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末,春节期间,昔日热闹的深城显得平静了下来。

  大量的人们已经各自返回家乡过年,这让深城这个移民城市显得空荡荡的。

  智云集团也不例外,毕竟智云集团的员工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也是需要回家过年的。

  但是一些外籍员工用不着什么回家过年,大多会从趁着这个假期进行游玩。

  智云集团总部的员工们来自全球各地,除了国人为主外,还包括了一部分来自其他国家的一些技术专家。

  作为一家世界顶级的跨国高科技集团,智云集团在管理型人才上的选拔基本都是国人为主,至今都没有出现过外籍的副总裁集团的高管,只是在海外分公司里拥有一些集团执行副总裁级别的高管,但也不多。

  然而在技术性人才的选拔上,则是采取海纳百川的方式,广泛招揽来自全球各地的顶级人才,所以智云集团的里的技术团队虽然还是以华夏人为主,但是也同样存在着不少外籍技术人员。

  尤其是海外的研发中心,外籍技术人员的比例是相当多的。

  毕竟智云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大小二十多个研发中心,其中的不少海外研发中心规模也非常大。

  如主要负责软件系统以及智能终端在欧洲适配任务的巴黎研发中心,负责部分储存芯片研发的德国慕尼黑研发中心,然后还有在莫斯科的数学应用研发中心,位于印度孟买的软件研发中心。

  位于新加坡的软件适配以及半导体研发中心。

  这些都是规模比较大的研发中心,也承担着智云集团里不少的研发任务。

  此外还有在各地区,各国里还有一些规模比较小的研发中心,主要承担智云产品或服务的本地化适配的研发任务。

  智云S系列手机以及附带的各种软件服务,那可是面向全球的,想要把手机卖遍全球,就必须尊重当地的一些文化习俗,乃至使用习惯等等,这些东西在智云集团总部里搞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所以都是让海外的研发中心来负责的。

  智云集团作为一家全球性企业,其研发体系也是遍布全球的,并不是说只有总部园区这么一个研发基地。

  毕竟智云集团里的全球雇员,排除智云微电子这家制造企业外都已经达到了六十多万人,哪怕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华夏人,但是依旧会有不少的外籍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其实还有很多海外的低级别外籍员工,并不算是智云集团的员工,而是属于合作公司,或者是劳务派遣的员工,如果把这些底层外籍员工都算上,那么智云集团的员工数量还要更多。

  这样的一家企业,外籍员工的数量其实很多。

  哪怕是人工智能研究院这种核心技术部门里,也存在一些外籍的顶级专家,比如来自俄罗斯的数学家,来自美国的算法工程师,甚至连印度人都有……顺带一提,印度的IT人才还是挺不错的。

  这是因为印度那边的教育体系比较特殊一些,他们注重的是高等教育体系,在高等教育体系里的资源投入非常大,反倒是在基础教育投入上非常少。

  但是印度理工学院这些顶级学校里培养出来的高级人才,在印度当地却是无法获得适合的工作机会……当地的高科技企业技术太拉跨,待遇也低,所以印度的精英人才们一般都会选择出国!

  印度理工学院里排名前一百的毕业生里,绝大部分都会出国……然后一辈子都不回去,妥妥的为他人做嫁衣。

  而这些出国的印度精英理工人才们,很多都会选择加入那些高科技企业,比如在硅谷里就能够看见很多的印度工程师,不会比华夏人少多少……在硅谷里,华夏人工程师和印度工程师那都是一个团队里的标配,都快要变成刻板印象了。

  智云集团作为一家全球性的跨国企业,其待遇非常的丰厚,同样也吸引了大量的印度精英人才加入。

  智云孟买研发中心,乃是印度里规模最大,甚至可以说是待遇最好的研发中心,在这里工作的印度工程师基本都是印度理工学院或其他少数几家名校出身的顶级精英。

  能够进入智云这种世界顶级企业工作,哪怕是对于这些印度精英人才而言,那也是值得夸耀的了。

  实际上,不仅仅是在印度如此,在其他诸多国家里的诸多顶级精英们,也会为了都能够加入智云集团而感到自豪!

  不是为了智云集团而自豪,而是为了自己的能力获得了认可而自豪。

  毕竟智云集团是世界最顶级的高科技企业,玩的各种最前沿的高科技技术,同时又有着一流的薪资待遇。

  这样的企业招募人才,尤其是在海外招募当地的外籍人才,那要求可是相当高的……具体可以参考早年国内的人才求职微软等跨国企业在华夏研发中心的难度。

  不是顶级名校,能力过人根本进不去。

  而智云集团在海外招人,同样如此!

  不仅仅在国外,实际上在国内智云招人,条件也非常苛刻,对于普通人而言想要入职智云,那难度可是相当大的。

  在十二月份里,智云集团曾经在京城举办了一场专门面向各类高级人才的社招,来求职的人全都是世界顶级名校毕业,履历都是相当亮眼的。

  其中的技术岗其实都还好,毕竟智云集团里是一家技术导向的高科技企业,各种技术岗位非常多,相对条件还没那么苛刻,但是文职岗位的招聘竞争就非常激烈了。

  数十个,甚至上百个世界顶级名校的精英人才竞争同一个岗位那都是常态。

  其中一个在智云集团总部的‘总裁办公室的市场助理’岗位,引来了三百多人竞争……清一色世界顶级名校出身,而且不是硕士就是博士。

  当然,这个岗位也不是什么普通岗位,看似只是个市场助理,但实际上却是市场营销方向的管培生,只要能力过关,锻炼几年后外放出去,基本都是坐镇某个子公司市场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

  智云集团里是经常使用总裁办公室里招募顶级人才,然后培养、筛选后外放出去担任中高级管理人员……这种管培生体系和一步一步往上爬的传统晋升路线并行,都是智云集团挑选中高级管理人员的方式之一。

  此外智云集团也会直接招聘一些功成名就的高级职业经理人,担任某个子公司或业务部门的负责人,不过这种已经功成名就的顶级人才挖来即用,和培养人才体系是不同的方向,不存在可比性。

  上述这些都是管理岗位的事,但是技术体系那边则是要更特殊一些,技术人才的内部培养以及直接从外头挖人都是另外一套体系。

  春节刚过,大家都还没有从老家回来工作的时候,罗毅年就向徐申学汇报了他近期的工作工作。

  “经过我们的摸排,我们从旗下各公司,包括智云集团、银河生命、威酷电子、威酷实业、海蓝汽车、仙女山控股、南门航天、益海科技、快跑出行等初步选定了一百三十二名技术专家作为候选名单!”

  “上述技术专家都是W10级别以上的顶级人才,他们从事的研究方向覆盖了半导体设计、半导体制造、半导体设备/耗材、计算机软件、航天、通讯、材料、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医学等各领域!”

  “其中不少都是从事基础研究的技术专家,乃是旗下部分研究院,实验室里的技术骨干。”

  “根据之前徐董您的要求,我们这一次的人才挑选范围只局限于本国人才,外籍专家并没有纳入其中!”

  “除了在旗下各公司里挑选的顶级人才外,我们也在外界各企业,研究机构里初步挑选了三十个候选人,并完成了邀请、入职程序。不过这部分人只覆盖了可以邀请、挖角的技术专家,其他一些我们无法接触或无法挖来的技术专家并没有纳入其中!”

  罗毅年道:“我们计划是接下来针对这一百六十二人进行针对性的项目扶持,通过对研发成果的评定进行范围缩小,最终挑选出来三到五人作为最终的候选人!”

  “因为这一次是测试,所以项目持续时间比较短,大概半年后我们就会看到结果了!”

  “同时我们还准备在开年后,准备在全国高校举办一场高额奖金的各学科竞赛,该竞赛虽然主要测试专业技术为主,但是我们还加入了综合智商考核,看看能否挑选出来一部分潜在的高级人才。”

  徐申学看着这两份名单,然后道:“做的不错,人才选拔这方面你是专业的,我也就不过多插手,你放手施展即可!”

  “我就只有一个要求,再挑选出来两三个顶级人才,有潜力做出突破性研发成果的顶级人才。”

  “人员一旦挑选出来,我将会安排巨量的研发资金扶持他们的研发项目,涉及的研发资金少则数十亿美元,高则甚至可能达到数百亿美元,争取做出来突破性的成果,奠定公司的未来领先优势。”

  “所以,人才的挑选上必须慎重再慎重,绝对不能让一些滥竽充数的人混进来,更不能混进来一些害群之马!”

  听到徐申学这话,罗毅年不由得吞了吞口水,尼玛,感觉压力好大啊!

  虽然之前徐申学也说过会扶持他们的项目,但是徐申学可没说金额会这么大。

  起步就是数十亿美元,高甚至可能达到数百亿美元,这种级别的研发资金投入,意味着徐申学要在这些人身上下重注。

  罗毅年深吸了口气后道:“我明白轻重的,整个计划我会亲自主导并更进,我手下的大批人力资源领域的专家也会加入该项目,全面评估人才的实力、潜力、性格、人际关系、三观等。”

  罗毅年道:“我们的这个计划规模也算比较大了,要不要起个项目代号?”

  徐申学道:“你想要就自己取一个呗,别对外公布就是了!”

  罗毅年道:“那火种计划?”

  徐申学道:“可以!”

  徐申学对项目取名之类的无感,罗毅年想要玩就玩呗。

  罗毅年道:“那就是火种计划了,我将会正式设立火种计划委员会,进行人才选拔,预计在今年七月份的时候敲定最终名单!”

  等到罗毅年出去后,徐申学看了看手中的名单,然后又翻看起来了抽屉里的另外两份资料。

  也就是之前就已经敲定的火种计划的候选人,从事人工智能核心算法开发的林安东教授、从事计算材料领域研发的王斌耀教授。

  都是W15级别的顶级科学家,年前的时候徐申学分别抽空见了这两个人,主要是认一下人,熟悉一下,同时对他们进行通气,公司将会在人工智能领域,材料领域里加大研发投入,让他们有什么研究项目想要搞的,直接报上来。

  只要项目有初步的可行性,那么不管研发投入有多大,徐申学都会选择支持。

  林安东教授对此没啥感觉,他搞的是人工智能领域里的基础理论研究,这种研究纯粹是烧脑浆子,也不需要什么实验,甚至都不需要多少人,大部分时候其实都是他自己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琢磨计算一番,然后就完成研究了……所以他个人需要的研发经费其实很有限。

  人工智能领域里的核心算法开发阶段,其实不怎么花钱,真正花钱的是根据核心算法进行后续的大数据训练,那才是烧钱大户,动不动几十亿美元的。

  针对他这种纯理论研究的顶级人才,徐申学的想法是,你不要我也硬塞给你。

  所以直接就批给了他一亿美元的专项研发经费,专门让他搞核心算法的理论研究……

  反正钱是给了,你爱怎么花就怎么花,哪怕装进自己口袋里徐申学也没啥意见。

  而王斌耀则是不一样了,他玩的是材料……而众所周知,材料是天坑专业,搞起来研发和烧钱玩也没啥多大区别,而且是属于再多钱都不够花的那种。

  徐申学既然张口支持他的研究,王斌耀自然不会客气……他加入仙女山控股的一大理由就是当初答应他,给予他大笔经费支持他的研究。

  而如今,这个昔日的承诺再一次加码了。

  徐申学直接一张口,就给了他二十亿美元的预算……没有项目限制,王斌耀想要研究什么材料都可以。

  最关键的是,这个经费预算不是一次性的,只要后续能够让徐申学看到一定的成果或希望,后头徐申学就会继续砸钱。

  只要他有本事,比如说搞出来什么常温超导材料之类的东西,徐申学甚至都敢拿出来几百亿美元支持他搞研究!

  砸钱搞研发,徐申学是认真的!

  而且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他更有信心……他就不信了,上百万成就点的SS级别的科研名额都套上去了,还弄不出来几个黑科技!

  现在已经有了一个SS级别的科研名额,徐申学还打算今年继续省吃俭用,尽可能都不花成就点,然后争取一年多里再攒出来第二个SS级别的科研名额。

  到时候顶级科学家的候选人多了,用两个名额轮换使用才比较够用。

  就当徐申学那边继续展开火种计划的时候,在家中休假的王耀斌心情特别好,他这个年特别的过的舒畅!

  年前拿到了二十亿美元的研发经费预算,这让他高兴的好几天都没睡好。

  而年前回老家的时候,他可不是一个人回家的,身边还跟着十多个安保以及助理回家呢。

  回家的时候,乘坐的都是海蓝SLC大型豪华轿车,而且还是防弹版。

  就这待遇,放眼全国也没多少人能有啊。

  他虽然是个顶级科学家,但是也只是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年轻人该有的喜怒哀乐,甚至虚荣心他都有。

  多年没有回家,一回家就是大科学家的派头,说实话让他心情爽得很。

  为人在世,谁不想衣锦还乡啊!

  今天的他,就是在老家这个小山村里最耀眼的存在,甚至就连

  过完年,王斌耀在安保人员的护送下返回深城,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

  而开始工作后,他估计这是自己心情好,导致的状态非常好,搞起来研发来特别顺利。

  这种感觉,他之前也经历过一次,那就是当年回国加入仙女山控股材料研究院的时候,入职后他也发现自己特别适合在仙女山控股材料研究院里工作,不管搞什么项目都特别的顺心。

  研发成果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往外冒。

  其中被不少人重视的EUV光刻机的镜片材料就是他的得意代表作……

  现在,王斌耀又感受到了当初的这种感觉,而且来的更加强烈!

  所以回来上班后,他就投入到了项目研发当中,他想要抓住近期的这种灵感爆炸的状态,把手头上的一个项目给做出来。

  这是一个光敏聚合物材料,说人话就是:光刻胶!

  华夏的光刻胶研发主要是仙女山控股旗下的华赛电子所承担,目前已经解决了各类主流光刻胶的研发以及生产应用,目前正在集中技术力量攻关EUV光刻机所使用的高端光刻胶。

  为了攻克EUV光刻胶技术,华赛电子方面和总公司旗下的材料研究院方面也进行了合作。

  而承担这一合作项目的研发团队,就是王斌耀亲自率领的材料研发团队。

  趁着脑子里各种灵感爆炸的时候,王斌耀带着研发团队连续搞出来了好几种不同的新材料组合,然后进行逐一的试验。

  这种材料的研发也不是单纯依靠人工试验,实际上王斌耀技术团队搞的是计算材料,是用算法构建基本的模型,然后用超算去跑,再选出来一些可能有用的技术路线,然后再进入材料的制备试验流程。

  所以他们的大部分工作,其实是和算法、模型、超算打交道。

  王斌耀趁着状态好,改进了自己设计的材料模型后,通过超算的理论验证后搞出来集中理论上可行的新材料,然后让手底下的一群科研骨干们再进行试验。

  结果这一次运气爆棚,王斌耀搞出来的多种潜在的光敏聚合材料里,其中有一种性能还不错,达到了满足EUV光刻机对光刻胶的苛刻需求。

  当然,仅仅是这样还不够,实际上他们之前也做出来了一种光敏聚合物材料,适合EUV光刻机使用,但问题是那种材料是一种低温材料,对使用环境要求非常苛刻,得零下好几十度才能用,而且制备成本也高,不具备实际使用价值。

  而这一次搞出来的新型光敏聚合物材料,却是在常温常压情况下就能够使用,并且按照理论上来说,制备难度也不大……成本虽然高一些,但是后续通过工艺改良,大规模量产是能够把成本给降低下去的。

  这种新型光敏聚合物材料的研发成功,让王斌耀兴奋的很……他感觉自己最近的研发状态好的很。

  而且这不是自己的感觉,而是得到了研发成果证明的事实。

  既然如此,那么还等什么,各种材料项目安排上,他要大干一场……

  于此同时,仙女山控股旗下的华赛电子有限公司,本来还发愁着先进光刻胶材料的研发迟迟没有成功……人家隔壁的海湾科技都部已经开始倒腾EUV光刻机原型机了。

  如今EUV光刻机的各种子系统都已经折腾的七七八八了,从光源再到镜片,然后到工作台等各核心系统都弄的差不多了。

  不出意外今年年底,他们甚至都能够拿出来第一台实验性原型机……虽然这个原型机不具备实际使用价值,后续还需要继续折腾琢磨好几年,才能够达到量产水平。但是人家好歹是搞的差不多了。

  但是EUV光刻机所使用的光刻胶材料,自己这边却是迟迟没有进展,所以华赛电子这边其实也比较着急。

  毕竟华赛电子可是仙女山控股里,主要负责各种半导体耗材的子公司,包括掩膜版材料、光刻胶、特殊气体的诸多耗材的研发以及供应。

  虽然这家公司在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都不算有什么名气,哪怕是诸多科技爱好者都不一定知道这家公司的名字,但是其在国内半导体行业里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其重要性甚至不亚于海湾科技。

  海湾科技是半导体设备的系统整合厂商,但是造出来光刻机等设备,也得需要各种耗材支撑才能生产芯片啊。

  而华赛电子,就是提供各种半导体制造过程里的耗材的。

  一手设备,一手耗材,这才是仙女山控股的完整体系。

  由此可见华赛电子的重要性。

  依托国内半导体制造行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智云微电子成为全球第一大半导体制造厂商,华赛电子的在半导体耗材领域的营收其实也不算低了,去年获得了大概四十多亿美元的营收,其中光刻胶营收就达到了十三亿美元。

  不过这依旧不够,仅仅是智云微电子,去年就进口了价值八十多亿美元的各种半导体耗材,国内的其他半导体厂商也进口了大量的半导体耗材……

  所以华赛电子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当然,换句话来说就是市场空间巨大。

  毕竟是自家人的企业,只要他们把东西做出来了,价格也不要太贵,质量靠谱,那么就不愁市场……至少国内的市场还是非常容易抢到手的。

  而目前国内市场里,因为存在着智云微电子这个BUG一样的半导体厂商,加上徐申学扶持的其他几家从事中低端芯片生产国内半导体制造厂商,所以哪怕是国内市场也是非常大的,只要能够把国内市场吃下,也足够华赛电子为首的国内半导体耗材企业吃到饱了。

  但是这些耗材的领域的研发,基本都涉及到了材料领域,所以搞起来也是难度非常大。

  所以华赛电子的产品研发难度也非常大,长期依赖母公司旗下的材料研究院的材料研发。

  此时,他们接到了来自材料研究院的通知,说是搞出来了一种挺不错的光敏聚合材料,当即就派出了技术团队前往接触,并参与了后续的各项试验。

  试验结果非常好,王斌耀教授团队搞出来的这种光敏聚合物材料,完全可以满足EUV光刻机对光刻胶材料性能的苛刻要求,并且容易量产,同时生产成本也属于可控。

  这个消息让华赛电子方面非常兴奋,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根据这种材料,做出来EUV光刻胶,满足国产EUV光刻机的生产需求。

  避免有了EUV光刻机,但是却没有EUV光刻胶,一样无法使用的尴尬情况。

  正当他们想要找到王斌耀教授进行感谢的时候,却是被告知,王斌耀教授近期忙得很,根本没有时间见他们。

  他们自然不知道现在的王斌耀,已经进入了一种类似忘我的状态……感觉脑子比以往的时候都更好用,各种灵感想法持续不断地冒出来。

  这种灵感爆炸的状态让他非常兴奋,所以满脑子都是研发项目,别说见这些外人了,他甚至连家都不回了,吃住都是在研究院里。

  不过也不用担心他的个人生活,研究院这边有专门负责他生活,甚至身体健康的团队,所以也不会出现满脸胡须,几天不洗澡的这种邋遢情况。

  好几个专职的生活助理负责照顾他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呢。

  而且各种物质条件基本都能满足。

  你以为他一天到晚在实验室里,过的是苦行僧一样的生活?

  但实际上,他日常吃的都是五星级大厨做的饭菜,偶尔兴趣来了想要放松一下,立马可就有舞者上门表演……没错,人家就喜欢看美女扭来扭去。

  只是别人是看短视频里的美女扭来扭去,他则是喜欢看现场版……

  而且他也不花项目经费呢,人家都是花自己的钱。

  人家不仅仅是一个天才横溢的科学家了,也是一个喜好正常的年轻人,并且还特别有钱。

  基础年薪就有两千万,而且还有项目奖金乃至项目分成,研发出来一些新材料获得商用的话,他以及他的手底下的研发项目成员都能按照一定的比例获得一定的分成。

  虽然比例都非常低,但是人家成果多啊,这积累起来能够拿到手的项目分成就不是个小数目了。

  去年的时候,他一个人就拿了上亿的项目分成呢。

  并且随着研发成果越来越多,商用的成果也越来越多,他所能获得的项目分成收入还会越来越多。

  在徐申学手底下搞各种技术研发,普通是普通的基层技术人员,其收入都非常可观,更别说这种顶级科学家了,人家收入高的很。

  王斌耀平日里吃吃喝喝,偶尔看看舞蹈,这日常生活其实也挺精彩的……至少材料研究所里的其他科研人员看了都羡慕,也经常去蹭饭,蹭舞蹈。

  只不过他们这些科研人员也不知道,虽然他看的舞蹈表演人员都是外面请的,但其实都是属于林家二哥旗下的一家MCN公司旗下的艺人以及几个合作公司的艺人,并且来表演的艺人都是经过了专门的调查的。

  要不然,他的安保团队怎么可能让一些乱七八糟的人靠近王斌耀这个顶级科学家啊!

  这事徐申学也知道,毕竟王耀斌是他手底下为数不多的W15级别的科学家,尤其是在他被徐申学选择为火种计划的科学家之后,他的诸多情况都已经被直接汇报到了徐申学这边。

  这也让徐申学感叹,林家二哥的娱乐圈事业虽然上不了台面,但是有时候还是能发挥一定用处的,至少还能让自家手底下的科学家乐呵乐呵!

  只是,林雅娴还有林家父母们,对林家二哥的娱乐圈事业依旧看不上眼……也不纯粹是对娱乐圈有偏见,而是他们对林家二哥非要对娱乐圈的女人动情很有意见。

  你搞个娱乐圈就搞嘛,玩女人就玩嘛,但是你非要动情,甚至想要娶回家,这不是脑子有坑嘛!

  开个混娱乐圈的公司,然后捧女明星,搞网红之类的也是做产品,只是这产品和寻常工业产品有些不一样,它是一种虚拟的人设,而不是实际的产品。

  但是林家二哥非要对自己的产品动情,还要把这产品娶回家……林雅娴对此就很不解:这行为,和老头子娶汽车座椅,大哥娶仿制药有啥区别?

  不过林家二哥经过去年的事后似乎觉悟了,现在已经不和娱乐圈的女明星,女网红之类的有染了,对此,林雅娴倒是觉得自己的这个二哥终于要长大了。

  对于林家那点破事,徐申学一直都是旁观居多,不怎么插手。

  虽然他不插手,不过林家二哥不管怎么说,都是他的二舅哥,这层身份天然给林家二哥带来了不少事业上的助力。

  要不然,寻常富二代子弟去搞什么娱乐圈,而且手头上也就那么几个亿起步资金,早就被娱乐圈吞的渣都不剩下了。

  但是林家二哥却是依靠益海科技旗下的跳动视频,做MCN机构布局网红赛道做的挺红火的。

  益海科技那边的跳动视频的负责人,一看这是林家二哥的公司,那还有啥好说的,多少要拉一把啊,反正跳动视频里的流量那么大,给谁不是给啊!

  网红赛道做起来后,林家二哥又搞比较传统的影视剧明星的经纪业务以及影视制作业务,倒也混的风生水起。

  虽然很多资源都是益海科技那边的人,看在徐申学的面子上主动给的,但是林家二哥还是很懂事的,在各方面也会尽可能的提供一些自己的助力。

  这不,听到了徐申学手底下的安保公司,那边想要找一批‘安全’的艺人为一个顶级科学家进行专场表演,他亲自安排,准备了一大批艺人轮流去跑场。

  反正他手底下别的不多,就是各种漂亮的女网红多……

  徐申学事后也知道了这事,对此只是笑了笑也就没有搭理了。

  王斌耀美滋滋的进行各种科研的时候,另外一个获得了轮换使用SS级科研名额的科学家林安东教授。

  最近也是感觉自己的状态特别良好,搞起来数学研究特别顺手,甚至都琢磨着攻关一些世界级的数学难题了。

  看着这两个SS级别科研名额的轮换使用科学家的状态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徐申学也是松了口气。

  不愧是价值百万成就点的SS级别科研名额,生猛的很啊,从效果来看,估计都比S级别的科研名额好了十几倍不止。

  之前这两个人使用S级别科研名额的时候,虽然也挺厉害的,但是可没有这么夸张。

  这也让徐申学更加坚定了决心,今年继续攒成就点,先不兑换S级别的科研名额了,顶多高一点A级别的科研名额,然后大部分的成就点都存起来用来兑换第二个SS级别的科研名额。

  这后头能不能做出来一些真正意义上的黑科技成果,就要指望SS级别的科研名额了。

  毕竟黑科技是需要实力来研发的,单纯靠运气来搞的话不太靠谱。

  这么多年,徐申学手底下的各种研发项目多了去,但是真正依靠运气搞出来的大成果,也就只有一个‘希罗克达’而已……而该项目的成功,充满了运气以及偶然性,几乎无法复制其成功路径。

  谁能想到,一个搞抗衰老药物研发的项目组,最后做出来的东西竟然变成了广谱抗癌药物啊……就很扯淡好吧!

  而这个偶然搞出来的广谱抗癌药物,在经过了持续的第一期、第二期以及第三期临床试验后。

  银河制药公司正式在二月七日对外宣布的,旗下核心产品‘希罗克达’针对十六种癌症的第三期临床试验已经顺利完成,同时正式递交了上市申请。

  不是之前的那种紧急上市许可,而是属于常规的上市许可。

  只要获得上市许可,那么希罗克达的使用范围就不再是局限于病危患者,条件符合的癌症初期、中期、常规晚期等不同阶段的癌症患者都能够获准使用。

  这对于银河制药而言是一件大事,而对于众多等待着希罗克达治病的非病危癌症患者而言,也是一个大事!

  对此,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诸多患者,医药界,甚至媒体记者们都高度关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最新章节,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