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东把最后一个绳结打好,拍了拍手上的灰,淡淡道:

  “一锤子买卖才算成本,要做回头客,这就是咱们的脸面,是咱们靠山屯的‘信誉’。这笔钱,绝对不能省。”

  他还特意让读过高中的白雪,设计了一款信纸。

  信纸的页眉,是靠山屯简笔画的山水风光,下面印着一行小字:

  “兴安岭的问候,来自北国深山的情谊。”

  每一个包裹里,都附上了一封林东亲笔撰写,再由白雪誊抄的手写感谢信。

  信里的话朴实又真诚:“尊敬的顾客朋友,感谢您不远千里选择我们的产品。这小小的包裹里,装着我们靠山屯人最实在的心意。若有任何不周,万望海涵,来信必复……”

  一个月后,沪市。

  某单位的办公室里,科长陈建国正小心翼翼地,用剪刀划开一个来自东北的包裹。

  “老陈,又从东北买啥好东西了?”对面的同事打趣道。

  “上次买的野猪肉干,我爱人孩子都抢着吃,让我再买点。”

  陈建国笑着,一层层地剥开包装,嘴里啧啧称奇,

  “你还别说,这山里人真实在,你看看这包的,比寄咸菜还严实!”

  当他取出被保护得完好无损的肉干和肉酱,最后从包裹底层,发现那封带着淡淡松木香气的信纸时,他愣住了。

  他展开信,逐字逐句地读着,办公室里一片安静。

  读完,他沉默了许久,才长长地舒了口气,对着同事感慨道:

  “这买的哪里是山货啊……”

  “这买的是一份如今越来越少见的,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尊重。”

  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另一个兄弟单位的号码:“喂,老王啊,我跟你说个好东西……”

  类似的故事,在京城、在津门、在羊城,悄然上演。

  一传十,十传百。

  邮购部的订单,从一开始的几天一单,变成了一天好几单。

  王小虎他们忙得脚不沾地,但脸上的笑容,却一天比一天灿烂和自信。

  然而,林东站在窗前,看着桌上那张画满了圈圈点点的地图,眉头却微微蹙起。

  这点销量,对于靠山屯的产能来说,不过是毛毛雨。

  靠着口口相传,终究是太慢了。

  这个时代,信息传播最广、最权威的渠道是什么?

  是报纸,是杂志。

  尤其是那些发行量巨大,能在知识分子群体中引起巨大反响的刊物。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落在了后世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上。

  如果……能让一些全国报刊,刊登一篇关于“兴安猎人”和靠山屯的文章呢?

  那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林东的心,又一次火热了起来。

  第二天,林东拿着一份写得密密麻麻的计划书,找到了老村长李长山。

  “啥?登报纸?还要去全国有名的大报纸上登?”

  李长山捏着那份计划书,手都有点抖,像是捏着一块烫手的山芋。

  “东子,这……这得花多少钱?咱村集体账上好不容易才攒下那点家底,可都是大伙儿一分一毛挣来的血汗钱啊!”

  林东指着计划书上一个用红笔圈起来的数字,斩钉截铁地说:

  “叔,我知道这钱来之不易。但你想想,这钱放在账上,始终那么多。可要是投出去,打响了‘兴安猎人’的牌子,那以后就是十倍、百倍地往回赚!”

  他顿了顿,指着白雪新设计的包装袋样稿,上面那句“兴安岭的馈赠,来自靠山屯的真诚”娟秀又醒目。

  “咱们不光卖货,还要卖咱们靠山屯的故事!卖咱们是金奖产地,是英雄模范村!”

  “让城里人知道,买咱们的东西,不光是尝个鲜,更是支持咱们靠山屯人这种不服输、敢跟天斗的精神!”

  李长山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眉头拧成了疙瘩。

  林东的话,他听懂了,可那笔钱,实在让他肉疼。

  “叔,这事我来立军令状!”林东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要是这笔钱打了水漂,我林东拿我自己的全部家当给村里补上!责任,我一个人担!”

  李长山猛地抬头,看着林东那双不容置疑的眼睛,许久,才把烟袋锅在鞋底上磕了磕。

  “干了!东子,叔信你!”

  汇款单寄出去的那几天,靠山屯的气氛有点怪。

  大伙儿心里都悬着一块石头,既期待,又害怕。

  王小虎他们更是坐立不安,一天往邮局跑八趟,电话机擦得锃亮,生怕错过了什么。

  “东哥,这能行吗?跟往河里扔钱似的,连个响都听不见。”

  林东嘴上说着“等着”,心里何尝不紧张。

  这赌的,是全村人的信任。

  终于,在一个礼拜后的下午,邮递员老钱骑着那辆二八大杠,疯了似的冲进村委会大院。

  “不得了啦!不得了啦!”

  老钱把车一扔,从后座上解下一个鼓鼓囊囊的邮政麻袋,往地上一放,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信!全是给你们邮购部的信!还有汇款单!我这邮包差点没给撑破了!”

  一瞬间,所有人都围了上去。

  麻袋口解开,一封封来自天南海北的信件和一张张绿色的汇款单,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样,哗啦一下涌了出来!

  上海、广州、南京……

  那些只在地图上见过的城市地名,此刻都变成了真实的信封和沉甸甸的汇款单,堆在了他们眼前!

  “叮铃铃——叮铃铃——”

  靠山屯村委会那部黑色的老式转盘电话,从清晨开始,就跟上了发条似的,没停过。

  话筒被磨得油光锃亮,摸上去甚至还带着温度,似乎下一秒就要烫手。

  “哎,对对对!是兴安猎人!……啥?榛子蘑还有没有?我给您查查单子!”

  王小虎一只耳朵夹着电话,另一只手在堆积如山的信件和订单里疯狂翻找,脑门上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屋里屋外,打包的、登记的、贴邮票的,乱哄哄得像个集市。

  地上散落着麻绳、牛皮纸和漏出来的蘑菇。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山货特有的干香和墨水味儿。

  “火了,东子,咱是真火了!”

  王小虎灌了一大口凉白开,嗓子已经哑得像是破锣,

  “可再这么下去,人真要累倒了!你看这邮寄的单子,都排到半个月后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1987,开局狩猎大兴安岭!,重生1987,开局狩猎大兴安岭!最新章节,重生1987,开局狩猎大兴安岭!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