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戈壁滩上还笼罩着一层灰蓝色的雾气。炊事班的老周蹲在临时搭建的灶台旁,用铁勺刮着昨晚煮萝卜的大铁锅。锅底结了一层焦黄的糊底,老周抓起一把沙土撒进去,粗糙的沙粒在锅底摩擦出沙沙的响声。他左手按住锅沿,右手握着红柳枝做的刷子,用力刷洗着锅底。沙土混着昨夜的油渍,在锅底形成黑褐色的泥浆。医疗队的姑娘们三三两两聚在水桶旁。
小赵从桶底舀出半碗浑浊的水,往搪瓷缸里倒了薄薄一层。她抓了把细沙撒进去,手指在缸里快速搅动,沙子摩擦缸壁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水很快变成灰黑色,她把水泼在地上,又倒进一撮沙子继续擦洗。搪瓷缸内壁被磨出一道道细小的划痕,原先沾着的玉米面糊渐渐被磨干净了。大刘拎着个破铁盆走过来,盆里结着层发黄的面垢。他直接抓了把戈壁滩上的粗砂砾,像搓澡似的在盆里来回搓动。砂砾棱角分明,把他手掌划出几道白印子。搓了十来下,他举起铁盆对着晨光看了看。
帐篷区东侧,昨晚爆炸掀起的沙土还没完全沉降。张志成蹲在被炸飞的帐篷支架旁,从沙地里刨出半截红柳枝。枝条上的树皮已经炸烂,露出里头白生生的木芯。他掏出小刀,把裂开的树皮削干净,比了比长度,又捡起另一根稍粗的枝条。王力拖着块破毡布过来,布面上满是焦黑的窟窿。他跪在沙地上,把红柳枝弯成弧形,用麻绳绑在帐篷支架的断裂处。
张志成递过削好的枝条,两人合力把破毡布绷在支架上。毡布边缘的焦痕一碰就掉渣,王力不得不用绳子多缠几道。“那边还有半顶帐篷能用。“孙专员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他抱着堆发黄的旧帆布,布面上沾着黑褐色的泥印。
太阳爬到一竿高时,临时指挥部前的空地上已经站了黑压压一片人。新补充的七十多个职工挤在队伍后头。大刘数了数,队伍里多了六张陌生面孔。
孙专员踩在弹药箱上,军装袖口还沾着修补帐篷时的麻绳纤维:“炸药不够,咱们就用铁锹啃!测量仪坏了,就拿绳子量!“他指着远处隆起的沙梁,“今天必须把三号标段的基槽挖出来,放线组先上!“
技术员小跑着来到标桩前,从帆布包里掏出个缺了角的水平仪。他蹲下身,眼睛紧贴目镜,突然“咦“了一声。跟在后面的陈启明快步上前,接过水平仪转了转调节螺丝,摇摇头递给张志成。镜筒里的气泡始终歪在右边,怎么调都回不到中线。“用土法子吧。“张志成从兜里掏出麻绳,绳头拴着半截钢筋。他让大刘拉住绳子另一端,自己退后二十步,眯起一只眼瞄了瞄。绳子在风里微微晃动,他不得不等风停的间隙快速比画。
王力带着新补充的队员开始挖基槽,没有炸药,十字镐砸下去只能啃出拳头大的坑。镐尖“当“地磕在戈壁特有的钙结核上,火星四溅。他甩着震麻的手腕,往掌心吐了口唾沫继续挖。
晌午时分,基槽才挖了不到两米。张志成蹲在沟沿,用绳子吊着石块测垂直度。绳子突然被阴影遮住,他抬头看见孙专员带着五个陌生面孔站在跟前。这五人没穿统一工装,腰间却别着制式手枪。“这是保卫科的同志。“孙专员声音压得很低,“从今天起混编进各组。“最魁梧的那个汉子冲张志成点点头,粗壮的手指在枪套上无意识地摩挲着。
新来的保卫干事很快分散到各作业面。领头的跟着大刘那组,眼睛却总往干河床方向瞟。每当有风掠过滩上的芨芨草,他按在枪套上的手指就会微微发颤。
太阳升到正空,戈壁滩上的温度骤然升高。张志成抹了把额头的汗,盐粒在眉骨上刮得生疼。他眯眼望向基槽,才挖了不到两米深。
“换班!“王力哑着嗓子喊了一声,坑里三个队员撑着坑壁爬上来,手掌被粗粝的砂石磨得通红。新补充的小伙子一屁股坐在滚烫的沙地上,抓起水壶猛灌,水顺着下巴流到衣领上,立刻被晒成盐渍。
远处传来铁锹撞击石头的闷响,大刘那组正在对付一块凸出地面的大岩石。这种戈壁特有的硬岩层像骨头一样嵌在沙土里,十字镐砸上去只能留下个白点。
“用火烧。“张志成突然说。他招呼几个队员搬来枯死的红柳枝,堆在那块灰白色的岩层上。火苗窜起来的时候,保卫科的几个人明显紧张起来,手都按在了枪套上。
“怕什么,烧石头又不是烧帐篷。“大刘嘟囔着,用铁锹翻动燃烧的枝条。两个小时后,岩石表面已经发红,张志成拎来半桶珍贵的水泼上去。“嗤“的一声,岩石表面炸开蛛网般的裂纹。
“继续挖!“孙专员不知何时站在了坑边,袖口沾着机油。他身后跟着技术组的小赵,姑娘手里捧着个用帆布包着的物件,边缘露出铜质反光。
趁着换班休息,张志成凑过去看。小赵小心翼翼地掀开帆布,露出个黄铜制作的简易经纬仪,镜筒是用炮弹壳改的,水平泡居然是截玻璃管里灌了煤油。
“一个有手艺的劳改犯做的,以前说是南方大城市里的钟表匠!“说着他转动基座上的螺丝,那截灌了煤油的玻璃管竟然真的能随着倾斜度移动。
下午的测量工作快了许多。张志成扶着自制的标尺,看小赵趴在滚烫的沙地上调整那个古怪仪器。阳光把炮弹壳晒得烫手,他不得不用衣袖垫着操作。保卫科的人分散在四周,领头的那个始终站在制高点,目光在戈壁滩上来回扫视。
“三号点偏左两公分。“小赵哑着嗓子报数,陈启明立刻在木桩上刻下记号。
太阳西斜时,基槽终于挖到了三米标线。张志成跳下坑底,赤脚踩在滚烫的碎石上,脚底板立刻传来针刺般的痛感。他用绳子吊着石块测量垂直度,发现西侧坑壁有处不自然的凹陷。
“这儿土质松。“他用手扒拉了几下,沙土簌簌落下,露出个碗口大的孔洞。王力递过铁锹,张志成小心地扩大洞口,突然“哗啦“一声,塌下半边土壁,露出个黑黝黝的通道。
保卫科的人立刻围了上来。那个魁梧汉子单膝跪地,从腰间解下手电筒往洞里照。光束穿过飞扬的尘土,照亮了通道内壁——上面布满整齐的凿痕,明显是人工开凿的。
“都退后!“保卫科长厉声喝道,自己却往前凑了半步,手电光柱在洞内来回扫射。
张志成皱着眉头,看着保卫科长那副不依不饶的样子,心中有些无奈。他知道,这暗道的情况确实复杂,可现在工期紧张,实在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保卫科长,这暗道一看就有些年头了,说不定是以前牧民或者村民为了引水挖的暗渠,咱们要是清场调查,这工期可就耽搁不起了。”张志成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一些,试图说服对方。
保卫科长却冷冷地说道:“张副指挥,这暗道来历不明,谁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反动分子留下的?咱们必须得清场调查,这是原则问题,不能让步!”
张志成心里有些窝火,但还是强忍着脾气:“我明白你的担心,可咱们也得考虑实际情况。现在三号标段的基槽才刚刚挖好,后续还有那么多工作要做,要是因为这个耽误了工期,那损失可就大了。”
你就知道说损失。我看你就是思想有问题,重用右派,还和资本家的女儿谈恋爱,自己思想就不正,还想着工期,说不定你就是想掩盖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保卫科长的话像一把利刃,瞬间刺痛了在场所有人的心。
大刘一听这话,顿时火冒三丈,抄起铁锨就冲了过去:“你胡说八道什么!志成哥什么时候做过对不起大家的事?你少在这儿血口喷人!”几个队员赶紧拉住大刘,生怕他真的做出什么冲动的事来。
张志成的脸色变得铁青,他没想到保卫科长会说出这样的话。“我重用右派,那是因为他们有本事,能为工程出力。至于……那那是我的私事,和工程没有关系。你要是拿这些来攻击我,那可就太不地道了。”
孙专员听到动静也赶了过来,“都别吵了!”孙专员大声喝道,“现在不是吵架的时候。李科长,我理解你的职责,可志成说得也有道理,这工期确实耽误不起。咱们能不能想个折中的办法?”
保卫科长却不领情:“孙专员,这可不是折中的事。这暗道关系到安全问题,必须得清场调查,不能有任何马虎。”
张志成看着孙专员,“孙专员,我觉得咱们可以先派几个人进去看看情况,要是没什么问题,就继续施工。要是真有什么可疑的地方,再做打算也不迟。”
孙专员沉思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我看行。志成,你挑几个可靠的人进去看看,一定要小心。李科长,你也派两个人跟着,确保安全。”
保卫科长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点了点头:“好吧,不过要是出了什么问题,张副指挥你可别想推卸责任。”
张志成当然清楚马科长为什么这么针对自己……上次抓到的敌特,不就是他的部下?要说回来,反而是他这个科长问题最大,但眼下工程优先,团结为重,张志成懒得和他计较这些所谓争口气的事情。
王力和另外两个队员,又加上保卫科的两个人,一起走进了暗道。暗道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味道,墙壁上的凿痕清晰可见,确实像是人工开凿的。张志成打着手电筒,仔细地观察着四周的情况。
走了一段路后,他们发现暗道越来越窄,尽头已经彻底坍塌堵死。
回到地面上,把情况向孙专员和保卫科长做了汇报。张志成把笔记本递给孙专员:“孙专员,的确是暗渠五一,不过看起来应该是以前的人留下的,和反动分子没有关系。”
孙专员接过笔记本,看了看,点了点头:“没错,这确实是以前的暗渠。马科长,现在你可以放心了吧?”
保卫科长虽然还有些不甘心,但也没有办法,只好点了点头:“好吧,既然这样,那就继续施工吧。不过以后还是要多注意,尤其是可疑的地方!”
夜幕缓缓地覆盖了塔河营地,白天的忙碌与纷争似乎随着太阳的西下而暂时被搁置一旁。今晚,指挥部决定组织一次文化学习和政治教育,即是提升士气,增加团结,也是为即将召开的现场会再打打基础。
“同志们,今天咱们在施工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大家都没有退缩,这种精神值得表扬。不过,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除了技术难题,还有一些思想上的问题需要我们重视。就像今天在发现暗道这件事上,大家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和争论。”孙专员的目光特意在张志成和保卫科长身上停留了片刻。
“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把工程顺利完成。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同志,要从大局出发。志成同志提出的先派人进暗道查看情况,这个建议是合理且务实的,既保证了工程进度,又兼顾了安全问题。而李科长对安全的重视也没错,只是在处理方式上,我们可以更加灵活一些。”
孙专员话还没说完,大刘就站起来鼓掌:“孙指挥!你说得太对了!咱不懂啥大道理,就知道咱得把活干好,不能让那些想使坏的得逞!”
马科长的态度却依旧冷淡,他坐在一旁,眼睛时不时地瞟向张志成,满脸的不情愿。但在这样的氛围下,他也不敢公然反对。
孙专员压压手,示意大刘先坐下,然后继续说道:“今天的学习内容是《论持久战》第三节。”
张志成同志。"孙专员突然点名,"请你谈谈对'防御中的进攻'的理解。"
“孙专员,同志们,我认为‘防御中的进攻’,在咱们当下的工程建设中,有着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就拿今天挖基槽来说,咱们面临着诸多困难,炸药不足、测量仪器损坏,这就如同处于防御态势。但我们没有坐以待毙,用火烧岩石,自制经纬仪,这些举措便是在困境中的主动进攻。”
他微微顿了顿,目光望向远方那尚未完工的工程区域,思绪飘回到施工以来的日日夜夜:“在工程建设的漫漫长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阻碍,就像敌人的进攻一样。而我们手中的技术、智慧以及团结一心的力量,就是我们的武器。我们不能仅仅被动地应对,而是要像在防御中寻找战机发动进攻那样,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比如在发现暗道时,保卫科同志出于安全考虑,要求清场调查,这是防御的一面,是为了保障工程不受潜在威胁的干扰。而我提议先派人进去查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耽误工期,这便是在防御中发起的进攻。我们没有因为可能存在的危险就停下工程,而是主动出击,去探明情况,为工程的继续推进争取时间。”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我们的工程是为了改变这片戈壁滩的面貌,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各种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的恶劣、技术条件的限制,甚至可能存在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干扰,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防御的对象。但我们不能只守不攻,要主动去攻克技术难题,像小赵制作的简易经纬仪,这就是我们在技术防御中的进攻。我们要积极团结每一位同志,消除内部的矛盾和分歧,这是我们在思想防御中的进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场与困难的持久战中,逐步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相持,最终实现战略反攻,完成我们的工程目标。”
孙专员听着张志成的发言,不住地点头,眼中满是赞许:“志成同志说得非常好,深入浅出,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得很紧密。这就是我们在工程建设中需要的思维,在困境中既要坚守底线,保障安全,又要积极进取,寻求突破。”
大刘又按捺不住地站起身来,挥舞着手臂说道:“我听明白了!就像打仗一样,咱不能光挨打,得瞅准机会还手!以后再有啥困难,咱就照张副指挥说的办,主动出击!”众人被大刘的激动情绪感染,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现场气氛热烈起来。
马科长的脸色有些不自然。他心里不得不承认张志成的话有道理,但一贯的固执和对张志成的偏见让他难以轻易表露认同。他轻咳一声,说道:“话虽如此,但安全问题始终是重中之重,不能因为要进攻就忽视了防御。今天暗道的事情,虽然结果没问题,但谁能保证以后不会出意外?”
孙专员看向马科长,目光中带着几分耐心,说道:“马科长,安全问题确实是重中之重,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志成同志刚刚也讲得很清楚,我们要在防御与进攻之间找到平衡。就拿今天的暗道事件来说,志成提出的方案,不正是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推进工程进度吗?我们既要防患于未然,也要灵活应对突发状况。”
张志成接过话茬,语气诚恳:“马科长,我完全理解您对安全的重视,这是职责所在。咱们不妨一起梳理一下过往的安全措施,看看有没有可以优化的地方,让安全保障与工程推进能够更好地协同。比如在进入暗道前,我们可以制定更详细的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预估,并提前准备应对方案。这样既能确保安全,又不会过度耽误工期。”
马科长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应急预案是得有,可执行起来能不能到位还是个问题。就怕到时候情况紧急,大家手忙脚乱,把预案抛到脑后。”
王力在一旁忍不住说道:“马科长,您放心,我们都是干实事的人。只要有明确的预案,大家肯定会严格执行。像今天进暗道,我们几个都时刻注意着周围情况,按照规定行动。以后有了更完善的预案,我们肯定能做得更好。”
大刘也跟着附和:“就是就是,马科长,您可别小瞧我们。我们都知道安全的重要性,只要有好的办法,我们肯定全力配合。”
孙专员看着大家,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看到大家这么积极,我很高兴。咱们可以成立一个安全监督小组,由马科长负责牵头,从各个施工小组抽调一些细心、负责的同志参与。这个小组不仅要制定和完善安全预案,还要在日常施工中加强监督,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同时,要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让大家熟悉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尤其是针对敌特破坏方面。”
马科长听到孙专员让自己牵头安全监督小组,神色稍微缓和了一些,说道:“既然孙专员这么安排,我肯定全力以赴。不过,这需要各施工小组积极配合,按时提供人员名单,并且要保证抽调的人员能够认真履行职责。”
王力立刻表态:“我们施工小组一定全力配合!挑选最可靠的同志参与安全监督小组的工作,确保他们能把安全工作做好。”
张志成也站起来说道:“技术组这边也会全力支持。我们可以从技术角度为安全监督小组提供一些建议,比如在测量和施工过程中,如何更好地预防安全事故。同时,我们也会配合安全监督小组,对技术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小赵举手说道:“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在营地设置一些安全宣传栏,把常见的安全问题和应对方法展示出来,让大家随时都能看到,加深印象。另外,也可以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通过有趣的方式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
孙专员点头赞许:“小赵这个建议不错,安全宣传工作很重要。我们要让每一位同志都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思想上筑起安全防线。安全监督小组可以把这个任务也承担起来,制定详细的安全宣传计划,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马科长想了想,说道:“安全宣传栏和知识竞赛确实是不错的办法。不过,宣传内容得严格把关,不能出现任何错误或者误导性信息。而且,要定期更新内容,保证大家看到的都是最新、最实用的安全知识。”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一位新补充的队员站起来,有些紧张地说道:“我……我觉得我们在施工的时候,也可以互相提醒安全问题。就像今天挖基槽,大家都很累,但要是有人能多留意一下周围环境,及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说不定就能避免一些小意外。”
孙专员看着这位新队员,鼓励道:“说得好!安全工作不仅仅是安全监督小组的责任,更是每一位同志的责任。大家在施工过程中要相互关心、相互提醒,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氛围。”
张志成接着说道:“对,我们可以在每个施工小组设立安全安全员,负责在施工过程中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安全员可以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这样既能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又能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安全工作中来。”
马科长对这个提议表示认可:“这个办法可行,轮流担任安全员,能让大家都有责任感。不过,要对安全员进行简单的培训,让他们知道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以及如何正确提醒大家。”
孙专员总结道:“今天的讨论很有成效,大家提出了很多好的想法和建议。接下来,安全监督小组要尽快组建起来,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把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各施工小组和技术组也要积极配合安全监督小组的工作,共同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大部分人都已经休息,几盏马灯还在指挥部帐篷前摇曳。王力蹲在地上,用红柳枝在沙地上划着宣传栏的布局图。张志成抱着一摞从炸药箱上拆下来的木板走过来,木板上还残留着"小心轻放"的黑色字迹。
"标语就用石灰水写。"张志成把木板平铺在地上,从兜里掏出半截粉笔,"你打格子,我来写。"
"把安全守则编成顺口溜。"张志成突然说。他抓起块木板,用粉笔在上面快速写着:"上工先看天,挖槽要测边,暗洞莫乱钻,爆破听令先。"
随后用刷子蘸着石灰水描字。粗糙的木纹把刷毛刮得分叉,他不得不停下来用手指把毛捋顺。夜风吹得石灰水表面结起薄膜,每写几笔就要搅动一下。
凌晨两点,宣传阵地初具规模。入口处立着两块高大的胡杨枯木,树干上钉着"安全建设"的标语牌。枯木之间拉起麻绳,上面挂着用罐头盒剪成的警示铃铛,夜风吹过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张志成站在弹药箱垒成的台子上,往帐篷侧面刷浆糊。王力递上缝好的布幅,两人配合着将"进度服从质量,安全重于泰山"的标语贴在帆布上。
"这玩意夜里也能看清。"王力退后两步欣赏效果。
林悦带着医疗队的姑娘们用纱布和红药水制作了事故处理流程图。她把流程图绷在树杈上,突然发现少画了个步骤。"等等!"抓起块炭黑,在"伤口包扎"前加了条"先清洗伤口,取出异物"。
东方泛起鱼肚白时,保卫科的马科长来巡查。他刚走近展示区,就被突然响起的铃铛吓了一跳。待看清是自制的报警装置后,竟难得地点头:"这个可以在各个建设地推广!"随即看向一旁的王力:“你们施工小组抽调出来的安全员名单确定了吗?可别敷衍了事,一定要挑那些责任心强、做事细心的同志。”
王力连忙点头:“我昨晚回去就和大家商量了,已经有了初步的人选,今天一早就会把名单给您送过去。这些同志都是平时干活踏实、对安全问题也比较上心的,肯定能把安全员的工作做好。”
孙专员也踱步走了过来,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安全宣传阵地,高兴地说道:“同志们辛苦了!这么一弄,咱们营地的安全氛围一下子就浓厚起来了。这不仅是对我们自身安全的保障,也是向即将到来的现场会展示我们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
“马科长,接下来安全监督小组的工作至关重要。从安全制度的完善,到日常施工的监督检查,再到安全培训和演练的组织,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马虎。志成和王力他们施工组、技术组这边也都表态全力配合了,你就大胆地开展工作,有什么问题及时向我汇报。”
马科长挺直了腰杆,郑重地说道:“孙专员您放心。既然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我一定竭尽全力,绝不让安全问题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说话间,营地渐渐热闹起来。新的一天开始了,工人们陆续走出帐篷,看到这全新的安全宣传设施,都不禁眼前一亮。大家围在宣传栏前,看着那些生动的标语和事故处理流程图,小声地讨论着。
“上工先看天,挖槽要测边,暗洞莫乱钻,爆破听令先。这顺口溜编得好,一下就记住了。”一个年轻的工人指着木板上的标语说道。
“是啊,还有这事故处理流程图,画得清清楚楚,以后遇到受伤的情况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旁边的人附和道。
在众人的讨论声中,太阳渐渐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戈壁滩上,工人们纷纷奔赴各自的岗位,开始了又一天的工作。
小赵从桶底舀出半碗浑浊的水,往搪瓷缸里倒了薄薄一层。她抓了把细沙撒进去,手指在缸里快速搅动,沙子摩擦缸壁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水很快变成灰黑色,她把水泼在地上,又倒进一撮沙子继续擦洗。搪瓷缸内壁被磨出一道道细小的划痕,原先沾着的玉米面糊渐渐被磨干净了。大刘拎着个破铁盆走过来,盆里结着层发黄的面垢。他直接抓了把戈壁滩上的粗砂砾,像搓澡似的在盆里来回搓动。砂砾棱角分明,把他手掌划出几道白印子。搓了十来下,他举起铁盆对着晨光看了看。
帐篷区东侧,昨晚爆炸掀起的沙土还没完全沉降。张志成蹲在被炸飞的帐篷支架旁,从沙地里刨出半截红柳枝。枝条上的树皮已经炸烂,露出里头白生生的木芯。他掏出小刀,把裂开的树皮削干净,比了比长度,又捡起另一根稍粗的枝条。王力拖着块破毡布过来,布面上满是焦黑的窟窿。他跪在沙地上,把红柳枝弯成弧形,用麻绳绑在帐篷支架的断裂处。
张志成递过削好的枝条,两人合力把破毡布绷在支架上。毡布边缘的焦痕一碰就掉渣,王力不得不用绳子多缠几道。“那边还有半顶帐篷能用。“孙专员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他抱着堆发黄的旧帆布,布面上沾着黑褐色的泥印。
太阳爬到一竿高时,临时指挥部前的空地上已经站了黑压压一片人。新补充的七十多个职工挤在队伍后头。大刘数了数,队伍里多了六张陌生面孔。
孙专员踩在弹药箱上,军装袖口还沾着修补帐篷时的麻绳纤维:“炸药不够,咱们就用铁锹啃!测量仪坏了,就拿绳子量!“他指着远处隆起的沙梁,“今天必须把三号标段的基槽挖出来,放线组先上!“
技术员小跑着来到标桩前,从帆布包里掏出个缺了角的水平仪。他蹲下身,眼睛紧贴目镜,突然“咦“了一声。跟在后面的陈启明快步上前,接过水平仪转了转调节螺丝,摇摇头递给张志成。镜筒里的气泡始终歪在右边,怎么调都回不到中线。“用土法子吧。“张志成从兜里掏出麻绳,绳头拴着半截钢筋。他让大刘拉住绳子另一端,自己退后二十步,眯起一只眼瞄了瞄。绳子在风里微微晃动,他不得不等风停的间隙快速比画。
王力带着新补充的队员开始挖基槽,没有炸药,十字镐砸下去只能啃出拳头大的坑。镐尖“当“地磕在戈壁特有的钙结核上,火星四溅。他甩着震麻的手腕,往掌心吐了口唾沫继续挖。
晌午时分,基槽才挖了不到两米。张志成蹲在沟沿,用绳子吊着石块测垂直度。绳子突然被阴影遮住,他抬头看见孙专员带着五个陌生面孔站在跟前。这五人没穿统一工装,腰间却别着制式手枪。“这是保卫科的同志。“孙专员声音压得很低,“从今天起混编进各组。“最魁梧的那个汉子冲张志成点点头,粗壮的手指在枪套上无意识地摩挲着。
新来的保卫干事很快分散到各作业面。领头的跟着大刘那组,眼睛却总往干河床方向瞟。每当有风掠过滩上的芨芨草,他按在枪套上的手指就会微微发颤。
太阳升到正空,戈壁滩上的温度骤然升高。张志成抹了把额头的汗,盐粒在眉骨上刮得生疼。他眯眼望向基槽,才挖了不到两米深。
“换班!“王力哑着嗓子喊了一声,坑里三个队员撑着坑壁爬上来,手掌被粗粝的砂石磨得通红。新补充的小伙子一屁股坐在滚烫的沙地上,抓起水壶猛灌,水顺着下巴流到衣领上,立刻被晒成盐渍。
远处传来铁锹撞击石头的闷响,大刘那组正在对付一块凸出地面的大岩石。这种戈壁特有的硬岩层像骨头一样嵌在沙土里,十字镐砸上去只能留下个白点。
“用火烧。“张志成突然说。他招呼几个队员搬来枯死的红柳枝,堆在那块灰白色的岩层上。火苗窜起来的时候,保卫科的几个人明显紧张起来,手都按在了枪套上。
“怕什么,烧石头又不是烧帐篷。“大刘嘟囔着,用铁锹翻动燃烧的枝条。两个小时后,岩石表面已经发红,张志成拎来半桶珍贵的水泼上去。“嗤“的一声,岩石表面炸开蛛网般的裂纹。
“继续挖!“孙专员不知何时站在了坑边,袖口沾着机油。他身后跟着技术组的小赵,姑娘手里捧着个用帆布包着的物件,边缘露出铜质反光。
趁着换班休息,张志成凑过去看。小赵小心翼翼地掀开帆布,露出个黄铜制作的简易经纬仪,镜筒是用炮弹壳改的,水平泡居然是截玻璃管里灌了煤油。
“一个有手艺的劳改犯做的,以前说是南方大城市里的钟表匠!“说着他转动基座上的螺丝,那截灌了煤油的玻璃管竟然真的能随着倾斜度移动。
下午的测量工作快了许多。张志成扶着自制的标尺,看小赵趴在滚烫的沙地上调整那个古怪仪器。阳光把炮弹壳晒得烫手,他不得不用衣袖垫着操作。保卫科的人分散在四周,领头的那个始终站在制高点,目光在戈壁滩上来回扫视。
“三号点偏左两公分。“小赵哑着嗓子报数,陈启明立刻在木桩上刻下记号。
太阳西斜时,基槽终于挖到了三米标线。张志成跳下坑底,赤脚踩在滚烫的碎石上,脚底板立刻传来针刺般的痛感。他用绳子吊着石块测量垂直度,发现西侧坑壁有处不自然的凹陷。
“这儿土质松。“他用手扒拉了几下,沙土簌簌落下,露出个碗口大的孔洞。王力递过铁锹,张志成小心地扩大洞口,突然“哗啦“一声,塌下半边土壁,露出个黑黝黝的通道。
保卫科的人立刻围了上来。那个魁梧汉子单膝跪地,从腰间解下手电筒往洞里照。光束穿过飞扬的尘土,照亮了通道内壁——上面布满整齐的凿痕,明显是人工开凿的。
“都退后!“保卫科长厉声喝道,自己却往前凑了半步,手电光柱在洞内来回扫射。
张志成皱着眉头,看着保卫科长那副不依不饶的样子,心中有些无奈。他知道,这暗道的情况确实复杂,可现在工期紧张,实在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保卫科长,这暗道一看就有些年头了,说不定是以前牧民或者村民为了引水挖的暗渠,咱们要是清场调查,这工期可就耽搁不起了。”张志成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一些,试图说服对方。
保卫科长却冷冷地说道:“张副指挥,这暗道来历不明,谁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反动分子留下的?咱们必须得清场调查,这是原则问题,不能让步!”
张志成心里有些窝火,但还是强忍着脾气:“我明白你的担心,可咱们也得考虑实际情况。现在三号标段的基槽才刚刚挖好,后续还有那么多工作要做,要是因为这个耽误了工期,那损失可就大了。”
你就知道说损失。我看你就是思想有问题,重用右派,还和资本家的女儿谈恋爱,自己思想就不正,还想着工期,说不定你就是想掩盖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保卫科长的话像一把利刃,瞬间刺痛了在场所有人的心。
大刘一听这话,顿时火冒三丈,抄起铁锨就冲了过去:“你胡说八道什么!志成哥什么时候做过对不起大家的事?你少在这儿血口喷人!”几个队员赶紧拉住大刘,生怕他真的做出什么冲动的事来。
张志成的脸色变得铁青,他没想到保卫科长会说出这样的话。“我重用右派,那是因为他们有本事,能为工程出力。至于……那那是我的私事,和工程没有关系。你要是拿这些来攻击我,那可就太不地道了。”
孙专员听到动静也赶了过来,“都别吵了!”孙专员大声喝道,“现在不是吵架的时候。李科长,我理解你的职责,可志成说得也有道理,这工期确实耽误不起。咱们能不能想个折中的办法?”
保卫科长却不领情:“孙专员,这可不是折中的事。这暗道关系到安全问题,必须得清场调查,不能有任何马虎。”
张志成看着孙专员,“孙专员,我觉得咱们可以先派几个人进去看看情况,要是没什么问题,就继续施工。要是真有什么可疑的地方,再做打算也不迟。”
孙专员沉思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我看行。志成,你挑几个可靠的人进去看看,一定要小心。李科长,你也派两个人跟着,确保安全。”
保卫科长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点了点头:“好吧,不过要是出了什么问题,张副指挥你可别想推卸责任。”
张志成当然清楚马科长为什么这么针对自己……上次抓到的敌特,不就是他的部下?要说回来,反而是他这个科长问题最大,但眼下工程优先,团结为重,张志成懒得和他计较这些所谓争口气的事情。
王力和另外两个队员,又加上保卫科的两个人,一起走进了暗道。暗道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味道,墙壁上的凿痕清晰可见,确实像是人工开凿的。张志成打着手电筒,仔细地观察着四周的情况。
走了一段路后,他们发现暗道越来越窄,尽头已经彻底坍塌堵死。
回到地面上,把情况向孙专员和保卫科长做了汇报。张志成把笔记本递给孙专员:“孙专员,的确是暗渠五一,不过看起来应该是以前的人留下的,和反动分子没有关系。”
孙专员接过笔记本,看了看,点了点头:“没错,这确实是以前的暗渠。马科长,现在你可以放心了吧?”
保卫科长虽然还有些不甘心,但也没有办法,只好点了点头:“好吧,既然这样,那就继续施工吧。不过以后还是要多注意,尤其是可疑的地方!”
夜幕缓缓地覆盖了塔河营地,白天的忙碌与纷争似乎随着太阳的西下而暂时被搁置一旁。今晚,指挥部决定组织一次文化学习和政治教育,即是提升士气,增加团结,也是为即将召开的现场会再打打基础。
“同志们,今天咱们在施工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大家都没有退缩,这种精神值得表扬。不过,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除了技术难题,还有一些思想上的问题需要我们重视。就像今天在发现暗道这件事上,大家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和争论。”孙专员的目光特意在张志成和保卫科长身上停留了片刻。
“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把工程顺利完成。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同志,要从大局出发。志成同志提出的先派人进暗道查看情况,这个建议是合理且务实的,既保证了工程进度,又兼顾了安全问题。而李科长对安全的重视也没错,只是在处理方式上,我们可以更加灵活一些。”
孙专员话还没说完,大刘就站起来鼓掌:“孙指挥!你说得太对了!咱不懂啥大道理,就知道咱得把活干好,不能让那些想使坏的得逞!”
马科长的态度却依旧冷淡,他坐在一旁,眼睛时不时地瞟向张志成,满脸的不情愿。但在这样的氛围下,他也不敢公然反对。
孙专员压压手,示意大刘先坐下,然后继续说道:“今天的学习内容是《论持久战》第三节。”
张志成同志。"孙专员突然点名,"请你谈谈对'防御中的进攻'的理解。"
“孙专员,同志们,我认为‘防御中的进攻’,在咱们当下的工程建设中,有着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就拿今天挖基槽来说,咱们面临着诸多困难,炸药不足、测量仪器损坏,这就如同处于防御态势。但我们没有坐以待毙,用火烧岩石,自制经纬仪,这些举措便是在困境中的主动进攻。”
他微微顿了顿,目光望向远方那尚未完工的工程区域,思绪飘回到施工以来的日日夜夜:“在工程建设的漫漫长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阻碍,就像敌人的进攻一样。而我们手中的技术、智慧以及团结一心的力量,就是我们的武器。我们不能仅仅被动地应对,而是要像在防御中寻找战机发动进攻那样,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比如在发现暗道时,保卫科同志出于安全考虑,要求清场调查,这是防御的一面,是为了保障工程不受潜在威胁的干扰。而我提议先派人进去查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耽误工期,这便是在防御中发起的进攻。我们没有因为可能存在的危险就停下工程,而是主动出击,去探明情况,为工程的继续推进争取时间。”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我们的工程是为了改变这片戈壁滩的面貌,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各种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的恶劣、技术条件的限制,甚至可能存在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干扰,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防御的对象。但我们不能只守不攻,要主动去攻克技术难题,像小赵制作的简易经纬仪,这就是我们在技术防御中的进攻。我们要积极团结每一位同志,消除内部的矛盾和分歧,这是我们在思想防御中的进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场与困难的持久战中,逐步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相持,最终实现战略反攻,完成我们的工程目标。”
孙专员听着张志成的发言,不住地点头,眼中满是赞许:“志成同志说得非常好,深入浅出,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得很紧密。这就是我们在工程建设中需要的思维,在困境中既要坚守底线,保障安全,又要积极进取,寻求突破。”
大刘又按捺不住地站起身来,挥舞着手臂说道:“我听明白了!就像打仗一样,咱不能光挨打,得瞅准机会还手!以后再有啥困难,咱就照张副指挥说的办,主动出击!”众人被大刘的激动情绪感染,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现场气氛热烈起来。
马科长的脸色有些不自然。他心里不得不承认张志成的话有道理,但一贯的固执和对张志成的偏见让他难以轻易表露认同。他轻咳一声,说道:“话虽如此,但安全问题始终是重中之重,不能因为要进攻就忽视了防御。今天暗道的事情,虽然结果没问题,但谁能保证以后不会出意外?”
孙专员看向马科长,目光中带着几分耐心,说道:“马科长,安全问题确实是重中之重,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志成同志刚刚也讲得很清楚,我们要在防御与进攻之间找到平衡。就拿今天的暗道事件来说,志成提出的方案,不正是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推进工程进度吗?我们既要防患于未然,也要灵活应对突发状况。”
张志成接过话茬,语气诚恳:“马科长,我完全理解您对安全的重视,这是职责所在。咱们不妨一起梳理一下过往的安全措施,看看有没有可以优化的地方,让安全保障与工程推进能够更好地协同。比如在进入暗道前,我们可以制定更详细的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预估,并提前准备应对方案。这样既能确保安全,又不会过度耽误工期。”
马科长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应急预案是得有,可执行起来能不能到位还是个问题。就怕到时候情况紧急,大家手忙脚乱,把预案抛到脑后。”
王力在一旁忍不住说道:“马科长,您放心,我们都是干实事的人。只要有明确的预案,大家肯定会严格执行。像今天进暗道,我们几个都时刻注意着周围情况,按照规定行动。以后有了更完善的预案,我们肯定能做得更好。”
大刘也跟着附和:“就是就是,马科长,您可别小瞧我们。我们都知道安全的重要性,只要有好的办法,我们肯定全力配合。”
孙专员看着大家,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看到大家这么积极,我很高兴。咱们可以成立一个安全监督小组,由马科长负责牵头,从各个施工小组抽调一些细心、负责的同志参与。这个小组不仅要制定和完善安全预案,还要在日常施工中加强监督,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同时,要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让大家熟悉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尤其是针对敌特破坏方面。”
马科长听到孙专员让自己牵头安全监督小组,神色稍微缓和了一些,说道:“既然孙专员这么安排,我肯定全力以赴。不过,这需要各施工小组积极配合,按时提供人员名单,并且要保证抽调的人员能够认真履行职责。”
王力立刻表态:“我们施工小组一定全力配合!挑选最可靠的同志参与安全监督小组的工作,确保他们能把安全工作做好。”
张志成也站起来说道:“技术组这边也会全力支持。我们可以从技术角度为安全监督小组提供一些建议,比如在测量和施工过程中,如何更好地预防安全事故。同时,我们也会配合安全监督小组,对技术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小赵举手说道:“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在营地设置一些安全宣传栏,把常见的安全问题和应对方法展示出来,让大家随时都能看到,加深印象。另外,也可以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通过有趣的方式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
孙专员点头赞许:“小赵这个建议不错,安全宣传工作很重要。我们要让每一位同志都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思想上筑起安全防线。安全监督小组可以把这个任务也承担起来,制定详细的安全宣传计划,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马科长想了想,说道:“安全宣传栏和知识竞赛确实是不错的办法。不过,宣传内容得严格把关,不能出现任何错误或者误导性信息。而且,要定期更新内容,保证大家看到的都是最新、最实用的安全知识。”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一位新补充的队员站起来,有些紧张地说道:“我……我觉得我们在施工的时候,也可以互相提醒安全问题。就像今天挖基槽,大家都很累,但要是有人能多留意一下周围环境,及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说不定就能避免一些小意外。”
孙专员看着这位新队员,鼓励道:“说得好!安全工作不仅仅是安全监督小组的责任,更是每一位同志的责任。大家在施工过程中要相互关心、相互提醒,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氛围。”
张志成接着说道:“对,我们可以在每个施工小组设立安全安全员,负责在施工过程中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安全员可以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这样既能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又能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安全工作中来。”
马科长对这个提议表示认可:“这个办法可行,轮流担任安全员,能让大家都有责任感。不过,要对安全员进行简单的培训,让他们知道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以及如何正确提醒大家。”
孙专员总结道:“今天的讨论很有成效,大家提出了很多好的想法和建议。接下来,安全监督小组要尽快组建起来,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把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各施工小组和技术组也要积极配合安全监督小组的工作,共同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大部分人都已经休息,几盏马灯还在指挥部帐篷前摇曳。王力蹲在地上,用红柳枝在沙地上划着宣传栏的布局图。张志成抱着一摞从炸药箱上拆下来的木板走过来,木板上还残留着"小心轻放"的黑色字迹。
"标语就用石灰水写。"张志成把木板平铺在地上,从兜里掏出半截粉笔,"你打格子,我来写。"
"把安全守则编成顺口溜。"张志成突然说。他抓起块木板,用粉笔在上面快速写着:"上工先看天,挖槽要测边,暗洞莫乱钻,爆破听令先。"
随后用刷子蘸着石灰水描字。粗糙的木纹把刷毛刮得分叉,他不得不停下来用手指把毛捋顺。夜风吹得石灰水表面结起薄膜,每写几笔就要搅动一下。
凌晨两点,宣传阵地初具规模。入口处立着两块高大的胡杨枯木,树干上钉着"安全建设"的标语牌。枯木之间拉起麻绳,上面挂着用罐头盒剪成的警示铃铛,夜风吹过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张志成站在弹药箱垒成的台子上,往帐篷侧面刷浆糊。王力递上缝好的布幅,两人配合着将"进度服从质量,安全重于泰山"的标语贴在帆布上。
"这玩意夜里也能看清。"王力退后两步欣赏效果。
林悦带着医疗队的姑娘们用纱布和红药水制作了事故处理流程图。她把流程图绷在树杈上,突然发现少画了个步骤。"等等!"抓起块炭黑,在"伤口包扎"前加了条"先清洗伤口,取出异物"。
东方泛起鱼肚白时,保卫科的马科长来巡查。他刚走近展示区,就被突然响起的铃铛吓了一跳。待看清是自制的报警装置后,竟难得地点头:"这个可以在各个建设地推广!"随即看向一旁的王力:“你们施工小组抽调出来的安全员名单确定了吗?可别敷衍了事,一定要挑那些责任心强、做事细心的同志。”
王力连忙点头:“我昨晚回去就和大家商量了,已经有了初步的人选,今天一早就会把名单给您送过去。这些同志都是平时干活踏实、对安全问题也比较上心的,肯定能把安全员的工作做好。”
孙专员也踱步走了过来,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安全宣传阵地,高兴地说道:“同志们辛苦了!这么一弄,咱们营地的安全氛围一下子就浓厚起来了。这不仅是对我们自身安全的保障,也是向即将到来的现场会展示我们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
“马科长,接下来安全监督小组的工作至关重要。从安全制度的完善,到日常施工的监督检查,再到安全培训和演练的组织,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马虎。志成和王力他们施工组、技术组这边也都表态全力配合了,你就大胆地开展工作,有什么问题及时向我汇报。”
马科长挺直了腰杆,郑重地说道:“孙专员您放心。既然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我一定竭尽全力,绝不让安全问题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说话间,营地渐渐热闹起来。新的一天开始了,工人们陆续走出帐篷,看到这全新的安全宣传设施,都不禁眼前一亮。大家围在宣传栏前,看着那些生动的标语和事故处理流程图,小声地讨论着。
“上工先看天,挖槽要测边,暗洞莫乱钻,爆破听令先。这顺口溜编得好,一下就记住了。”一个年轻的工人指着木板上的标语说道。
“是啊,还有这事故处理流程图,画得清清楚楚,以后遇到受伤的情况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旁边的人附和道。
在众人的讨论声中,太阳渐渐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戈壁滩上,工人们纷纷奔赴各自的岗位,开始了又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