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特蕾莎的安慰之后,艾格隆的心情变得好了不少。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面,艾格隆的身边什么事都没有再发生,好似变得风平浪静,艾格隆也当做没事人一样,重新投入到了他原本的打猎计划当中,和妻子好好地继续度假。
不过,风暴并没有被平息,只是在继续酝酿而已。
在离皇家猎场不远的乡间小酒馆当中,此时一大群人正聚在几张桌子旁边,觥筹交错大声交谈,场面乱糟糟的。
这些人都是附近的乡民,正敞开地大喝着廉价的麦酒和果酒,酒气弥漫在整个酒馆当中,刺激着每个人的神经,有些人高声谈笑,有些人已经沉迷于酣酔当中,眯着眼睛胡言乱语。
不过,虽然看似是一团混乱,但是隐隐当中却能够看得出来人群当中却还有几个中心人物,不动声色地引导着众人们的话题。
位于所有人中心位置的,就是酒馆老板通萨尔,这个在附近颇有名望的知名人物,此刻正带着豪迈而又亲和的笑容,不停地和各桌的乡民们举杯畅饮。
虽然酒鬼们的话题又多又分散,但是主题却集中在了皇帝陛下最近的所作所为上面。
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在不久之前,正是这群人鼓捣出了一份控告蒙柯奈伯爵的陈情书,送到了正在打猎的陛下面前。
即使是神经最大条、最没有政治敏感性的人,也知道他们接下来的命运可能都会跟这薄薄的几页纸密切相关。
正因为如此,皇帝陛下后续的所作所为,也就成为了酒馆里话题的焦点。
虽然没有严密的组织,但是乡间信息传播的速度,一直比城里人想象的还要快,而这些信息在酒馆当中汇总和发酵,轻易地就关注到了皇帝陛下接下来的行动。
陛下召见了蒙柯奈伯爵,然而却没有如他们所愿的那般,将这位伯爵大人打入大牢;恰恰相反,仅仅经过了短暂的审问之后,伯爵就重新恢复了自由。
这样的处理结果,自然让这些曾经群情激奋的乡民们大失所望。
然而,还没来得及让他们酝酿第二波“攻势”,皇帝陛下又做出了出人意表的决定,他在隔了几天之后,特意召见了一群本地的高利贷者。
虽然现在酒馆内的众人还不知道陛下找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但是他们自然明白一件事——事态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所有人的预料,更超出了他们的控制。
正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都免不了忧心忡忡,哪怕是廉价供应的酒精,也很难再调动起人们的兴奋,虽然人们依旧在大声谈笑,但是很明显却能够察觉到,气氛已经和过去陡然不同。
过去是无所顾忌的开怀畅饮,现在是强装镇定罢了。
作为酒馆老板和舆论中心人物,通萨尔自然能够轻易地察觉到这种微妙的气氛。
而他知道,自己必须重新调动起在场众人的斗志,让他们继续跟着自己走下去。
陈情书是他一手炮制出来的,也是他煽动乡民们跟着自己一起去告御状的,他等于是赌上了自己这20多年在周围人建立的所有威信,现在事情走到了这个不可控的地步,他必须硬着头皮走到底。
说到底,其他人有退路,但是他没有。
“伙计们,你们干嘛这么慌里慌张的?”在众人或明或暗的注视下,他带着豪迈的笑容,貌似满不在乎地喝了一大口酒,“陛下把那些放贷的抓起来,那不是大好事吗?这些人平常对大伙敲骨吸髓,现在也该轮到他们倒霉了。”
往常对他言听计从的人,这下却互相对视了几眼,既被他的话所打动,但却又带了几分犹疑。
片刻之后,有人小声质疑,“可是我们在陈情书上根本没有提到他们啊?陛下整一整这些放贷的倒是好事,可是……要是把我们也卷进去那怎么办?”
这个人的话很快就引来了几个小声的附和。
通萨尔知道,现在他必须用断然的态度来给人们,不然这些人肯定就会动摇打退堂鼓了。
于是,他重重地把酒杯放在了桌子上,“啪”的一声巨响,让所有人都悚然一惊,就连原本已经半睡半醒的几个醉鬼都被惊醒了过来。
“卷进来又怎么样?”在先声夺人之后,他皱着眉大声对人们反问,“我们做错了什么?我们只是为了乡亲们,鼓起勇气一起告状而已!哪一条法律规定我们不能这么做?当时你们一个个在这里群情激奋,说自己什么都不怕,怎么到现在就怂了?”
他的质问,顿时让人们神色一滞,片刻之后,他们的眉头又舒展开了。
也对啊,只是一起告了状而已,就算陛下不满,又不可能把大家都抓进牢里去,法不责众。
“那现在咱们应该怎么办?”有人迟疑着问。“就这么等着吗?”
诚然,静等事态发展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这不是通萨尔想要看到的结果。
他并非农民,而是经营酒馆的老板,既没有田地也没有负债,之所以如此积极地投身于这一次的“告御状”事件当中,一方面确实是为了为民请命,想要打倒蒙柯奈伯爵这个欺压乡民的反动贵族;但另一方面,他也是为了借机进一步提高自己在乡民们心中的威望,为自己积累政治资本。
自从逃离苦役服刑地,来到这里蛰伏,已经过去20多年了,在这段漫长的时光当中,他不光摇身一变成为酒馆老板,慢慢积攒起了财富,还眼看着时局风云变幻。
他眼见拿破仑皇帝走上了他人生的最巅峰,几乎统治了大半个欧洲,也眼见他轰然垮台;他眼见波旁王室复辟,却又在十几年的倒行逆施之后就灰溜溜地被赶走。
现在,拿破仑的儿子回来了,并且继承了他原本就应有的皇位。
经过了这几次政治上的风云变幻之后,原本的仇恨似乎都已经淡化了,而新登基的拿破仑二世陛下,更是一直努力展示出政治和解的姿态,哪怕对左右翼政治势力同时展开清洗,但是手段却也堪称温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在重新复辟的帝国当中,政治气氛正在逐渐变得宽松。
虚无缥缈的“政治气氛”还在其次,更关键的问题是,为了体现自己和前朝的区别、为了彰显出波拿巴家族的政治底气,年轻的皇帝在回国之初就颁布了宪法,废除了波旁宪法当中对选举权的财产权限制(全国只有不到10万选民),而是宣布,要在全国实现普选权。
而这也就意味着,底层人民在政治上有意义了。
那么,作为一个在乡间享有极高名望的酒馆老板,通萨尔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前途。
他原以为他会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地方默默过完一生,但是时局的变幻却让这一切柳暗花明,他心中原本熄灭的政治理想,又悄悄地点燃了起来。
他曾经暗中盘算过,如果在两年后他参选的话,他有把握搞到上千票。
这个票数已经很多,但如果想要竞选国会议员的话,却还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他虽然算是积攒了一点家业,但是想要和本地那些有钱的阔佬拼竞选资金,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所以,他需要制造出“大新闻”,为自己积累政治资本。
他原本一直在为此苦思冥想,找不到办法,但是在听说皇帝陛下将会来到附近的皇家猎场打猎这个消息之后,却陡然来了灵感。
“告御状”!
集结起支持他的乡民们,然后一起去告状,只要成功,就会给他带来巨大的声望,让他在本省、甚至在全国出名。
而那时候,他只要再操作几下,就可以获取足够的选票,参选国会议员也就不在话下了。
于是,整个计划也就在他的筹谋下暗中成型。
告御状的对象,也是他精心挑选的对手。
蒙柯奈伯爵是一位旧贵族,而且具有十分明显的保王党倾向,他是帝国最讨厌的反对派;而且,这位伯爵久居乡间,背后也没有靠山,俨然已经是一只死老虎,正是最好的靶子。
如果自己扳倒了一位伯爵,那可想而知,这会带来多么轰动性的宣传效果。
于是,在通萨尔的筹划之下,整个计划快速成型,并且立刻进入了实施阶段。
依靠着周围乡亲们松散却又灵活的关系网,皇帝陛下来到猎场的第一天,消息就传到了通萨尔的耳中。
而就在第二天,他就集结起了男女老幼,一起拿着早就准备好的陈情书进入了猎场当中。
皇家猎场明明戒备森严、地形复杂,但是在这些世代居住于此的乡民们来说无异于是开了地图一样,于是他们很快就摸到了陛下的跟前,然后如愿以偿地把陈情书递到了陛下眼前。
这一切原本是如此顺利!
然而,从这一刻开始,事情好像就变得荒腔走板起来了。
伯爵本人没事,一群放贷的却被抓去了。
这意味着什么?
通萨尔想不明白。
但是他知道,年轻的皇帝并不好糊弄,而且似乎另有打算。
无论陛下有什么打算,他却没有退路了。
这一次行动如果虎头蛇尾,草草结束,那也就意味着他的努力都化为了泡影,他的政治计划也就成了黄粱一梦,他必须要坚持到底,
一想到这里,酒意上涌的通萨尔,眼睛里布满了血丝,然后眼神也变得严厉了起来。
“我们不能就这么等着!”他大手一挥,然后说出了心中所想,“我们要继续团结起来,再去向陛下控告蒙柯奈伯爵!我们不能放过这个欺压村民、血债累累的恶霸,一定要讨个公道不可!如果陛下不肯的话,我们就一起在猎场周围聚集请愿,直到陛下给出一个说法为止。”
他的话,并没有如同往常一样引来喝彩,而是得到了饱含怀疑和担忧的眼神。
“这样……真的行吗?”有人迟疑着问。“陛下如果发怒怎么办?”
那就是大好事了……巴不得他开枪。通萨尔在心里回答。
当然,在表面上他肯定不会这么说。
“只要我们足够努力,陛下一定会体会到我们的冤屈和愤慨的。”他低声回答,“为了达到伯爵,事到如今我们已经做出了这么多努力,难道你们愿意看着他继续逍遥法外吗?别忘了,他一直以来霸占着那么多地,还请了那么多打手,打伤了我们多少人?这样的血债,你们当初义愤填膺,怎么到现在才过了几天就忘了?”
接着,他又恨恨地吸了口气,“我看,一定是伯爵买通了陛下身边的人,蒙蔽了陛下,所以陛下才迟迟没有收拾那个狗东西,只要我们再让陛下看到我们的团结,到时候他一定会为我们做主的!”
通萨尔好说歹说,原本低迷的士气渐渐地又重新高涨了起来。
是啊,事情都已经做到这个地步了,为什么不再努力一下呢?反正只要是和平请愿,陛下也不至于做出什么过激反应。
于是,酒馆中,酒意渐醒的众人,又商议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直到夜幕降临才纷纷散去。
送走了众人之后,出了一身汗的通萨尔这才终于松懈了起来。
他疲惫地注视着妻子和儿女们收拾一片狼藉的酒桌,然后准备去关门。
然而,正当他走到了门口的时候,他发现,月光下,大门外好像有几个人影正在向这边靠近。
随着人影越来越近,他很快就发现,有几个穿着军人制服的高大青年走了进来,而且借助昏暗的灯光,很轻易看得出来,这是近卫军的制服。
是陛下身边的人?他们来这儿做什么?
虽然满心疑惑,但是通萨尔的神经却骤然紧绷起来,心脏也突突狂跳,心里生出了不祥的预感。
等到这几个人走上酒馆的台阶之后,通萨尔陡然开口了。
“抱歉,各位先生,我们已经打烊了,今天恕不接客。”通萨尔的脸上露出了一个难看的笑容,似乎是在试图讨好对面的人。“你们要不明天再来吧。”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面,艾格隆的身边什么事都没有再发生,好似变得风平浪静,艾格隆也当做没事人一样,重新投入到了他原本的打猎计划当中,和妻子好好地继续度假。
不过,风暴并没有被平息,只是在继续酝酿而已。
在离皇家猎场不远的乡间小酒馆当中,此时一大群人正聚在几张桌子旁边,觥筹交错大声交谈,场面乱糟糟的。
这些人都是附近的乡民,正敞开地大喝着廉价的麦酒和果酒,酒气弥漫在整个酒馆当中,刺激着每个人的神经,有些人高声谈笑,有些人已经沉迷于酣酔当中,眯着眼睛胡言乱语。
不过,虽然看似是一团混乱,但是隐隐当中却能够看得出来人群当中却还有几个中心人物,不动声色地引导着众人们的话题。
位于所有人中心位置的,就是酒馆老板通萨尔,这个在附近颇有名望的知名人物,此刻正带着豪迈而又亲和的笑容,不停地和各桌的乡民们举杯畅饮。
虽然酒鬼们的话题又多又分散,但是主题却集中在了皇帝陛下最近的所作所为上面。
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在不久之前,正是这群人鼓捣出了一份控告蒙柯奈伯爵的陈情书,送到了正在打猎的陛下面前。
即使是神经最大条、最没有政治敏感性的人,也知道他们接下来的命运可能都会跟这薄薄的几页纸密切相关。
正因为如此,皇帝陛下后续的所作所为,也就成为了酒馆里话题的焦点。
虽然没有严密的组织,但是乡间信息传播的速度,一直比城里人想象的还要快,而这些信息在酒馆当中汇总和发酵,轻易地就关注到了皇帝陛下接下来的行动。
陛下召见了蒙柯奈伯爵,然而却没有如他们所愿的那般,将这位伯爵大人打入大牢;恰恰相反,仅仅经过了短暂的审问之后,伯爵就重新恢复了自由。
这样的处理结果,自然让这些曾经群情激奋的乡民们大失所望。
然而,还没来得及让他们酝酿第二波“攻势”,皇帝陛下又做出了出人意表的决定,他在隔了几天之后,特意召见了一群本地的高利贷者。
虽然现在酒馆内的众人还不知道陛下找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但是他们自然明白一件事——事态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所有人的预料,更超出了他们的控制。
正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都免不了忧心忡忡,哪怕是廉价供应的酒精,也很难再调动起人们的兴奋,虽然人们依旧在大声谈笑,但是很明显却能够察觉到,气氛已经和过去陡然不同。
过去是无所顾忌的开怀畅饮,现在是强装镇定罢了。
作为酒馆老板和舆论中心人物,通萨尔自然能够轻易地察觉到这种微妙的气氛。
而他知道,自己必须重新调动起在场众人的斗志,让他们继续跟着自己走下去。
陈情书是他一手炮制出来的,也是他煽动乡民们跟着自己一起去告御状的,他等于是赌上了自己这20多年在周围人建立的所有威信,现在事情走到了这个不可控的地步,他必须硬着头皮走到底。
说到底,其他人有退路,但是他没有。
“伙计们,你们干嘛这么慌里慌张的?”在众人或明或暗的注视下,他带着豪迈的笑容,貌似满不在乎地喝了一大口酒,“陛下把那些放贷的抓起来,那不是大好事吗?这些人平常对大伙敲骨吸髓,现在也该轮到他们倒霉了。”
往常对他言听计从的人,这下却互相对视了几眼,既被他的话所打动,但却又带了几分犹疑。
片刻之后,有人小声质疑,“可是我们在陈情书上根本没有提到他们啊?陛下整一整这些放贷的倒是好事,可是……要是把我们也卷进去那怎么办?”
这个人的话很快就引来了几个小声的附和。
通萨尔知道,现在他必须用断然的态度来给人们,不然这些人肯定就会动摇打退堂鼓了。
于是,他重重地把酒杯放在了桌子上,“啪”的一声巨响,让所有人都悚然一惊,就连原本已经半睡半醒的几个醉鬼都被惊醒了过来。
“卷进来又怎么样?”在先声夺人之后,他皱着眉大声对人们反问,“我们做错了什么?我们只是为了乡亲们,鼓起勇气一起告状而已!哪一条法律规定我们不能这么做?当时你们一个个在这里群情激奋,说自己什么都不怕,怎么到现在就怂了?”
他的质问,顿时让人们神色一滞,片刻之后,他们的眉头又舒展开了。
也对啊,只是一起告了状而已,就算陛下不满,又不可能把大家都抓进牢里去,法不责众。
“那现在咱们应该怎么办?”有人迟疑着问。“就这么等着吗?”
诚然,静等事态发展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这不是通萨尔想要看到的结果。
他并非农民,而是经营酒馆的老板,既没有田地也没有负债,之所以如此积极地投身于这一次的“告御状”事件当中,一方面确实是为了为民请命,想要打倒蒙柯奈伯爵这个欺压乡民的反动贵族;但另一方面,他也是为了借机进一步提高自己在乡民们心中的威望,为自己积累政治资本。
自从逃离苦役服刑地,来到这里蛰伏,已经过去20多年了,在这段漫长的时光当中,他不光摇身一变成为酒馆老板,慢慢积攒起了财富,还眼看着时局风云变幻。
他眼见拿破仑皇帝走上了他人生的最巅峰,几乎统治了大半个欧洲,也眼见他轰然垮台;他眼见波旁王室复辟,却又在十几年的倒行逆施之后就灰溜溜地被赶走。
现在,拿破仑的儿子回来了,并且继承了他原本就应有的皇位。
经过了这几次政治上的风云变幻之后,原本的仇恨似乎都已经淡化了,而新登基的拿破仑二世陛下,更是一直努力展示出政治和解的姿态,哪怕对左右翼政治势力同时展开清洗,但是手段却也堪称温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在重新复辟的帝国当中,政治气氛正在逐渐变得宽松。
虚无缥缈的“政治气氛”还在其次,更关键的问题是,为了体现自己和前朝的区别、为了彰显出波拿巴家族的政治底气,年轻的皇帝在回国之初就颁布了宪法,废除了波旁宪法当中对选举权的财产权限制(全国只有不到10万选民),而是宣布,要在全国实现普选权。
而这也就意味着,底层人民在政治上有意义了。
那么,作为一个在乡间享有极高名望的酒馆老板,通萨尔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前途。
他原以为他会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地方默默过完一生,但是时局的变幻却让这一切柳暗花明,他心中原本熄灭的政治理想,又悄悄地点燃了起来。
他曾经暗中盘算过,如果在两年后他参选的话,他有把握搞到上千票。
这个票数已经很多,但如果想要竞选国会议员的话,却还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他虽然算是积攒了一点家业,但是想要和本地那些有钱的阔佬拼竞选资金,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所以,他需要制造出“大新闻”,为自己积累政治资本。
他原本一直在为此苦思冥想,找不到办法,但是在听说皇帝陛下将会来到附近的皇家猎场打猎这个消息之后,却陡然来了灵感。
“告御状”!
集结起支持他的乡民们,然后一起去告状,只要成功,就会给他带来巨大的声望,让他在本省、甚至在全国出名。
而那时候,他只要再操作几下,就可以获取足够的选票,参选国会议员也就不在话下了。
于是,整个计划也就在他的筹谋下暗中成型。
告御状的对象,也是他精心挑选的对手。
蒙柯奈伯爵是一位旧贵族,而且具有十分明显的保王党倾向,他是帝国最讨厌的反对派;而且,这位伯爵久居乡间,背后也没有靠山,俨然已经是一只死老虎,正是最好的靶子。
如果自己扳倒了一位伯爵,那可想而知,这会带来多么轰动性的宣传效果。
于是,在通萨尔的筹划之下,整个计划快速成型,并且立刻进入了实施阶段。
依靠着周围乡亲们松散却又灵活的关系网,皇帝陛下来到猎场的第一天,消息就传到了通萨尔的耳中。
而就在第二天,他就集结起了男女老幼,一起拿着早就准备好的陈情书进入了猎场当中。
皇家猎场明明戒备森严、地形复杂,但是在这些世代居住于此的乡民们来说无异于是开了地图一样,于是他们很快就摸到了陛下的跟前,然后如愿以偿地把陈情书递到了陛下眼前。
这一切原本是如此顺利!
然而,从这一刻开始,事情好像就变得荒腔走板起来了。
伯爵本人没事,一群放贷的却被抓去了。
这意味着什么?
通萨尔想不明白。
但是他知道,年轻的皇帝并不好糊弄,而且似乎另有打算。
无论陛下有什么打算,他却没有退路了。
这一次行动如果虎头蛇尾,草草结束,那也就意味着他的努力都化为了泡影,他的政治计划也就成了黄粱一梦,他必须要坚持到底,
一想到这里,酒意上涌的通萨尔,眼睛里布满了血丝,然后眼神也变得严厉了起来。
“我们不能就这么等着!”他大手一挥,然后说出了心中所想,“我们要继续团结起来,再去向陛下控告蒙柯奈伯爵!我们不能放过这个欺压村民、血债累累的恶霸,一定要讨个公道不可!如果陛下不肯的话,我们就一起在猎场周围聚集请愿,直到陛下给出一个说法为止。”
他的话,并没有如同往常一样引来喝彩,而是得到了饱含怀疑和担忧的眼神。
“这样……真的行吗?”有人迟疑着问。“陛下如果发怒怎么办?”
那就是大好事了……巴不得他开枪。通萨尔在心里回答。
当然,在表面上他肯定不会这么说。
“只要我们足够努力,陛下一定会体会到我们的冤屈和愤慨的。”他低声回答,“为了达到伯爵,事到如今我们已经做出了这么多努力,难道你们愿意看着他继续逍遥法外吗?别忘了,他一直以来霸占着那么多地,还请了那么多打手,打伤了我们多少人?这样的血债,你们当初义愤填膺,怎么到现在才过了几天就忘了?”
接着,他又恨恨地吸了口气,“我看,一定是伯爵买通了陛下身边的人,蒙蔽了陛下,所以陛下才迟迟没有收拾那个狗东西,只要我们再让陛下看到我们的团结,到时候他一定会为我们做主的!”
通萨尔好说歹说,原本低迷的士气渐渐地又重新高涨了起来。
是啊,事情都已经做到这个地步了,为什么不再努力一下呢?反正只要是和平请愿,陛下也不至于做出什么过激反应。
于是,酒馆中,酒意渐醒的众人,又商议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直到夜幕降临才纷纷散去。
送走了众人之后,出了一身汗的通萨尔这才终于松懈了起来。
他疲惫地注视着妻子和儿女们收拾一片狼藉的酒桌,然后准备去关门。
然而,正当他走到了门口的时候,他发现,月光下,大门外好像有几个人影正在向这边靠近。
随着人影越来越近,他很快就发现,有几个穿着军人制服的高大青年走了进来,而且借助昏暗的灯光,很轻易看得出来,这是近卫军的制服。
是陛下身边的人?他们来这儿做什么?
虽然满心疑惑,但是通萨尔的神经却骤然紧绷起来,心脏也突突狂跳,心里生出了不祥的预感。
等到这几个人走上酒馆的台阶之后,通萨尔陡然开口了。
“抱歉,各位先生,我们已经打烊了,今天恕不接客。”通萨尔的脸上露出了一个难看的笑容,似乎是在试图讨好对面的人。“你们要不明天再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