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指挥部内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凝重的气氛。陈启明站在一块满是划痕的简易黑板前,黑板边缘的漆皮已经有些剥落,露出里面粗糙的木质。手中的粉笔是白色的,笔身因为长期使用而显得有些短小,粉笔灰不时地从指缝间簌簌落下。微微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同志们,经过这几天我对工程资料的反复钻研,以及对施工现场的多次细致勘察,我认为目前咱们工程的渠道防渗问题,传统的防渗方案已难以满足需求。我提议一种渠道立体防渗方案,采用黏土-干砌卵石与浆砌卵石复合结构。”
话落,他手中的粉笔在黑板上迅速游走,发出沙沙的声响。粉笔与黑板摩擦,留下一道道白色的痕迹,逐渐勾勒出复合结构的清晰示意图。他的手腕灵活地转动着,每一笔都显得那么沉稳而有力。
“大家看,”陈启明指着黑板,手指因为长期劳作而有些粗糙,指甲缝里还残留着些许黑色的污渍。他继续解释道,“黏土本身具备良好的防渗性能,它能像一道天然的屏障一样,有效阻挡水分渗透。干砌卵石形成稳固的基层结构,相互嵌合,增强了整体的稳定性,而浆砌卵石则进一步密封了缝隙,其砂浆填充在卵石间,不但强化了抗冲刷能力,还能极大地提升防渗效果。这种复合结构一旦应用,将大大提升渠道的防渗能力,显著减少水资源的渗漏损失。”
王力坐在一旁,他的椅子发出轻微的吱呀声。从陈启明开口起,他就满脸忧虑。一听完,立刻迫不及待地提出质疑:“陈教授,您这方案乍一听确实新颖,理论上也说得通。可您深入盘算过材料消耗吗?黏土、干砌卵石、浆砌卵石,哪一样用量都不是小数目!单说这卵石,咱们以往施工定额里,对这般大规模的使用规划不足。现在猛然增加这么多材料,成本必然大幅攀升。物资调配更是难如登天,咱们得联系多少供应商,安排多少运输车辆啊。咱们当前本就被物资短缺的难题死死困住,塔河营地附近的卵石根本不够,上哪儿去找这么大量的卵石呢?这可不是小事,弄不好工程进度要被拖垮,预算也得严重超支!”
张志成凝视着黑板上的示意图,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片刻后,他抬起头,“老王,我理解你的顾虑,成本和物资调配确实是现实难题。但咱们换个角度看,陈教授这个方案从长远来讲,对工程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是无可估量的。眼下咱们工程因为防渗技术不过关,进度受阻严重,工人们每天都在工地上干着急,却没办法推进。若是能借这个方案突破瓶颈,那前期多投入些成本也是值得的。咱们胜利三场不是有丰富的卵石资源吗?我提议调用胜利三场的卵石,先解燃眉之急。咱们可以跟他们好好商量,等咱们工程度过了这个难关,再想办法补偿他们。”
王力一听这话,“噌”地一下站起身,椅子在地上划出了一道刺耳的声音。“老张!你可千万要冷静!胜利三场的卵石那都是有既定用途的,说不定关系着他们的重要项目。咱们这么贸然调用,一旦影响了胜利三场的工作,这责任谁来担?况且,就算把他们的储备全调过来,够不够还得打个大大的问号!咱们不能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方案,就把整个物资调配体系搅得一团糟啊!咱们得从全局考虑,不能只盯着眼前这一点利益。”
孙专员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手指轻轻摩挲着衣角,默默倾听着各方观点。此时,他微微向前倾身,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稳重:“大家先别激动,都先坐下来。陈教授,依你看,这个方案在材料用量上,还有没有优化的空间?能不能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削减不必要的消耗?咱们现在物资紧张,每一份资源都得精打细算。”
陈启明推了推鼻梁上那副有些陈旧的眼镜,身子不自觉地微微前倾,语气谨慎又诚恳:“孙专员,在设计这个方案时,我着实费了一番心思。我每天都在办公室里对着图纸和数据反复权衡计算,眼睛都看酸了。目前拟定的用量,已然是经过多轮优化后的结果。当然,施工过程复杂多变,若遇到特殊情况,依据现场实际做些细微调整也并非全无可能。但整体的方案框架以及主要材料的用量,大幅度变动怕是会严重影响防渗效果,还望大家理解。我也深知物资短缺的困境,可从专业角度出发,要达成预期防渗目标,这些材料不可或缺。咱们不能为了节省一点材料,就牺牲了工程的质量啊。”
张志成看向孙专员,说道:“专员,我依旧坚定地认为应当调用胜利三场的卵石。咱们工程如今深陷技术泥沼,每耽搁一天,损失都难以估量。工人们每天都在盼着工程能顺利推进,他们的工资、生活都指望着这个工程呢。陈教授的方案是当下最具可行性、最有希望打破僵局的办法。我们不能因害怕影响胜利三场工作,就对摆在眼前的转机视而不见。再者,咱们可以即刻与胜利三场沟通协调,详细说明工程的紧迫性和这个方案的重要性,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我相信,都是为了国家建设,胜利三场定会深明大义。”
指挥部内一时间安静极了,只能听到外面风沙拍打着帐篷的簌簌声,像是一种无形的压力,笼罩着每一个人。许久,孙专员重重地呼出一口气,坐直身子,神色坚定:“行,志成,那就按你说的办。我今晚就熬夜起草特殊物资调用令,向胜利三场阐明情况,让他们尽快把卵石调过来。不过,咱们必须做好两手准备,倘若胜利三场的卵石不够,还得提前谋划其他对策。咱们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一条路上。”
张志成用力地点点头,眼神中满是干劲:“好!我这就去组织人员,全力做好接收卵石的准备工作。”
若想让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陈启明的方案是目前的最优解。为了落实方案中的关键材料——卵石的采集与运输,他决定组建一支“采石突击队”。当这个消息通过喇叭在工地上传开时,工人们的反应却并不如预期的热烈。
“啥?要用那个右派的方案,还让咱们去给他弄卵石?咱可不能干这事儿,谁知道他安的啥心!”
“是啊,右派都是犯了错的,他们的主意能靠谱?咱费了半天劲,别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周围的工人纷纷点头,脸上满是犹豫与抵触。
议论纷纷传入耳中,张志成心急如焚。若不及时扭转工人们的想法,工程必将陷入僵局。
“同志们!我知道大家对采用陈教授的方案,心里有疙瘩,对他右派的身份有顾虑。但咱们得把眼光放长远,看看工程现在的处境!防渗问题解决不了,咱们之前的努力都白费,这工程关乎咱们兵团未来的发展,关乎无数百姓的生活!”张志成对着一众职工说道。
“陈教授虽然被划成右派,可他是实打实的水利专家,在这方面的本事不容置疑。他提出的方案,我和其他技术人员反复研究过,从理论到实际,都有极大的可行性。咱们不能因为身份问题,就否定一个能拯救工程的方案。”语气中甚至带着一丝恳求。
大刘站在人群中,依旧一脸不服气,他大声喊道:“张副指挥,我干活儿从来没墨迹过!但这事儿太冒险了,万一出了岔子,责任谁担?”张志成目光立刻锁定大刘,斩钉截铁地说:“大刘,我理解你的担忧。要是方案出了问题,所有责任我一力承担!我向大家打包票,这个方案一定行!而且,我会和大家一起,冲在采石的最前线!”
台下一片哗然,工人们开始交头接耳。张志成趁热打铁:“同志们,咱们都是为了建设兵团,为了这片土地能变得更好。现在工程需要我们,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咱们也得闯一闯!只要能让工程顺利完工,吃再多苦都值得!”
经过张志成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工人们的态度逐渐发生了转变。大刘在一旁,看着张志成坚定的眼神,咬了咬牙,心想:“张副指挥都这么拼了,还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我要是再退缩,还算什么男子汉!”
在大刘的号召下,筛选工作终于顺利开展。最终,一支由 100人组成的“采石突击队”集结完毕,张志成任队长。将 100人的“采石突击队”分成了若干小组,每组推选一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组长,负责协调组内工作。考虑到此次拉运卵石任务艰巨,路途遥远且路况复杂,必须决定制定详细的行动方案。
从营地到胜利三场的路线精确划分成多个路段,详细标注出各路段的路况,如戈壁滩的起伏程度、沙地的松软范围等。依据这些路况信息,设定合理的中途休息点,确保队员们在长途跋涉中有足够的时间恢复体力,同时也能检查车辆状况。全程预计耗九个半小时,按路段分配时间,严格把控行程进度,防止因个别路段耽搁而影响整体运输效率。
每辆板车和独轮车都分配固定的运载量,根据车辆大小和队员体力合理调整,避免超载引发安全隐患或车辆损坏。在装车环节,要求队员将卵石均匀放置,保证车辆重心稳定,减少运输途中的摇晃。同时,为每组配备必要的维修工具,如备用车轮、扳手、绳索等,以便在车辆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抢修。
组长除负责协调组内工作外,还要时刻关注队员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遇到路况复杂路段,相邻小组之间要相互支援,比如帮助推车、传递工具等。每组安排一名体力较好的队员作为“机动人员”,随时为组内其他队员提供紧急帮助,确保整个运输过程流畅进行。
随着一声令下,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一辆辆板车和独轮车吱吱呀呀地启动,车轮缓缓滚动,队伍如一条蜿蜒的长龙,向着胜利三场的方向进发。
出了营地,便是一片广袤无垠的戈壁滩。地面坑洼不平,大大小小的石块突兀地露在外面,车辆行驶在上面,颠簸得厉害。队员们双手紧紧握住车把,手臂上的青筋因用力而高高鼓起。
行进到戈壁滩深处,地势变得更加起伏。一道道沙梁横亘在面前,车辆想要通过,必须要众人齐心协力。张志成见状,大声喊道:“同志们,大家加把劲,一起把车推过沙梁!”说着,他率先冲到一辆板车旁,和队员们一起用力推车。队员们齐声呐喊,卯足了劲,一步一步地将车辆推上沙梁。
胜利三场的工作人员早已接到通知,带队的是一位身形魁梧、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名叫赵强,他是胜利三场物资调配的负责人。赵强远远瞧见“采石突击队”那蜿蜒而来的长龙,立刻迎了上去,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高声说道:“哈哈张副指挥,你们可是走的够快的!”
张志成快步上前,紧紧握住赵强的手,“这次可真是多亏了胜利三场的支持,不然我们工程可就麻烦大了。”赵强用力拍了拍张志成的肩膀,笑着回应:“都是为了国家建设,革命同志说啥谢不谢的!我们肯定全力配合。”
经过两个多小时紧张有序的装载,所有车辆都装满了卵石。队员们将车辆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任何问题,大刘向张志成请示是否返程。
张志成看了看天色,此刻返回营地,定然是深夜。但这边三百多号人,若是在胜利三场留宿,给对方无异于是极大的压力。想来这一轮还算顺畅,他决定还是要赶回去,殊不知这一决定差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由于车辆满载着卵石,行进速度比来时更慢了许多,独轮车在坑洼不平的地面上颠簸,时不时就发生倾倒,队员们不得不一次次停下脚步,重新将滚落的卵石装车,宝贵的时间就这样一点点被消耗。
随着时间的推移,夜幕悄然降临,黑暗迅速笼罩了整个戈壁滩。这片广袤的大地,在夜色中失去了所有可供辨认的标志物,周围一片漆黑,不知不觉间,队伍已经偏移了来时的路线,等张志成和大刘察觉到异样时,他们惊恐地发现,这三百多号人竟然在戈壁滩上迷路了!
张志成焦急地环顾四周,试图寻找哪怕一丝熟悉的痕迹,但除了无尽的黑暗,什么也看不到。夜晚的戈壁滩气温会急剧下降,在没有寄养的清开你下,所有人都面临生命危险。
“大刘,这样盲目地走下去不是办法,我们已经完全迷失了方向,再继续走,说不定会离营地越来越远。”大刘用力地点点头,表情严肃:“张副指挥,我也这么觉得,当务之急是先找个安全的地方停下来,等明天天亮了,我们对周围环境能看得清楚些,再派人出去寻路,同时想办法联系营地来人接应。”
张志成向全体队员下达了原地过夜的指令。队员们听闻后,虽心中满是担忧和不安,但多年来养成的的习惯,让他们只会竭尽所能的克服困难。队伍在一处相对平坦且背风的地方停下,将车辆围成一个圈,作为临时的屏障。气温急剧下降,寒意像潮水一般迅速蔓延开来。为了保持体温,队员们生气火堆,相互依偎在一起,彼此用身体的热量温暖着对方。
营地指挥部内,孙专员正焦急地等待着张志成一行人的消息。按照原定计划,他们此时应该早已返回营地,但却迟迟没有任何音信。孙专员在指挥部内来回踱步,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强烈。他多次尝试通过对讲机与张志成取得联系,但始终没有得到回应。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张志成他们不会出什么事了吧?”孙专员自言自语道。一旁的王力也是满脸的担忧,他建议道:“孙专员,我看不能再这样干等下去了,咱们得赶紧派人出去找找。”孙专员皱着眉头,重重地叹了口气:“不行,夜深了,还起了风!不能让营地的同志再去冒险!”
不知过了多久,张志成终于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在梦中,他看到工程顺利完工,清澈的河水顺着渠道奔腾而下,灌溉着周边的土地……一阵突如其来的狂风将他从美梦中惊醒!
二十多头野猪在夜色中现身,呈扇形散开,用蹄子刨着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似乎是在示威。
张志成的心猛地一沉,他深知野猪群的危险性,这些野猪一旦发起攻击,后果不堪设想。他握紧手中的枪,手指微微颤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责任的沉重。“大家听着,千万不要慌乱!”张志成大声喊道,声音在狂风中有些发颤,但依然坚定有力,“保持冷静,继续给火堆添柴,绝不能让火熄灭!”
野猪群似乎被火焰暂时阻挡,它们在离队伍不远处徘徊,不时发出阵阵咆哮。一头体型庞大的野猪,突然仰起头,带领着野猪群缓缓向前逼近。
张志成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瞄准那头领头的野猪,手指扣在扳机上,随时准备开枪。但他清楚,开枪只能暂时震慑野猪群,一旦弹药耗尽,他们将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张副指挥,这可咋办啊?这么多野猪,咱们两把枪根本挡不住啊!”一名队员焦急地喊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哭腔。
“保持队形,不要让野猪群冲散我们!”
队员们相互靠拢,将车辆围得更紧,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狂风依旧肆虐,吹得火焰左右摇摆,光影在野猪群身上跳动,让它们看起来更加狰狞恐怖。野猪群离队伍越来越近,它们身上粗糙的毛发在火光下根根分明,一股难闻气味也随着风飘了过来。
队伍中年纪最小的小孙,双腿不停地颤抖着,眼睛紧紧盯着逐渐逼近的野猪群,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突然,一股温热的液体顺着他的裤腿流了下来,在这寒冷的夜晚,迅速变得冰冷。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脸上瞬间涨得通红,羞愧地低下头,身体因害怕和难堪而缩成一团。
“小鬼别怕,大家都在呢!”旁边的一位老队员轻声安慰道,同时握紧了手中用来驱赶野猪的铁锨。
野猪群离得更近了,张志成的心猛地一揪,“大家注意,听我指挥!只要野猪一冲过来,就用手里的家伙使劲儿赶,千万不能让它们冲破防线!”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双方就这样僵持着。野猪群似乎在等待着一个时机,每一个人都屏气敛息,不敢有丝毫松懈。风吹得火焰摇曳不定,一会儿将队员们的身影拉长,一会儿又将他们笼罩在黑暗之中。
突然,一只野猪按捺不住,脱离了群体,向队伍冲了过来。它的眼睛里闪烁着凶狠的光芒,嘴里发出低沉的吼声。“打!”张志成大喊一声,率先扣动了扳机。其他队员也纷纷跟上,在这个距离,先前装载的卵石就和手榴弹一样,只要打中一块,就会让野猪吃痛不已。
张志成手中的枪响了,子弹呼啸而出,正中那头发起冲锋的野猪肩胛。野猪吃痛,原本迅猛的前冲之势一滞,它疯狂地甩动着头,发出凄厉的嚎叫,在地上翻滚了几圈,激起大片沙尘。其他队员见状,纷纷将手中的卵石朝着野猪群奋力掷去。一时间,空中满是呼啸而过的卵石,如同密集的炮弹。在这般猛烈的回击下,又一头野猪被击中头部,轰然倒地,抽搐几下后便没了动静。
其余野猪被这突如其来的反抗吓得有些慌乱,它们停下脚步,在原地徘徊不前。张志成趁此机会,迅速给枪换上弹药,大声喊道:“同志们,继续保持,千万别放松!”队员们喘着粗气,汗水与夜晚的寒意交织,不由得更冷了几分。
僵持了几分钟后,野猪群似乎意识到今晚难以讨到便宜,那头领头的野猪长嚎一声,带着剩余的野猪缓缓向后退去。
“呼……”队员们长舒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许多人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小孙满脸泪痕,劫后余生的喜悦让他泣不成声。老队员们纷纷围过来,拍拍他的肩膀,轻声安慰着。张志成检查了一下队员们的情况,所幸无人受伤,只是大家都疲惫不堪。
风渐渐小了,夜空中的星星闪烁着微弱的光芒,给这片戈壁滩带来一丝光亮。
难熬的一夜终于过去,天边泛起了鱼肚白,黎明的曙光缓缓洒在戈壁滩上。队员们在晨光中收拾好车辆,将死去的野猪绑在板车上。张志成和大刘也在地图和指南针的配合下,大致确定了营地的方向。
经过几个小时的艰难跋涉,远远地,他们看到了塔河营地的轮廓。营地内,孙专员和王力等人已经在营地外焦急地等待了许久。当看到张志成他们的队伍出现时,所有人都欢呼起来。
你们可算回来了!这一夜可把我们急坏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张志成疲惫地笑了笑,“孙专员,昨晚可真是惊险万分。我们在戈壁滩上迷了路,还遭遇了野猪群的袭击。不过,我们也不是毫无收获。”说着,他指了指板车上那两头死去的野猪。
王力看到张志成等人平安归来,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但看到车上的野猪,他不禁有些疑惑。张志成目光转向王力,带着几分调侃的意味说道:“老王啊,你之前不是提议打猎改善伙食嘛,我当时还反对来着。现在看来,这打猎还真是一条好路子!。要不是这两头野猪,昨晚大伙可就白迷路了!”
众人听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一夜的紧张与疲惫似乎在这笑声中消散了一些。
陈启明的身影悄然出现,站在一旁,神色复杂,满脸愧疚。昨夜的惊险他虽未亲身经历,却也从旁人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了大致情形。想到张志成等人是为了落实自己提出的方案才遭遇这般危险,内心便如被千万根针扎着一般。加之自己目前的身份,他更觉自己罪孽深重……
犹豫再三,陈启明缓缓走到张志成面前,嘴唇动了动,却一时语塞。张志成注意到了他,笑着说道:“陈教授,你来得正好,快看看咱们这猎获!今天大家都能打打牙祭了!”
陈启明却没有回应张志成的轻松,他深深地低下头,声音带着颤抖:“张副指挥,都怪我。若不是我提出这个方案,你们也不会去胜利三场拉卵石,更不会在戈壁滩上迷路遇险。我……我实在是罪该万死。我本就不该多言,该好好埋头改造……可我却自不量力地提出这么个方案,给大家带来了这么大的麻烦。我要检讨,要从自己的思想深处找问题,我怎么就这么糊涂呢……”、
张志成连忙伸手扶住陈启明,一脸真诚地说道:“陈教授,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你可千万别这么想。咱们搞工程,本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风险,这和你提出的方案没有关系。你的方案是目前解决工程防渗问题最有效的办法,要是因为怕担风险就畏缩不前,那这工程还怎么进行下去?咱们不能因为这点挫折就否定了你的方案,更不能把责任都往你身上推。”
陈启明抬起头,眼中满是疑惑与感动:“张副指挥,你真的这么想?可我……”
张志成用力地拍了拍陈启明的肩膀,语气坚定:“陈教授,我张志成向来说一不二。你是真正的水利专家,咱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你这样有真才实学的人。之前大伙对你身份有顾虑,那是大伙思想狭隘了。经过这次的事,大家都明白了,只要是对工程有利的,咱们都得支持。你就别再自责了,赶紧和我一起去看看那两头野猪,想想怎么给大伙改善改善伙食。”说着,张志成便拉着陈启明朝炊事班走去。
被张志成拉着,陈启明的脚步还有些踉跄,但他的眼神却渐渐明亮起来。他看着张志成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位副指挥用他的豁达和信任,让自己原本绝望的心重新燃起了希望。
“陈教授,你看,这头大些的有两百来斤呢,可惜最大的那头跑了,不然大家每人还能多吃两块肉……”
陈启明看着野猪,微微点头,思绪却飘到了工程上:“张副指挥,这卵石拉回来了,后续的施工可得抓紧。”
张志成笑着说:“陈教授,有你在,我心里踏实。不过今晚这野猪肉,你可得多吃点,也算是犒劳你为工程操的心。”
营地里弥漫着野猪肉的香气,这股香气冲淡了些许白日的疲惫与惊险。王力端着晚,径直走向陈启明。:“陈教授,快趁热吃,今天这野猪肉可香了,你可得多吃点补补。”
陈启明有些受宠若惊,连忙站起身来,说道:“王副指挥,这咋好意思,还麻烦您特意给我打饭。”
王力摆了摆手,脸上的笑容一收,换上副特别诚恳的表情:“陈教授,我今天就是特意来给您赔不是的。之前在方案会上,我这人太死脑筋,光瞅见方案实行时那些麻烦事儿,压根没瞧出它对咱这工程有多重要。我不该怀疑您的本事,更不该因为自己瞎操心,给方案推进使绊子,您可千万别往心里去。”
陈启明微微一怔,眼眶立马红了,他紧紧握住王力的手,情绪激动地说:“王副指挥,您可别这么讲。您提的那些问题,可都是实实在在摆在眼前的,您也是一心为工程好,我咋会怪您呢……”
王力重重地点点头,接着说道:“陈教授,我现在可算想明白了,您是水利方面的大专家,有真本事,往后工程上的事儿,还得全靠您拿主意。我呢,肯定全力配合您,咱一起把这工程干得呱呱叫!”
大刘也端着碗凑过来,咧着大嘴笑道:“就是就是,陈教授,之前是我们不懂事,对你有误会。以后就把我们当成徒弟,有啥吩咐尽管说,我们保证麻溜地办好!”其他工人也跟着七嘴八舌地附和,一时间,大伙对陈启明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话落,他手中的粉笔在黑板上迅速游走,发出沙沙的声响。粉笔与黑板摩擦,留下一道道白色的痕迹,逐渐勾勒出复合结构的清晰示意图。他的手腕灵活地转动着,每一笔都显得那么沉稳而有力。
“大家看,”陈启明指着黑板,手指因为长期劳作而有些粗糙,指甲缝里还残留着些许黑色的污渍。他继续解释道,“黏土本身具备良好的防渗性能,它能像一道天然的屏障一样,有效阻挡水分渗透。干砌卵石形成稳固的基层结构,相互嵌合,增强了整体的稳定性,而浆砌卵石则进一步密封了缝隙,其砂浆填充在卵石间,不但强化了抗冲刷能力,还能极大地提升防渗效果。这种复合结构一旦应用,将大大提升渠道的防渗能力,显著减少水资源的渗漏损失。”
王力坐在一旁,他的椅子发出轻微的吱呀声。从陈启明开口起,他就满脸忧虑。一听完,立刻迫不及待地提出质疑:“陈教授,您这方案乍一听确实新颖,理论上也说得通。可您深入盘算过材料消耗吗?黏土、干砌卵石、浆砌卵石,哪一样用量都不是小数目!单说这卵石,咱们以往施工定额里,对这般大规模的使用规划不足。现在猛然增加这么多材料,成本必然大幅攀升。物资调配更是难如登天,咱们得联系多少供应商,安排多少运输车辆啊。咱们当前本就被物资短缺的难题死死困住,塔河营地附近的卵石根本不够,上哪儿去找这么大量的卵石呢?这可不是小事,弄不好工程进度要被拖垮,预算也得严重超支!”
张志成凝视着黑板上的示意图,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片刻后,他抬起头,“老王,我理解你的顾虑,成本和物资调配确实是现实难题。但咱们换个角度看,陈教授这个方案从长远来讲,对工程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是无可估量的。眼下咱们工程因为防渗技术不过关,进度受阻严重,工人们每天都在工地上干着急,却没办法推进。若是能借这个方案突破瓶颈,那前期多投入些成本也是值得的。咱们胜利三场不是有丰富的卵石资源吗?我提议调用胜利三场的卵石,先解燃眉之急。咱们可以跟他们好好商量,等咱们工程度过了这个难关,再想办法补偿他们。”
王力一听这话,“噌”地一下站起身,椅子在地上划出了一道刺耳的声音。“老张!你可千万要冷静!胜利三场的卵石那都是有既定用途的,说不定关系着他们的重要项目。咱们这么贸然调用,一旦影响了胜利三场的工作,这责任谁来担?况且,就算把他们的储备全调过来,够不够还得打个大大的问号!咱们不能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方案,就把整个物资调配体系搅得一团糟啊!咱们得从全局考虑,不能只盯着眼前这一点利益。”
孙专员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手指轻轻摩挲着衣角,默默倾听着各方观点。此时,他微微向前倾身,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稳重:“大家先别激动,都先坐下来。陈教授,依你看,这个方案在材料用量上,还有没有优化的空间?能不能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削减不必要的消耗?咱们现在物资紧张,每一份资源都得精打细算。”
陈启明推了推鼻梁上那副有些陈旧的眼镜,身子不自觉地微微前倾,语气谨慎又诚恳:“孙专员,在设计这个方案时,我着实费了一番心思。我每天都在办公室里对着图纸和数据反复权衡计算,眼睛都看酸了。目前拟定的用量,已然是经过多轮优化后的结果。当然,施工过程复杂多变,若遇到特殊情况,依据现场实际做些细微调整也并非全无可能。但整体的方案框架以及主要材料的用量,大幅度变动怕是会严重影响防渗效果,还望大家理解。我也深知物资短缺的困境,可从专业角度出发,要达成预期防渗目标,这些材料不可或缺。咱们不能为了节省一点材料,就牺牲了工程的质量啊。”
张志成看向孙专员,说道:“专员,我依旧坚定地认为应当调用胜利三场的卵石。咱们工程如今深陷技术泥沼,每耽搁一天,损失都难以估量。工人们每天都在盼着工程能顺利推进,他们的工资、生活都指望着这个工程呢。陈教授的方案是当下最具可行性、最有希望打破僵局的办法。我们不能因害怕影响胜利三场工作,就对摆在眼前的转机视而不见。再者,咱们可以即刻与胜利三场沟通协调,详细说明工程的紧迫性和这个方案的重要性,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我相信,都是为了国家建设,胜利三场定会深明大义。”
指挥部内一时间安静极了,只能听到外面风沙拍打着帐篷的簌簌声,像是一种无形的压力,笼罩着每一个人。许久,孙专员重重地呼出一口气,坐直身子,神色坚定:“行,志成,那就按你说的办。我今晚就熬夜起草特殊物资调用令,向胜利三场阐明情况,让他们尽快把卵石调过来。不过,咱们必须做好两手准备,倘若胜利三场的卵石不够,还得提前谋划其他对策。咱们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一条路上。”
张志成用力地点点头,眼神中满是干劲:“好!我这就去组织人员,全力做好接收卵石的准备工作。”
若想让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陈启明的方案是目前的最优解。为了落实方案中的关键材料——卵石的采集与运输,他决定组建一支“采石突击队”。当这个消息通过喇叭在工地上传开时,工人们的反应却并不如预期的热烈。
“啥?要用那个右派的方案,还让咱们去给他弄卵石?咱可不能干这事儿,谁知道他安的啥心!”
“是啊,右派都是犯了错的,他们的主意能靠谱?咱费了半天劲,别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周围的工人纷纷点头,脸上满是犹豫与抵触。
议论纷纷传入耳中,张志成心急如焚。若不及时扭转工人们的想法,工程必将陷入僵局。
“同志们!我知道大家对采用陈教授的方案,心里有疙瘩,对他右派的身份有顾虑。但咱们得把眼光放长远,看看工程现在的处境!防渗问题解决不了,咱们之前的努力都白费,这工程关乎咱们兵团未来的发展,关乎无数百姓的生活!”张志成对着一众职工说道。
“陈教授虽然被划成右派,可他是实打实的水利专家,在这方面的本事不容置疑。他提出的方案,我和其他技术人员反复研究过,从理论到实际,都有极大的可行性。咱们不能因为身份问题,就否定一个能拯救工程的方案。”语气中甚至带着一丝恳求。
大刘站在人群中,依旧一脸不服气,他大声喊道:“张副指挥,我干活儿从来没墨迹过!但这事儿太冒险了,万一出了岔子,责任谁担?”张志成目光立刻锁定大刘,斩钉截铁地说:“大刘,我理解你的担忧。要是方案出了问题,所有责任我一力承担!我向大家打包票,这个方案一定行!而且,我会和大家一起,冲在采石的最前线!”
台下一片哗然,工人们开始交头接耳。张志成趁热打铁:“同志们,咱们都是为了建设兵团,为了这片土地能变得更好。现在工程需要我们,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咱们也得闯一闯!只要能让工程顺利完工,吃再多苦都值得!”
经过张志成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工人们的态度逐渐发生了转变。大刘在一旁,看着张志成坚定的眼神,咬了咬牙,心想:“张副指挥都这么拼了,还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我要是再退缩,还算什么男子汉!”
在大刘的号召下,筛选工作终于顺利开展。最终,一支由 100人组成的“采石突击队”集结完毕,张志成任队长。将 100人的“采石突击队”分成了若干小组,每组推选一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组长,负责协调组内工作。考虑到此次拉运卵石任务艰巨,路途遥远且路况复杂,必须决定制定详细的行动方案。
从营地到胜利三场的路线精确划分成多个路段,详细标注出各路段的路况,如戈壁滩的起伏程度、沙地的松软范围等。依据这些路况信息,设定合理的中途休息点,确保队员们在长途跋涉中有足够的时间恢复体力,同时也能检查车辆状况。全程预计耗九个半小时,按路段分配时间,严格把控行程进度,防止因个别路段耽搁而影响整体运输效率。
每辆板车和独轮车都分配固定的运载量,根据车辆大小和队员体力合理调整,避免超载引发安全隐患或车辆损坏。在装车环节,要求队员将卵石均匀放置,保证车辆重心稳定,减少运输途中的摇晃。同时,为每组配备必要的维修工具,如备用车轮、扳手、绳索等,以便在车辆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抢修。
组长除负责协调组内工作外,还要时刻关注队员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遇到路况复杂路段,相邻小组之间要相互支援,比如帮助推车、传递工具等。每组安排一名体力较好的队员作为“机动人员”,随时为组内其他队员提供紧急帮助,确保整个运输过程流畅进行。
随着一声令下,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一辆辆板车和独轮车吱吱呀呀地启动,车轮缓缓滚动,队伍如一条蜿蜒的长龙,向着胜利三场的方向进发。
出了营地,便是一片广袤无垠的戈壁滩。地面坑洼不平,大大小小的石块突兀地露在外面,车辆行驶在上面,颠簸得厉害。队员们双手紧紧握住车把,手臂上的青筋因用力而高高鼓起。
行进到戈壁滩深处,地势变得更加起伏。一道道沙梁横亘在面前,车辆想要通过,必须要众人齐心协力。张志成见状,大声喊道:“同志们,大家加把劲,一起把车推过沙梁!”说着,他率先冲到一辆板车旁,和队员们一起用力推车。队员们齐声呐喊,卯足了劲,一步一步地将车辆推上沙梁。
胜利三场的工作人员早已接到通知,带队的是一位身形魁梧、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名叫赵强,他是胜利三场物资调配的负责人。赵强远远瞧见“采石突击队”那蜿蜒而来的长龙,立刻迎了上去,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高声说道:“哈哈张副指挥,你们可是走的够快的!”
张志成快步上前,紧紧握住赵强的手,“这次可真是多亏了胜利三场的支持,不然我们工程可就麻烦大了。”赵强用力拍了拍张志成的肩膀,笑着回应:“都是为了国家建设,革命同志说啥谢不谢的!我们肯定全力配合。”
经过两个多小时紧张有序的装载,所有车辆都装满了卵石。队员们将车辆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任何问题,大刘向张志成请示是否返程。
张志成看了看天色,此刻返回营地,定然是深夜。但这边三百多号人,若是在胜利三场留宿,给对方无异于是极大的压力。想来这一轮还算顺畅,他决定还是要赶回去,殊不知这一决定差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由于车辆满载着卵石,行进速度比来时更慢了许多,独轮车在坑洼不平的地面上颠簸,时不时就发生倾倒,队员们不得不一次次停下脚步,重新将滚落的卵石装车,宝贵的时间就这样一点点被消耗。
随着时间的推移,夜幕悄然降临,黑暗迅速笼罩了整个戈壁滩。这片广袤的大地,在夜色中失去了所有可供辨认的标志物,周围一片漆黑,不知不觉间,队伍已经偏移了来时的路线,等张志成和大刘察觉到异样时,他们惊恐地发现,这三百多号人竟然在戈壁滩上迷路了!
张志成焦急地环顾四周,试图寻找哪怕一丝熟悉的痕迹,但除了无尽的黑暗,什么也看不到。夜晚的戈壁滩气温会急剧下降,在没有寄养的清开你下,所有人都面临生命危险。
“大刘,这样盲目地走下去不是办法,我们已经完全迷失了方向,再继续走,说不定会离营地越来越远。”大刘用力地点点头,表情严肃:“张副指挥,我也这么觉得,当务之急是先找个安全的地方停下来,等明天天亮了,我们对周围环境能看得清楚些,再派人出去寻路,同时想办法联系营地来人接应。”
张志成向全体队员下达了原地过夜的指令。队员们听闻后,虽心中满是担忧和不安,但多年来养成的的习惯,让他们只会竭尽所能的克服困难。队伍在一处相对平坦且背风的地方停下,将车辆围成一个圈,作为临时的屏障。气温急剧下降,寒意像潮水一般迅速蔓延开来。为了保持体温,队员们生气火堆,相互依偎在一起,彼此用身体的热量温暖着对方。
营地指挥部内,孙专员正焦急地等待着张志成一行人的消息。按照原定计划,他们此时应该早已返回营地,但却迟迟没有任何音信。孙专员在指挥部内来回踱步,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强烈。他多次尝试通过对讲机与张志成取得联系,但始终没有得到回应。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张志成他们不会出什么事了吧?”孙专员自言自语道。一旁的王力也是满脸的担忧,他建议道:“孙专员,我看不能再这样干等下去了,咱们得赶紧派人出去找找。”孙专员皱着眉头,重重地叹了口气:“不行,夜深了,还起了风!不能让营地的同志再去冒险!”
不知过了多久,张志成终于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在梦中,他看到工程顺利完工,清澈的河水顺着渠道奔腾而下,灌溉着周边的土地……一阵突如其来的狂风将他从美梦中惊醒!
二十多头野猪在夜色中现身,呈扇形散开,用蹄子刨着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似乎是在示威。
张志成的心猛地一沉,他深知野猪群的危险性,这些野猪一旦发起攻击,后果不堪设想。他握紧手中的枪,手指微微颤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责任的沉重。“大家听着,千万不要慌乱!”张志成大声喊道,声音在狂风中有些发颤,但依然坚定有力,“保持冷静,继续给火堆添柴,绝不能让火熄灭!”
野猪群似乎被火焰暂时阻挡,它们在离队伍不远处徘徊,不时发出阵阵咆哮。一头体型庞大的野猪,突然仰起头,带领着野猪群缓缓向前逼近。
张志成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瞄准那头领头的野猪,手指扣在扳机上,随时准备开枪。但他清楚,开枪只能暂时震慑野猪群,一旦弹药耗尽,他们将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张副指挥,这可咋办啊?这么多野猪,咱们两把枪根本挡不住啊!”一名队员焦急地喊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哭腔。
“保持队形,不要让野猪群冲散我们!”
队员们相互靠拢,将车辆围得更紧,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狂风依旧肆虐,吹得火焰左右摇摆,光影在野猪群身上跳动,让它们看起来更加狰狞恐怖。野猪群离队伍越来越近,它们身上粗糙的毛发在火光下根根分明,一股难闻气味也随着风飘了过来。
队伍中年纪最小的小孙,双腿不停地颤抖着,眼睛紧紧盯着逐渐逼近的野猪群,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突然,一股温热的液体顺着他的裤腿流了下来,在这寒冷的夜晚,迅速变得冰冷。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脸上瞬间涨得通红,羞愧地低下头,身体因害怕和难堪而缩成一团。
“小鬼别怕,大家都在呢!”旁边的一位老队员轻声安慰道,同时握紧了手中用来驱赶野猪的铁锨。
野猪群离得更近了,张志成的心猛地一揪,“大家注意,听我指挥!只要野猪一冲过来,就用手里的家伙使劲儿赶,千万不能让它们冲破防线!”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双方就这样僵持着。野猪群似乎在等待着一个时机,每一个人都屏气敛息,不敢有丝毫松懈。风吹得火焰摇曳不定,一会儿将队员们的身影拉长,一会儿又将他们笼罩在黑暗之中。
突然,一只野猪按捺不住,脱离了群体,向队伍冲了过来。它的眼睛里闪烁着凶狠的光芒,嘴里发出低沉的吼声。“打!”张志成大喊一声,率先扣动了扳机。其他队员也纷纷跟上,在这个距离,先前装载的卵石就和手榴弹一样,只要打中一块,就会让野猪吃痛不已。
张志成手中的枪响了,子弹呼啸而出,正中那头发起冲锋的野猪肩胛。野猪吃痛,原本迅猛的前冲之势一滞,它疯狂地甩动着头,发出凄厉的嚎叫,在地上翻滚了几圈,激起大片沙尘。其他队员见状,纷纷将手中的卵石朝着野猪群奋力掷去。一时间,空中满是呼啸而过的卵石,如同密集的炮弹。在这般猛烈的回击下,又一头野猪被击中头部,轰然倒地,抽搐几下后便没了动静。
其余野猪被这突如其来的反抗吓得有些慌乱,它们停下脚步,在原地徘徊不前。张志成趁此机会,迅速给枪换上弹药,大声喊道:“同志们,继续保持,千万别放松!”队员们喘着粗气,汗水与夜晚的寒意交织,不由得更冷了几分。
僵持了几分钟后,野猪群似乎意识到今晚难以讨到便宜,那头领头的野猪长嚎一声,带着剩余的野猪缓缓向后退去。
“呼……”队员们长舒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许多人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小孙满脸泪痕,劫后余生的喜悦让他泣不成声。老队员们纷纷围过来,拍拍他的肩膀,轻声安慰着。张志成检查了一下队员们的情况,所幸无人受伤,只是大家都疲惫不堪。
风渐渐小了,夜空中的星星闪烁着微弱的光芒,给这片戈壁滩带来一丝光亮。
难熬的一夜终于过去,天边泛起了鱼肚白,黎明的曙光缓缓洒在戈壁滩上。队员们在晨光中收拾好车辆,将死去的野猪绑在板车上。张志成和大刘也在地图和指南针的配合下,大致确定了营地的方向。
经过几个小时的艰难跋涉,远远地,他们看到了塔河营地的轮廓。营地内,孙专员和王力等人已经在营地外焦急地等待了许久。当看到张志成他们的队伍出现时,所有人都欢呼起来。
你们可算回来了!这一夜可把我们急坏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张志成疲惫地笑了笑,“孙专员,昨晚可真是惊险万分。我们在戈壁滩上迷了路,还遭遇了野猪群的袭击。不过,我们也不是毫无收获。”说着,他指了指板车上那两头死去的野猪。
王力看到张志成等人平安归来,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但看到车上的野猪,他不禁有些疑惑。张志成目光转向王力,带着几分调侃的意味说道:“老王啊,你之前不是提议打猎改善伙食嘛,我当时还反对来着。现在看来,这打猎还真是一条好路子!。要不是这两头野猪,昨晚大伙可就白迷路了!”
众人听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一夜的紧张与疲惫似乎在这笑声中消散了一些。
陈启明的身影悄然出现,站在一旁,神色复杂,满脸愧疚。昨夜的惊险他虽未亲身经历,却也从旁人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了大致情形。想到张志成等人是为了落实自己提出的方案才遭遇这般危险,内心便如被千万根针扎着一般。加之自己目前的身份,他更觉自己罪孽深重……
犹豫再三,陈启明缓缓走到张志成面前,嘴唇动了动,却一时语塞。张志成注意到了他,笑着说道:“陈教授,你来得正好,快看看咱们这猎获!今天大家都能打打牙祭了!”
陈启明却没有回应张志成的轻松,他深深地低下头,声音带着颤抖:“张副指挥,都怪我。若不是我提出这个方案,你们也不会去胜利三场拉卵石,更不会在戈壁滩上迷路遇险。我……我实在是罪该万死。我本就不该多言,该好好埋头改造……可我却自不量力地提出这么个方案,给大家带来了这么大的麻烦。我要检讨,要从自己的思想深处找问题,我怎么就这么糊涂呢……”、
张志成连忙伸手扶住陈启明,一脸真诚地说道:“陈教授,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你可千万别这么想。咱们搞工程,本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风险,这和你提出的方案没有关系。你的方案是目前解决工程防渗问题最有效的办法,要是因为怕担风险就畏缩不前,那这工程还怎么进行下去?咱们不能因为这点挫折就否定了你的方案,更不能把责任都往你身上推。”
陈启明抬起头,眼中满是疑惑与感动:“张副指挥,你真的这么想?可我……”
张志成用力地拍了拍陈启明的肩膀,语气坚定:“陈教授,我张志成向来说一不二。你是真正的水利专家,咱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你这样有真才实学的人。之前大伙对你身份有顾虑,那是大伙思想狭隘了。经过这次的事,大家都明白了,只要是对工程有利的,咱们都得支持。你就别再自责了,赶紧和我一起去看看那两头野猪,想想怎么给大伙改善改善伙食。”说着,张志成便拉着陈启明朝炊事班走去。
被张志成拉着,陈启明的脚步还有些踉跄,但他的眼神却渐渐明亮起来。他看着张志成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位副指挥用他的豁达和信任,让自己原本绝望的心重新燃起了希望。
“陈教授,你看,这头大些的有两百来斤呢,可惜最大的那头跑了,不然大家每人还能多吃两块肉……”
陈启明看着野猪,微微点头,思绪却飘到了工程上:“张副指挥,这卵石拉回来了,后续的施工可得抓紧。”
张志成笑着说:“陈教授,有你在,我心里踏实。不过今晚这野猪肉,你可得多吃点,也算是犒劳你为工程操的心。”
营地里弥漫着野猪肉的香气,这股香气冲淡了些许白日的疲惫与惊险。王力端着晚,径直走向陈启明。:“陈教授,快趁热吃,今天这野猪肉可香了,你可得多吃点补补。”
陈启明有些受宠若惊,连忙站起身来,说道:“王副指挥,这咋好意思,还麻烦您特意给我打饭。”
王力摆了摆手,脸上的笑容一收,换上副特别诚恳的表情:“陈教授,我今天就是特意来给您赔不是的。之前在方案会上,我这人太死脑筋,光瞅见方案实行时那些麻烦事儿,压根没瞧出它对咱这工程有多重要。我不该怀疑您的本事,更不该因为自己瞎操心,给方案推进使绊子,您可千万别往心里去。”
陈启明微微一怔,眼眶立马红了,他紧紧握住王力的手,情绪激动地说:“王副指挥,您可别这么讲。您提的那些问题,可都是实实在在摆在眼前的,您也是一心为工程好,我咋会怪您呢……”
王力重重地点点头,接着说道:“陈教授,我现在可算想明白了,您是水利方面的大专家,有真本事,往后工程上的事儿,还得全靠您拿主意。我呢,肯定全力配合您,咱一起把这工程干得呱呱叫!”
大刘也端着碗凑过来,咧着大嘴笑道:“就是就是,陈教授,之前是我们不懂事,对你有误会。以后就把我们当成徒弟,有啥吩咐尽管说,我们保证麻溜地办好!”其他工人也跟着七嘴八舌地附和,一时间,大伙对陈启明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