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三七:“所以呀,中医如果再不改革,再不进步,等现在这批年轻人长大成熟,因为他们不信中医,中医的没落已经是不可避免。

  所以我想趁现在这批中医大师还在,国家又扶持中医的时候,赶紧让中医走上另一条道路,适应现在医学体系,甚至还可能发扬光大。”

  范耀莱副院长这时候用手指轻敲着桌子,突然给出了一个建议:

  “林董,你看我们首都中医院的科研水平和临床水平怎么样?”

  林三七一愣,心想这是要让客人吹棒几句?

  “首都中医院,那自然是全世界最顶级的中医院喽,我记得当年创建首都中医院,那是几乎搜集了全国所有的名中医,像北平四大名医。

  除了早亡的两位,剩下的施今墨和萧龙友两位老爷子就进入了中医院,别外,建院第一年,就将全国各省名中医都招集过来……”

  你要说中医院的历史,那林三七可就不困了。

  范耀莱只是听说过建院历史,他林三七可是亲身经历过,甚至当年他还当过这家医院的副院长,认了院长当干爹,所以感情还是挺深的。

  “林董,看来你对我们首都中医院很了解嘛,呵呵,这是我们的荣幸。那林董,您觉得我们首都中医院,或者说我们母校北平中医药大学跟你们花都医科大学相比,谁更好?”

  面对范耀莱再次抛过来的问题,林三七有些吐槽,心想这北方人都这么好面子的吗?还要我继续吹?

  从感情上讲花都医科大学是他的母校,无论如何他肯定是觉得母校是最好的。

  不过在商言商,当然只能商业吹捧了:

  “范老师,如果是西医的角度来讲,北平中医药大学不如我们花都医科大学,但如果纯中医教学科研水平讲,花都医科大学不如你们北平中医药大学。”

  范耀莱嘿嘿一笑,突然身体前倾,认真说道:

  “林董,你投资5亿美元是为了完成中医现代化,我们学校领导,包括我们医院班子,在开会的时候也非常赞同这个理念,都觉得中医现代化这个口号提得好!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要在不断发展中壮大,不断完善临床,甚至是理论。

  国外有过一个研究,重新翻阅30年以前的医学期刊发表的论文,发现30年以前的医学理论,或者新药物、新术式,到30年后再看,90%都推翻了,被证实是错误的。

  西医有这个勇气承认错误,在错误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一个更合理,更科学,更安全的治疗方案,那为什么我们中医做不到呢?

  中医现代化的阻力很大,我觉得更多是某些人心虚,因为现在的中医体系是他们的舒适区,尤其是一些老中医,他们赚钱赚得如鱼得水。

  但如果中医现代化了,可能会首先淘汰这批人,或者说他们也不得不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的临床技术,他们觉得自己完不成,所以还不如不进步,得过且过。”

  林三七一听,心想这位范副院长,或者说整个北平中医药大学的领导班子头脑都是很清醒的,不错不错。

  范耀莱说得真诚,这时候看向林三七的眼光就更真诚了:

  “所以林董啊,你看我们的观念一致,说明我们就是同志。

  你看看我们北平中医药大学,或者说我们首都中医院在中医这一块是全国顶级的,我们的名中医数量全国第一,我们典藏的中医古籍也是全国第一。

  同样的,我们中医药大学跟附属中医院也在慢慢探索中医现代化,成立了不少科研团队,做一些中医药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绩。

  不过嘛,咳咳,这个科研太烧钱了,无论是校方,还是我们院方,光是开工资就占了我们经费的大头,完全就是吃饭财政了。没有更多的金钱和精力投入科研。

  正好,林董你在南方横空出世,突然在花都医科大学放了个大卫星,那可真是羡慕死我们了,当时我们就说,林董如果是我们北平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就好了。

  这不,今天你突然来访,正好,咱们私底下聊聊嘛。既然林董要搞中医现代化,也不要局限于一城、一校、一院,可以看看全国其他顶级院校嘛。

  你看我们首都中医院怎么样?”

  林三七和尹涟漪互相对视了一眼,这个提议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他们是来挖人的,还真没想过要来搞合作。

  林三七和林天华,尹涟漪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生意尽量不出东广省,龟缩在南方当自己的安乐王。

  因为如果去外省投资,摊子就会越铺越大,岭南堂到目前为止还仅仅是个草台班子,并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漏洞太多。

  摊子大了,就意味着管理难度就上升了。

  投资多了,各种各样的企业腐拜就会出现。

  同样,你扩张就意味着你对外地分公司的掌控力就低,更容易被竞争对手或者不良资本当靶子打。

  所以林三七并没有想过全国广撒钱,哪怕他现在全国各地招聘名医,也是为了打包带回花都。

  “范老师,你这个提议挺突然的,我们也没有什么思想准备,这个……”

  林三七有心推脱,北平中医药大学,或者说现在的首都中医院他一点人脉也没有,啥情况也不知道,然后要自己投钱,这不是把钱往水里扔嘛。

  就跟他之前在花旗银行拒绝当天使投资人一样。

  反观花都医科大学,从校长到院长,再到中医老教授们,全部都是林家的关系户,双方关系紧密,合作愉快,哪怕有风险也能早发现,早控制。

  但首都远在天边,实在不是一个理想的合作对象。

  范耀莱一看林三七想要拒绝,赶紧打断了他的话,开始打起了感情牌:

  “林董,你也是业内人士,应该理解现在我们中医院,或者中医类大学的困境啊,每年我们上级给我们的教学经费、科研经费,几乎都是西医类院校的零头。

  本来我们有自己的附属医院,医院能赚钱,能输血。可是你看看我们首都中医院,我们堂堂的国家级中医院,院区占地仅仅是42亩。

  就这规模,随便拉出一家区级西医医院来都要远超我们,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西医医院能赚钱,他们有钱发展,新建医院。但我们中医院不行,只能蜗居了。”

  林三七心想,这话到是不假。

  中医院本来就是一座王府改建而成,当年42亩的土地,在寸土寸金的北平绝对是豪门大户了。

  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五六十年过去了,首都中医院居然还神奇的原地建院,面积还是那个面积,就是把原来的小平房改成了楼房。

  而其他西医医院新建的院区,哪个不是气派非凡,动不动就是几百上千亩的规模。

  像花都医大的附属中医三院,索性直接变卖了。

  范耀莱副院长看到林三七的表情松动,于是准备加把火:

  “现在我们公立医院的中医苦啊,还不如那些私人中医诊所呢,几贴药几百上千的,再来个推拿针炙,这都是钱,可以装到自己口袋的。

  我们公立医院的中医大夫们,空有一身本领却没有用武之地,拿着死工资苦哈哈。手上没有课题,有课题也没有经费,哪怕我们想中医现代化,但这个现代化不是嘴巴说说就能实现的。

  所以我的想法,既然你们岭南堂可以跟花都医科大学合作,那也可以跟我们首都中医院合作嘛,我们好歹有全国实力最强的中医,还有最多的文献,这都是我们的优势。”

  林三七轻叹了一口气,目前看向了窗外,首都中医院好歹是他的“老娘家”,如果能帮就帮一把吧。

  “范老师,你准备怎么样跟我们岭南堂合作?”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最新章节,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