  梁佐隐隐听懂,但又并没有完全听懂。

  “你没有接触过相声,所以你不理解很正常。”

  方言说,“相声至少需要一个捧哏一个逗哏,那么你这个《虎口遐想》里,主角的意识描述是不是可以交给逗哏,把意识纠偏的部分交给捧哏,至于围观群众的,视情况分给逗哏和捧哏。”

  不等梁佐反应过来,姜坤眼前顿时一亮:

  “妙啊,方老师,真的是太妙了!”

  接着以方言的见解,重新审视《虎口遐想》,立刻别有一番滋味:“如果按您说的来改,作为主角想象的调节剂,得给捧哏设计出大量的串词,才能跟逗哏精密配合到一块去。”

  朱时茅和陈佩斯也深有同感,甚至觉得《虎口遐想》里的这角色就是为姜坤量身定制的。

  “我觉得姜老师肯定能把主角要面子、嘴损、窝囊、软弱的这些特点都演出来。”

  “可不是嘛,就老姜这形象气质,根本不用演,往那一戳就行了。”

  “嘿,佩厮,时茅,你们这话说得到底是在夸我呢,还是在损我呐!”

  姜坤没好气地白了眼。

  见三人说说笑笑,梁佐仍然没有窥出门道,抓耳挠腮,急切地请教道:

  “您几位能不能把话说得再明白点,我怎么感觉好像什么都听不懂啊?”

  “是该跟你说明白,毕竟接下来得由你跟姜坤合作,把这改编成相声本子。”

  方言喝了口茶润润嗓,然后顺嘴地说出一段《虎口遐想》该有的包袱。

  “方老师,您慢点,慢点,我拿纸笔给您记下来!”

  姜坤迫不及待地抄在纸上。

  梁佐见到这一幕,不禁啧啧称奇,自己写了那么多年的,如果不是靠着母亲谌蓉的这层关系,基本上投一个顶级文学期刊,准是石沉大海,本以为是没有文学天份,没想到是没找对门。

  像他这种擅长意识流、荒诞幽默的作者,适合自己的载体并不是,而是相声。

  相声里天然分出的逗哏与捧哏,正成了他里“意识流动”过程中的对立双方,这便赋予了远远超出纸面上的巨大艺术感染力,而这阐述“内心独白”的方式,恰恰是难以办到的。

  一下子,柳暗花明,梁佐似乎看到了自己在文艺事业有着一条全新的出路。

  “不只是相声,像你这种创作风格,其实更适合的载体是电影,是电视剧。”

  方言伸出橄榄枝,如果《虎口遐想》能写到他满意的话,就邀请他加入《推理世界》编辑部。

  梁佐目光炙热,激动无比,整个文学界怎么会没有听过《推理世界》编辑部的大名,且不说挂靠的《科幻世界》出版社前不久刚刚申办下1988年世界科幻大会举办权,轰动全国,就单单编辑部里的石铁生、王硕、余桦、侣海晏等人,哪一个没几部优秀的、电影、电视剧作品傍身。

  能加入他们的队伍里,换做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

  更何况,领导整个编辑部的可是眼前的方老师,能成为他的门下走狗,简直是自己的荣幸!

  ………………

  确定以《虎口遐想》为蓝本后,姜坤和梁佐聚到一块,开始认真地讨论起创作的细节。

  恰巧三天后,姜坤和唐杰忠将要去津门演出,便准备在出发之前,拟出一个初稿,再利用演出的这段间隙,和搭档开始排练,最好是能把《虎口遐想》的首演放在津门,来检验下相声的成色。

  就在众人都在为春晚做最后冲刺的时候,方言和龚樰也在为过年做着准备。

  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到了除夕当天,他们早早地来到南锣鼓巷,和杨霞、方燕一块忙碌起来。

  伴随着一阵喇叭声回荡在小巷里,韩跃民一家三口坐着大奔,慢悠悠地停了下来。

  “呦,姐夫,换车啦。”

  正在大门口贴对联的方言回头一看,这款奔驰W126可是80年代第一批引入国内的奔驰豪车。

  “嘿嘿。”

  韩跃民笑着说,自己完全是出于生意的需要才买的,毕竟人靠衣装马靠鞍。

  接着语气里透着热切道:“岩子,你那辆雪铁龙也开了好几年了吧,要不也换一换?”

  “我倒是暂时没这个需求。”

  方言倒是想到了龚樰,于是便托韩跃民给自己弄一辆尼桑蓝鸟、奥迪110或者其他牌子的车。

  韩跃民信誓旦旦地保证道:“没问题,等过完年,我去鹏城的时候就帮弟媳物色一辆。”

  方言听他从101生发液、服装代工等生意里挣了不少钱,便善意地提醒他要多聘几个贴身保镖。

  “放心,我都安排好了。”

  韩跃民说自己专门成立了个安保公司,招了不少因为大裁军而退伍的士兵当保安、司机或保镖。

  当听到要给自己也“塞”一两个保镖时,方言摆了摆手,“等需要的时候,我会向你开口的。”

  一行人有说有笑地走进四合院,不一会儿,胡同里便响起了一阵一阵的鞭炮声,“噼里啪啦”,宣示着除夕夜的到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最新章节,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