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囧途》票房过亿的时候,戚昊也没弄什么庆功宴。

  这玩意其实就是刷逼格的。

  对于票房的促进作用微乎其微,反正也没有什么同期对手能够挤压《人在囧途》的排片,有的电影甚至选择了延期上映。

  既然没什么宣传效果,戚昊又何必费那心思。

  等电影上映结束了再庆功也一样。

  他现在最不缺少的就是逼格。

  甚至连《电影艺术》杂志都跑到剧组这边来给他做了一期专访,还拍了照片打算放在杂志封面。

  不是放进杂志里的一篇普通稿子,而是带封面的那种。

  这就比较厉害了。

  《电影艺术》创刊于1956年,该刊主要设有特稿、电影批评、访谈录、理论研究、影史探问、人物、业界资讯等栏目。

  作为长年处于电影类学术排名前列的核心期刊,《电影艺术》极具前瞻性,执学术牛耳,领风气之先,多次站在中国电影发展潮流的最前沿。

  它也是新中国第一家专业从事电影评论、电影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如果说《大众电影》《看电影》是面对影迷的,那《电影艺术》就是面向专业人士的。

  这本专业性的杂志,可能传播性比不上时尚杂志,但是对于一个电影演员、电影导演来说,逼格是直接拉满了的。

  上一期接受专访的似乎是顾常威。

  那可是中国顶级摄影师,现在又跨界成了顶级导演,你不到一定的程度,这种专业杂志根本不屌你。

  现在戚昊能够接受邀请,就足以说明业界对他认可。

  有什么不认可的呢。

  《钢的琴》拿金马最佳导演不管有没有水分,但是水分肯定没那么大,电影质量摆在那里。

  电影本身争议没多少。

  有争议的只是戚昊这个人,有的说电影不是他独立拍摄的,有的说他第一次拍电影就拿金马奖最佳导演不合适。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那也顶多就是随便报道一下。

  起到决定作用的是《初恋这件小事》。

  《钢的琴》和《初恋这件小事》分开看,如果有人能够拍出这两部电影里的其中一部,其实都不算什么太牛逼的事情。

  华夏电影圈人才辈出,经常有惊才艳艳的人物出现。

  关键是,两部电影都出自戚昊之手。

  这就非常值得(被)研究了。

  而且戚昊本身的经历就很传奇,从一个小群演,熬了两年才崭露头角,当年几年小生,突然转型走演技派路线拿了影帝,拿了影帝之后才开始当导演,先拍一部拿奖的文艺片,又来一部赚票房的商业片。

  用现在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他的人生就像是开挂了一样。

  不过,这世界上开挂的人还挺多的。

  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很多都如同开挂,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咔~休息一下再拍吧。”

  路洋手里端着一盒泡面,实在是有点吃不下去了。

  没办法,狗粮吃的太多。

  戚昊和安风两个人在镜头前面各种秀恩爱。

  目前电影的拍摄已经进行到了中后期,开始拍一些男女主人公谈恋爱的戏。

  你一部爱情电影,如果不能让人感受到爱情的美好,感受不到恋爱的酸臭,那不管你什么样的结局,都打动不了观众。

  所谓的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

  遗憾也是一样的。

  只有期望非常大,才有足够多的遗憾。

  和原剧本的剧情场景不太一样。

  戚昊把剧本修改了挺多,更加契合津门这座城市——你毕竟在这座城市里拍戏,肯定要因地制宜。

  三四月份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电影里取了不少相关景点的全景镜头。

  什么红桥桃花堤,南开碧桃园,蓟州盘山,静海吕官屯……

  也不需要花太多钱。

  当地政府非常支持电影的拍摄,给提供了各种方便。

  不止是桃花,还有南大樱花园、西青樱花大道的樱花;长虹生态、西沽公园、睦南公园的玉兰花;五大道的海棠花;河滨公园牡丹园和BHX区八大街牡丹园的牡丹花;其他的杏花、梨花、油菜花……

  全都是四月份左右的美景。

  除了自然景观,还有津门独特的建筑风格。

  摄影师巧妙的把这些东西和电影剧情结合到了一起。

  为了把这部电影拍好,不会突兀到喧宾夺主,戚昊这次请的摄影执导和美术指导都提了一个档次。

  制作成本也跟着达到了三千万。

  戚昊和安风两人加一块拿了一千万,剩下的都是制作费。

  钱不是白花的,这部电影的画面比《初恋》好太多了。

  “你中午没吃饭吗,抱着一盒泡面在这里吃,整个剧组都是你的泡面味。”

  戚昊有点嫌弃的看着路洋。

  “你怎么不说整个津门都是我的泡面味呢,我中午忙成狗,哪来的时间吃饭,你忘了我还兼着B组导演吗?”

  路洋一肚子的委屈不知道怎么说。

  主演以外的戏,多是他和吴荆去拍的,为此还分了AB组。

  “辛苦了老路,等你电影开拍了,我去给你当副导演。”

  戚昊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舒服的叹了口气。

  一个月拍完这部电影本来是不太难的。

  难的地方在于场地比较复杂,完全可以说是在全城进行拍摄了。

  这样一折腾,档期就显得紧张了起来。

  戚昊和路洋不得不加班加点,连中午休息时间都没办法留。

  戚昊在这边拍戏,偶尔也要进行社交,参加一些当地大佬们的饭局。

  都是这座城里的大佬,而他又是从这座城市走出去的,不可能不给面子。

  这聊着聊着,他们就对这部在津门拍摄的电影多了很多期待。

  戚昊也只能更认真的做这部电影。

  当然,人家也给提供了很多方便,戚昊和安风谈恋爱的戏,选什么场地人家都给安排的明明白白。

  你想清场,那这条街我都给你清了。

  公园里想独立拍摄,你想要几天的独立我就给你安排几天。

  当然,这种剧组一般都会给点钱。

  “我可不敢啊,你把钱给到位就行了。”

  路洋想象不到戚昊给他当副导演的场景,这也就是一句玩笑话。

  其实,副导演并不是导演的副手。

  他的地位在导演组里非常底下,不管是执行导演,还是动作导演、摄影导演等等,都比他的地位高。

  甚至于有些导演助理,因为是导演的亲信也比副导演更有话语权。

  “要多少说一声就行。”

  戚昊不以为意,他现在最不缺少的就是钱了。

  如果路洋真的有本事拍出好电影,他不介意多给路洋一些机会。

  其他人也一样。

  想要提升娱乐圈地位当大佬,光靠自己每年拍的那两三部戏肯定是不现实的。

  “不用太多,二百六十万零七千块就行!”

  路洋等的就是这句话,立刻就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了剧本。

  “你这准备的挺细的啊,有零有整。”

  戚昊好奇的接过来看了一样剧本的名字,《盲人电影院》,让人忍不住的想到朱塞佩·托纳多雷的《天堂电影院》,那也是戚昊最喜欢的一部电影。

  甚至可以说,戚昊爱上电影也是从那几部片子开始的。

  还有《肖申克的救赎》《这个杀手不太冷》《楚门的世界》《阳光灿烂的日子》《背靠背脸对脸》等等。

  都是可以反复观看的类型。

  “西影厂那边答应给一百万,你把剩下的给我就行了。”

  路洋是个二代,其实并不缺少人脉关系。

  想要找投资非常简单,但是他不可能一直拍这种低成本小制作的片子,将来肯定还是要为投资的事情犯难。

  所以他很珍惜戚昊这边的人脉关系。

  “居然还有详细的预算表格,你这是已经筹划的差不多了吗?”

  戚昊隐隐约约的,感觉自己的电影耽误了路洋。

  如果不是自己这部电影临时加拍,路洋那边可能都已经开始拍自己的电影了吧。

  “一直在准备,等做完咱们这部《那些年》我就开始拍。”

  路洋确实被耽误了,为此甚至还和被他选中的演员重新沟通了新档期,不过一切都很值得,他从戚昊这边学会了很多东西。

  拍电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如果没有这两年跟着戚昊学习,他贸然上手,拍出来的电影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导演八万,执行导演一万五……不是,你这有点磕碜啊。”

  戚昊看着项目预算表,完全懵逼的状态。

  执行导演一万五,那个大怨种愿意接这种活啊。

  执行导演虽然权限可能没那么大,但是要干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导演一句话,执行导演跑断腿,甚至很多剧组里喊action和咔都是执行导演的活。

  “我电影只打算拍一个月,一个月一万五,挺不错的了,不少人打电话过来接活呢。”

  路洋感觉戚昊现在是太有钱了,而且还有一堆人帮他办事,都不太了解市场行情了。

  “导演费八万,你跟我拍这戏多少钱?”

  戚昊问了一句。

  “二十万!”

  路洋苦笑,戚昊给钱是真的利索,他在《那些年》只算执行导演,都有二十万的报酬。

  当然,他也是一点点加上来的。

  第一次合作是五万的酬劳,他当时只是个普通副导演,走后门进来的。

  第二部就成了十万,第三部甚至给了二十万。

  这样的老板,哪个牛马不喜欢呢。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最新章节,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