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夫人点点头,

  “国有国法,就算他是皇子,也不能胡来!你不用怕什么,他只是图一时痛快,不能拿你们怎样。如果他胡搅耍赖,不说皇上,我也不会容忍,会帮你的。”

  棉娘感激不尽,这种时候,能把话说得这么明白,这是真帮她啊!

  她正待说什么时,却见杜夫人突然直了眼睛,快步向那些箱子走去。

  鲁叔和两个丫环急忙跟上。

  有人欲拦阻,杜夫人视若未见,脚下不停,三皇子摆了摆手,示意让她过去。

  这位身后的势力,就算他身为皇子,也是得罪不起的。

  众人都不知道杜夫人什么意思,全都看向她。

  却见她直接走到一个箱子面前,一把抓起一枚雕花银簪,仔细看了看,然后紧紧攥在手里,全身微不可察地颤抖起来。

  她转过身来,面向盛家人,声音发颤,

  “这是谁的簪子?”

  棉娘一见,这不正是自己一直收藏的那支发簪么?

  “这是我的。杜夫人……你认识这支簪子?”

  杜夫人一愣,随即道:

  “我是认识它,你从哪里得到它的?”

  棉娘立刻激动起来,天呐,她该不会就此能找到娘家人了吧?

  “我一直带着它啊,我养母曾说,她捡到我的时候,这支簪子就在我身上。杜夫人,你认识它是哪家的吗?”

  杜夫人又愣了一瞬,神色古怪,

  “棉娘,你告诉我,你今年究竟多大了?”

  棉娘略尴尬,

  “咳咳,杜夫人,不好意思之前骗了你,我今年十八,之前多说了十岁。”

  杜夫人身躯一晃,身后的丫环赶紧扶住她。

  “呜呜,棉娘,你就是我的女儿呀!我是你的亲生母亲呐!呜呜……”

  杜夫人此时,完全不像一个成熟的妇人,哭喊着扑向棉娘。

  棉娘懵了。

  这位她一直觉得很和善的夫人,竟然是她的母亲??

  杜夫人紧紧抱着她,痛哭不已,

  “棉娘,我苦命的女儿啊!我们都对不起你啊!呜呜……当年我就不该答应死老头子,把你留在京城的,呜呜……结果一别就不见了人,还是老天爷可怜我,把你又送回来了,呜呜……”

  棉娘听得稀里糊涂,但长久以来形成的警惕习惯,让她问了一句不合时宜的话:

  “杜夫人,你,该不会搞错人了吧?”

  杜夫人呜咽的声音更大,抱得也更紧了。

  一旁的鲁叔道:

  “小姐,夫人应该没弄错,你的面相与我家老爷年轻时极为神似,仔细一看,与夫人其实也颇有相似之处,这是作不得假的。再加上这支簪子,老奴也认识,当年亲眼看到你娘亲插在你襁褓上的。”

  这么说,这是真的?

  杜夫人真是自己的亲娘?

  棉娘如堕入梦里。

  她其实早就习惯了没有亲生爹娘的生活。

  起初她以为自己的亲娘就是阮氏,可后来阮氏告诉她,不是。这个世上,有太多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事情了,棉娘不过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而已。

  从那时候起,她就忍不住会经常想,自己为什么是孤儿?

  爹娘是谁,还在不在人世?是被强盗杀了吗?

  还是因为自己乱跑,被遗失了?

  或者是生活艰难,养不活她而抛弃了她?

  想法很多,不过都是白想。

  慢慢的,她就习惯了,不再乱想了。

  比起那些幻想,怎样活下去,才是更值得思考的事情。

  过往的种种浮现在她脑海,她也忍不住红了眼眶,反手轻轻抱住杜夫人。

  现场所有人都有些发呆。

  尤其是盛家人,想不到棉娘竟然在这里找到了亲娘?

  这可是大喜事啊!

  众人皆是由衷的替棉娘感到高兴。

  只有三皇子郁闷不已,他就是来找个茬的,怎么反倒促成了母女相认?

  问题是,这俩人相认,恐怕也不会感激他啊!

  等杜夫人回过味来,只怕就要找他麻烦了。

  现场也没搜出证据来,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于是他一挥手,带着人悄悄溜了,话都没有说一句。

  杜夫人抱着棉娘呜咽了好一会,才抬起头来,眼里满是泪水。

  她一把拉起棉娘的手,

  “棉娘,你跟我走!咱们先去找一个糟老头子讨说法去!”

  鲁叔苦笑,示意车夫把马车驶过来。

  杜夫人刚要走,却想起一件事,四下望了望,问道:

  “三皇子人呢?”

  鲁叔回:

  “夫人,三殿下已经离去了。”

  杜夫人咬牙,

  “跑得倒挺快!先不管他,他跑不了。”

  说着,拉起棉娘要走。

  棉娘哭笑不得,这位真是个急性子,她得先跟盛家其他人打个招呼才行呀。

  二郎五郎三妹等人已经围过来了,纷纷上前见礼。

  这也是他们的前辈了。

  杜夫人回过神来,也一一与盛家人回礼,说等会再来正式拜访。

  上了马车,杜夫人就紧紧拉着棉娘的双手不放。

  棉娘听着杜夫人与鲁叔的解说,才算明白了,自己当初为什么成了孤儿。

  十六年前,正是大元国西部动乱的时期,加之朝局不稳,敌国趁机大举兴兵犯边,那时候的情况,比现在的北部战事还要激烈和危险得多。

  在这危急时刻,棉娘的亲爹杜元帅,就是那时候挂帅出征,迎击敌军的。

  到了边关后,杜元帅指挥若定,用兵如神,很快就接连打了几场胜仗,将敌国的侵略姿态遏制住了,一时间声威大振!

  可就在这时候,朝廷传出一股风声,说杜元帅势大,兵多将广,有谋反的可能,必须立刻加以挟制,否则将尾大不掉,后患无穷。

  好些臣子出于各种原因,上奏皇上,要求削其兵权,或者换帅。

  那时候老皇帝已经登基,不过当时朝局不稳,各方势力很大,皇帝掌控不足,很有可能被迫妥协。

  这种风声,都传到边地去了,不管是百姓还是将士,都是人心浮动。

  这种情况,怎么与敌国对垒?

  敌国虽然吃了几次败仗,却并没有伤筋动骨,还在严阵以待,这种关键时候,怎么能临阵换帅,或者削弱自己的实力呢?那是对将士们的不负责任,更是对边地千万百姓可能再次遭遇苦难的漠视。

  必须堵住那些居心叵测的众臣之口!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嫁山里汉,状元娘子我不当了,重生嫁山里汉,状元娘子我不当了最新章节,重生嫁山里汉,状元娘子我不当了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