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零年代,“拾”这个字很是敏感,可以说是火遍大江南北。

  南方人拾水稻,北方人拾麦子,秋天拾干草,冬天拾煤球,春天拾野草,夏天拾野果,年岁小的拾衣服,年岁大的拾家具,更是有那么一句俗语,就算是地上有一根破木头棍子,也会有人把它捡回家去。

  话糙可是理却不糙,很多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对此保持怀疑态度,以至于对很多传承下来的习俗也是置若罔闻。总的来说,所有人都没有做错,只是受到了极强的历史局限性的影响。

  拾粪便是所有行业中最为特殊的一类。

  可别小看拾粪,不同的粪便可有不同的作用,鸡粪小且潮湿,再加上鸡有强烈的胃消化,可以将许多草籽和野虫进行消化,是上好的肥料,可惜的是鸡粪里面含有的大量病毒原还有碱,对土壤有不可逆转的伤害性,按照老一辈人的土话来说,就是容易把地面给烧坏,想要使用鸡粪必须要深化处理一下,这个过程也被称为沤肥。猪粪大厚浓稠而且稀,是上好肥料的储备方法,只可惜的是,家猪的数量极其少,想要养一头猪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现在人所完完全全不能媲美的,野猪的活动范围很大,而且攻击性很强,冒险去拾捡它们的粪便有些不太值当。狼粪因为食肉,所以粪便很容易成型,不过肉食动物的粪便容易风化,风化了的狼粪可以当做引火的材料。

  粪便种类各式各样,而张铁军之所以挑选马鹿粪便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来就是马鹿粪便很大,作为仅次于驼鹿的大型鹿类,马鹿的进食量很大,每天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进食,类似于长条形状的马鹿粪便容易用木棍夹起。二来便是马鹿的活动范围虽然很大,却很有规律,根据牛皮地图上的指引,马鹿的活动范围大概就是在鹿口坡附近,而且马鹿是群居性动物,方便观察,三来张铁军的储备粮不多了,如果能够借此机会打猎到一头马鹿,自己就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足不出户,可是在山林之中训练弓箭,为参加围猎大会做准备。

  同一些平原地区上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雨异曲同工,关东山则是十里春雨绵绵,百里大雪磅礴。

  在张铁军麦田周围是春意盎然,但是在鹿口坡附近却是寒冬凛冽。

  导致这种原因的很大因素就是因地制宜的元素。

  张铁军窝棚周围是阳面,再加上有几条地下暗河涌动,所以导致地表很容易温暖下来,可鹿口坡周围却终年被积雪覆盖,而且地处阴面,年年的积雪堆积在一起,久久未化。

  马鹿的生存活动很是奇怪,身材高大的它们却主要栖息在高山森林,草原灌丛这些地方,夏季多在夜间和清晨活动,冬天则是喜欢在白天活动,这一生活规律和很多生活在高原地区动物不太一样。

  今天张铁军的心情不错,刚一进入鹿口坡就发现了两条很深很深的雪中痕迹。

  按照张铁军的经验来说,这是一条“巡山界”,马鹿对于自己的生活范围有极强的领地意识,在自己领地范围内,它们会时不时地出来溜达一圈。

  俯下身子的张铁军蹲在雪地之中仔细观察。

  用手比量一下,马鹿的蹄印非常大,比梅花鹿还有狍子的蹄印大多了,大概和牛蹄脚印差不多。

  虽然脚印被风吹得有些看不清,但根据巡山界来看,蹄印不仅多而且杂,别看连续两年的自然灾害,让人一直在温饱线上挣扎,可是生活在关东山腹地的马鹿群却是悠然自得,人被饿得没法上山,少了人类的过多干预,这些马鹿的族群不降反升。

  巡山界很是宽阔,大概有两三米左右宽。

  “看起来碰到了不少大家伙儿。”张铁军仔细趴在一处雪包上观瞧。

  在雪地捕捉猎物,就像是开了外挂一样,暴风雪一停,紧接着就是艳阳高照,任何动物的行走轨迹都会在雪地上展露出来,甚至体态不同的动物留下的印记也不同,有经验的猎人甚至雪坑深浅,雪坑大小都可以推测出来猎物的种类和大小。

  枝枝蔓蔓的灌木丛歪歪斜斜地躺在雪地之中,周围更是平整得连一根草都没有,这是被大量动物踩踏过后的痕迹。

  鹿口坡的名字来源,一半儿是因为这里有马鹿出现,而另外一半儿则是因为这里曾经生活着一个不大的小村庄。

  鹿家屯。

  对于起名字,关东山地区的老百姓可以说很是形象。

  山坳之中地被称为“窝子”;平缓一点的山叫做“坡”;有屯垦的地方叫做“屯子”,这些都是缘起于多年前的闯关东活动。

  旧中国曾经有过三次比较大的移民潮,下南洋,走西口和闯关东。

  关里人先后在东北落脚后,人也是越来越多,从荒芜之地的三五家到后来的几十户人,逐渐的形成了屯,屯和屯之间距离两三里地,十几个屯又组成了一个一个的村,这些地方最一开始都是一些亲戚里道,相互投奔而来,基本就是一个大家族。

  有人先是落了脚,后来的那些三叔五婶二大爷便互相投奔而来。

  新中国成立之后,生产大队开始建设起来,鹿家屯也就集体搬走了。

  巡山界歪歪斜斜地上了坡。

  看这个巡山界,应该是鹿群一来一回走的了,走到头然后在转回去。

  “看起来这个大鹿是在这里过的夜。”张铁军在几棵折断的灌木丛树枝旁边发现了一小撮鹿毛和很深的一个蹄印。

  蹄印的宽度大概是十七八厘米,看起来应该是成年公鹿。

  雪地之中还有不少翻出来的草根树枝,这些鹿应该是在这里吃了东西。

  “拉了还不少...”张铁军蹲在一个“小黑包”旁边说道。

  马鹿的粪便很粗,也很分散,大概和手指头差不多长,手指肚差不多大。

  看起来这些马鹿应该是黄昏时候巡山,晚上的时候在这里吃的,然后排泄到了这里。

  有了这些线索,张铁军能够肯定,这些马鹿不会距离自己太远。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最新章节,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