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半道,前方赶来个青衣小厮,拦住了去路。

  “兵宪大人安泰!”那青衣小厮抱拳:“小的是白水县李家的下人。”

  刘应遇缰绳收紧,战马喷着白气原地踏了两步,他抬手,身后部队停下。

  “何事?”

  “大人远来辛苦,我家老爷有一座府邸,地方宽敞,足够容下贵军。

  若是兵宪大人不嫌弃,倒不如将军队暂时驻扎在老爷那,老爷已备了上房…”青衣小厮眉目低垂,神情恭敬。

  嘿,有点意思啊,冤大头自己送上门来了。

  这倒是个新鲜事儿。

  毕竟,他们要真驻扎在府邸,那可还得管饭,就算是寻常饭菜,这几百张嘴,还都是些壮小伙,花销可不少。

  刘应遇心中暗自想着。

  "你家老爷如此盛情,本官也不便推辞。"他接着说道:“带路吧。”

  小厮一听,忙不迭地侧身。

  “大人这边请,小的这就为大人带路。”

  白水县城三面环山,仅北门有官道通延安府。

  部队绕了个弯,拐进了县城城门口。

  城墙年久失修,护城河也见了底,成了一片绿地,城门半掩,铁蒺藜横在吊桥前。

  两个衙役抬着告示牌挤到人前,黄纸上面写着今日施粥的人家,卷起的一角,露出未撕干净的免税诏。

  白水县令董运隆带着一众佐贰官,身着官服,在城门口候着。

  早在部队还未抵达城门,守卫便已快马加鞭,将消息传入城中。

  “恭迎兵宪大人!” 众人大礼参拜。

  刘应遇翻身下马,踏入城门,路过时斜眼瞄了眼那黄纸。

  上面的人家倒还蛮多,写了一长串。

  “兵宪大人此番前来,若还未寻得合适的驻扎之处,不妨就到下官家中暂且安顿。

  虽说寒舍简陋,比不上府邸,但也能让大人有个落脚的地方。”董运隆微微侧身。

  “董县令有心了,只是方才已有人家相邀,此事便不再劳烦董县令。”刘应遇走在队伍前列。

  董运隆看向那小厮,心中了然,不再多言。

  按照惯例,董运隆一路简要汇报县城治安民生,专门的差役在前方开道,两侧百姓避让。

  听着县令的汇报,刘应遇突然开口道:“我从延安一路过来,董县令可知道这草的事情?”

  “兵宪大人,此乃祥瑞之兆,下官已经上报给了皇上。只是县城里有些愚昧之人,传言这是妖怪所为。” 董运隆一怔,随即脸上堆起笑容。

  “下官已派人去查,并已把那散布谣言的人抓住!”

  “不知大人,打算在此地休整多久,又要去往何处?”董运隆神色略显紧张。

  刘应遇思索片刻:“明早便会出发,杨总督令我前去大石川,捉拿王大梁余孽。”

  大石川,董运隆知道,就在西乡县境内,位处汉中,安康中间,西安府的西南方向。

  而西安府,则是在白水县的西南方向,不会经过澄城。

  为了以防万一,董运隆问道:“兵宪大人,不知您是否要去澄城?”

  “本官如今当务之急,是赶赴大石川,完成总督交代的任务,晚一秒,说不得那王大梁就跑了,如非必要,本官不会去那澄城。”刘应遇认真道。

  嗯,虽然说刻不容缓,不过那澄城,是必要去的。

  刘应遇的话,模棱两可,但在董运隆耳中,就是另一个意思了。

  在董运隆眼中,刘应遇可是陕西境内,目前来说算是为数不多,干实事有声望的武将。

  懂了,那就是不会去。

  “兵宪大人,下官的任期已到,得不过如今外面兵荒马乱,下官实在忧心。不知大人能否在离开时,派兵护送我一程,至西安便可。”

  董运隆赶忙说道:“此次若能蒙您派兵护送,下官愿以五百两纹银聊表心意,略酬大人相助之恩。权当是给护送将士们的酒钱。”

  破坏水泥路的计划,很成功。

  帮他拖延了部分时间,现在他已经能够跑,该跑了!

  虽然是平调,但也足够董运隆离开这闹了仙灾的地方。

  “可!”

  刘应遇同意了。

  接着往里走,巷子来往的人很少。

  不过很快,刘应遇便知道了缘由。

  转过两道街口照壁,米香扑面。

  朱漆大门前,支起三口大锅,饥民捧着粥碗,身形臃肿的乡绅正站在门口,握着粥勺,亲手盛着稠粥。

  那身形本该穿着锦缎,却憋屈的挤在麻布中,布料被撑得紧绷,绷在圆肚皮,粗胳膊上,金线暗纹在领口隐现。

  “您老慢用,多吃些,吃饱才有力气!”

  老妪伸手接碗,李乡绅的胳膊肘微微往里面缩,恨不得离老妪八丈远。

  他斜眼,便见了那带着兵器的刘应遇,粥勺给了旁边小厮,拂拂麻布衣衫,笑脸迎了上来。

  “这位便是我家老爷。” 小厮介绍道。

  “哎呀呀,今日大人驾临,真是让这小县城蓬荜生辉啊!” 李乡绅上前,抱拳道。

  “嗯。”

  刘应遇平静点头。

  又没有啥好处,他又不求人,何须对这些人客气。

  这些个乡绅呐,惜命得很,骨头都贱,越是客气,他还越是不得劲。

  “大人一路奔波,肯定累了,我这就命人带您去歇息。”李乡绅权当没见这态度,笑意更浓。

  经过那大锅,刘应遇瞥了一眼,那锅里熬的,是新米,而且很是浓稠。

  他抬眼望见那粥棚梁柱,敏锐的发现,那新刷的桐油遮不住抓痕,像有人被吊着十指,挣扎留下的痕迹。

  亡羊补牢吗?

  刘应遇明白了过来。

  毕竟谁闲得没事,放着好好的绸缎不穿,套上麻布,总不能是脑子被门夹了。

  一行人被带着,到了府内。

  李乡绅忙前忙后,指挥着下人安排房间,又命人准备茶水点心。

  “这李老爷,虽然长得胖了些,倒还算是不错,恐怕和咱们要去见的那乡绅相比,也差不多了多少。”杨鹤亲信由衷感慨。

  他是真心觉得,这乡绅不错。

  自打跟在杨鹤身边,在那陕西境内逛了一圈,他觉得自己的底线已经一降再降。

  ”哼,他们和那些劫掠村子的官兵又有何区别?不过一个明,一个暗罢了。”刘应遇冷哼一声。

  “这些米粮,说到底还不是从百姓口粮夺来的,如今只是把他们手里抢来的还回去了一小撮,百姓就得感恩戴德。”

  平日里作威作福,如今不过是听闻澄城之事,害怕引火烧身,才临时做戏。

  虽然董运隆说,传播谣言的人已被抓住,但他总觉得,妖怪之说,和这些人脱不开干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明末的方块人,重生明末的方块人最新章节,重生明末的方块人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