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粮的钱一串一串的串起来,放得整整齐齐。

  直到半夜,才算完。

  “一共125两640文钱”余大海把记好的账本交给白夏,捶了捶肩膀,可给他累坏了。

  “嗯,大家先休息吧”

  一百多两银子,差不多卖了4000多斤粮食,平摊到每家每户,至多不过一百多斤粮。

  当下的村子,每家每户多是三代或四代同堂,讲究多子多福,没有分家。

  一家子就有十几口人,一百斤粮食也不过是让他们多吃一个月而已。

  白夏收了银钱,看着转化池里面的银钱增长,心里稍微安稳了一点。

  只是这次卖粮说了只有一天,就不好再多卖,且今年冬日过完以前,都不适合再卖粮了。

  大家都累了一天,记完了账本,便收好银钱休息了。

  卖粮的收入是一部分,但不能大张旗鼓的卖,让白夏挣钱的速度降低了不少。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翻过九月、十月,来到十一月。

  白夏每天收村子里孩子编的蚂蚱,还有一些其他的小玩意儿,每天也有不少的收入进来。

  村里人见孩子编的那些能挣钱之后,好些妇人也学着编,倒是让白夏的银子越攒越多。

  家里的小猪春花嫂子养得很好,肉眼可见的长大了,长肥了不少。

  要是喂得再好一些,说不定过年就能杀猪吃肉。

  地里的的萝卜秧子又蹿出了一大截儿,看着根部已经开始长茎了。

  在十一月初的时候,李修缘派人送来的织布机到了。

  这段时间买来的棉花锦希和云书都挑捡干净了,绞成了绵丝阴干备用。

  织布机一到,就开始纺线。

  这个活儿,白夏不会,锦希也不会,只有云书会。

  刘云寨里有许多妇人都会,好些人家穿的衣裳都是自己织的布做的,所以大家伙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在刘云寨,白夏也能攒银子,只是到底供过于求,容易造成物价上涨。

  且人口基数在那里,再怎么卖粮,也总有卖够的时候。

  不像这里,周边村镇足有上百个,一个村子少说十几户,上百口人,多的一些,上千口人也是有的。

  云书踩着机器,小小的人儿整日坐在织布机前,忙前忙后。

  白夏和锦希则是盯着猪圈和鸡舍。

  值得一提的是进了十一月之后,买来的鸡在养了一个多月之后,终于下了第一个蛋,还是一枚可以孵小鸡的蛋。

  白夏试着放进转化池里,再拿出来,蛋还是没变,但是能不能孵出小鸡来就不好说了。

  两只鸡伙食好,后头每天一个蛋,下了二十来天的时候,母鸡又不下蛋了。

  开始抱窝。

  白夏每天都要去看看。

  时间就这样,慢慢的来到了十二月。

  云书织出了来到豆儿村的第一匹布,米白色的棉布,颜色不是很好看,但是经纬细密,比起粗疏的麻布来,要好得多。

  白夏拿着布看了许久。

  又看了一眼转化池。

  银钱已经攒到一百五十多两了。

  一台织布机要三十两银子。

  棉花一斤也要半钱银子。

  但是一匹棉布,价值三两银子,可以做两身成人的衣裳。

  云书人小,织布也只是会,不算熟练,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织成,如果让技艺精湛的妇人来织,最多五天就能出一匹。

  这跟织布机的速度也有关系。

  现在用的是最慢的织布机,横式的。

  她不懂机械,只隐约听说过,好像有一款珍妮纺纱机还是什么的,是竖着纺纱的,速度比这个要快。

  摸着手头的棉布,白夏做了一个简单的计划,便带着云书去找村长媳妇了。

  她打算出租机器,提供棉花,由村子里的人帮忙加工棉布。

  每加工一匹,给五十文钱。

  听到又有钱挣了,村长媳妇当下就响应了,问了租这织布机需要什么条件,棉花怎么发,棉布又怎么交。

  这些白夏都想好了的,先选五家,租出五架织布机出去,每家给一斤棉花,一斤棉花织一匹布,如果织出来有多的,可以自用。

  也就是说,她们的技术要是好一些,用更少的料子织出更多的布料,那么多织出来的那部分,都是他们自己的。

  除此之外,每织一匹,还有五十文的工钱。

  只是要选的这五家人,必须是人品好的,老实可靠的,那些偷奸耍滑的是万万不行的。

  五家人选好之后,他们得先派一个负责这个工作,一家只能出一个人,由云书给她们做培训,教她们纺织。

  学会之后,才能把机器领回去,在家里纺。

  她们学会之后,可以把技术交给家里人,白夏这里是一斤棉花收一匹布,第一次发下来的棉花织出来的布上交之后就可以结算工钱,只是每次结算工钱的时候,都会压八成作为租金,直到租金付完之后,才会付全部的工钱。

  租金一百文一个月。

  勤快点儿的,织三匹布就能把租金结算完。

  听了白夏对织布的要求,村长媳妇当下就给自家二儿媳预定了一个位置,然后才去村子里找其他相熟的人家。

  族长家要安排一台。

  其他跟村长相熟的人家,也安排上。

  五家人很快就凑齐了。

  听到做这个有钱挣,当下村子里又沸腾了起来。

  听说白夏只选五家,没被选上的,还跑到村长家闹去了,还是被村长媳妇给劝了回去。

  说是他们就是先试试,做得好了,家家户户都有机会。

  且做这个,还要交一百文的租金,虽然是从工钱里面扣,但是到底要扣钱,大家也就观望了起来。

  选出来的人很快就到了白夏家培训,由云书来教。

  虽然她只有六岁,但是在一群没有织过布的妇人面前,她就是师父,谁也不敢瞧不起她。

  十天过后,在云书的指导之下,这五名妇人都织出了第一匹布,并上交到白夏这里,经过验收之后,确定她们达到了接单的标准,这才每家签了契书,发了机器和棉花。

  交布的日期是十天一匹,如果有能力,织得快的,也可以织完一匹之后就来上交。

  入了冬,大家本就猫在家里,有了织布机之后,不仅有事情做,还有钱赚,所以大家做得都很认真。

  学习的时候,他们花了十天。

  到真正上手织的时候,没日没夜的干,有人生生只用了五天的时间,就织出了第一匹布,然后到白夏这里上交,拿到了第一笔工钱。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逃荒之夫君养成记事,穿越逃荒之夫君养成记事最新章节,穿越逃荒之夫君养成记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