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途有路 第二十六章 状元苹果

小说:尘途有路 作者:暮角格韵 更新时间:2025-02-09 02:51:12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一)

  秦家庄是一个交通方便的大村,周围十里八村的人都愿意来这里买卖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边小琪、秦科和秦妍三人到达集市时,已到上午八点,太阳高照。来赶集的人流络绎不绝,市场上小商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车欢马叫,人声鼎沸,好一幅红火的农村集市场面。

  她们三人无暇顾及这喧闹的场面,在买卖水果的地方,找到一个角落,立起了“状元苹果”的牌子。两个穿着时尚的女孩青春靓丽,并肩站在自家的苹果摊位前,一下子就吸引了过往人们的眼球。人们在她们的摊位前驻足观望,窃窃私语,不知道什么样的苹果才能称得上“状元苹果”。边小琪笑容可掬地对前来的顾客说道:“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欢迎品尝秦家庄的‘状元苹果’。”

  “你们家的苹果为什么叫‘状元苹果’?”有人好奇了,问道。

  “我妹妹今年的高考成绩是咱们临山一中的第一名,被T大录取了。她是咱们临山今年唯一一个考上T大的高中生,状元家里产的苹果当然就是‘状元苹果’了。”边小琪自豪地说道。

  人群里也有秦家庄的人,马上附和道:“对,那个穿米黄色裙子的漂亮女孩就是我们秦家庄老秦家的闺女秦妍,今年考上了T大。那个小伙子是她哥哥秦科,也是名牌大学滨大毕业的。一家出了两个高材生,是我们秦家庄的骄傲。”

  “你家的苹果太贵了。”有人说道。

  “这些苹果又大又甜,品相一流,都是我的状元妹妹今天早晨亲自到果园里一个一个精心挑选,又小心翼翼摘下来的。您说谁家能有状元亲手摘的苹果?您要是吃了状元给您挑选的苹果,一定能给您家读书的小孩带来好运。孩子吃了状元姐姐家的苹果,是不是也会受到鼓励啊?您说这值不值额外的五毛钱?而且,您要是买得多了,还能得到我状元妹妹的美好寄语,一举两得。”

  “闺女,你是谁啊?你不是我们临山本地人吧?”有人对笑靥如花、举止优雅的边小琪又好奇了。

  “我来自西州,是西州大学毕业的,也是状元妹妹的嫂子。”边小琪高兴地说道。

  “老秦家的儿媳妇也是名牌大学的,太厉害了。”有人更羡慕了。

  农村人很淳朴,家里都有读书的孩子,也都有望子成龙的愿望。人们被边小琪的优雅、知性和美丽打动了;她彬彬有礼、悦耳的声音让她们感觉很舒服;她的话又句句说到了她们的心坎上。见三个名牌大学的高材生,顶着烈日,帮助父母干活,更被感动了。她们纷纷掏钱买她们的苹果,觉得买了她们的苹果,会把好运也买回家,不再去计较苹果贵几毛钱了。

  秦妍负责往顾客的袋子里装苹果;秦科负责称重、算账、收钱;边小琪负责招揽顾客,送字幅和字条。

  凡是买超过十斤的顾客都得到了边小琪写的字条,有人认识这是赵孟頫风格的书法,称赞不已,如获至宝。有的顾客掏出兜里全部的钱,也不够买十斤苹果的钱,但也想得到一幅字,边小琪就痛快地赠送一幅。于是,买她们苹果的人更多了。不一会儿,字条就赠送完了,她让秦科赶紧跑回家,拿来了笔墨纸砚。她就在摊位前,横起“状元苹果”的木板,放在推车上,现场挥毫泼墨,求者有份。她态度和蔼可亲,笑容满面,有问必应,买苹果的人都争着跟她说上几句话。

  买“状元苹果”还能得到“赵体”书法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秦家庄集市,人们都想过来一睹女状元的风采和漂亮才女的书法。

  于是,秦家庄集市上出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场景,人们自觉排成了两队,一队买苹果,一队等边小琪的字。

  她们家的两大筐苹果都卖完了,旁边的水果摊位还没有开张,摊主哀叹不止。顾客一边排队,一边打趣旁边的摊主:“谁叫你家没有出个状元呢?”

  二百多斤苹果已经卖完了,还有排队的人不想离开,边小琪趁势对她们说道:“我们家的果园里还有很多苹果,如果你们想要的话,可以去果园里亲自摘。如果您家有读书的孩子,可以领着一起去,还能当面得到我状元妹妹的学习指点,您们想不想啊?”

  “还能不能得到你写的字啊?”有人追问道。

  “当然能了。如果您能买二十斤以上的苹果,我为您写一首七绝唐诗。”

  人们一听还能得到秦妍的亲自指点,又一呼百应起来。

  秦妍笑着对秦科说道:“哥,我小琪姐太厉害了。”

  秦科笑着说道:“是啊,她这聪慧的头脑,真不是一般人能比。”

  一帮人跟着她们来到秦家,有不少人是带着孩子一起来的。秦母和秦父见家里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不明就里,秦科连忙向父母解释。于是,秦科和秦父、秦母立刻领着大人们去果园摘苹果。边小琪留在家里负责写字,秦妍负责给孩子们讲解学习方法和技巧。

  又忙乎了两个多小时,才算把来的顾客都打发走了。她们领着孩子,背着苹果,拿着字幅,高高兴兴而去。

  (二)

  看天还未晌,边小琪说她还想去逛集,看热闹去。于是,她们三人又重新去赶集。

  看着三人高高兴兴地出门去了,秦母感慨地对秦父说道:“小琪这孩子来自大城市,又出自书香门第,就是不一样啊。头脑灵活,点子多,才有所用,一下子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

  穿过集市,边小琪看见有卖塑胶手套的,就走过去,要买几副手套。摊主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看到漂亮的姐妹俩,笑着说道:“你们就是卖‘状元苹果’的姑嫂俩吧?”

  秦妍笑着说道:“大哥,您是怎么知道我们的?”

  摊主笑着说道:“今天上午整个秦家庄集都传遍了。”

  边小琪问道:“大哥,您的塑胶手套多少钱一副?”。

  “三块钱。”

  “我买您十副,给您二十块钱。行不行?”

  “行,但我不要钱。我想要你给我写几个字。”

  边小琪笑着说道:“您想要‘状元手套’四个字,对不对?”

  摊主被边小琪的机敏弄愣住了,说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边小琪笑道:“状元都买您的手套,您以后自然就想接着卖‘状元手套’了。”

  摊主心悦诚服地说道:“大妹子,你的聪慧把我真惊着了,我服了。”

  边小琪接过摊主递来的笔墨和纸板,马上写下了‘状元手套’四个字。

  摊主白送给她十二副塑胶手套,她笑着收下了。

  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也来凑热闹,笑着说道:“状元姑娘,我免费给你几支糖葫芦。”

  边小琪笑着对他说道:“我可不会给你再写‘状元糖葫芦’五个字了。”

  小贩笑道:“我不要你的字。以后我逢人就说状元和状元一家都吃过我的糖葫芦了。”说着,他拔出三串大的糖葫芦,给她们三人一个人一串。

  秦妍笑着对边小琪说道:“我的才女姐姐,今天我们赶集,吃喝不需要花一分钱了。”

  边小琪一边吃着糖葫芦,一边笑着说道:“虽然这点钱不多,但知识就是财富这个道理,今天在秦家庄又一次得到了验证。”

  她接着对秦妍说道:“妹妹,距离开学还有半多个月的时间,你可以办个短期培训班,给那些需要帮助的高中生补习功课,收取一定的费用。根据人数多少,可以采用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方式。既锻炼了自己,又帮助了家里,还可以捎带着卖家里剩下的苹果,一举几得。”

  秦科鼓励道:“秦妍,你小琪姐说得对,可以考虑一下。”

  “哥,小琪姐,通过今天卖苹果这件事,给我触动很大。我和你们想到一块了,有了资源,就应该利用起来,不能浪费了。”

  见秦妍同意她的建议,边小琪马上跟一旁在听她们三人说话的卖手套和卖糖葫芦的摊贩说道:“两位大哥,麻烦您们给我妹妹广播一下,说她愿意给需要得到帮助的高中生和初中生补习功课,有意者可以上门联系。我们家就在秦家庄的西头,一打听便知。”两个摊贩爽快地答应了。

  她们继续逛集市,摊主见到她们三人,都争着跟她们打招呼。她们也借机拜托摊主们免费广告一下秦妍办补习班的事情。

  直到晌午,三人才往家里走。秦科左右手的塑料袋里装满了瓜果和零食,还有一些蔬菜,都是热情好客的摊贩们赠送给她们的。

  (三)

  回到家里,边小琪把十二副塑胶手套送给秦母,说道:“婶,您以后手洗衣服,就戴着手套,可以防止洗衣粉伤手,冬天还能防冻手。”秦母感动地握着她的手说道:“小琪,谢谢你这么有心。”看到秦科手里提着菜,秦母说道:“家里菜园子里什么菜都有。”秦妍笑着说道:“妈,我们没花一分钱,手套和菜都是人家赠送的。”秦科马上跟秦母解释了一番,秦母高兴地说道:“还有这么好的事,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中午,秦母做了铁锅炖鱼和豆腐,贴玉米饼子。吃着香喷喷酥软的玉米饼子,边小琪说这是她在西州没有吃过的东西。秦母说是犒劳她们今天帮着家里卖了这么多苹果,不但省了摘苹果的人工费,还卖了一个好价钱。

  秦父说今天卖了近一千斤苹果,还多卖了近五百元钱,算上省下的人工费,差不多有一千元了。他心情很好,秦科陪着他又喝了二两酒。

  秦妍笑着说道:“爸,妈,今天都是我小琪姐的功劳。没有姐的点子,不可能卖这么高的价钱,也不可能卖出去这么多苹果。”

  “你小琪姐今天才露了一小手,她还有很多才艺和能力没有展现出来。”秦科接着说道。

  “婶说读书一定有用,这话真对。走出去,开阔了视野,我们将来会做更有用的事。”边小琪心情也很好,笑道。

  下午,果然不断有五六个本村和邻村的家长,领着孩子,登门拜访。孩子有男有女,有初中生,也有高中生。秦妍热心接待,仔细询问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她们希望哪门课得到她的帮助。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她都对给予详细和耐心的解答。边小琪帮助秦妍基本确定了上午辅导不超过五个初中生,下午辅导不超过五个高中生,时间安排为十四天。还要看明天是否有其他的学生参与进来,辅导课就从后天开始。一个初中生一个上午三个小时要交纳四十块钱的辅导费,包括秦母提供的午饭一顿;一个高中生一个下午三个小时是六十元的辅导费,也包括秦母提供的晚饭一顿。

  孩子们知道秦妍考上了T大,都非常崇拜她,觉得从她那里能学到东西;家长们也都非常喜欢秦妍的大大方方和彬彬有礼,有了秦妍这样的好榜样,自己的孩子应该能有所进步。她们没有觉得补习费的价格贵,这件事就确定了下来。

  秦妍非常高兴,对边小琪说自己早该这样做了,可惜浪费了一个多月的好时光。

  (四)

  晚饭后,她们三人去看露天电影。秦科要搬个椅凳,边小琪说不用,她就想去感受一下露天电影的氛围。

  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已经有不少村民到场了。电影开始放映了,是一部老片,她们以前都看过。看着光线暗淡的电影屏幕,影像不很清晰,比在电影院里的观看效果差太多。秦科说他小时候可没有这种感觉,每一次都看得津津有味,唯恐错过任何一个情节。边小琪说他在城市里已经体会了电影院里的场效,有比较才有不同的感受。秦妍说她对看电影都是一样的感觉。秦科说等她进了电影院,就知道差别了。

  秦科领着她俩走到电影屏幕的反面,影像就更不清晰了。秦科说小时候因为正面场地的位置被人占满了,他就坐在反面场地观看。边小琪说看屏幕上人的动作都是反的,不觉得别扭吗?秦科说为了能看上电影,已经顾不上反和正了。即便是这样,还愿意跟着放映队,转走周围的村子。一部电影能连续看上三四遍,也不感到腻。在农村贫乏的文化生活中,露天电影已经是她们最好的视觉享受了。

  她们三人没有在露天电影场地待太久,乘着月色,说着话,走回家。

  第二天,又有几个家长来秦家咨询秦妍,秦妍临时补习班的时间和人数也确定了下来。

  按照秦科的休假计划,他和边小琪明天就要返回海源。秦母按照临山的老规矩,决定晚上给她俩包饺子吃。

  秦科负责剁肉、切韭菜、拌饺子馅。秦妍负责和面。经过秦妍的示范和指导,边小琪很快学会使用小擀面杖擀饺子皮。她擀出来的饺子皮,薄边厚肚,非常专业。秦妍又教她包饺子,她包的饺子也非常好看。

  边小琪笑着说道:“我以后不会打怵做饭了,也可以给我爸妈做饭吃了。这次临山之行,让我见识了不少,我爸妈一定会对我刮目相看。”秦妍笑着说道:“姐,你无论干什么,都一定能行。”秦科笑道:“那我以后可有口福了。”边小琪立即对秦科说道:“不,我还是愿意你做给我吃。”三人又哈哈大笑起来。

  晚饭后,开始收拾行囊。边小琪把自己带来的那个最大的旅行箱留下来,送给秦妍,让她上学时用。秦妍高兴地收下了。

  秦母用缝纫机缝制了几个漂亮的小棉布袋,装了一小袋小米、一小袋花生米、一袋晒干的荠菜,说道:“小琪,我们家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这点小米和花生米都是自家地里产的,荠菜是我春天挖的,你捎给你爸妈。荠菜都择干净了,也洗干净了,你带回家,用清水泡开,剁碎了,拌上肉馅和调料,就可以包饺子吃了。”边小琪笑着说道:“婶,这些都是好东西,我爸妈一定会喜欢。谢谢您和秦叔这么费心。”

  秦父把赶集买来的石质蒜臼子用棉布包好,还有两个小的桃木擀面杖,一并交给边小琪,她也高兴地收下了。

  秦母拉着边小琪的手,说道:“小琪,真舍不得你走,咱们娘俩还没有耍得够呢。以后你可要常来啊。”

  边小琪笑道:“婶,我也舍不得您呀。我以后会常来。”

  秦母又对秦科说道:“你一定要对小琪多关心体贴一点。”秦科笑着答应了。

  秦妍又流泪了,说道:“姐,我也不想你走。”边小琪拉着她的手,笑道:“妹妹,不出一个月,我们就在北京见面了。以后我们要在北京共处四年呢。”

  一夜难眠,边小琪和秦妍又聊了半夜,这边秦科和父母也直到凌晨才睡着了。

  吃过早饭,边小琪和秦科跟秦父、秦母依依告别,二老把她俩送到了村口,转过头来,秦母已经泪眼婆娑。

  秦妍推着装着行李的小推车,送她俩到来时下车的地方。等大巴车来了,秦妍才松开一直抱着边小琪的胳膊。

  坐上车,已经走远了,边小琪回头还能看到秦妍一直摇着的手臂。

  看着渐行渐远的秦家庄,秦科不禁吟道:“短假匆匆即复工,意犹未尽客心空。烟尘遮没秋蓬路,乡影消疏广野中。”

  边小琪依偎着他的肩膀,也轻声吟道:“睡三更,醒五更。话别亲人再远行,天边旭日升。经短亭,过长亭。水阔山高当会能,风霜独顶承。”

  秦科搂紧了她,说道:“小琪,我们一定能顶承一切。”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尘途有路,尘途有路最新章节,尘途有路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