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大公子的信已经送来了!”
田雨一溜烟小跑,匆匆忙忙跑到一直等待在章台宫的嬴政面前报信。
嬴政现在身旁的寺人已经换成了这个新的小太监。
田雨。
赵高则是暂时被他安置在了胡亥身旁。
他俩不是喜欢谋权篡位吗?
那就去一块谋着吧!
“快,把奏疏给朕呈上来!”
嬴政不再想赵高的事,大喜过望道。
他今日从白天等到黑夜,简直是望穿秋水。
直到现在才终于等到了扶苏的奏疏!
他急忙转头,就想要去接田雨手中的奏疏。
却没想到田雨手中竟然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
嬴政刚想质问,便听到门外传来一声马叫。
随后便接连不断走进两三个小宦官。
一人手中拿着厚厚一摞竹简。
嬴政哑然。
他就一次没在诏狱中听完姜承奕的课程。
姜承奕怎么就讲了这么多东西?
良久。
嬴政才有些无奈地开口道:
“都放这儿吧,你们去给扶苏的牢房内备一些纸。”
说罢。
嬴政便挥了挥手,抓起第一卷竹简开始看了起来。
而田雨也极有眼色。
看到嬴政准备处理他心心念念的政务,便招呼着小太监们全都退了出去。
临走。
他还不忘欣慰想着。
陛下已经好久没对政务这般上心过了!
而勤于政务的嬴政,现在悲喜交加。
喜的是扶苏居然一次性写了这么多奏折,几乎比起前几次加起来都还要多了。
这就说明大秦又能迎来一轮新的飞速进步。
悲的是他这次没有在现场亲耳听到姜承奕的讲课。
而他也并不觉得扶苏的转述能达到姜承奕原话的水准。
这让他心如猫抓,迫不及待想要将姜承奕今天说的话全都看一看。
这一看。
就看了一个多时辰。
期间田雨进来给他倒了两次热茶,都在他的手边慢慢凉了下来。
一直到了二更,嬴政才将手上最后一卷竹简放下,长长舒出一口气。
随后用颤抖的双手端起茶杯,将又一次凉了下来的茶水一饮而尽。
此刻的他与当时在诏狱内听讲的扶苏的表现如出一辙。
他本以为姜承奕能提出郡国并行制,已经是他所能想到的最为完美的东西了。
在这之后的一切都会因为这个全新的政策而黯淡无光!
没想到如今焕然一新的大秦也只是堪堪达到了姜承奕所需要的王朝的起步线!
扶苏的竹简里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东西。
但是他将姜承奕之前提出过的所有的想法和政策等全部回头分析复盘了一次。
最后得出的结果便是。
之前的所有政策,看起来都是单独的政策,却在此刻全部串联起来。
其每一步全部都是郡国并行的政治制度下必须有的一环。
这也让嬴政更好地意识到。
姜承奕之前的每一步都是为了如今要施行的郡国并行制和现在的科举制度而准备的!
他虽然在狱中。
但是却能推演出大秦做出每一项举动之后中央和地方各自产生的变动。
甚至每一步的顺序都是固定的。
这一下才让嬴政彻底意识到姜承奕所谓的科学的恐怖之处。
要是没有姜承奕。
就算大秦官员知道要做这些事情,但是将这些事情的前后顺序搞反了,现在的情况也绝不会有现在这般好!
甚至会导致因为顺序不对,而直接卡死在第一步。
届时后面的举措自然也都无法施行。
不过嬴政倒是早就将姜承奕当成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去看了,很快就从震惊当中缓过了神来。
而且他还有几分打心眼里的欣喜。
因为姜承奕做的这些事情既然都已经形成一个系统了。
而大秦也将这些措施按照姜承奕的法子一点不差地实施了,就证明大秦改命的第一步完成了!
大秦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处。
也就是说绝对不可能再因为某些事情而二世而亡了。
简单来说。
就是现在的大秦的基础生命力要比一周前长出许多去。
就好像吃了延寿的灵丹妙药一般。
之前的大秦只有二世为上限。
现在......
按姜承奕所说的话来看,至少也得三世以上了吧?
哪怕姜承奕说,若是在削藩的事情上做出错误的抉择,大秦国运就会又短一截。
但也绝对要比刚开始要长了!
他们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而在今日和扶苏的对话当中,姜承奕又留下了三个给新大秦改命的关键法门。
立储、科举、削藩!
这三条方案同样也是循序渐进的。
其中两件是现在立刻就能去做,也能立刻得到成效的。
而第三件则是要持续性慢慢去做的。
若是能将这三件事情做好,新的大秦的国运又能极大程度延长一截!
在这样的制度下。
只要每一代皇帝的后代不全是昏庸无道的子嗣,那么大秦的国运就一定不会遭受到太大的打击。
要是姜承奕刚开始就一次性将这些法子全都讲出来,大秦早就到达现在这个关键节点了!
嬴政不无埋怨地在心中吐槽了一句,便迅速将门外的田雨喊了进来。
“你去告诉蒙毅,让他把扶苏给朕拽出来,明天老老实实给朕上早朝!”
“喏!”
田雨虽然不知为何,但他资历尚浅,知道有些事情自己不该问也不该琢磨。
所以答了声喏便离去了。
而嬴政则是能趁着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休息。
不然的话。
他可是要熬个通宵去上朝了!
......
第二日。
照例的早朝。
嬴政照例是一副睡眠不足的憔悴模样。
因为越狱一事而许久未上朝的扶苏反倒气色不错。
他神采奕奕,就连眼中都多了几分狡黠的光芒。
扶苏如此之大的变化,让朝堂上一些暗地里支持别的皇子的朝臣都感觉到了一些危机感。
他们总觉得。
扶苏这个之前凡事都讲究礼节的人,现在好像变得有些疏狂了。
和嬴政隐隐约约有些相像了。
不过他们倒是没因为扶苏气质的变化而震惊太久。
因为嬴政马上说了两件让他们更加震惊的事情。
第一件。
施行科举制度。
即为让大秦的百姓在拥有读书的机会后,相继拥有入朝为官的机会。
而第一次的科举,则是由扶苏牵头主持。
一切事务以他的命令为准!
这件事几乎是以命令的姿态通知下去的。
没有人敢出言否决。
也没有人愿意出言否决。
大家都知道这是有利于万代的事情。
他们现在若是敢出面阻止,一定会被盯上历史的耻辱柱,受后人万世唾弃。
而第二件。
才是让群臣炸开了锅的事情。
那就是。
立扶苏为储。
这件事。
嬴政同样是以命令的姿态做出的通知。
甚至根本没有给他们一个反对的机会。
仿佛已经深思熟虑过许久。
而扶苏也一改往常的温吞和谦让,干脆地领了命。
而对于这件事,朝堂上居然也没有一人出言反驳。
毕竟嘛。
原本朝堂之上最能出言反驳的老顽固和老古董们,虽然不愿让扶苏牵头举办科举。
但对于扶苏做储君这种事,还是绝对没什么疑义的。
其实若是放在一周前,现在的朝堂上肯定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有些人肯定也会强硬劝阻嬴政收回成命,否则就一头撞死在这大殿的柱子上。
但是现在。
他们都觉得这个安排合情合理。
在扶苏拿出如此之多的对大秦有利的政策之后,不管他们心中是否心悦诚服,他们心里都清楚了一点。
那就是扶苏的确是个大才之人。
他的地位在整个大秦都已是独一份的了!
没有人比他更有资格当储君!
而扶苏的面上,已经露出了胜券在握的微笑。
他早在上疏的时候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
不过他今日最重要的目的。
其实不是上朝立储。
在他的奏疏上。
立储这条建议的后面,他自作主张自己加了一条计策。
这条计策才是他这次上疏的真实目的。
他要借着立储这件事情。
大赦天下!
田雨一溜烟小跑,匆匆忙忙跑到一直等待在章台宫的嬴政面前报信。
嬴政现在身旁的寺人已经换成了这个新的小太监。
田雨。
赵高则是暂时被他安置在了胡亥身旁。
他俩不是喜欢谋权篡位吗?
那就去一块谋着吧!
“快,把奏疏给朕呈上来!”
嬴政不再想赵高的事,大喜过望道。
他今日从白天等到黑夜,简直是望穿秋水。
直到现在才终于等到了扶苏的奏疏!
他急忙转头,就想要去接田雨手中的奏疏。
却没想到田雨手中竟然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
嬴政刚想质问,便听到门外传来一声马叫。
随后便接连不断走进两三个小宦官。
一人手中拿着厚厚一摞竹简。
嬴政哑然。
他就一次没在诏狱中听完姜承奕的课程。
姜承奕怎么就讲了这么多东西?
良久。
嬴政才有些无奈地开口道:
“都放这儿吧,你们去给扶苏的牢房内备一些纸。”
说罢。
嬴政便挥了挥手,抓起第一卷竹简开始看了起来。
而田雨也极有眼色。
看到嬴政准备处理他心心念念的政务,便招呼着小太监们全都退了出去。
临走。
他还不忘欣慰想着。
陛下已经好久没对政务这般上心过了!
而勤于政务的嬴政,现在悲喜交加。
喜的是扶苏居然一次性写了这么多奏折,几乎比起前几次加起来都还要多了。
这就说明大秦又能迎来一轮新的飞速进步。
悲的是他这次没有在现场亲耳听到姜承奕的讲课。
而他也并不觉得扶苏的转述能达到姜承奕原话的水准。
这让他心如猫抓,迫不及待想要将姜承奕今天说的话全都看一看。
这一看。
就看了一个多时辰。
期间田雨进来给他倒了两次热茶,都在他的手边慢慢凉了下来。
一直到了二更,嬴政才将手上最后一卷竹简放下,长长舒出一口气。
随后用颤抖的双手端起茶杯,将又一次凉了下来的茶水一饮而尽。
此刻的他与当时在诏狱内听讲的扶苏的表现如出一辙。
他本以为姜承奕能提出郡国并行制,已经是他所能想到的最为完美的东西了。
在这之后的一切都会因为这个全新的政策而黯淡无光!
没想到如今焕然一新的大秦也只是堪堪达到了姜承奕所需要的王朝的起步线!
扶苏的竹简里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东西。
但是他将姜承奕之前提出过的所有的想法和政策等全部回头分析复盘了一次。
最后得出的结果便是。
之前的所有政策,看起来都是单独的政策,却在此刻全部串联起来。
其每一步全部都是郡国并行的政治制度下必须有的一环。
这也让嬴政更好地意识到。
姜承奕之前的每一步都是为了如今要施行的郡国并行制和现在的科举制度而准备的!
他虽然在狱中。
但是却能推演出大秦做出每一项举动之后中央和地方各自产生的变动。
甚至每一步的顺序都是固定的。
这一下才让嬴政彻底意识到姜承奕所谓的科学的恐怖之处。
要是没有姜承奕。
就算大秦官员知道要做这些事情,但是将这些事情的前后顺序搞反了,现在的情况也绝不会有现在这般好!
甚至会导致因为顺序不对,而直接卡死在第一步。
届时后面的举措自然也都无法施行。
不过嬴政倒是早就将姜承奕当成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去看了,很快就从震惊当中缓过了神来。
而且他还有几分打心眼里的欣喜。
因为姜承奕做的这些事情既然都已经形成一个系统了。
而大秦也将这些措施按照姜承奕的法子一点不差地实施了,就证明大秦改命的第一步完成了!
大秦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处。
也就是说绝对不可能再因为某些事情而二世而亡了。
简单来说。
就是现在的大秦的基础生命力要比一周前长出许多去。
就好像吃了延寿的灵丹妙药一般。
之前的大秦只有二世为上限。
现在......
按姜承奕所说的话来看,至少也得三世以上了吧?
哪怕姜承奕说,若是在削藩的事情上做出错误的抉择,大秦国运就会又短一截。
但也绝对要比刚开始要长了!
他们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而在今日和扶苏的对话当中,姜承奕又留下了三个给新大秦改命的关键法门。
立储、科举、削藩!
这三条方案同样也是循序渐进的。
其中两件是现在立刻就能去做,也能立刻得到成效的。
而第三件则是要持续性慢慢去做的。
若是能将这三件事情做好,新的大秦的国运又能极大程度延长一截!
在这样的制度下。
只要每一代皇帝的后代不全是昏庸无道的子嗣,那么大秦的国运就一定不会遭受到太大的打击。
要是姜承奕刚开始就一次性将这些法子全都讲出来,大秦早就到达现在这个关键节点了!
嬴政不无埋怨地在心中吐槽了一句,便迅速将门外的田雨喊了进来。
“你去告诉蒙毅,让他把扶苏给朕拽出来,明天老老实实给朕上早朝!”
“喏!”
田雨虽然不知为何,但他资历尚浅,知道有些事情自己不该问也不该琢磨。
所以答了声喏便离去了。
而嬴政则是能趁着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休息。
不然的话。
他可是要熬个通宵去上朝了!
......
第二日。
照例的早朝。
嬴政照例是一副睡眠不足的憔悴模样。
因为越狱一事而许久未上朝的扶苏反倒气色不错。
他神采奕奕,就连眼中都多了几分狡黠的光芒。
扶苏如此之大的变化,让朝堂上一些暗地里支持别的皇子的朝臣都感觉到了一些危机感。
他们总觉得。
扶苏这个之前凡事都讲究礼节的人,现在好像变得有些疏狂了。
和嬴政隐隐约约有些相像了。
不过他们倒是没因为扶苏气质的变化而震惊太久。
因为嬴政马上说了两件让他们更加震惊的事情。
第一件。
施行科举制度。
即为让大秦的百姓在拥有读书的机会后,相继拥有入朝为官的机会。
而第一次的科举,则是由扶苏牵头主持。
一切事务以他的命令为准!
这件事几乎是以命令的姿态通知下去的。
没有人敢出言否决。
也没有人愿意出言否决。
大家都知道这是有利于万代的事情。
他们现在若是敢出面阻止,一定会被盯上历史的耻辱柱,受后人万世唾弃。
而第二件。
才是让群臣炸开了锅的事情。
那就是。
立扶苏为储。
这件事。
嬴政同样是以命令的姿态做出的通知。
甚至根本没有给他们一个反对的机会。
仿佛已经深思熟虑过许久。
而扶苏也一改往常的温吞和谦让,干脆地领了命。
而对于这件事,朝堂上居然也没有一人出言反驳。
毕竟嘛。
原本朝堂之上最能出言反驳的老顽固和老古董们,虽然不愿让扶苏牵头举办科举。
但对于扶苏做储君这种事,还是绝对没什么疑义的。
其实若是放在一周前,现在的朝堂上肯定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有些人肯定也会强硬劝阻嬴政收回成命,否则就一头撞死在这大殿的柱子上。
但是现在。
他们都觉得这个安排合情合理。
在扶苏拿出如此之多的对大秦有利的政策之后,不管他们心中是否心悦诚服,他们心里都清楚了一点。
那就是扶苏的确是个大才之人。
他的地位在整个大秦都已是独一份的了!
没有人比他更有资格当储君!
而扶苏的面上,已经露出了胜券在握的微笑。
他早在上疏的时候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
不过他今日最重要的目的。
其实不是上朝立储。
在他的奏疏上。
立储这条建议的后面,他自作主张自己加了一条计策。
这条计策才是他这次上疏的真实目的。
他要借着立储这件事情。
大赦天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刺杀秦始皇,扶苏求我做大秦国师,刺杀秦始皇,扶苏求我做大秦国师最新章节,刺杀秦始皇,扶苏求我做大秦国师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刺杀秦始皇,扶苏求我做大秦国师,刺杀秦始皇,扶苏求我做大秦国师最新章节,刺杀秦始皇,扶苏求我做大秦国师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