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时很高兴,请所有员工吃了一顿好的。

  这个消息也不知道被谁传了出去,然后程时办公室的电话就没有停过,从早响到晚。

  都是来问程时这台机床的价格。

  郑拥军说:“我不管,第一台你必须给我。”

  程时:“不要慌,等我用一用,看看它够不够结实再说。不然运过去两三天就坏了,那不是闹笑话吗?”

  郑拥军:“只要精度够高,你给我用一天也好。让我先加工几个玩玩。”

  程时:“大哥,山长水远,几百斤的东西,运来运去很好玩吗?你再等等。这都做了一台出来了,以后就会有新的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所以不用着急。”

  工人们都以为程时肯定会躲起来,背着所有人调这个机床的精度。

  结果程时却大大方方的把所有工人叫到一起来学习。

  他说:“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掌握这个技术,这样以后任何一台机床出现精度问题,你们都能解决。”

  刘光荣小声说:“时哥,你不保护一下自己吗?”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从古至今,师傅再好,对徒弟也要留一手。

  除非师徒同时又是父子。

  程时:“没事,哪怕你们以后不在我这里干了,我也希望你们出去能独当一面。我要的是整个中国的机械都大步向前,而不是只有我一枝独秀。当然如果你们愿意在这里多为我干几年,创造更多效益,我当然更高兴。”

  其实他能这么豪气的说这些话,是因为肚子里装的东西比现在已经展示出来的技术要先进几十年。

  所以,不怕别人学了去。

  这个年代总有人说那些丧气话。

  “中国人不团结。一个人是条龙,两个人就变成虫。”

  “中国人只会内斗。干别的都不行。”

  “中国人不严谨。没有沉下来做一件事的耐心。”

  诸如此类。

  还有很多人彻底失去信心,举家移民国外。

  程时却知道,一个人压根就不可能彻底跟祖国断开联系,背弃祖国的下场也是被人利用完后丢弃。

  其实也中国人可以很团结,特别是对外的时候。

  他更明白在商场上,只有抱团才能将彼此的能量都发挥到最大。

  大家面面相觑。

  有人说:“时哥真大气。”

  程时:“好了,这些戴高帽子的话就不要说了。你们要认真学,我没有时间教你们很多遍。我们除了跟以前一样下班前一个小时总结一天的经验和问题,从今天开始再加上学新知识。”

  程时每天讲完都会给他们布置任务去完成。确保每个人都能分到外面的代加工单,自己的机床零件加工单和在新机床上练习精度调节技术的机会。

  程时则在琢磨把国产中型机床直接改造成五轴精密数控机床的可能性,还弄了C6140的图纸回来研究。

  因为中型机床和小型机床的技术差别,所以数控化的路径也不尽相同。

  首先中型机床的给进系统采用大直径滚珠丝杠和伺服电机,有些高端机型还会配备力矩电机直接驱动,减少传动间隙。如果一步到位考虑五轴以上联动加工、多种功能集成,则需要可处理复杂加工的高速高精度插补算法程序和容量更大的内存。

  中型机床定位精度要求比小型机床要高,加速度大。所以中型机床的数控化改造成本高,要占到设备总30-50%,需专业技术团队维护。

  不过程时也不是从零开始,毕竟在研发小型四轴数控机床的时候,已经解决了一部分问题,比如光栅尺,滚珠丝杠,轴承。

  托张国华的福,还有了那么多精密检测仪器。

  可是看完图纸,估算成本后,程时直接否定了这个想法。

  需要更换90%的部件才能把C6140改造成五轴数控机床。

  全新C6140的售价大概是5万元,如果全部用进口原配件替换来改造,不算组装的成本都需要450多万,相当于86台原机床价格。

  还不如重新做一个。

  可是就算重新做,他也卡在了制造中型机床的第一步-导轨上。

  中型精密数控机床要用重载直线导轨或静压导轨。

  但是国内仅能生产普通滚珠导轨和滑动导轨。

  C6140用的就是滑动导轨。

  程时把四种导轨的优缺点列在纸上。

  按承载能力从强到弱排列为重载导轨、静压导轨、滑动导轨和普通滚珠导轨。

  重载导轨一般用在大型机床上,比如龙门铣床上比较多,相当于是普通滚珠导轨的加强升级版。但是中型机床用这个精度比较难控制。

  静压导轨的精度最高,也是成本最高的,可以达到纳米级。普通滚珠导轨次之为微米级。重载导轨再次之,可以达到亚微米级,滑动导轨精度最低为十微米级。

  静压导轨动态响应能力最好,基本无摩擦,普通滚珠导轨略优于重载导轨,滑动导轨阻力则太大。

  静压导轨的综合得分最高,但是最贵,因为设计制造工艺特别复杂,还需要高性能的润滑油和导轨材料。

  普通滚珠导轨除了承载力不行,别的都是接近静压导轨的。

  所以有没有可能把普通滚珠导轨改造成能达到五轴数控机床精度要求呢?

  比如通过采用高精度高强度的滚珠和导轨制造工艺提高精度。

  首先他要找到愿意跟他一起琢磨导轨的铸造工艺的厂子。

  向东市机械厂肯定不行,因为铸造水平跟他的要求差了三十年都不止。

  他没有时间等向东市机械厂慢慢成长。

  市钢铁厂呢?

  武强军最近被他逼着琢磨司太立合金和汽车发动机铸造工艺,所以每次看到他都是一副想打人的表情。

  不能逮着一只老实羊薅,得换只试试。

  -----

  周新生不知道从哪里听说程时也在研发数控中型机床,十分慌乱和疑惑,又不好直接去问程时,只能来找蒋郁东。

  放眼整个向东市,也只有蒋郁东不管在私人交情还是公事上,都还能在程时面前说上话。

  这次蒋郁东复职以后,上面有意培养他往更高的位置走,所以给他了更大权利,他也更忙了。

  他只能在午餐的时候,一边吃饭一边听周新生讲。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回九零下岗潮,我带着全厂发家致富,重回九零下岗潮,我带着全厂发家致富最新章节,重回九零下岗潮,我带着全厂发家致富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