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宫 甘露殿

  九月初,已经出了月子的长孙无忧,这天她抱着襁褓中的小儿子稚奴坐在席子上,一脸慈母笑。

  太子李承乾走进大殿,就瞥到无忧睨着弟弟满脸宠溺的模样,一股醋意油然而生。

  “母后。”

  无忧抬头一看,是承乾来了,温柔道:“承乾,快过来。”

  李承乾走上席子,坐到无忧身旁,瞥了眼襁褓中熟睡的稚奴,道:“稚奴长得像母亲。”

  “是,你父皇也这么说,我倒希望他长得像你父皇,就像你一样。”

  李承乾不以为然地撇撇嘴,道:“我还想跟稚奴换换,让他长得像父皇,我长得像母后。”

  无忧笑笑,道:“母后没有你父皇长得俊俏,承乾,其实你父皇所有的皇子中,属你长得最像他,尤其是眉眼。”无忧仔细打量着承乾,承乾今年九岁了,越发长得像李世民了。

  李承乾一脸不情愿,不作声。

  “对了,承乾,你最近学业怎么样?我倒是忘问了你的少师李纲。”

  “母后整天围着稚奴转,自然不会理会我了。”

  额,无忧一怔,听出承乾语气中的醋味,瞥见承乾面露不满,嘻笑一声:“是母后疏忽了,最近确实怠慢了你,母后跟你道歉,好不好?你大人有大量,原谅母后?”

  睨着无忧真诚慈爱的模样,李承乾嘻嘻一笑:“好,那我就原谅母后,但下不为例。”

  “嘻嘻,好,下不为例。”

  “对了,母后,前两天父皇为稚奴举办满月酒,好隆重。我当年出生时,满月酒也这么盛大吗?”

  额,无忧面色一僵,故作回忆状,点头应道:“是,当时在秦王府,你可是嫡长子,自然要大办特办。”

  “哦。”李承乾点点头,心生难过,他早就问过原来秦王府的老宫人,当年他出生那年,正值父皇带兵打仗,根本就没给他举办满月酒,母后定是怕他伤心才说谎的。想至此,李承乾又看了眼小稚奴,好生嫉妒和羡慕。

  公元629年,唐贞观三年 初

  这天下午,大唐皇帝李世民与大理寺卿戴胄坐在席子上议事。

  “陛下,臣有一事禀报,但这件事涉及到左仆射。”

  李世民一挑眉,瞥了眼戴胄,道:“跟裴寂有关?何事?”

  “最近长安城内有个沙门叫法雅,此人妖言惑众,设坛论法,说陛下登基以来,就发生旱灾、蝗灾,这是天怒人怨,是上天为了惩罚陛下,因为陛下,额,得位不正,不仁不德。”

  李世民的眸中闪过一丝凌厉,道:“这个沙门怎么敢!不要命了吗?”

  “说的是,而且据臣了解,左仆射裴寂早就知道此人,可却并不上报,臣忧虑,这个法雅会不会幕后有人主使?”

  李世民看向戴胄,狐疑道:“你是怀疑裴寂就是幕后之人?”

  “臣还没有调查取证,不敢妄下结论。”

  “你带人把那个法雅抓起来,严刑逼供,定要问出幕后主使之人。”

  “是,臣领命。”

  几日后,李世民在显德殿单独召见左仆射裴寂。

  “臣拜见陛下。”裴寂走进大殿,冲着李世民一行礼。

  坐在主位上的李世民抬手一挥,将一份奏章啪地扔到裴寂脚下,冷声道:“你自己看看吧。”

  裴寂的心咯噔一下,他弯腰拾起地上的奏章,仔细阅读起来,不由地双眸睁大了几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双手撑地,哀求道:“陛下,臣知罪。”

  李世民目光锐利地睨着裴寂,道:“裴寂,自打朕登基以来,你就处处跟朕作对,朕念在你是晋阳起兵的功臣,不与你计较,可朕没想到,你居然会指使一个沙门妖言惑众,企图煽动民众,你意欲何为?难不成你想引发百姓早反吗?”

  “臣,臣也是一时鬼迷心窍,臣也不知当时为何如此。法雅此人只是说了天人合一的想法,想设坛说法,臣没有加以制止,是臣之过,但臣绝没有要引发动乱的意思,还请陛下明鉴。”

  “裴寂,朕知道一直以来,你更喜欢息王李建成,当年夺嫡时你就是站在息王那边的。后来朕成了皇帝,你心有不满。毕竟太上皇听政时,你是太上皇的宠臣,当朝宰相,大权在握,好生威风。可到了朕的新朝,你知道朕更倚重原秦王府的幕僚们,所以你便开始恐慌,不想放权,处处掣朕的肘。今天你居然干出这等糊涂事,其他大臣都建议朕杀了你,以儆效尤,但朕不会。”

  李世民顿了顿,继续道:“朕还记得,当年你为了规劝太上皇起兵谋反,便在晋阳宫设下了美人计,也多亏了你的计策,逼得太上皇就范,才得以成就了大业,你的功劳朕不会忘记。但是,功过不相抵。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你岁数大了,朕不想重罚与你,你就告老还乡,回老家蒲州吧。”

  “陛下,可否容臣留在京师?”

  “让你回老家,已经是莫大的宽容了。你的门客遍布长安,让你留在京师,怕又会惹出什么事端。武德年间你身居相位,却朝政不清,德不配位。以你的才能根本就不可能升至左仆射这个位置,全是仰仗太上皇的宠信。朕登基后,本想罢免你的相位,但也是念在你是武德老臣,便作罢。你不要再奢望太多了,回老家蒲州安享晚年吧。”

  “是,臣尊命。”裴寂重重地一叩首,老泪纵横。

  太极宫 太极殿

  这天下午,皇后长孙无忧来到太极殿拜见太上皇陛下。

  “儿臣参见父皇。”无忧来到大殿中央,冲着主位上的李渊恭敬地一行礼。

  “皇后,我记得几年前我告诫过你,不要再来看我了,看到你,我就想起惨死的建成和元吉。”

  无忧一脸尴尬,道:“是,父皇是说过,儿臣也记在心里,这几年也不曾打扰父皇。”

  “那你过来是有事要传达?”

  “额,是有一事。”

  “说吧,说完就赶快走。”

  无忧抬手摸了下鼻子,一脸无措,道:“额,父皇,您看陛下已经登基三年多了,可一直都是在承乾殿议事,按理说这太极殿才是皇帝理政之地、、、、、、”

  “哼,原来这就是你此行的目的,要把我赶出太极殿?”不待无忧说完,李渊冷哼一声。

  “也不能说赶,是徙居。”

  “那不都一样嘛,徙居?不过是好听一点。这是李世民的意思吧?”

  “是陛下和群臣讨论的结果。按理说陛下登基之初就该搬到太极殿理政的,可陛下觉得那样会有逼迫父皇的意思,就搁置了。”

  “哼,这么说来我还得感谢他?”

  无忧尴尬地咽了下口水,道:“父皇,陛下决定将您徙居至弘义宫,并且将弘义宫的名字更改为大安宫,意思就是希望父皇在大安宫安度晚年。”

  “大安宫?哼,还安享晚年,我安享得了吗?”

  无忧垂着眸子,一脸窘迫,不作声。

  “皇后,你回去告诉李世民,我会搬的,早该搬了,离开大兴宫,离他李世民远点,深得我心。”

  “是。”

  “行了,既然话已带到,皇后也走吧,让我清静清静。”

  “是,儿臣告退。”无忧冲着李渊一行礼,便退出了大殿,暗自松了口气。

  四月,太上皇李渊便搬离了大兴宫,徙居至大安宫,而大唐皇帝李世民则正是入住太极殿理政。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之回到隋末之长孙皇后,重生之回到隋末之长孙皇后最新章节,重生之回到隋末之长孙皇后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