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到手的新币,将士们的脸上写满了开心。

  已经有人忍不住拿起银元放在嘴边吹上一口,然后熟练的放在耳边听响儿。

  因为这并不是将士们第一次见新币。

  过年的时候赏赐三军,用的就是新币。

  新币造型精美,使用起来也方便,将士们都很喜欢。

  …

  伴随着朝廷在北直隶发行新币,南直隶那边也早就做好了准备,按照计划发行新币。

  有王公贵族,商人等富贵人家带头使用,很快就在市场上流通了起来。

  几乎没有人抵制新币。

  为防止有人报喜不报忧,杨轩还特意命锦衣卫在暗中调查了一番。

  得到的结果很喜人。

  因为新币的方便,已经开始朝着市场上的主流货币转型了。

  就像以前用白银消费,不好找零,现在用银元搭配铜元找零很是方便,酒楼饭店的掌柜只需要打打算盘就能算清,不用再拿着专用工具称重剪裁了,方便商家,也方便消费者。

  反观宝钞却成了辅助货币,大额交易,多是用银票结算的,小额交易人们更喜欢真金白银。

  但宝钞又不能废除,这就导致宝钞在市场上的位置比较尴尬。

  当然,世上从不缺乏聪明人。

  一些商人在对外贸易中喜欢使用宝钞结算,包括朝廷在对番邦朝贡的时候赏赐也用的是宝钞。

  毕竟,在朝廷很多人看来,很多番邦来大明朝贡是在打秋风,找冤大头的,顺便来大明做做生意。

  毕竟走官方渠道能省下一大笔的税。

  既然他们率先耍小心思,那也别怪朝廷坑他们。

  朝廷赏赐的宝钞都是按照面值来的,吃了亏也不能说是朝廷坑他们,一贯宝钞价值一两白银,这是有明文规定的。

  至于市场认不认这个比例,那跟朝廷有什么关系?

  大明这么大,每天有多少国事在等着处理,这种小事就不要拿来告状了。

  这就导致番邦之人只能自认倒霉。

  原历史中,大明与外邦交易,或给外邦赏赐,就没少用宝钞。

  那是从老朱在位的时候就开始的事情。

  毕竟以老朱那抠门的性子,找他当冤大头,怎么可能。

  他不杀你全家,抢你东西就不错了。

  若是番邦之人用宝钞找大明做生意,大明要么不认宝钞,要么就按照市场价值来算。

  反正到最后大明是不吃亏的。

  可生意不做又不行,毕竟很多东西是只有大明才有的。

  所以,这个亏,他们只能自己吃。

  生意做不下去的时候,那就只能来抢了,顺便出一口气。

  而且是抢完就跑,不敢和明军正面对上。

  做生意吃亏,打又打不过。

  若是站在番邦之人的角度上回看大明,你就会发现,大明实在是太欺负人了。

  ……

  新币顺利发行,那接下来就是相应的律法需要完善。

  这方面,杨轩已经做好准备了。

  仅在新币发行半月之后,关于新币的律法就颁布了。

  这是在之前的律法上进行的修订完善。

  一、将铸币权从地方官府手中收回,除朝廷户部之外,不管是地方官府,还是私人,私自铸币,皆为死罪,家产充公,家眷流放或打入教坊司,情节严重者,抄家灭门,最高株连三族。

  二、举报有奖,发现有人私铸钱币,可向当地锦衣卫,或监察部门举报,奖励最低一百银元起步,最高奖励两千银元。

  (不要觉得两千银元少,按照文中的比例,这两千银元相当于后世的几十万)

  三、连坐,发现同族、邻居私铸钱币而不举报者,一经发现,视为同罪,流放,杀头,坐牢等后果。

  这是最主要的几项律法,补充条款就不细说了。

  总之这些举措都是为了维护新币的威严,也是维护朝廷的威严。

  铸币权,除了京师户部之外,杨轩还打算给金陵户部,首先就是因为将新币从京师运到南方中间的耗费不低,其次也耽搁时间,第三就是南方经济比北方发达,光靠从京师押运是不行的。

  给金陵户部铸币权能方便不少。

  不过,金陵户部是要受到京师户部的管辖的,京师为总部,金陵为分部。

  一南一北,差不多就够了。

  现在,朝廷已经在准备匠人设备了。

  不日,金陵户部就可以铸造新币了。

  杨轩这些关于新币的律法颁布之后,自然也受到了地方官府的不满。

  毕竟收回地方官府的铸币权之后,他们的收入就会下降。

  这可是关乎着自身利益的事。

  这个世上总有人舍命不舍财,他们散布流言,说镇国公把持朝政,权倾朝野,狼子野心等等,打着正义的旗号让镇国公还政于陛下。

  实际上还是想让杨轩妥协,恢复地方官府的铸币权。

  对此,杨轩自然是不会忍让的。

  他再一次施展铁血手段,杀了一个人头滚滚。

  别忘了,他可是老朱的女婿,老朱的手段他可是学了不少的。

  解决不了问题,那就把搞出问题的人解决了。

  在杨轩的雷霆手段以及同僚们的人头的警示下,地方官府不敢闹了。

  少点收入就少点吧,总好过掉了脑袋。

  不过私下里,他们可没少骂杨轩,扎杨轩的小人。

  此等残暴之人,把持朝政,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苍天无眼啊!

  除了地方官府,民间也冒出了私铸新币之人。

  他们发现,新币的含银量只有八成,若是自己也铸造新币的话,岂不是能赚?

  但他们小瞧了新币的技术含量,所铸造出来的新币质量上根本比不过朝廷所铸造的新币。

  他们想不明白,朝廷是怎么做到的?

  民间从不缺乏有真本事的人,在经历千辛万苦,制造出质量和朝廷差不多的新币之后,他们发现,所铸造出的新币成本远高于新币的价值。

  若是这样去伪造新币的话,能亏到姥姥家去。

  造的越多,亏得越多。

  他们是真的想不明白,朝廷究竟是用了什么办法?

  总不能朝廷也和他们一样亏本铸造新币吧!

  这不可能!

  官老爷们捞钱都来不及呢,怎么可能做这种明显亏本的事。

  就在新币造成的影响还在继续的时候,清明到了…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最新章节,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