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清丈田亩,清查人口,向来都是大动作,要动用很多人力物力。

  而且此次杨轩还在清查人口的同时,让下面的人排查一下,看看大明有多少读书人,识字率有多少。

  当然,认识三百个常用字以上的,才能记录在册。

  大明从洪武朝开始,就展现出了对教育的重视。

  地方上有县学,府学,中枢还有国子监。

  杨轩估计,民间识字的并不在少数。

  不过究竟有多少,还得看统计的结果。

  ……

  十二月,胡磊从金陵回来了。

  距离过年就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

  他回来还带了爷爷和父亲给太爷爷的书信。

  他的运气还是比较好的,在他回来的第二天,京师就开始下雪了。

  好像还有河/南也下雪了。

  这要是在路上耽搁一两天时间,等到大雪封路,胡磊就只能原地住下了。

  用晚膳的时候,杨轩忽然对胡磊说道:“年后给你安排一个任务。”

  “行。”胡磊没有问是什么任务,就这样直接答应了下来。

  “朝廷要清丈田亩,清查人口,到时候由户部负责,督察院和锦衣卫派遣人手监督。”杨轩给胡磊解释了一下,让他有所准备。

  之所以还要派遣人手监督,胡磊略一思考便明白了这其中的关键。

  如今朝廷收税,是根据名下土地的数量来收的,名下的土地越多,交的税也就越多。

  为了少交税,地主乡绅们自然要想办法。

  要么贿赂官员将自己名下的田地由上等田改为劣等田,要么隐瞒一部分名下的土地。

  亦或者将自己承担的税收转嫁到普通百姓的身上。

  总之为了能少交税,是无所不用其极。

  当然,愿意足额交税的地主乡绅也不是没有,镇国公手下的人搞出的粮种和肥料都能极大的提高粮食产量。

  所以,就算交的税多,最后依然是赚的,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罢了!

  “到时候会先从北方开始,你就跟着多看多学。”

  “嗯。”听到太爷爷的话,胡磊轻轻嗯了一声。

  在太爷爷来京师之前,就算有外出的任务,也轮不到他,更不用说请假了。

  但现在,两个月的假轻轻松松就请来了,还可以外出执行任务。

  …

  杨轩也就是先和胡磊说一下,清丈田亩和清查人口不是马上就能去做的。

  朝廷要先向地方下发公文。

  然后朝廷才会派人去。

  而且现在就剩不到一个月就要过年了,真正去做,怎么也到来年了。

  所以杨轩才会说让胡磊年后再去。

  …

  越是临近年关,时间就过得越快。

  京师的镇国公府就只有杨轩和胡磊两个人,腊八这天,杨轩亲自动手给熬了些腊八粥。

  胡磊吃的很开心,府里的下人也跟着沾了光。

  因为杨轩熬了满满一大锅。

  很快就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是北方的小年,南方的小年在腊月二十四。

  往年这个时候,不管是朝堂之上,还是朝堂之外,都有浓浓的年味儿,可是今年却不一样,朝堂上的氛围有些诡异。

  百官也不敢表现出有多么的开心,而且心中也都在提着一口气。

  这几个月来,虽然镇国公并没有怎么干涉朝堂,但百官就是觉得很不自在。

  他要是有什么动作倒也还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不了就躺平等死而已。

  可镇国公偏偏什么也不做,这让很多人的心中无比忐忑。

  都说未知的才是最令人恐惧的。

  这几个月来,百官可是承受着极大的精神压力。

  更有甚者,已经在开始找路子要投在镇国公的麾下了。

  他们实在是不想再过这样担惊受怕的日子了。

  朝中的氛围和百官的反应,杨轩就好像没有看到一样。

  他现在除了进宫给太皇太后瞧病之外,再就是去置办年货。

  虽然今年只有他和胡磊两个人,但过年不能凑活,该有的必须有。

  小年儿过完没两天时间,京师及其周边便又下了一场雪。

  雪不大,刚刚没过脚面,若是再大的话,就成了灾了。

  或许是老天爷给面子,想让大家好好过个年。

  只是今年这个年,过得并不热闹。

  官员之间相互拜年的都少了。

  但镇国公府却是一个例外。

  每天大门口都停满了战马或者马车。

  这都是受过镇国公恩惠的武将勋贵前来拜年。

  京师中一些文官看到这情况,心中满是聚绝望。

  镇国公的实力太过深厚,根本不是他们能撼动得了的。

  “要不,投了吧?”

  有人给出了建议。

  既然有人提了出来,那么其他人投降也就没有了道德束缚感。

  更何况是确实斗不过镇国公啊,不投难道等死吗?

  当然,类似这种,意志并没有多么坚定。

  说不定以后还会反咬一口。

  不过杨轩并不在意,既然有人来投,那就收下便是。

  顺便看看朝中有多少意志坚定之辈。

  都有哪些人可堪大用。

  因为这关系到杨轩的一个谋划。

  结果一圈下来,朝中大部分文官都投在了镇国公的门下。

  只有少数意志坚定,并不打算转投镇国公。

  在他们看来,镇国公这种默许的态度,一定是别有用心。

  看着什么都没做,却已经将朝中大部分的权力收到了手中。

  关键是镇国公的手里有兵权,若他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话,恐怕没人能阻止得了。

  剩下的这些意志坚定的文官或许有很多毛病,有时候会因为内斗而影响国事,但若有人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们是不会允许的,哪怕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所以,他们在用自己的办法来向镇国公表达抗争。

  尽管人数比杨轩想象的要少,但他还是感到满意,最起码,朝中,不全是投机者,软骨头之辈。

  还是有意志坚定的硬骨头之辈的。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最新章节,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