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可是自己老娘朋友的侄女。
而且王慧媛阿姨还在自己刚回城那会儿,出手帮忙安排了工作。
这多少都是一件恩情。
现在人家把侄女儿叫过来看病,就是自己还这份人情的时候了。
患者姓张,她对着方言说道:
“西医那边检查了肝功能和消化道,都没有发现有异常。”
“只是将我这个问题诊断为神经性呕吐。”
“说是因为我自己精神上有障碍,才导致的躯体疾病,需要把生活压力降低调整情绪。”
她有些激动的对着方言说道:
“但问题是我之前根本就没有任何精神压力。”
“后来他们又说,可能是因为我体内激素变化较大,影响到了肠胃系统的调节,因为月经停掉了。”
“用了一些治疗情绪焦虑和调节胃动力的药物,吃了过后我就一直想打瞌睡,也不知道是不是吃了他们的药的原因,现在话也不想说,性格也变得沉闷了,而且还不想动,时不时还会莫名其妙的生气,就感觉自己很不快乐。”
“所以后来我主动把这些药停掉了,但这种情况依旧没有好转,并且时常感到头昏。”
方言听到后,心里已经有了一些猜测。
但是大概方向还没确定下来,不过他表情依旧非常淡定,问道:
“还记得之前出现这种情况,是吃了什么东西吗?”
患者像是早就准备好这个问题,被问到后立马就回应道:
“这事儿后来我也复盘过,其实就是很普通的一餐,馒头,咸菜,小米粥,并没有其他什么东西。”
“甚至那天我水都没喝过。”
“我还回忆了在那之前一段时间的饮食情况,都非常的正常,和其他人吃住什么都在一起。”
想来也正常,患上了这种病,而且还治不好,患者肯定会回想自己之前到底干了什么。
所以方言问起来,她立马就回答了出来。
周围其他的医生这时候已经被绕的有些晕了。
肝功能没有异常,呼吸道没有异常,患者自己说自己精神情绪方面也没有异常,但是出现了停经和呕吐现象。
不管是哪一种,对于一个20岁的女孩都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从女孩的身材来判断,这一年半时间内吃东西后呕吐,让她几乎没怎么摄取到营养。
现在瘦的都快成竹竿了,营养明显不良。
面色晦暗,体型消瘦。
方言又观察了病人的舌苔,此时她舌苔薄。
切脉后发现脉弦细。
正常的舌苔是薄白均匀,干湿适中。
舌苔由胃气所生,胎薄白在正常情况下意味着胃气充足,脾胃运化功能正常,气血津液的生化有序,身体处于健康状态。
但病人肯定不属于健康状态,那么就涉及到舌苔薄的另外一个情况,就是病人体质虚弱也会出现舌苔薄的现象。
而弦脉这个特征,主要出现在肝胆病,疼痛,痰饮等生理情况下。
另外春天的人体脉象也是稍弦。
细脉这是对应的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当人体长期患病后伤气血,营养摄取不足,脾胃硬化,功能虚弱,无法生化足够气血时就会出现这种脉象。
脉弦细综合来看,一方面可能患者有肝郁气滞,或者长期情志抑郁导致肝气不舒,脾胃运化功能不足。
也可能是本身就体质虚弱,气血亏虚。
从舌苔和脉象来判断此时的病人也就只是个很虚弱,需要补气血的人而已。
至于进补就是吃东西,但她吃进去就会吐出来。
好家伙,绕了一圈又给绕回来了。
这直接整成俄罗斯套娃了。
其他人看到方言将舌苔和脉象写在了医案上,一时间也不知道这玩意儿该怎么治疗了。
就连方言自己都有些挠头。
四诊合参,加上之前病人说的西医诊断,种种迹象说明病人除了虚弱,就没有其他毛病。
方言看了一眼时间,发现还有20多分钟才到午饭时间。
他在想要不待会儿把人家带去食堂吃一顿?
看看到底会不会在就餐后的10分钟到半个小时内触发呕吐?
不过,他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感觉自己好像进入了一个死胡同。
特别是各种东西汇聚后出现在脑海里的提示。
所以方言又继续对着患者询问了起来,他要收集更多有用的信息:
“你在呕吐之前会有什么感觉吗?”
“就比如说发胀或者胃痉挛,或者感到恶心。”
患者摇了摇头说道:
“在呕吐之前没有任何预兆,不会感觉到恶心,腹部胃里也没有胀痛恶心这些不适的感觉。”
方言摸了摸自己下巴,略微思考了一下后又问他:
“那么吃完东西后,就没有什么感觉吗?就比如说感觉有些胀,或者依旧还是觉得很饿?”
患者对此方言说:
“吃完饭后感觉特别口渴,这个算吗?”
“算,当然算。”方言点头。
患者继续说道:
“这个情况我也是在后来才发现的,吃完后总会感觉特别口干,想喝汤或者喝水,但是如果喝了后吐的会更凶。”
方言点了点头,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询问下去,而是对她问道:
“你吐了过后,上厕所大便情况怎么样?”
患者想了想,然后说道:
“量比较小,而且干结,像是羊粪球一样。”
方言打了个响指,然后对着周围围观的中医们说道:
“我明白了,病主在肝,受病在胃!”
听到方言这个结论,其他人都有些懵逼的看向他。
其中一位说道:
“可是她这情况不是没什么问题吗?西医也检查过肝功能正常,肠胃也正常。”
方言摇摇头说道:
“我们刚才就掉进了这个逻辑陷阱里面,西医的诊断那是西医的,我们并不能从中医的角度排除肝上没有问题。”
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方言就不应该考虑什么西医那边的诊断情况,他在这里习惯性的把自己带入了前世诊断的状态。
前世他干中医的时候需要做什么?
那就是先看诊断报告!
并把这东西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
但凡换一个场景,方言根本就不会听患者说西医诊断报告。
抛开西医那些误导,就从病人现在的情况来判断,其实非常好判断。
方言对着周围不解的中医们说道:
“反胃这个问题,其实就属于胃气不降。”
“胃气不降在中医里,第1种可能是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导致饮食积滞在胃,使得胃气不降,很显然她这个吃进去就吐,不属于这种情况。”
“另外一种就是痰湿内阻,影响胃气通降,但很显然,她舌苔上判断也不属于这种。”
说完他竖起一根手指,非常肯定的说道:
“那么就剩下一种可能了,那就是肝郁气滞。”
众人面面相觑,如果按照方言这个逻辑,不考虑之前做的诊断和治疗,好像确实是这样。
方言接着说:
“而面色暗滞,性情沉闷,寡言易怒,经期不潮,这些所有的问题,其实全部都是肝气失疏,气机失畅的症状。”
“西医那边诊断是神经性呕吐,觉得应该和情绪有关。”
“其实这个诊断辨证对了一半,只不过他们用的方法不对而已。”
“用治疗焦虑抑郁的药,并没有治疗到根儿上。”
“所以我们把这事儿整复杂了,这就是个肝郁不舒,中运滞而失降的病。”
方言非常肯定的说道:
“肝郁气滞就是反胃呕吐的病机症结。”
这时候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那不对呀,为什么她的经也停了?难道就不可能是她下焦的问题吗?”
方言摇摇头说:
“病因还是在肝上,久病气滞血必瘀,她吐了那么久胃阴受损,肝郁更是严重,等到该来月经的时候,冲脉已经被阻塞,所以当月的月经就不来了。”
“所以这个病,我判断为肝、胃、冲三经之疾,藏血之脏郁而失疏,水谷之海滞而不纳,经血之海阻而不盈。”
听到方言这判断,其他人从头到尾捋了捋,顿时觉得有理有据。
好像也是目前比较正常的解法。
当然这个正常是把西医诊断给排除掉。
患者这时候大概也听出来了,是怎么回事儿,方言的意思是西医诊断上没错,但是治疗方法错了。
要用中医的方法来治才对。
想到方言说的和这些东西,她虽然不太懂,不过心里对方言还是更倾向于信任的。
“那方言哥哥,你就按照你的想法给我开药吧。”小张没有叫方大夫,而是用朋友家孩子的身份来称呼方言。
到时候这事儿就算方言没判断对,那说起来也没太大影响。
这方面,这些干部家的孩子比大部分普通人可要敏感的多,说话都是留了后路的。
方言也不傻,当然立马也明白了对方的想法,不过他却非常有自信。
对着女孩儿说道:
“张家妹子,我用旋覆代赭汤合小半夏汤来治你的病。”
“现在我马上开方子,让人去熬药,然后喝完药咱们再一起去食堂吃东西。”
“到时候看看还会不会出现,吃完马上就吐的情况。”
这姑娘听到后,人都傻了,愣了好几秒才问道:
“你的意思是,只需要一副药就能治好我?”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月票多了100,所以目前欠大家100000字。
晚点还有加更。
而且王慧媛阿姨还在自己刚回城那会儿,出手帮忙安排了工作。
这多少都是一件恩情。
现在人家把侄女儿叫过来看病,就是自己还这份人情的时候了。
患者姓张,她对着方言说道:
“西医那边检查了肝功能和消化道,都没有发现有异常。”
“只是将我这个问题诊断为神经性呕吐。”
“说是因为我自己精神上有障碍,才导致的躯体疾病,需要把生活压力降低调整情绪。”
她有些激动的对着方言说道:
“但问题是我之前根本就没有任何精神压力。”
“后来他们又说,可能是因为我体内激素变化较大,影响到了肠胃系统的调节,因为月经停掉了。”
“用了一些治疗情绪焦虑和调节胃动力的药物,吃了过后我就一直想打瞌睡,也不知道是不是吃了他们的药的原因,现在话也不想说,性格也变得沉闷了,而且还不想动,时不时还会莫名其妙的生气,就感觉自己很不快乐。”
“所以后来我主动把这些药停掉了,但这种情况依旧没有好转,并且时常感到头昏。”
方言听到后,心里已经有了一些猜测。
但是大概方向还没确定下来,不过他表情依旧非常淡定,问道:
“还记得之前出现这种情况,是吃了什么东西吗?”
患者像是早就准备好这个问题,被问到后立马就回应道:
“这事儿后来我也复盘过,其实就是很普通的一餐,馒头,咸菜,小米粥,并没有其他什么东西。”
“甚至那天我水都没喝过。”
“我还回忆了在那之前一段时间的饮食情况,都非常的正常,和其他人吃住什么都在一起。”
想来也正常,患上了这种病,而且还治不好,患者肯定会回想自己之前到底干了什么。
所以方言问起来,她立马就回答了出来。
周围其他的医生这时候已经被绕的有些晕了。
肝功能没有异常,呼吸道没有异常,患者自己说自己精神情绪方面也没有异常,但是出现了停经和呕吐现象。
不管是哪一种,对于一个20岁的女孩都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从女孩的身材来判断,这一年半时间内吃东西后呕吐,让她几乎没怎么摄取到营养。
现在瘦的都快成竹竿了,营养明显不良。
面色晦暗,体型消瘦。
方言又观察了病人的舌苔,此时她舌苔薄。
切脉后发现脉弦细。
正常的舌苔是薄白均匀,干湿适中。
舌苔由胃气所生,胎薄白在正常情况下意味着胃气充足,脾胃运化功能正常,气血津液的生化有序,身体处于健康状态。
但病人肯定不属于健康状态,那么就涉及到舌苔薄的另外一个情况,就是病人体质虚弱也会出现舌苔薄的现象。
而弦脉这个特征,主要出现在肝胆病,疼痛,痰饮等生理情况下。
另外春天的人体脉象也是稍弦。
细脉这是对应的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当人体长期患病后伤气血,营养摄取不足,脾胃硬化,功能虚弱,无法生化足够气血时就会出现这种脉象。
脉弦细综合来看,一方面可能患者有肝郁气滞,或者长期情志抑郁导致肝气不舒,脾胃运化功能不足。
也可能是本身就体质虚弱,气血亏虚。
从舌苔和脉象来判断此时的病人也就只是个很虚弱,需要补气血的人而已。
至于进补就是吃东西,但她吃进去就会吐出来。
好家伙,绕了一圈又给绕回来了。
这直接整成俄罗斯套娃了。
其他人看到方言将舌苔和脉象写在了医案上,一时间也不知道这玩意儿该怎么治疗了。
就连方言自己都有些挠头。
四诊合参,加上之前病人说的西医诊断,种种迹象说明病人除了虚弱,就没有其他毛病。
方言看了一眼时间,发现还有20多分钟才到午饭时间。
他在想要不待会儿把人家带去食堂吃一顿?
看看到底会不会在就餐后的10分钟到半个小时内触发呕吐?
不过,他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感觉自己好像进入了一个死胡同。
特别是各种东西汇聚后出现在脑海里的提示。
所以方言又继续对着患者询问了起来,他要收集更多有用的信息:
“你在呕吐之前会有什么感觉吗?”
“就比如说发胀或者胃痉挛,或者感到恶心。”
患者摇了摇头说道:
“在呕吐之前没有任何预兆,不会感觉到恶心,腹部胃里也没有胀痛恶心这些不适的感觉。”
方言摸了摸自己下巴,略微思考了一下后又问他:
“那么吃完东西后,就没有什么感觉吗?就比如说感觉有些胀,或者依旧还是觉得很饿?”
患者对此方言说:
“吃完饭后感觉特别口渴,这个算吗?”
“算,当然算。”方言点头。
患者继续说道:
“这个情况我也是在后来才发现的,吃完后总会感觉特别口干,想喝汤或者喝水,但是如果喝了后吐的会更凶。”
方言点了点头,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询问下去,而是对她问道:
“你吐了过后,上厕所大便情况怎么样?”
患者想了想,然后说道:
“量比较小,而且干结,像是羊粪球一样。”
方言打了个响指,然后对着周围围观的中医们说道:
“我明白了,病主在肝,受病在胃!”
听到方言这个结论,其他人都有些懵逼的看向他。
其中一位说道:
“可是她这情况不是没什么问题吗?西医也检查过肝功能正常,肠胃也正常。”
方言摇摇头说道:
“我们刚才就掉进了这个逻辑陷阱里面,西医的诊断那是西医的,我们并不能从中医的角度排除肝上没有问题。”
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方言就不应该考虑什么西医那边的诊断情况,他在这里习惯性的把自己带入了前世诊断的状态。
前世他干中医的时候需要做什么?
那就是先看诊断报告!
并把这东西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
但凡换一个场景,方言根本就不会听患者说西医诊断报告。
抛开西医那些误导,就从病人现在的情况来判断,其实非常好判断。
方言对着周围不解的中医们说道:
“反胃这个问题,其实就属于胃气不降。”
“胃气不降在中医里,第1种可能是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导致饮食积滞在胃,使得胃气不降,很显然她这个吃进去就吐,不属于这种情况。”
“另外一种就是痰湿内阻,影响胃气通降,但很显然,她舌苔上判断也不属于这种。”
说完他竖起一根手指,非常肯定的说道:
“那么就剩下一种可能了,那就是肝郁气滞。”
众人面面相觑,如果按照方言这个逻辑,不考虑之前做的诊断和治疗,好像确实是这样。
方言接着说:
“而面色暗滞,性情沉闷,寡言易怒,经期不潮,这些所有的问题,其实全部都是肝气失疏,气机失畅的症状。”
“西医那边诊断是神经性呕吐,觉得应该和情绪有关。”
“其实这个诊断辨证对了一半,只不过他们用的方法不对而已。”
“用治疗焦虑抑郁的药,并没有治疗到根儿上。”
“所以我们把这事儿整复杂了,这就是个肝郁不舒,中运滞而失降的病。”
方言非常肯定的说道:
“肝郁气滞就是反胃呕吐的病机症结。”
这时候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那不对呀,为什么她的经也停了?难道就不可能是她下焦的问题吗?”
方言摇摇头说:
“病因还是在肝上,久病气滞血必瘀,她吐了那么久胃阴受损,肝郁更是严重,等到该来月经的时候,冲脉已经被阻塞,所以当月的月经就不来了。”
“所以这个病,我判断为肝、胃、冲三经之疾,藏血之脏郁而失疏,水谷之海滞而不纳,经血之海阻而不盈。”
听到方言这判断,其他人从头到尾捋了捋,顿时觉得有理有据。
好像也是目前比较正常的解法。
当然这个正常是把西医诊断给排除掉。
患者这时候大概也听出来了,是怎么回事儿,方言的意思是西医诊断上没错,但是治疗方法错了。
要用中医的方法来治才对。
想到方言说的和这些东西,她虽然不太懂,不过心里对方言还是更倾向于信任的。
“那方言哥哥,你就按照你的想法给我开药吧。”小张没有叫方大夫,而是用朋友家孩子的身份来称呼方言。
到时候这事儿就算方言没判断对,那说起来也没太大影响。
这方面,这些干部家的孩子比大部分普通人可要敏感的多,说话都是留了后路的。
方言也不傻,当然立马也明白了对方的想法,不过他却非常有自信。
对着女孩儿说道:
“张家妹子,我用旋覆代赭汤合小半夏汤来治你的病。”
“现在我马上开方子,让人去熬药,然后喝完药咱们再一起去食堂吃东西。”
“到时候看看还会不会出现,吃完马上就吐的情况。”
这姑娘听到后,人都傻了,愣了好几秒才问道:
“你的意思是,只需要一副药就能治好我?”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月票多了100,所以目前欠大家100000字。
晚点还有加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1977大时代,重生1977大时代最新章节,重生1977大时代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1977大时代,重生1977大时代最新章节,重生1977大时代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