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李东阳,见过镇国公!”
公事房中,李东阳被带了过来。
杨轩看着面前这个少年,好像在其身上看到了少年人的热血和朝气蓬勃。
“我知道你,先帝曾召你入宫讲《尚书》大义。”
“素有神童之称。”杨轩缓缓开口。
“镇国公过誉,这只不过是民间谣传罢了!”
“学生就只是一个普通人。”李东阳开口,礼节方面没有一点问题,表现的不卑不亢。
尽管杨轩收敛了气势,给人的压迫感并不强,但寻常人面对他的时候,怎么可能有李东阳这般镇定。
尤其是李东阳现在还只是一个虚岁十四岁的少年。
光是这份镇定,就已经超过不知多少人了。
当然,也可以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呵呵,你可一点也不普通。”
“你若是普通人的话,那这世上可就没有普通人了。”
杨轩呵呵一笑,看着李东阳道。
后者不语,沉默以对。
“知道我为什么要见你吗?”
杨轩再次开口。
“因为学生在宫门外大放厥词,中伤镇国公。”李东阳回答。
“就是不知镇国公要如何处置学生?”
他在跟随锦衣卫来见镇国公的时候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
不管接下来镇国公要怎么处置他,他都不会害怕退缩。
“不不不,我并没有说过要处置你。”
“相反,老夫还非常欣赏你。”
杨轩摇着头,道。
李东阳一怔,不明白镇国公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但随即,他就又听镇国公说:“我准备让你入宫陪陛下读书,你意下如何?”
懵了,李东阳只感觉脑瓜子嗡嗡的。
他没有想到,镇国公见他,就是为了和他说这事儿。
“那…镇国公,学生的学业该怎么办?”李东阳下意识问出了这个问题。
他终究只是一个虚岁十四的少年罢了,第一时间想的并不是这件事对他的未来有多么大的好处,而是自己的学业。
杨轩闻言并不意外,只听他笑着说道:“这点你可以放心,在陪陛下读书的同时,你依然可以参加科举。”
官场上也是有鄙视链的,进士出身的看不起同进士出身的,同进士出身的看不起举人出身的。
没有功名在身是不行的,这种鄙视链在文官集团更甚。
李东阳日后若是做官,想要身居高位,进士功名是必须要有的。
听到镇国公这么说,李东阳松了一口气。
诚然,陪着皇帝读书,也依然会有大好的前程,但这毕竟不是靠自己的学识获得的,难免有走后门的嫌疑。
李东阳如今年轻气盛,对于走后门的行为是极为不屑的。
只想凭借自己的真本事。
若是换做老油条,如何选择,根本不会犹豫。
“如此,学生谢过镇国公!”李东阳道。
“不必客气,作为镇国公,我也是为国选材。”杨轩摆摆手,道。
“说起来,挑选你陪伴陛下读书,除了你有才学之外,主要还是因为你和陛下是同一年出生的。”
“而且你还比陛下大了差不多五个月。”
杨轩微笑着说道。
李东阳闻言有些诧异,这他倒是没有注意过。
但想来自己和陛下应该差不多大。
接着杨轩又和李东阳说了很多关怀的话,并且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着实是把李东阳这个少年感动到了。
“唉,外人对我多有误解,而今又是主少国疑之际,朝廷内外,别有心思者数不胜数,我也难啊!”杨轩长长叹了口气,一副‘我很难’的样子。
“那是他们都不理解镇国公您,国公,您是对的。”这时李东阳却是开口。
他已经被杨轩给忽悠瘸了。
作为一个活了快一百岁的老家伙,这近百年朝堂上的血雨腥风他都经历过,可谓是人精中的人精,忽悠一个虚岁十四岁的少年还不是手拿把掐。
就算这个少年是神童,那也没用。
“看来,老夫确实没有看错你。”
杨轩看着李东阳,欣慰道。
“不敢当得镇国公夸奖。”李东阳谦虚道。
“哎~不要过分谦虚!”杨轩摆摆手,继续道:
“一直以来,陛下都是一个人读书学习,你刚开始,可能不会适应,陛下也可能不会亲近你。”
“你要做好准备!”
听到镇国公的提醒,李东阳道:“请国公放心,学生定不负国公厚望!”
“如此,甚好。”
“走,我带你去见见陛下!”杨轩道。
“是。”李东阳恭敬应道,跟在镇国公杨轩的身后走出了公事房。
……
刑部大牢。
几名禁军侍卫押解着一名青色官服的年轻官员走了进来。
只见那年轻官员满脸的不服气之色,嘴里还在大喊着:“放开我,放开我!”
“镇国公权倾朝野,野心磅礴,要杀于大人,满朝上下,竟无一人敢站出来为于大人伸冤。”
“国朝至此,我等难道就看着镇国公如此肆意妄为吗?”
“闭嘴,镇国公岂是你能诽谤的?”押解年轻官员的禁军侍卫给了前者一脚,呵斥道。
这年轻官员自然就是翰林院庶吉士刘健了。
路过的牢房之中关押着的都是犯了罪的官员或者是被镇国公下狱的官员。
他们这些人自然是不可能和其他囚犯关押在同一片区域。
身份就不对等!
刘健的大喊声自然也让牢房中的众多犯官给听到了。
他们在看向刘健时,眼中满满都是欣赏。
这是一个不畏强权的好苗子啊!
只可惜,现在朝政被镇国公一人把持,这样的年轻人怕是没有出头的时候,更何况还得罪了镇国公,被关进了刑部大牢。
至于他们为什么会知道是得罪了镇国公,这很简单,听刚才的对话就行了。
在刘健路过他们的牢房之后,牢房中的官员就开始相互打听起来刘健的来路。
“这年轻人什么来路,你们谁知道?”
“我,我记得。”
“我之前在琼林宴上见过他,此人名叫刘健,字希贤,乃新科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一名之前在礼部任职的官员解释道。
“是个好苗子,只要能度过眼下这一关,未来前途不可限量。”有官员叹息道。
“唉,可惜现在朝政被杨贼把持,我等又身陷牢狱,什么也做不了。”
“也不知陛下如今如何了!”
……
公事房中,李东阳被带了过来。
杨轩看着面前这个少年,好像在其身上看到了少年人的热血和朝气蓬勃。
“我知道你,先帝曾召你入宫讲《尚书》大义。”
“素有神童之称。”杨轩缓缓开口。
“镇国公过誉,这只不过是民间谣传罢了!”
“学生就只是一个普通人。”李东阳开口,礼节方面没有一点问题,表现的不卑不亢。
尽管杨轩收敛了气势,给人的压迫感并不强,但寻常人面对他的时候,怎么可能有李东阳这般镇定。
尤其是李东阳现在还只是一个虚岁十四岁的少年。
光是这份镇定,就已经超过不知多少人了。
当然,也可以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呵呵,你可一点也不普通。”
“你若是普通人的话,那这世上可就没有普通人了。”
杨轩呵呵一笑,看着李东阳道。
后者不语,沉默以对。
“知道我为什么要见你吗?”
杨轩再次开口。
“因为学生在宫门外大放厥词,中伤镇国公。”李东阳回答。
“就是不知镇国公要如何处置学生?”
他在跟随锦衣卫来见镇国公的时候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
不管接下来镇国公要怎么处置他,他都不会害怕退缩。
“不不不,我并没有说过要处置你。”
“相反,老夫还非常欣赏你。”
杨轩摇着头,道。
李东阳一怔,不明白镇国公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但随即,他就又听镇国公说:“我准备让你入宫陪陛下读书,你意下如何?”
懵了,李东阳只感觉脑瓜子嗡嗡的。
他没有想到,镇国公见他,就是为了和他说这事儿。
“那…镇国公,学生的学业该怎么办?”李东阳下意识问出了这个问题。
他终究只是一个虚岁十四的少年罢了,第一时间想的并不是这件事对他的未来有多么大的好处,而是自己的学业。
杨轩闻言并不意外,只听他笑着说道:“这点你可以放心,在陪陛下读书的同时,你依然可以参加科举。”
官场上也是有鄙视链的,进士出身的看不起同进士出身的,同进士出身的看不起举人出身的。
没有功名在身是不行的,这种鄙视链在文官集团更甚。
李东阳日后若是做官,想要身居高位,进士功名是必须要有的。
听到镇国公这么说,李东阳松了一口气。
诚然,陪着皇帝读书,也依然会有大好的前程,但这毕竟不是靠自己的学识获得的,难免有走后门的嫌疑。
李东阳如今年轻气盛,对于走后门的行为是极为不屑的。
只想凭借自己的真本事。
若是换做老油条,如何选择,根本不会犹豫。
“如此,学生谢过镇国公!”李东阳道。
“不必客气,作为镇国公,我也是为国选材。”杨轩摆摆手,道。
“说起来,挑选你陪伴陛下读书,除了你有才学之外,主要还是因为你和陛下是同一年出生的。”
“而且你还比陛下大了差不多五个月。”
杨轩微笑着说道。
李东阳闻言有些诧异,这他倒是没有注意过。
但想来自己和陛下应该差不多大。
接着杨轩又和李东阳说了很多关怀的话,并且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着实是把李东阳这个少年感动到了。
“唉,外人对我多有误解,而今又是主少国疑之际,朝廷内外,别有心思者数不胜数,我也难啊!”杨轩长长叹了口气,一副‘我很难’的样子。
“那是他们都不理解镇国公您,国公,您是对的。”这时李东阳却是开口。
他已经被杨轩给忽悠瘸了。
作为一个活了快一百岁的老家伙,这近百年朝堂上的血雨腥风他都经历过,可谓是人精中的人精,忽悠一个虚岁十四岁的少年还不是手拿把掐。
就算这个少年是神童,那也没用。
“看来,老夫确实没有看错你。”
杨轩看着李东阳,欣慰道。
“不敢当得镇国公夸奖。”李东阳谦虚道。
“哎~不要过分谦虚!”杨轩摆摆手,继续道:
“一直以来,陛下都是一个人读书学习,你刚开始,可能不会适应,陛下也可能不会亲近你。”
“你要做好准备!”
听到镇国公的提醒,李东阳道:“请国公放心,学生定不负国公厚望!”
“如此,甚好。”
“走,我带你去见见陛下!”杨轩道。
“是。”李东阳恭敬应道,跟在镇国公杨轩的身后走出了公事房。
……
刑部大牢。
几名禁军侍卫押解着一名青色官服的年轻官员走了进来。
只见那年轻官员满脸的不服气之色,嘴里还在大喊着:“放开我,放开我!”
“镇国公权倾朝野,野心磅礴,要杀于大人,满朝上下,竟无一人敢站出来为于大人伸冤。”
“国朝至此,我等难道就看着镇国公如此肆意妄为吗?”
“闭嘴,镇国公岂是你能诽谤的?”押解年轻官员的禁军侍卫给了前者一脚,呵斥道。
这年轻官员自然就是翰林院庶吉士刘健了。
路过的牢房之中关押着的都是犯了罪的官员或者是被镇国公下狱的官员。
他们这些人自然是不可能和其他囚犯关押在同一片区域。
身份就不对等!
刘健的大喊声自然也让牢房中的众多犯官给听到了。
他们在看向刘健时,眼中满满都是欣赏。
这是一个不畏强权的好苗子啊!
只可惜,现在朝政被镇国公一人把持,这样的年轻人怕是没有出头的时候,更何况还得罪了镇国公,被关进了刑部大牢。
至于他们为什么会知道是得罪了镇国公,这很简单,听刚才的对话就行了。
在刘健路过他们的牢房之后,牢房中的官员就开始相互打听起来刘健的来路。
“这年轻人什么来路,你们谁知道?”
“我,我记得。”
“我之前在琼林宴上见过他,此人名叫刘健,字希贤,乃新科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一名之前在礼部任职的官员解释道。
“是个好苗子,只要能度过眼下这一关,未来前途不可限量。”有官员叹息道。
“唉,可惜现在朝政被杨贼把持,我等又身陷牢狱,什么也做不了。”
“也不知陛下如今如何了!”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最新章节,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最新章节,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