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各项工作都准备得差不多了,朱棣便让朱高煦将京师三大营都集合起来搞一次阅兵;这天便是阅兵的时间,早早我便带着暗龙卫的作战部队来到演武场。
演武场是临时搭建起来的一个大型军营区,待出征的部队都驻扎在这里;
军营外便是大片空地,站满足以负荷五十多万的兵马;
主席台就设在空地中央,供朱棣及一众大臣观看。
很快,朱棣便带着一众文臣武将还有正在国内的二十多个东南亚附属国家,总人数二百多人的外国使团来到看台。
此时看台下,三大营的士兵已经全部就位,总共十万兵马站在台下,旌旗猎猎,士兵们在各自将军的指挥下统一朝拜朱棣。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十万人同时整齐的喊出来这句话,声音直震云霄,把过来的使节都看得惊呆了。
特别是这批部队都是从战场中一直拼杀存活到现在的,给人一种冲天的杀气扑面而来。
今天的朱棣不在身着帝冕龙袍,而是换上了一直陪伴着他厮杀的那套战甲;看着朱棣从看台下下来,转身跨马,直直走向受阅部队的前方。
看着这么一堆精兵悍将,朱棣张开双手,闭着双眼感受着这让他十分熟悉的战场氛围。
良久,朱棣睁开双眼,大声地对着士兵们喊道:
“各位将士们,朕自八岁第一次骑上军马,至今已经驰骋沙场五十余载。
朕亲手将元帝国给摧毁,更是和徐达徐大将军,常遇春常大将军一起,击破元帝国的反扑,击杀王保保数十万大军,将草原的恶人悉数赶出长城。
自朕登基以来,北元余孽一直侵扰我国土边境,烧杀抢掠,朕也曾带着你们大多数人一起奋勇征战,直到将他们打到求和。
这一次,他们又卷土重来了,甚至这一次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鞑靼,还有瓦剌,还有兀良哈部。
但是他们准备得再多,朕这一次也必须将他们给击退,给彻底的打服;朕要这日月所照耀的大明国土,都能享永世安宁。
朕!要这大明江山永在,日月山河永在;要你们的家人,这大明数万万的臣民都能不在受敌侵扰!”
在朱棣这番激情的演讲下,在场所有人,无论是文臣武将、海外使臣也好,普通的士兵也罢,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热血沸腾。
朱瞻基此时率先跪下来大喊:
“大明山河永在,日月山河永在。”
于是所有人都跟着一起跪下来统一的喊道:
“大明山河永在,日月山河永在。”
冲天的气势摄人夺魄,让我都不得不感叹道大明朝初期的这些将士真不愧是虎狼之师。
接下来便是开始阅兵的表演;首先是五军营的部队出场,在朱高煦的指挥下他们表演了代表五军营的特色:步骑混合协同作战。
骑兵的机动性,配合步兵稳扎稳打的能力,让这支部队的综合作战能力大大提高;
五军营最初的班底就很不简单,是负责北伐元朝的十万明军精锐,他们的将领不是别人,正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魏国公徐达。
我忽然想起来李云龙的一句话:李云龙所说的,每一支部队的首任长官决定这支部队的精神和调性。
而这支五军营是朱高煦一手带出来的,他不仅继承了先辈们的英勇,也有来自朱高煦的意志所演化的凶狠,这也让人不得不佩服朱高煦在统兵这一方面的能力。
紧接着就是三千营的出场;三千营是唯一一支全骑兵的作战部队,前身由元朝投降的三千骑兵为班底。
随着朱棣带着他们南征北战,逐渐形成了这么一支规模庞大的骑兵部队。这支骑兵部队人数虽然不多,却是朱棣手下最为强悍的骑兵力量。
在战场上也是冲阵这一块最精锐的一把刀,而这支军队目前也是由朱高煦在指挥,足以看出朱棣是真的很看重朱高煦。
我这时不由得看向朱瞻基,心里不禁叹了一口气,没有见到这两支部队的英勇是真的不知道跟朱高煦作对有多么艰难,怪不得朱棣一直担心着。
还没等我想多,朱高煦便走了过来,将指挥神机营的令旗交给朱瞻基,朱瞻基恭敬地接了过去,而朱高煦只是冷冷的哼了一声。
朱瞻基也不在意,拿起令旗便开始指挥神机营的检阅项目;神机营可以说是整个华夏历史上最早的火枪部队,是朱棣耗巨资打造的一支精锐。
神机一词取自《淮南子》一书的神机阴闭,剞劂无迹,人巧之妙也;而神机营也没有辜负朱棣的厚望,一轮火铳齐射之下,所有靶子悉数倒地。
看台上顿时响起了如雷般的掌声,所有的外国使臣都被神机营所展示的力量惊讶了。
这时朱瞻基令旗摇摆,不多时,携带者红衣大炮的炮兵部队便出现在众人的视野当中。
一出场,炮兵部队便调整好位置,将炮口对准目标,那是一座小山坡;眼看炮兵部队已经准备完毕。
“fire”
随着西洋教官的一声令下,所有的红衣大炮同时点燃火绳,轰轰轰的几声,远处的小山坡瞬间被夷为平地。
朱棣一脸兴奋的看着神机营所带来毁天灭地般的威力;很难想象这大明王朝现在最高统治者,他究竟身负多少压力。
到现在为止在位二十年,四征漠北,风吹日晒,饮马草原;他也曾卧冰饮雪,只因他想效仿霍去病封狼居胥,给子孙后代一个平静的江山。
这时我忍不住的将手握拳放在胸口前,放声大喊:
“皇上威武,大明威武。”
随着我的声音传递出去,所有的将士也都跟着我一起喊了起来。
在众人山呼般的喊声中,朱棣居高右手,示意所有人停下,然后说道:
“两天后,我们大军就要出征,这一次,朕依旧与你们同在。大明威武。”
“大明威武!大明威武!”
在喊声下,朱棣缓缓转过身子,上了銮驾;而所有军队也在各自将军的带领下有序回营,全力准备开拔战场。
回到宫中,朱棣问我暗龙卫现在散播的情况;我跪下恭敬地答道:
“启奏皇上,暗龙卫已经成功渗透进瓦剌的先锋部队附近;据汇报,瓦剌的主力一直暗伏在大同境内,伺机断了我们的补给线;
而兀良哈和鞑靼的主力还正在搜寻,可惜北漠地形限制太大,我们现在一时之间很难去在茫茫大漠中找到敌军的部队。”
朱棣叹了口气,吩咐杨士奇加强从京城中央到地方的补给线,一定要设好关卡,尽量不要走平原。
然后便看着朱高煦和朱高燧,提醒他们这场战打完他们就必须去就藩,否则就不要怪他不念父子情谊。
朱高煦虽然点头称是,然后转头便带着朱高燧离开,表情是那么的桀骜不驯,眼神当中甚至透露着杀气,让人看着都有点心慌。
朱瞻基不懂朱棣为何要在此时说这件事,正要开口询问,我拉扯住他让他不要问朱棣,他虽不解但仍然是和我一起告了退。
出了皇宫,朱瞻基问我为何不让他问朱棣,我小声说道:
“如果爷爷觉得自己还撑得下去,那何惧二叔三叔是否还在京城,这么些年不也过来了吗?”
朱瞻基听完我的话一脸震惊,问道我难道是指朱棣的身体?我让他慎言,然后便转头走了出去。朱瞻基站在原地想了下,心中有些担忧,但也没有什么办法,便赶上来与我一同回府。
演武场是临时搭建起来的一个大型军营区,待出征的部队都驻扎在这里;
军营外便是大片空地,站满足以负荷五十多万的兵马;
主席台就设在空地中央,供朱棣及一众大臣观看。
很快,朱棣便带着一众文臣武将还有正在国内的二十多个东南亚附属国家,总人数二百多人的外国使团来到看台。
此时看台下,三大营的士兵已经全部就位,总共十万兵马站在台下,旌旗猎猎,士兵们在各自将军的指挥下统一朝拜朱棣。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十万人同时整齐的喊出来这句话,声音直震云霄,把过来的使节都看得惊呆了。
特别是这批部队都是从战场中一直拼杀存活到现在的,给人一种冲天的杀气扑面而来。
今天的朱棣不在身着帝冕龙袍,而是换上了一直陪伴着他厮杀的那套战甲;看着朱棣从看台下下来,转身跨马,直直走向受阅部队的前方。
看着这么一堆精兵悍将,朱棣张开双手,闭着双眼感受着这让他十分熟悉的战场氛围。
良久,朱棣睁开双眼,大声地对着士兵们喊道:
“各位将士们,朕自八岁第一次骑上军马,至今已经驰骋沙场五十余载。
朕亲手将元帝国给摧毁,更是和徐达徐大将军,常遇春常大将军一起,击破元帝国的反扑,击杀王保保数十万大军,将草原的恶人悉数赶出长城。
自朕登基以来,北元余孽一直侵扰我国土边境,烧杀抢掠,朕也曾带着你们大多数人一起奋勇征战,直到将他们打到求和。
这一次,他们又卷土重来了,甚至这一次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鞑靼,还有瓦剌,还有兀良哈部。
但是他们准备得再多,朕这一次也必须将他们给击退,给彻底的打服;朕要这日月所照耀的大明国土,都能享永世安宁。
朕!要这大明江山永在,日月山河永在;要你们的家人,这大明数万万的臣民都能不在受敌侵扰!”
在朱棣这番激情的演讲下,在场所有人,无论是文臣武将、海外使臣也好,普通的士兵也罢,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热血沸腾。
朱瞻基此时率先跪下来大喊:
“大明山河永在,日月山河永在。”
于是所有人都跟着一起跪下来统一的喊道:
“大明山河永在,日月山河永在。”
冲天的气势摄人夺魄,让我都不得不感叹道大明朝初期的这些将士真不愧是虎狼之师。
接下来便是开始阅兵的表演;首先是五军营的部队出场,在朱高煦的指挥下他们表演了代表五军营的特色:步骑混合协同作战。
骑兵的机动性,配合步兵稳扎稳打的能力,让这支部队的综合作战能力大大提高;
五军营最初的班底就很不简单,是负责北伐元朝的十万明军精锐,他们的将领不是别人,正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魏国公徐达。
我忽然想起来李云龙的一句话:李云龙所说的,每一支部队的首任长官决定这支部队的精神和调性。
而这支五军营是朱高煦一手带出来的,他不仅继承了先辈们的英勇,也有来自朱高煦的意志所演化的凶狠,这也让人不得不佩服朱高煦在统兵这一方面的能力。
紧接着就是三千营的出场;三千营是唯一一支全骑兵的作战部队,前身由元朝投降的三千骑兵为班底。
随着朱棣带着他们南征北战,逐渐形成了这么一支规模庞大的骑兵部队。这支骑兵部队人数虽然不多,却是朱棣手下最为强悍的骑兵力量。
在战场上也是冲阵这一块最精锐的一把刀,而这支军队目前也是由朱高煦在指挥,足以看出朱棣是真的很看重朱高煦。
我这时不由得看向朱瞻基,心里不禁叹了一口气,没有见到这两支部队的英勇是真的不知道跟朱高煦作对有多么艰难,怪不得朱棣一直担心着。
还没等我想多,朱高煦便走了过来,将指挥神机营的令旗交给朱瞻基,朱瞻基恭敬地接了过去,而朱高煦只是冷冷的哼了一声。
朱瞻基也不在意,拿起令旗便开始指挥神机营的检阅项目;神机营可以说是整个华夏历史上最早的火枪部队,是朱棣耗巨资打造的一支精锐。
神机一词取自《淮南子》一书的神机阴闭,剞劂无迹,人巧之妙也;而神机营也没有辜负朱棣的厚望,一轮火铳齐射之下,所有靶子悉数倒地。
看台上顿时响起了如雷般的掌声,所有的外国使臣都被神机营所展示的力量惊讶了。
这时朱瞻基令旗摇摆,不多时,携带者红衣大炮的炮兵部队便出现在众人的视野当中。
一出场,炮兵部队便调整好位置,将炮口对准目标,那是一座小山坡;眼看炮兵部队已经准备完毕。
“fire”
随着西洋教官的一声令下,所有的红衣大炮同时点燃火绳,轰轰轰的几声,远处的小山坡瞬间被夷为平地。
朱棣一脸兴奋的看着神机营所带来毁天灭地般的威力;很难想象这大明王朝现在最高统治者,他究竟身负多少压力。
到现在为止在位二十年,四征漠北,风吹日晒,饮马草原;他也曾卧冰饮雪,只因他想效仿霍去病封狼居胥,给子孙后代一个平静的江山。
这时我忍不住的将手握拳放在胸口前,放声大喊:
“皇上威武,大明威武。”
随着我的声音传递出去,所有的将士也都跟着我一起喊了起来。
在众人山呼般的喊声中,朱棣居高右手,示意所有人停下,然后说道:
“两天后,我们大军就要出征,这一次,朕依旧与你们同在。大明威武。”
“大明威武!大明威武!”
在喊声下,朱棣缓缓转过身子,上了銮驾;而所有军队也在各自将军的带领下有序回营,全力准备开拔战场。
回到宫中,朱棣问我暗龙卫现在散播的情况;我跪下恭敬地答道:
“启奏皇上,暗龙卫已经成功渗透进瓦剌的先锋部队附近;据汇报,瓦剌的主力一直暗伏在大同境内,伺机断了我们的补给线;
而兀良哈和鞑靼的主力还正在搜寻,可惜北漠地形限制太大,我们现在一时之间很难去在茫茫大漠中找到敌军的部队。”
朱棣叹了口气,吩咐杨士奇加强从京城中央到地方的补给线,一定要设好关卡,尽量不要走平原。
然后便看着朱高煦和朱高燧,提醒他们这场战打完他们就必须去就藩,否则就不要怪他不念父子情谊。
朱高煦虽然点头称是,然后转头便带着朱高燧离开,表情是那么的桀骜不驯,眼神当中甚至透露着杀气,让人看着都有点心慌。
朱瞻基不懂朱棣为何要在此时说这件事,正要开口询问,我拉扯住他让他不要问朱棣,他虽不解但仍然是和我一起告了退。
出了皇宫,朱瞻基问我为何不让他问朱棣,我小声说道:
“如果爷爷觉得自己还撑得下去,那何惧二叔三叔是否还在京城,这么些年不也过来了吗?”
朱瞻基听完我的话一脸震惊,问道我难道是指朱棣的身体?我让他慎言,然后便转头走了出去。朱瞻基站在原地想了下,心中有些担忧,但也没有什么办法,便赶上来与我一同回府。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我当皇帝那些年,穿越:我当皇帝那些年最新章节,穿越:我当皇帝那些年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我当皇帝那些年,穿越:我当皇帝那些年最新章节,穿越:我当皇帝那些年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