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从李向前的办公室里出来,又去了一趟魏主任办公室。

  果然,魏主任全程笑脸,主动给李龙倒水:

  “小李啊,这回州社那边的同事可是把你一顿好夸啊。说小点是咱们县社这两年做的好的,说大点这可是给咱们自治区本土产业长了志气啊!”

  李龙也没想到魏主任会把这件事情上升到这么高的高度,他是真的惊讶了,接过水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主任,不至于吧?”

  “咋不至于呢?你想想啊,咱们北疆雪大,年年将近半年的时间都是冰雪天,这扫雪对于各单位来说都是头等任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扫雪的扫把要不好,那扫雪能好到哪里去?

  头两年咱们都用芨芨草扎的大扫把,说实话,那质量就有点不好说,好用的能用两年,不好用的用两天。

  自从前年你开始管这大扫把的质量,咱们自己用的大扫把,冬天扫雪的时候就没掉过一根芨芨……说实话,大扫把那杆子抓起来多好,那竹子扫把尽是格棱子,握着都扎手……”

  魏主任说着激动起来都吊起了书袋。

  “自治区那边的领导为什么不想用大扫把,还不是给气的?这年头领导也是要扫雪的嘛,弄个质量不好的扫把,雪没扫开芨芨掉了一地,谁看谁不气?是吧?”

  的确是这样。

  “所以你看,你把扫把的质量抓好了,咱们社里出名不说,这自治区领导用了好扫把,那脸上也有光不是?咱们是有好东西的嘛,扫雪还是得大扫把嘛……”

  这玩意儿也是有地域观念的。

  竹子扫把便宜是因为竹子长的快,跟树一样偏偏还是草本植物,一长一大片,和芦苇还是近亲。

  芨芨草也一样啊,这玩意儿荒滩上也到处都是,利用好了也是给大家增加收入的好东西。

  李龙把控质量关,本意是给自己树起一面旗子,没想到这副作用还挺大。

  “好好干,我发现老李眼光还真就是挺毒,发现了你这么个好苗子——话说小李,你真不打算入编?你要改主意想入的话,我现在就给你打报告!”

  “谢谢主任了,入编我就没这么轻松了——现在这样就挺好的。”李龙急忙摆手。

  “好吧,也是,那这次大扫把的活你认真干,有什么需要协调的,找老李或者找我就行。”

  魏主任又和李龙聊了一会儿,才算放他走。

  又长脸了啊。

  魏主任在这个位置上,钱是不缺的,权也不小。但长脸的事情说实话,这两年比前面几年都多——而且基本上都和李龙有关。

  这是自己的福将嘛。

  李龙从供销社里出来,回到大院子里。

  杨大姐正在带着明明和昊昊晒太阳——这时候的阳光还有些毒,不过院子里有树,杨大姐把放两个孩子的小木床摆在树下,树叶子漏下来的点点阳光刚好。

  看李龙回来,一边摘菜一边看着孩子的杨大姐笑着说道:

  “她叔回来了,这孩子真乖——刚才才换了尿布,也不哭不闹的。”

  李龙知道杨大姐照顾两个孩子很尽心。顾晓霞也是好说歹说才让杨大姐同意收下每个月的五十块钱的。

  杨大姐本意是五十块钱还包括菜钱,李龙当然拒绝了,家里又不是没钱,杨大姐对孩子又好,又做衣服又做玩具的,这钱再多给点都没问题。

  只是她不收。

  李龙逗了两个孩子一会儿,便开着吉普车出去了,出去的时候还和杨大姐说一声,中午不在家里吃饭了。

  两个孩子很乖,加上有杨大姐照顾,李龙还真就挺放心的。顾晓霞中午会回来给孩子喂奶,李龙在城东的村子里订了牛奶,每天早上会送过来。牛奶有多,不光三个孩子喝,大人也喝。

  就这一点,杨大姐心里对这个家的认同更强了。

  照顾两个孩子也是尽心尽力。

  而且顾晓霞也给她说了,等市场盖好,李龙会买下几门面,到时孩子能上学托儿所,门面房就让杨大姐去开店,做饭或者做其他生意都行。

  这一点杨大姐觉得真是可以——市场里做饭,推着车子虽然有得赚,哪有固定的店面好?

  李龙开着吉普车到了大哥院子的时候,李建国他们开拖拉机去打瓜时干活还没回来。

  杜春芳正在灶台前烧火准备做饭。

  和前世不一样,眼下李家是双眼灶,一灶焖饭一灶炒菜。

  李龙下车看到后,急忙过去帮忙。

  案子上准备的是俩菜,一大盘开剥处理好的鲫鱼,一盘切好的辣子西红柿和茄子,这道菜算平时大家吃的最多的。

  家里种的是长茄子,那种圆茄子肉肉的,一大家子都不喜欢吃。

  “你来,我烧火。”杜春芳一看小儿子回来了,立刻就让出了主厨的位置。她是有自知之明的,虽然也做饭,但这做饭的手艺是不如李龙的。

  虽然杜春芳和梁月梅的观念都是一样,男人就不进厨房,但在北疆生活了两年,杜春芳现在略有点改变,还是吃的好点儿比较好。

  这鱼她还能炖好,这炒菜她觉得自己真炒的不好吃。

  那就让贤。

  李龙乐了,接过铲子就开始操作起来。

  炒辣子茄子西红柿,这道菜无认是拌面还是就着米饭吃都行,通常都是炒的很烂,特别是茄子几乎要成糊状最好。

  炒的时候加的是夏天燷的荤油,里面还有成块的肉,味儿散出来更香。

  “哟,小龙做饭了?这菜味道真香!”对门的陆家两口子从地里回来,李龙分明看到马车上拉着两捆子芨芨草。

  果然,大家都懂得先下手为强。

  陆大嫂的话让杜春芳都感觉脸上有光,反正小儿子干啥都行,后世那么多行的那句话就是给小儿子准备的。

  陆大嫂说完就牵着马车回院子了,陆英明原本打算聊几句的,看李龙忙着炒菜,犹豫了一下还是回去了。

  等李建国和梁月梅开着拖拉机回来的时候,李龙这边饭菜都已经做好。

  这才几天没见,李建国又黑了一些。

  北疆别的都好说,就是这阳光紫外线非常的强,特别是盛夏初秋,这时候也没啥防晒产品,在外面干活难免变成炭头模样。

  哪怕男人戴草帽女人扎头巾,那也一样。只有秋后进入冬天,天天在屋子里,差不多一冬天能捂白一些。

  不光这样,准噶尔盆地南缘这一片风也不小,风吹日晒的,人都略有点老相了。

  也就越来越普及的机械化,算是把大家的面相给救一救,不然一到夏天,真不好看。

  看到李龙在,看到桌子上被纱盘扣着饭菜,李建国和梁月梅都笑了,他们知道肯定是李龙炒的菜。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着饭,说着事情。

  李龙也把扎大扫把的活到了的事情给说出来了。

  “咱们队至少能扎三四千个。”李龙没说全数,“队里杆子肯定不够,我觉得大哥抽这两天有空还是去砍杆子,这样挣的钱多一些。”

  扎扫把费时费力,扎一个扫把的时间,能砍五六个杆子了。如果附近合适的树多,砍十来根也够了。

  扎大扫把同样需要准备原料,割芨芨草,刷草叶子等等。

  芨芨草不可缺,杆子同样不可缺。

  “好。”李建国说道,“那明天我就开拖拉机进山砍杆子去。”

  饭还没吃完,那边陆英明也过来了。

  其实队里人都明白,这段时间如果没啥变化的话,扎大扫把的活就来了。

  编抬把子的活是少数一些人干的,其他人就算羡慕也只能干瞪眼,毕竟人家最先照顾的肯定是自己人。

  但扎大扫把这活大家都能干,像陆家都已经开始割芨芨了。

  毕竟芨芨草就那么多,你多割一点别人就少割一些。

  陆英明聊了几句家常,说了一下打瓜的事情,这边也就吃完了。

  收拾的事情梁月梅揽了过去,李龙他们就在棚下面坐着聊着。

  “扎大扫把的活来了。”李龙知道陆英明想说啥,便直接说了出来,“今年活比去年还要多一些,时间差不多,反正多扎就扎挣钱。”

  “那可好。”陆英明一听就知道稳了,“这大扫把一扎,再加上到时打瓜一收,完后我看我家也得买台拖拉机了。”

  队里有拖拉机的人今年麦季都挣了大钱,加上后面去给牧民打草也挣了不少。

  这一点眼红的人可不少。

  所以陆英明也想买台拖拉机,这样明年再弄台收割机,他也可以挣一波快钱。

  想法是好的,而且眼下这路子很清晰。打瓜籽就算降价,二十亩地咋也比去年李家十亩地赚的多吧?

  再加上这扎大扫把,还有秋后的苇子,这钱就不少了。

  正说话的时候,许海军也过来了。

  他是听说李龙的吉普车开回来了,便想着过来打探一下情况。

  看人都在这里坐着,许海军把姿态放的很低,拿出盒白雪莲烟给每个人散着,然后坐下来问李龙:

  “我听说每年这时候你都能给队里弄来扎大扫把的活?”

  “嗯,今年也有。”李龙对许海军还是挺欣赏的,这个人就是那种“大丈夫岂可郁郁久居人下”那种,但又傲,能认清自己。

  聪明人,可交。

  “嘿,那可好。价格三块?”许海军又问道。

  “今年价格高点儿,三块五。”李龙笑着说道。

  社里提价,他也提,不过提一点儿。

  “嘿,那可不便宜。”许海军笑了,“这可是给大家谋福利了,这钱赚的……不过我在部队里可听说了,这大扫把不如竹子的好用,我们部队里的大扫把都改竹子了。”

  “竹子扫把?那哪有咱们的芨芨草扫把好用?”陆英明一脸不屑,“那个咯手,扫不干净,使不上劲,就占个便宜了,还用不了多久。”

  “人家不听啊,我们部队当时采购的芨芨草大扫把,有一半都是扫没几天就掉芨芨,有的一根一根的掉,有的一把一把的掉,那后面谁还敢用?”

  这是实话。

  李建国和陆英明有些发愁的看向李龙。

  就连梁月梅在房门口也开了口:

  “那以后,芨芨草大扫把,活就没这么多了?”

  虽然自家赚钱的生意不少,但梁月梅知道李龙在这方面有中介费的。一个扫把也赚不少。眼下这么一搞,那后面这个进项会不会就没有了?

  “那不会。”李龙笑笑,“你们知道为啥我每年都会把大扫把质量要求那么严?不就是防的这一点嘛。

  那芨芨草大扫把,扎好了就是比竹子的好用。扎不好就是祸害,这个咱们都清楚。我防的那么严,就是怕这大扫把拉出去用,特别是那些机关单位,管人管事的地方用着不好,那一句话就把咱这活给断了。”

  “那……你是说,这事以后会一直干?”李建国听出话里的苗头了。

  “是啊,我今天领活的时候,领导也说了。其实今年本身也可能就没活了。自治区的一个领导用过那些质量不过关的芨芨草大扫把,说这个不好。

  然后呢,咱们的扫把也有领导用过,人家说好着哩,结果用咱们的就发现这几年咱们的质量都有保证,所以今年不光有活,而且量还多。”

  李龙这么一说,李建国陆英明都笑了,这可是好事啊。

  有的时候大家可能不觉得,真突然发现有可能这活没了,少挣一大块子钱,那感觉一下子就清晰起来。

  “嘿,原来还有这样啊。”许海军原本是过来打探消息的,没想到听到的消息让他大感意外。

  “你先前就开始布局了?这真没看出来!”许海军这时候对李龙真就异常的佩服了。

  同村的小伙子他基本上没有佩服的,特别是以前的李龙。

  但后面李龙的变化他看出来一些,这回当兵回来发现李龙更利害了。

  他过来打听消息其实也是存着提醒李龙的意思,未尝没有让李龙小欠一个人情的想法。

  可能也是潜意识的。

  但没想到李龙这里竟然已经早就布好局,完美的把这个问题给避开了。

  能打听到自治区那边领导的情况,许海军心底里是有一点不相信的。

  但李龙说今年大扫把数量比去年多,那大概率是真的。不然李龙打肿脸充胖子自己多加任务赔钱采购吗?

  不至于。

  所以许海军是相信的。

  “那我就准备割芨芨草去了。”许海军站起身说道,“这队四下碱滩上芨芨草不少,不过真要算过来可能也不够。”

  “咱们队里这些芨芨肯定不够,我还要去分一些任务给其他村队。”李龙也是明说,“不然我这活可没办法完成。”

  去年的事情出了,李龙眼下就相当于给别人明说,不要想着像张强那样的蠢货干截胡的事情,外面自有愿意干活赚钱的人。

  许海军骑着自行车走了。

  陆英明也走了,走了后李建国才对李龙说道:

  “小龙,你看我想把老陆也叫上去砍杆子咋样?”

  “行啊。咱们队里咋说也得缺两三千杆子,你一个人肯定砍不够。”李龙笑笑说,“多找些人没问题啊。”他的意思这事就交给大哥自己去干了。

  “杆子去年的价格是五毛。今年你可以提到七毛到八毛。我这边大扫把一个三块五,大家肯定也愿意买杆子。毕竟自己砍,咱们这附近能砍的地方不多。”

  李建国点头同意。拉一帮人进山,这样安全有保障,也能让别人欠个人情。

  “我得去队长那里,把这事情说一下。”李龙也站起身说道,“从明天开始,我就要天天收扫把了。”

  李龙过去的时候队长许成军正准备出门。这两天打瓜虽然还没成熟,但也算是关键期,不管地里有没有活,他每天都是想着去看看。

  这二十亩地可是承载着他拖拉机的希望。

  许成军当然不可能没钱买拖拉机,但花钱总得有个进项由头,这打瓜籽就是最好的一项。

  看李龙过来,许成军开着玩笑:

  “小龙你可是好久没到我这里来了,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队长,我还真有事。大扫把的活来了,我给大家说一声。”

  “行行,你自己去通知吧,嗨,还是我来给你开机子吧。”

  队里虽然发展了,但老式的麦克风并没有什么变化。

  许成军给李龙把麦克风打开,喇叭通上电后,先拍了拍,李龙在门口听到外面杆子上大喇叭里传来了“噗噗噗”的声音,知道通了。

  “今年大扫把啥行情?贵了还是便宜了?多了还是少了?”

  “多了,也贵了。”李龙应了一句,然后指了指麦克风说道:

  “我这一通知,你都知道了。”

  于是李龙便开始通知。

  “嘿?三块五?这价钱可真好!”听李龙通知了三遍,许成军立刻就改了主意,“那我就不和你多说了,你忙你的去,我去地头割芨芨了——我家麦茬子地北面有一片芨芨,长的不错,可不能让别人给割了!”

  看着许成军套着马车匆匆离去,李龙也笑着上了吉普车。

  短暂平静后的村子像突然睡醒一样,原本还打算在家里偷个懒,躲一躲秋老虎的人家纷纷从家里出来,像出窝的蚂蚁一样奔着四面八方而去。

  托这两年扎大扫把的福,每一户心里都有一块上好的芨芨草宝地,还有一些可以砍杆子的地方。

  现在事情明朗了,大家都想着可别让别人占了先。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八一渔猎西北,重生八一渔猎西北最新章节,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