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了否定的答案之后,王老三就立刻联系刘大海了。

  面对他的疑问,唐东明依旧没有回话,只是抱着这只瓷瓶细细的看着。

  纹路的确是暴露了一些问题,但最起码东西是老的。

  烧制技艺不像是宋朝传承,再加上保存比较完好,所以看起来才会这么完美。

  得出这般结论,他心中也觉得有些奇怪,无论从什么角度看,这件瓷器的做工都是无可挑剔。

  轻叹一声,他开始在脑海中回忆有关汝窑的特征。

  真正的汝窑瓷胎均为灰白色,俗称香灰胎,从瓶口往里看,倒也的确能验证。

  而釉面多为鸭蛋天青色,釉层一般不会很厚,层次由浓淡区分。

  所以看上去,有时候会像是深浅不一的海浪,伴随着烧制温度和工艺顺序不同,釉面会开裂成纹。

  按照形状,分成了许多种类,如今手里这一枚看上去应该就是蟹爪纹。

  可仔细观察,又觉得有些不像……

  看着看着,唐东明也有些犯难了。

  他只懂细节,又没有亲自烧制过瓷器,眼前这只天青色汝窑瓷瓶,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面镜子。

  不管怎样辨别,它都具备汝窑所有的特征,可越是这样,就越是让人不得不去怀疑。

  将瓶子给翻过来,底部很明显有着五颗支钉。

  受限于工艺,通常汝窑瓷器在制作之时,会保留有一个底座来维持稳定性。

  而为了瓷器的完整性,工匠们会将底座细化成几个三角形的支撑。

  在出窑之后,用铁钳轻轻一敲,便能自然脱落。

  平日里瓷器朝上摆放,这些支钉的残余部分就很好地被隐藏起来,同时也更加的美观大气。

  唐东明的右手食指轻轻地抚摸着釉面,光滑平整,一点凹凸不平的感觉都没有。

  这让他微微皱起了眉头,按照历史记载,大约是明朝时期,人们才攻克了技术难关,大大降低了瓷器的瑕疵率,而宋朝的工匠很明显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综合这些特征,他快速地在脑海中思考了一番,如果没有判断错,这件瓷器制作的确精巧,但同样的,根本就不如汝窑所产。

  摩挲了一番瓶口,唐东明缓缓抬起头来,随手从桌子上取来一支手电筒。

  打开灯对着里面照了进去,同样光洁平整的内壁,也顺应着验证了他的想法。

  宋朝古人制瓷,多半不会考虑瓶身内部的结构。

  瓷器一开始的确要兼顾实用性,但随着时代推移,它逐渐的变成了一种上层阶级手里的奢侈品。

  而渐渐的,观赏性开始大过了实用性。

  为了使表面尽可能的光滑平整,匠人们只能将好的胎材放在外表,从而舍弃了内里的构造。

  如今自己手中这件瓷瓶,内壁和外表几乎是一样的光滑,除了没上釉面,摸上去根本没有任何区别。

  看来这或许根本就不是一件汝窑瓷器。

  很多人只顾着观察外表,却忽视了内里的构造,而总算有了既定的结论,他轻松了一口气。

  正当想要收回眼神之时,他眼角余光忽然瞥见瓷瓶底部有着一枚官印……

  “唐先生,你到底看得怎么样了,半天不说话,我这心里的确是焦急万分啊!”

  刘大海犹豫了半天,才缓缓开口。

  他知道鉴宝师在确认古董细节的时候,需要高度专注,旁人不得叨扰。

  方才他退到一边,目光落在唐东明的身上,见他表情一会喜一会疑,心里就像是坐过山车一样,起伏跌宕。

  若这件瓷器真的是假的,自己还要赔王老板钱……

  “已经有结果了,刘厂长,这件瓷器的工艺成色的确算上乘,但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这不是汝窑!”

  此话一出,刘大海扑通一下直接坐在了地上。

  这件瓷器,他是以三千块的价格给王老三的,这笔钱足足为玻璃厂赢得了一个月左右的喘息时间。

  可钱都已经花了,叫他该如何是好?

  “刘先生,厂子不容易,我也能理解,看在你今天将唐先生给带到我这儿来的份上,这钱可以不着急,反正我藏品多,也不差这一个!”

  王老三则是点点头,表现得十分豁达。

  瓷器真伪有了结论,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能跟着落地。

  至于三千块钱,于他而言,只是三十张纸罢了,算不了什么。

  退一步说,他当时也不仅仅是看上了这件瓷器。

  同样也秉持着做好事的念头,想过要帮刘大海一把,如今真相大白,也没必要闹得不愉快。

  “那就多谢王先生了!”

  简单一番话,直接让刘大海感动得热泪盈眶。

  而唐东明则是在脑海中回想自己方才看到的那枚官印,总觉得很熟悉,但却一时之间又想不起来。

  索性摇摇头,暂且将这些念想给按捺下。

  方才只顾着看瓷器了,他似乎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

  王老三看上去明显不怎么懂得鉴别古物,那么到底是谁告诉他瓷器是假的呢?

  随着这个想法在脑海中浮现,唐东明不由得看向了书桌之后的王老三。

  稍微犹豫了一下,感觉还是直接开口问。

  “王老三,据刘厂长所说,您是将东西买回去之后一段时间才发现不对,请问你是怎么发现的呢?”

  听到这话,王老三有些嫌弃地看了一眼那瓷瓶,随后漫不经心地回答,“哦!这个啊,我现在曾找一个瘸腿鉴宝师鉴定过,是他告诉我的!”

  瘸腿鉴宝师?难不成是瘸老三?

  瘸腿两个字,很快就引起了唐东明的注意。

  不过这属于他人隐私,他也不方便再继续追问。

  但也确实是有一阵子没有看到瘸老三了,上回去古玩市场,那些熟悉的摊贩老板也在感叹不见了瘸老三的踪迹。

  若这件事真的是他在背后操纵,其实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唐东明深吸一口气,思绪不由得再度回到了先前的那枚官印上。

  熟悉的图案,还有特制朱砂文字,倒有些像明宣德年间的风格。

  “王老板,你准备如何处置这件瓷瓶?”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1986:从鉴宝捡漏开始逆袭,重生1986:从鉴宝捡漏开始逆袭最新章节,重生1986:从鉴宝捡漏开始逆袭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