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步履稳健地走在前面,眼神示意赵振国跟在他身边。
赵振国看了干爹和王新军一眼,两人点头鼓励,赵振国快步跟了上去。
瞧这架势,今儿个想见他的,并不是王家老爷子,而是这位。
老人没有丝毫架子,一路上和蔼地询问着赵振国的近况,闲话着家常。
进了客厅,他自顾自地坐在沙发上,熟门熟路的就像是回自个儿家一样。
后来赵振国才知道,老人跟同在二野的王新军父亲王克定,那是过命的老交情了。
赵振国不紧不慢地走在后边,按老爷子的意思,坐到了他手边。王克定和吴老头也相继落座落座,王新军则去厨房帮忙了。
老人翘着二郎腿,点了根烟,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
“振国同志,你这个名字硬是巴适得很哦!”
这话一出口,在场几个人全笑了,连赵振国自己也下意识地摸了摸鼻子,憨笑了两声,客厅的气氛顿时松快起来。
老人抽了口烟接着说:
“振国同志哦,这个事情真要好好谢你,搞快报来新军金矿的消息哈!郭教授那边把勘测报告都整出来咯,金子储量怕是要上500吨哦!哎呀这是天大的好事嘛,恐怕我们这辈人甩开膀子挖都挖不完哟!”
赵振国闻言,心中了然。
这就是老爷子急着招自己入京的原因么?
他记得上辈子自己曾经看过一篇新闻,说75年的时候,全国黄金产量才13吨...
不过,交出去就交出去了,没什么好后悔的。
“老爷子,这金矿的事儿,我也就是碰巧知道了,没想到会这么大。这要是真挖出来,对咱们国家,对咱们老百姓,那可都是天大的好事啊!”赵振国感慨万分,语气里满是诚挚。
老爷子咧嘴一笑,笑容里满是慈祥和欣慰:
“振国同志,你说得对。这金矿不仅是国家的宝藏,更是咱们老百姓的福祉。有了这些金子,咱们可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王克定没说话,一直在默默观察赵振国。
说着,老爷子突然话锋一转:“不过,咱现在还没有开矿的条件,哎...这事儿也得保密,不能走漏了风声。”说完,他叹了口气,眼神里闪过一丝遗憾。
作为上辈子干过工程的人,赵振国明白,老爷子说的没有开矿条件,缺的应该是液压凿岩台车和深孔钻机。这俩东西,国外那是死死地卡着咱们的脖子,想买都买不到。
赵振国安慰他说:“老爷子,您放心,咱们一定能把想搞的东西搞出来,就像当年咱们一起搞出蘑菇云一样!”
老爷子一听这话,脸上顿时乐开了花,连说了三个“好”,眼里闪着光,感慨道:“要是年轻一代都像你这么有志气,那该多好啊!”
被老人夸奖,赵振国脸皮那么厚的人都忍不住脸红,真是愧不敢当啊。他是重生的,见过国家强大昌盛的样子,心里头自然有底气,不是他有志气。
他心头热乎乎的,琢磨着,等开放了,找机会去欧洲兜一圈,凭他的“空间”,连海关都不用过就能带回来,就是不知道带回来了咋编瞎话,他是真的不想被拉去切片啊。
老爷子拍了拍赵振国的肩膀:“振国娃儿,你有没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开口。”
赵振国懵了,
可是,他没什么困难啊,当初用这个消息跟王新军做交易,已经换来了他想要的,还白得了这么好的干爹。
他摇摇头,露出一丝憨厚的笑容:
“老爷子,没啥困难。能为国家做点事,我心里头高兴还来不及呢。这金矿的事儿,也就是我碰巧撞上了,换作是别人,也会这么做的。”
老爷子点点头,“振国同志真是高风亮节。有啥难处别藏着掖着,说出来咱们一起想办法。”
赵振国沉思了片刻,突然开口说道:“要说困难还真有...”
干爹在一旁挤眉弄眼,示意他别再说了,可赵振国却像没看见一样,把自己岳父劳改释放想考大学的事情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
这?
就这?
王克定还真怕这小子狮子大开口,结果...
他和老爷子交换了个眼神,越发觉得这个叫赵振国的小伙子有趣得很。
赵振国最想要的,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而他现在已经都有了,以后开放了,机会更多,他还有啥好求的呢!
他啥也不要,老爷子对他印象更好了!
就在这时,李梅从厨房端出了几盘热气腾腾的菜,香气扑鼻,招呼大家快来吃饭。
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喝着赵振国带来的鹿血酒,气氛融洽得就像一家人一样。
赵振国打从见着老人的那刻起,就琢磨着,得把以后的好光景跟他说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他借着那股子酒劲儿,跟老人聊起了自己做过的一个梦,梦里头,他瞧见了四十年后中国那番繁荣昌盛的模样。
老人非但不笑话他,反而笑眯眯地问:“四十年后的中国,会是个啥子样儿哦?”
赵振国正身,“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那时的我们已经不用在夹缝中求生存,不用担心别国的技术垄断,不用担心别人用“援助”暗喻嘲讽,祖国母亲已经足够强大,强大到能庇护所有她的子民…
老爷子没有打断他,听他细细讲着未来的发展,军事、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各个领域都跻身世界前列,再也不会随意被人“卡脖子”。
老爷子脸上露出淡淡的忧伤和欢乐,复杂的情绪杂糅在一起,令他的目光有些湿润。
他对国家是有信心的,但同时他也知道目前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差距。
赵振国知道他复杂的心绪。后世的研究者曾有句名言,大致意思是,如果这个年代的人们清楚地知道我们与别的国家的差距,不知道还有没有勇气奋起直追。
什么差距呢?大概是别人穿着风衣的时候我们穿着有肥大袖口、带着油渍和补丁的灰蓝色棉衣,别人用着冰箱彩电洗衣机,出行开汽车的时候我们骑着千辛万苦买来的二八大杠,收音机依旧是比较奢侈的家用电器…
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了老爷子的政策之后,数以亿计的科学家、工人、农民、商人……一点点为基石筑垒起来的。
老爷子静静听着,从二十世纪听到二十一世纪,时代仿佛在他面前变作一副副画卷,所有的不容易所有血泪和汗水,所有的成就和进步,都随着赵振国的讲述变成可预见可想象的画面。
那样富强,民主,自由的国家…
真好啊,他想。或许自己有生之年看不到,但如今能知晓,也是余生宽慰。
国家有这种敢作梦的小同志,真好啊!
...
饭桌上的人都听得入了神,半晌没人吭声。
过了一会儿,王新军忍不住开口问道:“这事儿,真的能成么?”
老爷子一听,放下手里的筷子,拍拍桌子,斩钉截铁地说:“我们还是要雄起噻,肯定搞得成!”
说完,老爷子冲着赵振国问:“娃儿,你那个鹿血酒整挺好,你对国企改制怎么看?”
赵振国看了干爹和王新军一眼,两人点头鼓励,赵振国快步跟了上去。
瞧这架势,今儿个想见他的,并不是王家老爷子,而是这位。
老人没有丝毫架子,一路上和蔼地询问着赵振国的近况,闲话着家常。
进了客厅,他自顾自地坐在沙发上,熟门熟路的就像是回自个儿家一样。
后来赵振国才知道,老人跟同在二野的王新军父亲王克定,那是过命的老交情了。
赵振国不紧不慢地走在后边,按老爷子的意思,坐到了他手边。王克定和吴老头也相继落座落座,王新军则去厨房帮忙了。
老人翘着二郎腿,点了根烟,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
“振国同志,你这个名字硬是巴适得很哦!”
这话一出口,在场几个人全笑了,连赵振国自己也下意识地摸了摸鼻子,憨笑了两声,客厅的气氛顿时松快起来。
老人抽了口烟接着说:
“振国同志哦,这个事情真要好好谢你,搞快报来新军金矿的消息哈!郭教授那边把勘测报告都整出来咯,金子储量怕是要上500吨哦!哎呀这是天大的好事嘛,恐怕我们这辈人甩开膀子挖都挖不完哟!”
赵振国闻言,心中了然。
这就是老爷子急着招自己入京的原因么?
他记得上辈子自己曾经看过一篇新闻,说75年的时候,全国黄金产量才13吨...
不过,交出去就交出去了,没什么好后悔的。
“老爷子,这金矿的事儿,我也就是碰巧知道了,没想到会这么大。这要是真挖出来,对咱们国家,对咱们老百姓,那可都是天大的好事啊!”赵振国感慨万分,语气里满是诚挚。
老爷子咧嘴一笑,笑容里满是慈祥和欣慰:
“振国同志,你说得对。这金矿不仅是国家的宝藏,更是咱们老百姓的福祉。有了这些金子,咱们可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王克定没说话,一直在默默观察赵振国。
说着,老爷子突然话锋一转:“不过,咱现在还没有开矿的条件,哎...这事儿也得保密,不能走漏了风声。”说完,他叹了口气,眼神里闪过一丝遗憾。
作为上辈子干过工程的人,赵振国明白,老爷子说的没有开矿条件,缺的应该是液压凿岩台车和深孔钻机。这俩东西,国外那是死死地卡着咱们的脖子,想买都买不到。
赵振国安慰他说:“老爷子,您放心,咱们一定能把想搞的东西搞出来,就像当年咱们一起搞出蘑菇云一样!”
老爷子一听这话,脸上顿时乐开了花,连说了三个“好”,眼里闪着光,感慨道:“要是年轻一代都像你这么有志气,那该多好啊!”
被老人夸奖,赵振国脸皮那么厚的人都忍不住脸红,真是愧不敢当啊。他是重生的,见过国家强大昌盛的样子,心里头自然有底气,不是他有志气。
他心头热乎乎的,琢磨着,等开放了,找机会去欧洲兜一圈,凭他的“空间”,连海关都不用过就能带回来,就是不知道带回来了咋编瞎话,他是真的不想被拉去切片啊。
老爷子拍了拍赵振国的肩膀:“振国娃儿,你有没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开口。”
赵振国懵了,
可是,他没什么困难啊,当初用这个消息跟王新军做交易,已经换来了他想要的,还白得了这么好的干爹。
他摇摇头,露出一丝憨厚的笑容:
“老爷子,没啥困难。能为国家做点事,我心里头高兴还来不及呢。这金矿的事儿,也就是我碰巧撞上了,换作是别人,也会这么做的。”
老爷子点点头,“振国同志真是高风亮节。有啥难处别藏着掖着,说出来咱们一起想办法。”
赵振国沉思了片刻,突然开口说道:“要说困难还真有...”
干爹在一旁挤眉弄眼,示意他别再说了,可赵振国却像没看见一样,把自己岳父劳改释放想考大学的事情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
这?
就这?
王克定还真怕这小子狮子大开口,结果...
他和老爷子交换了个眼神,越发觉得这个叫赵振国的小伙子有趣得很。
赵振国最想要的,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而他现在已经都有了,以后开放了,机会更多,他还有啥好求的呢!
他啥也不要,老爷子对他印象更好了!
就在这时,李梅从厨房端出了几盘热气腾腾的菜,香气扑鼻,招呼大家快来吃饭。
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喝着赵振国带来的鹿血酒,气氛融洽得就像一家人一样。
赵振国打从见着老人的那刻起,就琢磨着,得把以后的好光景跟他说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他借着那股子酒劲儿,跟老人聊起了自己做过的一个梦,梦里头,他瞧见了四十年后中国那番繁荣昌盛的模样。
老人非但不笑话他,反而笑眯眯地问:“四十年后的中国,会是个啥子样儿哦?”
赵振国正身,“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那时的我们已经不用在夹缝中求生存,不用担心别国的技术垄断,不用担心别人用“援助”暗喻嘲讽,祖国母亲已经足够强大,强大到能庇护所有她的子民…
老爷子没有打断他,听他细细讲着未来的发展,军事、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各个领域都跻身世界前列,再也不会随意被人“卡脖子”。
老爷子脸上露出淡淡的忧伤和欢乐,复杂的情绪杂糅在一起,令他的目光有些湿润。
他对国家是有信心的,但同时他也知道目前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差距。
赵振国知道他复杂的心绪。后世的研究者曾有句名言,大致意思是,如果这个年代的人们清楚地知道我们与别的国家的差距,不知道还有没有勇气奋起直追。
什么差距呢?大概是别人穿着风衣的时候我们穿着有肥大袖口、带着油渍和补丁的灰蓝色棉衣,别人用着冰箱彩电洗衣机,出行开汽车的时候我们骑着千辛万苦买来的二八大杠,收音机依旧是比较奢侈的家用电器…
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了老爷子的政策之后,数以亿计的科学家、工人、农民、商人……一点点为基石筑垒起来的。
老爷子静静听着,从二十世纪听到二十一世纪,时代仿佛在他面前变作一副副画卷,所有的不容易所有血泪和汗水,所有的成就和进步,都随着赵振国的讲述变成可预见可想象的画面。
那样富强,民主,自由的国家…
真好啊,他想。或许自己有生之年看不到,但如今能知晓,也是余生宽慰。
国家有这种敢作梦的小同志,真好啊!
...
饭桌上的人都听得入了神,半晌没人吭声。
过了一会儿,王新军忍不住开口问道:“这事儿,真的能成么?”
老爷子一听,放下手里的筷子,拍拍桌子,斩钉截铁地说:“我们还是要雄起噻,肯定搞得成!”
说完,老爷子冲着赵振国问:“娃儿,你那个鹿血酒整挺好,你对国企改制怎么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七零:开局打猎养家,我把妻女宠上天,重生七零:开局打猎养家,我把妻女宠上天最新章节,重生七零:开局打猎养家,我把妻女宠上天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七零:开局打猎养家,我把妻女宠上天,重生七零:开局打猎养家,我把妻女宠上天最新章节,重生七零:开局打猎养家,我把妻女宠上天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