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享受着辛苦劳动后的午餐。

  齐悦然干了一上午的活,热得胃口都比以往差了很多。

  好在外婆家的饭菜向来是以清淡少油为主。

  齐悦然吃了许多蔬菜,又挖了点辣椒酱拌饭。

  开胃之后,食欲又马上上来了。

  “诶呀,我来得巧啊,正好碰上了你们家在吃中午饭呢!”

  “陈书记大中午到我们家来了,咋回事?”

  方兰君连忙放下碗筷,又把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迎到门口。

  陈皓是叶华平家所在的东山村的村支部书记。

  年纪不大,也算是知识青年下乡。

  整个东山村在他的带领之下也逐渐向好。

  是村民口中的好书记。

  “我今天中午,找德安有点事。”

  “叶德安!你是不是又背着我偷偷闯祸了?”

  方兰君看陈书记都找上门来了,首先就觉得大事不妙。

  “我才没呢!”

  叶德安梗着脖子,红着脸替自己辩驳道。

  “嫂子别激动哩,是好事!”

  陈书记走上前,从手中的公文包里头掏出一个信封来,仔细拍了拍上面的细小纸屑,随即双手递给了叶德安。

  叶德安表情疑惑,也不知道谁会给自己写信。

  皱着眉头就准备伸出一只手随便接住了。

  还是叶华平在一旁,严肃地提醒道:“陈书记来给你送东西,双手接是基本礼貌。”

  叶德安讪讪地咬了咬下嘴唇,伸出两只手接过。

  他先看了眼信封上的字,神情逐渐变得慌乱起来。

  哆嗦着拆开信封,认真地皱起眉头,看着信纸上的字。

  忽而,他的神态又变得慌乱起来,口中念念有词道:

  “我考上了,考上了!”

  叶华平听闻,也连忙凑上前去,看着弟弟手中的信纸。

  阅读一番后,才激动地跟方兰君说:“妈,弟弟考上一中了!”

  方兰君只念了小学。

  不认识几个字。

  只是看着信纸上的红色公章,才知道孩子们说的都是真的。

  “考上一中了?”

  这个好消息的到来,能让一家人一上午收谷的疲倦都一扫而空。

  “是啊,妈,超了分数线六七十分,全校第一,全市前五十!”

  “好啊,你们两个好孩子,会读书就好,就能从这个山里面走出去了。”

  齐悦然在一旁,也替舅舅高兴。

  她对此并不感到意外。

  因为她知道,舅舅不仅会是一中优秀的学生。

  三年后的高考,舅舅还考上了医学院,未来是一名出色的医生。

  “行了,嫂子,你们接着吃,我就先走了。”

  陈书记笑着拉起了手中的包,准备走出大门。

  “瞧我这脑子,都忘了陈书记还在,陈书记还没吃饭的吧,要不要一起吃点,我去厨房在炒两个鸡蛋,阿德,跟我去生火。”

  叶德安听了话,马上准备起身。

  “不用了,我就是趁中饭时候大家都在家,方便我来送通知书,我马上还得去下一个同学家里呢!”

  陈书记摆摆手,都要走到门口了。

  “那书记那两个莲蓬再走吧,刚从田里摘的,很新鲜。”

  “嫂子,我们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你若非要给我莲子,我就只能找出钱包来买了。”

  “好了,妈,咱谢过陈书记就行了,他还有事呢。”

  叶华平劝住方兰君,又转过身去和陈书记说话:“谢谢陈书记,麻烦您走一趟了。”

  “不麻烦,你们快吃饭吧,菜别凉了!”

  ·

  待陈书记走后,方兰君还在感慨:

  “真是好官,不拿我们的,还牺牲午休时间,一个个送通知书。”

  村里的通信不发达,门牌号不精确。

  送信的人通常不能一个个把信送上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把信放在村部。

  村民每隔一段时间上街的时候就会去村部看看,有没有自己的信。

  而这次,陈书记却一个个把高中录取通知书送到了村民们的家里。

  可见他对孩子们教育的重视。

  “但是……”

  方兰君在欣慰之余,又无奈地叹了口气:

  “阿德的学费……还是个问题啊。”

  餐桌上,刚刚的其乐融融,一下就转为了沉默。

  孩子们都不再向菜碗里夹菜,而是低头看着碗里的米饭。

  心里五味杂陈。

  叶德安为了这一刻付出了许多努力。

  作为乡镇初中的学生,能考上一中,就是全村的骄傲。

  很大概率以后能上了大专了。

  若是自己肯花点心思,上个本科也不是问题。

  更何况他中考还是全市前五十。

  “吃饭吧,”方兰君嚼着菜,又说道,“我拎得清,刚刚就是随口一说,学费的事妈来解决。”

  她高兴儿子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但一想到儿女加起来高昂的学费,又忍不住担忧。

  为了支持儿女读书,她不辞辛劳,尽力为这个家撑起一片天。

  哪怕加上叶思源的薪水,家里也不能算宽裕。

  更何况大女儿叶华云初中念完后没考上高中,更没考上中专。

  早早进入了社会,现在和家里的交流都很少了。

  这更让方兰君感到愧疚,总觉得亏欠叶华云太多。

  可想到自己大女儿的性格,却也无可奈何,只能随她去了。

  “妈,我的学费你不用担心,期末时候我找了兼职,攒了些钱,现在和悦然一起创业,势头很好,甚至能拿出钱来补贴家里了。”

  一顿中饭,叶华平现在吃得差不多了。

  她放下筷子,深吸一口气,一本正经地说出她早已准备好的话语。

  “家里的事你就别操心了!”

  家里条件虽然一般,但方兰君还不想让孩子还在读书的时候就考虑钱的事。

  “你做家教我知道,你说跟悦然创业,这是怎么回事?”

  “悦然是工业设计系著名教授的关门弟子,快期末的时候我们一起设计了一款小风扇,已经跟工厂那边对接生产了,实体店面估计刚开学那时候就能装好,预售效果就很不错,估计能挣到钱。”

  方兰君一听到女儿在学校上学,还搞着个体户的事,变得很着急。

  “你还在上学,怎么能去做生意呢,这太耽误学习了,我不允许!”

  连带着,她看齐悦然的表情也变得不善。

  叶华平很清楚自己的母亲。

  她是一定不允许自己在校期间干学习之外的事情的,尤其是个体户这种不稳定又被人瞧不起的事。

  她想了想,只好搬出魏教授的鼎鼎大名来救急了。

  “妈,您放心,这事儿绝对正经。”

  “学校研究生团队经常和外面厂家合作,我们教授也会受到邀请,帮企业进行设计和科技创新。”

  “悦然他们系注重实践,所以教授手中有很多项目呢。”

  “而且我们的启动金都是受学校支持的,您可以放心,我们不会被骗。”

  “……”

  方兰君看着女儿疲惫但坚定的眼神,心中既心疼又欣慰。

  她相信叶华平是个好孩子。

  她也知道,女儿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很多,甚至牺牲了自己休息和娱乐的时间。

  而且孩子也长大了,敢拼敢闯是值得鼓励的。

  女儿不可能永远在自己的管控之下。

  自己不能过于心疼女儿,这样反而会阻碍她的成长和进步。

  更何况她眼界不高,并不能给家里的第一位大学生提供很好的人生选择和指导建议。

  方兰君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但眼中闪过的是欣慰还是担忧,难以言明。

  她叹了口气,道:“你一直都是家里最懂事的孩子,但也不用太辛苦了。你们创业可以是锻炼,但也不用太想着钱的事,阿德和你的学费我和你爸会有办法。既然生了,我们就一定养得起!”

  叶华平听了这番话,鼻尖一酸。

  “妈,我知道了。“

  ·

  “姨,又来客人了。”

  齐悦然高声向厨房里喊道。

  叶华平和方兰君还在厨房洗碗。

  她本来也是想跟进去的,但是方兰君说什么都不能再让客人进厨房了。

  齐悦然帮她们收了一上午稻谷,已经够辛苦了。

  “谁啊?”

  “山上那家的大婶,来买鱼的。”

  “来了!”

  齐悦然又重新躺回椅子上打着蒲扇。

  留着大婶在原地发呆:

  【奇怪,这姑娘我没见过吧,华云也不长这样,她怎么知道我是住在山上的?】

  见方兰君走了出来,大婶才回过神来问道:

  “兰君,这个点你男人不在家,鱼卖不卖?”

  方兰君一愣,然后笑了起来。

  “当然卖呀姐,我这就去捕鱼。”

  她回答道,话语中透着喜悦。

  对于她来说,现在每一笔生意都不能放过,都是一个机会。

  叶华平和叶德安这么多年的学费,都是她这么一分一毛的攒起来的。

  方兰君带上秤和网兜,走向屋前的鱼塘。

  她的动作熟练而流畅,仿佛这一切都成了她的本能。

  她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那么坚定而忙碌,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

  齐悦然也跟着方兰君走了过去。

  站在鱼塘边,看着外婆熟练地将渔网收起,鱼儿在网中活蹦乱跳。

  阳光洒在外婆的身上,让她显得如此坚韧和能干。

  这个场景让齐悦然灵光一闪。

  她突然意识到,也许她可以将外婆家的这片田园开发成农家乐,以此为舅舅筹集学费。

  外婆家的鱼塘有着天然的优势。

  周围是绿油油的稻田,远处是一座座青山。

  这里的风景如画,让人心旷神怡。

  而且,外婆家的鱼塘里的鱼,都是天然养殖。

  味道鲜美,让人流连忘返。

  如果将这一切打包出售,一定会吸引城市里的游客。

  只是,她不了解这个年代的农家乐市场怎么样,发展前景如何。

  若是真能挣到钱,还能长久地发展下去,不仅是这一阵的学费,以后的生活也会好很多。

  不仅如此,外公叶思源也不必再在化工厂打工。

  一直在田间生活,身体一定会更加健康,人也能长寿。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九零:带着亲妈发家致富,重生九零:带着亲妈发家致富最新章节,重生九零:带着亲妈发家致富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