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潮的涌动尚未平息,戈壁滩上的水利工程已悄然成为国家在新疆战略棋盘上的关键落子。这一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突变的局势,犹如塔克拉玛干毫无预兆的沙暴,让原本已经敲定的一系列技术合作瞬间陷入僵局,使得工程建设面临严重的技术瓶颈与物资短缺困境。
张志成他们从村里回来之后,刚消停了两天,林师长的吉普车踏着今晨的起床号声不请自来。吉普车“嘎吱”一声,在指挥部前重重刹住,卷起的沙尘肆意弥漫。林师长推开车门,脚步急促,径直朝指挥部走去。张志成、孙专员和王力正在指挥部内商讨工作,瞧见师长这般模样,心里都“咯噔”一下。
“师长,来得这么急,莫不是出啥大事儿了?”张志成率先开了口,双眼紧紧盯着林师长,试图从对方神情里捕捉到一丝线索。林师长没顾得上客套,直接说道:“我车上拉了个人,就是之前跟你们提过的特殊人物。咱打开天窗说亮话,这人是内地高校顶尖的水利专家,在水利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有着深厚造诣和丰富经验。可眼下,被打成右派了。我就问你们,敢不敢用他?”
这话仿若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众人中间炸开。现场死寂一片,唯有远处施工的嘈杂声,隐隐传来。王力满脸的不赞同,急吼吼地说道:“师长,这右派可是犯了严重政治错误啊!咱们这水利工程,那可是关乎国家战略的大事,能让这么个有问题的人掺和进来?我瞧着悬乎,万一他使坏,出点啥乱子,咱们谁能担得起这责任呐!您想想,咱们在这没日没夜地干,不就是为了确保工程顺顺当当。要是因为用了这么个有政治污点的人,导致工程出篓子,咱们怎么对得起国家的信任,怎么对得起那些盼着工程完工改善生活的老百姓!”王力越说越激动,额头上青筋暴起。
孙专员背着手,在原地缓缓踱步,脸色阴晴不定,过了好一会儿,才长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王力这话,不能说没道理。右派这帽子,可不是闹着玩的。咱们工程责任重大,要是用人不慎,那可就成了国家的罪人呐。可……这么好的专家,就这么放弃,实在是太可惜了。国家培养一个人才,得耗费多少心血啊,他能在水利领域做到顶尖,肯定有过人之处。咱们现在工程陷入技术僵局,渠道防渗技术不过关,水库坝基处理难题未解,正需要这样的人来打破困局。但政治风险又不得不考虑,一旦出了问题,整个工程都可能毁于一旦。”
张志成一直紧抿着嘴唇,没吭声。大脑在飞速运转,各种利弊在脑海里激烈碰撞。他深知工程此刻的艰难处境,也明白政治风险的严重性,但更清楚人才对工程的重要性。林师长瞧出了他的心思,目光直直地看向他,问道:“小张,你咋想的?别光听他们说,也给我个痛快话。”
张志成猛地抬起头,斩钉截铁地说道:“师长,我觉着咱们得要这人!您瞅瞅咱这工程,现在遇到多少难题,尤其是技术上的,正愁没个能人来指点迷津呢。右派咋了?是人就会犯错,也能改正。咱们搞工程,看的是真本事,只要他能给工程出谋划策,解决实际问题,那些个帽子啥的,都不重要!咱们来这儿,不就是为了建设祖国的边疆,改变这片土地的面貌嘛。现在有这么一个能助力工程的人摆在眼前,因为所谓的政治帽子就拒之门外,这不符合咱们为国家建设拼搏的初衷啊。咱们不能让偏见阻碍了工程的推进,不能让大好的建设机会白白溜走。”
王力一听,眼睛瞪得溜圆,着急地跳起来:“志成,你这想法太冒险了!政治立场,那可是原则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咱们可不能感情用事,拿工程开玩笑啊!你想想,在这个特殊时期,政治风向多变,咱们要是因为这事儿犯了错误,被上头问责,整个工程的进度都会受影响,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咱们承担不起这个后果啊!而且,谁能保证他真的能一心一意为咱们工程服务,不会把那些错误思想带到工地来,影响大家的干劲?要是队伍的思想乱了,工程还怎么干得下去!”
张志成看向王力,神色缓和了些,耐心地解释道:“老王,我可不是一时冲动。你想想,咱们在这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条件有多艰苦,好不容易盼来个能帮咱们攻克技术难关的人,就因为一顶右派帽子,把人家拒之门外,这说得过去吗?要是因为顾虑太多,错失了人才,那才是真正的失职!咱们从五湖四海来到这里,为的就是建设边疆。现在工程遇到瓶颈,技术难题成了拦路虎,咱们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工程停滞不前,就因为害怕承担用人的风险?咱们都是老党员了,党教育咱们要实事求是,不能只看表面的标签。这个专家既然有真才实学,咱们就应该给他一个机会,让他用行动证明自己。咱们可以在使用他的过程中,对他进行监督和引导,确保他不会偏离正轨。而且,咱们的工人都是经历过艰苦考验的,有着坚定的信念,不会轻易被不良思想影响。”
孙专员微微点头,“志成这话,在理。我心里也清楚这事儿的分量。我把他带来,就是想听听你们的想法。我也知道这事儿难办,可这专家确实有真才实学,在水利方面的见解,那是独到得很。我打心底相信,他能给咱们工程带来转机。但王力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咱们得找到一个万全之策,既能让专家发挥作用,又能确保工程的政治方向不出问题。这事儿,得慎重再慎重。”
张志成接着说道:“师长,我愿意担这个风险!要是因为用了他,出了啥问题,我一人承担全部责任!咱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技术支持,有了他,说不定好多难题都能迎刃而解。为了工程,我豁出去了!我相信,只要咱们用心去引导,他一定能为工程做出巨大贡献。而且,咱们可以制定严格的监督机制,从工作安排、技术方案审核到日常行为管理,全方位把控,确保万无一失。”
王力还是一脸担忧,“老张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你当真想清楚了?!你忘了上次那个通信员,就蹲在帐篷里摆弄电台就把我们都害了!这可不是小事,一旦出问题,就是大问题。咱们不能再重蹈覆辙啊。”上次通信员事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阴影,让他对任何可能存在风险的事情都格外警惕,他害怕再次因为一个疏忽,导致工程陷入危机。
张志成用力地点点头,“想清楚了!咱们不能因为怕担责任,就畏首畏尾。工程要紧,国家的战略部署要紧!我信得过这位专家,也信得过咱们自己,一定能把控好局面!”
林师长凝视着张志成坚定的目光,又转头看向满脸忧虑的王力,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志成有这份担当,确实难能可贵,可这事儿毕竟干系重大,绝非儿戏。咱们还得再仔细谋划谋划,想想如何把风险降到最低。”
众人再度回到指挥部,围坐在那张破旧的桌子四周。林师长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递给大家:“这是那位专家的详细资料,你们先看看。”
张志成接过文件,认真翻阅起来。资料显示,这位专家名叫陈启明,毕业于国内顶尖水利院校,曾参与多个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在专业领域成果斐然。但在一次学术讨论中,他提出的观点与当时主流思想相悖,因此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农场劳动改造。在农场期间,他仍心系水利事业,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水利技术,结合实践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想法。
孙专员看完资料,语气平缓地说道:“从资料来看,这陈启明确实是个人才。咱们工程眼下遭遇的技术难题,像渠道防渗、夏季溶雪性洪水对边坡的压力等等,他在以往项目中都有过成功的解决经验。他提出的一些创新技术和理念,或许能为我们的工程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王力皱着眉头,手指点着文件上“右派”两个字,忧心忡忡地说:“可他这政治身份摆在这儿呢,咱们要是用他,万一被上面追究,那咱们谁都脱不了干系。而且,他在农场待了这么久,技术理念是否还能跟得上时代发展,是否适合咱们这个工程,都得打个问号。”
张志成放下文件,一脸认真地说:“老王,咱们不能只盯着他的身份。如今工程进展缓慢,技术难题犹如一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我们头上。陈启明有能力帮咱们搬开这座大山,咱们不能因为一个身份问题,就错失这样的人才。至于技术是否过时,咱们可以和他深入交流,实地考察他的过往成果,再做判断。”
林师长点头赞同:“志成说得在理。咱们来到新疆建设兵团,就是为了给国家做贡献,为边疆发展出力。现在有机会推动工程顺利进行,咱们绝不能退缩。不过,王力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咱们得想个周全的办法,既能让陈启明发挥作用,又能确保工程不出岔子。”
众人陷入了沉默,各自思索着。过了一会儿,孙专员抬起头,提议道:“要不这样,咱们先让陈启明以技术顾问的身份参与工程,先不给他正式编制。这样一来,就算出了问题,咱们也还有转圜的余地。而且,在合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密切观察他的表现,根据实际情况再决定是否进一步任用。”
王力依旧有些迟疑:“这样能行得通吗?他要是知道咱们只让他当顾问,会不会不尽心帮忙?毕竟,没有正式身份,他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受重视,缺乏归属感。”
张志成接过话茬:“我觉得可以先试试。咱们先跟他把话说清楚,只要他能帮工程解决问题,我们会在合适的时候,为他向上反映,争取恢复名誉。而且,咱们在工作中也可以多留意观察他,给他充分的尊重和信任,让他感受到自己对工程的重要性。同时,我们可以制定详细的工作目标和奖励机制,根据他的贡献给予相应的回报。”
林师长权衡了一番,拍板道:“行,就这么办。志成,你去跟陈启明谈。你跟他打过交道,比较了解他的情况,你去把咱们的想法原原本本告诉他,也听听他的想法。记住,要坦诚相待,既要让他明白我们的需求和期望,也要理解他的处境和顾虑。”
张志成站起身,身姿挺拔,语气坚定:“是,师长。我一定把这事办好。”
张志成来到吉普车前,陈启明正坐在车里,眼神中透着一丝落寞。张志成轻轻敲了敲车窗,陈启明打开车门走了下来。
张志成看着陈启明,神情诚恳:“陈教授,我们商量了一下,想请您以技术顾问的身份,参与我们的水利工程。眼下工程碰上了不少技术难题,渠道防渗效果不佳,夏季溶雪性洪水很容易在上游造成滑坡,形成堰塞体……这些都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我们需要您的帮助。”
陈启明苦笑着摇摇头:“技术顾问?说白了,就是个临时工吧。我知道你们顾虑我的政治身份,可我是真的想为国家做点实事。在农场劳动改造的这段日子,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问题,也渴望能有机会证明自己的价值。我虽然戴着右派帽子,但我的专业能力和对国家的忠诚从未改变,我希望能在这个工程中发挥自己的专长,为边疆建设出一份力。”
张志成耐心解释道:“陈教授,我们理解您的心情。我们也非常看重您的能力,只是现在的形势您也清楚,我们不得不谨慎行事。只要您能帮工程解决难题,我们一定会向上级如实反映您的情况,尽力为您争取恢复名誉。在工程中,咱们都商量着来,只要是对的,行得通的,我们会全力支持。”
陈启明思索片刻,点头应允:“好,我愿意当这个技术顾问。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帮你们攻克技术难关。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这个工程肯定能顺利完工。我也希望通过这个机会,让大家看到我的能力和改变。”
张志成紧紧握住陈启明的手:“那就拜托您了,陈教授。从现在起,您就是我们工程团队的一员了!”
说完一扭头,孙专员已经站在他身后:““志成啊,人员调度安排这块,以往一直是王力负责。但如今这情况特殊,王力的思想,还是有些转不过弯,顾虑太多。我思来想去,决定把安置陈教授的事儿交给你办。你可得把这事儿办得妥妥当当的,既要让陈教授能安心工作,又不能出任何岔子。”
话落,张志成脑海中各种关于安置陈启明的方案走马灯似的快速闪过。眼下工地条件艰苦得很,住宿本就极为紧张,要给陈启明寻一个合适的住处,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突然,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心里有了主意。
快步回到自己的帐篷,二话不说,直接走到床边,双手抓住铺盖的一角,动作麻利地开始收拾起来。大刘恰好中午收工,从帐篷外路过,不经意间往里头一瞥,瞧见张志成这举动,整个人都愣住了,满脸写满了疑惑。他赶忙走进帐篷,开口问道:“张副指挥,你这是干啥呢?咋突然收拾起东西了?”
张志成一边手脚不停地继续卷着铺盖,一边抬起头,看向大刘,解释道:“大刘啊,咱工地来了个水利专家,叫陈启明。师长让我安置他,我思来想去,决定把我这帐篷让给他。”
大刘一听,眼睛瞬间瞪大,脸上满是着急的神色,提高音量说道:“张副指挥,使不得啊!你这帐篷虽说简陋,可好歹能遮风挡雨,比地窝子强多了。你把帐篷让出去,自己去地窝子,那能住得惯吗?再说了,你是动脑子的人,是副指挥,怎么也得有个领导的样子,哪能住地窝子呢!”
张志成停下手中的动作,站直身子,目光认真地看着大刘,缓缓说道:“大刘,这你就不懂了。陈教授是专家,对咱们工程至关重要。他住得舒坦,才能安心帮咱们解决技术难题。我是党员,又是领导,关键时刻就得带头吃苦。地窝子咋了,大家都能住,我也能住。只要工程能顺利推进,这点苦算啥!”
大刘听了,心中满是敬佩,可还是忍不住劝道:“话是这么说,可你也得为自己的身体考虑考虑。这地窝子闷闷的,你要是住久了,落下病根可咋办?”
张志成嘴角上扬,露出一个爽朗的笑容,抬起手用力拍了拍大刘的肩膀,说道:“大刘,别婆婆妈妈的。我身体硬朗着呢,这点困难难不倒我。你要是真为我好,就帮我一起收拾收拾,把这帐篷腾出来,让陈教授住得舒服点。”
大刘无奈地摇了摇头,实在拗不过张志成,只好动手帮忙。两人一个收拾床铺,一个整理周边零散物品,配合得十分默契。没一会儿,就把帐篷收拾得干干净净。张志成双手握住铺盖卷,用力往上一扛,挺直腰杆,大步朝大刘所在标段的地窝子走去。
到了地窝子,里头的工人们正或坐或躺地休息。瞧见张志成进来,所有人都惊讶地站起身来。一个年轻工人满脸诧异,忍不住开口问道:“张指挥,您咋来了?”
张志成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抬起手摆了摆,说道:“大家别多心,我就是来跟大伙挤挤。工地来了位重要的专家,我把帐篷让给他了。以后啊,咱们就一起在这地窝子里住,有啥困难,咱们一起克服!”
众人说的热闹,大刘心里犯着嘀咕,这张副指挥平日里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怎么突然做出把帐篷让给专家,自己跑去住地窝子的决定呢?这事儿透着古怪,他得找王力问个明白。
指挥部的帐篷门口,王力正在抽烟。“王副指挥,我刚从张副指挥那儿过来。他把自己的帐篷让给了新来的专家,要搬到我们标段的地窝子住,这事儿您知道不?我就想问问,这到底是咋回事啊?”
王力猛咂了一口,“这事儿我知道。新来的这位专家,叫陈启明,是林师长特意带来的。他在水利工程方面那是相当有本事,咱们工程现在遇到的那些技术难题,渠道防渗效果差、夏季溶雪性洪水导致上游滑坡形成堰塞体等等,他或许能帮咱们解决。”
大刘挠了挠头,疑惑地说:“可就算他是专家,张副指挥也不用把帐篷让出去吧?张副指挥是领导,平日里工作就够辛苦了,住地窝子哪能行呢?”
营地里已经很久没来过新人了,现在国际国内形势都有很大的波动,大家虽然身处戈壁滩,消息相对闭塞,但也有所耳闻。因此,对于突然到来的老专家,众人心里都有些吃不准。几个脑子活泛的,已经大概猜出了个七七八八,私下里开始小声议论起来。王力瞧在眼里,心里明白,这事儿要是不说明白,大家的猜忌一旦蔓延开来,往后可就更不好收拾了。在这工程建设的关键时刻,最怕的就是人心涣散,心一散,大家干活时连铁锹都能挥乱。
王力掐灭手中的烟头,清了清嗓子,说道:“你也知道,咱们这工程上还有不少技术卡壳。张副指挥把帐篷让出去,就是想让陈教授住得舒坦些,好安心帮咱们解决问题。陈教授是真有本事,他之前参与过不少大型水利工程。咱们要是能把他的本事用上,工程肯定能往前大踏步推进。而且,张副指挥主动吃苦,给大家带了个好头,咱们都得向他学习。”
张志成在地窝子里安置好铺盖,简单拾掇了下这个狭小昏暗的空间。又把衣物叠放整齐,放在角落一处还算平整的地方。做完这一切,他直起身子,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便匆匆朝着医疗队赶去。
帐篷内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张志成开门见山:“林悦同志,咱工地新来了一位水利专家,叫陈启明教授。你也知道,咱们工程现在技术难题一大堆。陈教授是林师长特意带来,指望他来帮咱们破局的。我刚把他安置妥当,考虑到他一路舟车劳顿,你能不能去给他做个基础身体检查?另外,也跟他讲讲咱们塔河营地生活上的各种注意事项,他初来乍到,对这边情况两眼一抹黑。”
林悦听闻,眼中闪过好奇,又带着几分惊喜。她放下手中清单,坐直身子认真听着,待张志成说完,她微微点头,眼神坚定:“好啊,这肯定没问题。不过现在形势这么复杂,这位专家怎么会突然到咱们工地来?”
张志成神色一敛,上前几步,压低声音说:“这里面事儿挺复杂,以后找机会再细聊。简单讲,陈教授是实打实的水利人才,在专业领域造诣深厚,只是因为一些学术观点和主流相悖,被打成了右派。但咱们搞工程,看重的是真本事,只要他能助力工程推进,那些外在因素都不重要。所以,咱们得给他提供好必要的支持,让他安心搞技术。”
林悦点了点头:“我明白了,张副指挥。我这就准备检查的东西,咱们现在就过去吧。”说着,她起身走向一旁的医药柜,开始翻找血压计、听诊器等常用医疗器械,又拿了一个干净的医用托盘,将器具一一摆放整齐。
两人走出医疗队帐篷,此时戈壁滩上的风渐渐大了起来,吹在脸上带着丝丝凉意。张志成在前带路,林悦跟在身后,她一只手紧紧抓着托盘,用身子挡着风,防止里面的器具晃动碰撞。
很快,他们来到了陈启明教授的帐篷前。“陈教授,您好。我是张志成,我带医疗队的林悦同志来给您做个体检。”
“陈教授,麻烦您先坐这边,我先给您量下血压。”她把托盘放在一旁的桌子上,动作娴熟地拿出血压计,开始调试袖带。
“咱们这营地在戈壁滩上,条件比较艰苦。气候干燥得很,昼夜温差极大,晚上能冷到让人打哆嗦,白天又热得像蒸笼,您一定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多喝点水。饮食方面,虽说比不上城里丰富,但基础的饮食都能保证供应。要是您身体有任何不舒服,不管是头疼脑热还是别的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跟我们说,我们医疗队就在营地的西边,从您这儿出去,顺着那条小路直走大概五十来米就到了,24小时都有人值班。”
陈启明认真听着,不住点头:“小林同志,太感谢你了。我在农场劳动改造时,条件也很艰苦,这些我都能适应。我现在就盼着能赶紧投入工作,为咱们工程出份力。”
检查结束,林悦说道:“陈教授,您的身体状况总体还不错,就是长途跋涉后有点疲劳,这两天您可得多休息休息,把身体调养好,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
林悦和张志成离开陈启明的帐篷后,风势愈发大了起来,张志成抬手挡在眼前,眯着眼对林悦说道:“林悦同志,今天辛苦你了,你先回医疗队吧,我去看看工地的情况。”
林悦点了点头,叮嘱道:“你也注意安全。”说完,抱紧托盘,顶着风沙艰难地往医疗队帐篷走去。
转身朝着工地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他看着被风沙笼罩的施工现场,心中满是忧虑。工程已经因为技术难题和物资短缺陷入了困境,如今又面临着国外合作方中断支持的压力,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他深知,陈启明的到来或许是一个转机,但这转机能否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他们共同努力。
不远的地方,一群职工正围在一起,讨论着新来的专家。“听说咱们工地来了个右派专家,这是真的吗?他真能帮咱们解决那些技术难题?”
另一个年纪稍大的工人皱着眉头说:“右派可是犯了严重政治错误的,我看这事儿悬。不过,要是他真有本事,能让咱们工程早点完工,那倒也不错。”
王力听到工人们的议论,顶着风沙说道:“大家别瞎议论了,陈教授是林师长特意请来的,他在水利工程方面很有本事。大家要相信组织的安排和决定,好好配合工作!”
工人们听了王力的话,纷纷点头表示明白。王力看着工人们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心中却依旧有些担忧。他担心陈启明的右派身份会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担心张志成过于冒险的决定会让他们陷入困境。但他也清楚,工程现在急需技术支持……这样的问题,很难有两全其美的法子,王力使劲晃了晃脑袋,似是想让自己的思绪清晰几分。
今天炊事班开了两个罐头,这在平日里可是难得的“奢侈品”。在这个物资匮乏的戈壁滩上,每一点荤腥都显得格外珍贵。孙专员、张志成、王力和陈启明教授走来,嘈杂声小了许多,工人们的目光纷纷投向他们。
孙专员对着众人大声说道:“同志们,今天咱们工地来了一位新同志,这位是陈启明教授。陈教授在水利工程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识,接下来的日子,陈教授将作为我们的技术顾问,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攻克工程中的技术难题!”孙专员没有提及陈启明的右派身份,他刻意回避了这个敏感话题,希望能让陈教授在这个新环境中少些压力,安心工作。
陈启明听到介绍,显得有些局促不安。毕竟,他是带着右派的帽子来到这里的,不知道大家会如何看待他。他害怕自己的身份会成为大家之间的隔阂,担心无法融入这个集体。
简单介绍完毕后,张志成招呼陈启明:“陈教授,咱们这边坐。”几人围坐在一张简陋的木桌旁,背对着风口。饭菜很简单,那两个罐头,成为了这顿饭最亮眼的“佳肴”。
炊事员将半个多罐头都倒进了陈启明的碗里,罐头里的肉香气瞬间弥漫开来。陈启明见状,连忙摆手推辞:“这太多了,我吃不了这么多,还是给大家分一分吧。”
张志成按住他的手,笑着说:“陈教授,您远道而来,多吃点,才能更好地工作。”
陈启明看着碗里的肉,眼眶微微泛红,声音略带哽咽地说:“谢谢大家,谢谢你们的信任。我一定竭尽全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能来到这里,参与这么重要的工程,是我的荣幸。我会把我所学的知识都用上,和大家一起,克服困难,让工程早日完工!”
饭桌上的气氛渐渐热烈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向陈启明询问水利工程相关的问题。陈启明也一扫之前的局促,侃侃而谈,眼中闪烁着专业的光芒。他详细地讲解着关于渠道防渗的创新技术,以及应对夏季溶雪性洪水的具体方案,那些复杂的专业术语从他口中说出,却变得通俗易懂。
王力坐在一旁,起初只是默默地听着,心中的疑虑依旧未消。但随着陈启明的深入讲解,他不禁被那些新颖的思路和切实可行的方法所吸引。回想起工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再对比陈启明提出的解决方案,王力不得不承认,这位专家确实有两把刷子。
张志成留意到王力表情的变化,轻声说道:“老王,陈教授的本事不小吧?我就说,咱们请他来准没错。”
王力微微点头,“嗯,听他这么一讲,确实有些门道。不过,这具体实施起来,还得再看看。”嘴上虽然还保留着一丝谨慎,但语气已经缓和了许多。
孙专员笑着说:“王力啊,咱们要对陈教授有信心,也要对志成的眼光有信心。”
陈启明感慨地说:“张指挥,说实话,来这里之前,我心里一直很忐忑,担心自己的身份会被大家排斥。但今天看到大家这么热情,我真的很感动。我一定会倾尽全力,为工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志成拍了拍陈启明的肩膀,“陈教授,您别多想。咱们这里看重的是真本事,只要能为工程解决问题,就是英雄。您安心工作,有什么需求尽管提。”
饭后,王力独自回到指挥部帐篷。他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回想着今天陈启明的表现,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顾虑或许有些多余……在工程面临困境的关键时刻,能有这样一位专业的人才加入,无疑是雪中送炭。如果仅仅因为对方的政治身份而将其拒之门外,那才是真正的失职!
张志成他们从村里回来之后,刚消停了两天,林师长的吉普车踏着今晨的起床号声不请自来。吉普车“嘎吱”一声,在指挥部前重重刹住,卷起的沙尘肆意弥漫。林师长推开车门,脚步急促,径直朝指挥部走去。张志成、孙专员和王力正在指挥部内商讨工作,瞧见师长这般模样,心里都“咯噔”一下。
“师长,来得这么急,莫不是出啥大事儿了?”张志成率先开了口,双眼紧紧盯着林师长,试图从对方神情里捕捉到一丝线索。林师长没顾得上客套,直接说道:“我车上拉了个人,就是之前跟你们提过的特殊人物。咱打开天窗说亮话,这人是内地高校顶尖的水利专家,在水利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有着深厚造诣和丰富经验。可眼下,被打成右派了。我就问你们,敢不敢用他?”
这话仿若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众人中间炸开。现场死寂一片,唯有远处施工的嘈杂声,隐隐传来。王力满脸的不赞同,急吼吼地说道:“师长,这右派可是犯了严重政治错误啊!咱们这水利工程,那可是关乎国家战略的大事,能让这么个有问题的人掺和进来?我瞧着悬乎,万一他使坏,出点啥乱子,咱们谁能担得起这责任呐!您想想,咱们在这没日没夜地干,不就是为了确保工程顺顺当当。要是因为用了这么个有政治污点的人,导致工程出篓子,咱们怎么对得起国家的信任,怎么对得起那些盼着工程完工改善生活的老百姓!”王力越说越激动,额头上青筋暴起。
孙专员背着手,在原地缓缓踱步,脸色阴晴不定,过了好一会儿,才长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王力这话,不能说没道理。右派这帽子,可不是闹着玩的。咱们工程责任重大,要是用人不慎,那可就成了国家的罪人呐。可……这么好的专家,就这么放弃,实在是太可惜了。国家培养一个人才,得耗费多少心血啊,他能在水利领域做到顶尖,肯定有过人之处。咱们现在工程陷入技术僵局,渠道防渗技术不过关,水库坝基处理难题未解,正需要这样的人来打破困局。但政治风险又不得不考虑,一旦出了问题,整个工程都可能毁于一旦。”
张志成一直紧抿着嘴唇,没吭声。大脑在飞速运转,各种利弊在脑海里激烈碰撞。他深知工程此刻的艰难处境,也明白政治风险的严重性,但更清楚人才对工程的重要性。林师长瞧出了他的心思,目光直直地看向他,问道:“小张,你咋想的?别光听他们说,也给我个痛快话。”
张志成猛地抬起头,斩钉截铁地说道:“师长,我觉着咱们得要这人!您瞅瞅咱这工程,现在遇到多少难题,尤其是技术上的,正愁没个能人来指点迷津呢。右派咋了?是人就会犯错,也能改正。咱们搞工程,看的是真本事,只要他能给工程出谋划策,解决实际问题,那些个帽子啥的,都不重要!咱们来这儿,不就是为了建设祖国的边疆,改变这片土地的面貌嘛。现在有这么一个能助力工程的人摆在眼前,因为所谓的政治帽子就拒之门外,这不符合咱们为国家建设拼搏的初衷啊。咱们不能让偏见阻碍了工程的推进,不能让大好的建设机会白白溜走。”
王力一听,眼睛瞪得溜圆,着急地跳起来:“志成,你这想法太冒险了!政治立场,那可是原则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咱们可不能感情用事,拿工程开玩笑啊!你想想,在这个特殊时期,政治风向多变,咱们要是因为这事儿犯了错误,被上头问责,整个工程的进度都会受影响,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咱们承担不起这个后果啊!而且,谁能保证他真的能一心一意为咱们工程服务,不会把那些错误思想带到工地来,影响大家的干劲?要是队伍的思想乱了,工程还怎么干得下去!”
张志成看向王力,神色缓和了些,耐心地解释道:“老王,我可不是一时冲动。你想想,咱们在这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条件有多艰苦,好不容易盼来个能帮咱们攻克技术难关的人,就因为一顶右派帽子,把人家拒之门外,这说得过去吗?要是因为顾虑太多,错失了人才,那才是真正的失职!咱们从五湖四海来到这里,为的就是建设边疆。现在工程遇到瓶颈,技术难题成了拦路虎,咱们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工程停滞不前,就因为害怕承担用人的风险?咱们都是老党员了,党教育咱们要实事求是,不能只看表面的标签。这个专家既然有真才实学,咱们就应该给他一个机会,让他用行动证明自己。咱们可以在使用他的过程中,对他进行监督和引导,确保他不会偏离正轨。而且,咱们的工人都是经历过艰苦考验的,有着坚定的信念,不会轻易被不良思想影响。”
孙专员微微点头,“志成这话,在理。我心里也清楚这事儿的分量。我把他带来,就是想听听你们的想法。我也知道这事儿难办,可这专家确实有真才实学,在水利方面的见解,那是独到得很。我打心底相信,他能给咱们工程带来转机。但王力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咱们得找到一个万全之策,既能让专家发挥作用,又能确保工程的政治方向不出问题。这事儿,得慎重再慎重。”
张志成接着说道:“师长,我愿意担这个风险!要是因为用了他,出了啥问题,我一人承担全部责任!咱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技术支持,有了他,说不定好多难题都能迎刃而解。为了工程,我豁出去了!我相信,只要咱们用心去引导,他一定能为工程做出巨大贡献。而且,咱们可以制定严格的监督机制,从工作安排、技术方案审核到日常行为管理,全方位把控,确保万无一失。”
王力还是一脸担忧,“老张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你当真想清楚了?!你忘了上次那个通信员,就蹲在帐篷里摆弄电台就把我们都害了!这可不是小事,一旦出问题,就是大问题。咱们不能再重蹈覆辙啊。”上次通信员事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阴影,让他对任何可能存在风险的事情都格外警惕,他害怕再次因为一个疏忽,导致工程陷入危机。
张志成用力地点点头,“想清楚了!咱们不能因为怕担责任,就畏首畏尾。工程要紧,国家的战略部署要紧!我信得过这位专家,也信得过咱们自己,一定能把控好局面!”
林师长凝视着张志成坚定的目光,又转头看向满脸忧虑的王力,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志成有这份担当,确实难能可贵,可这事儿毕竟干系重大,绝非儿戏。咱们还得再仔细谋划谋划,想想如何把风险降到最低。”
众人再度回到指挥部,围坐在那张破旧的桌子四周。林师长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递给大家:“这是那位专家的详细资料,你们先看看。”
张志成接过文件,认真翻阅起来。资料显示,这位专家名叫陈启明,毕业于国内顶尖水利院校,曾参与多个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在专业领域成果斐然。但在一次学术讨论中,他提出的观点与当时主流思想相悖,因此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农场劳动改造。在农场期间,他仍心系水利事业,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水利技术,结合实践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想法。
孙专员看完资料,语气平缓地说道:“从资料来看,这陈启明确实是个人才。咱们工程眼下遭遇的技术难题,像渠道防渗、夏季溶雪性洪水对边坡的压力等等,他在以往项目中都有过成功的解决经验。他提出的一些创新技术和理念,或许能为我们的工程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王力皱着眉头,手指点着文件上“右派”两个字,忧心忡忡地说:“可他这政治身份摆在这儿呢,咱们要是用他,万一被上面追究,那咱们谁都脱不了干系。而且,他在农场待了这么久,技术理念是否还能跟得上时代发展,是否适合咱们这个工程,都得打个问号。”
张志成放下文件,一脸认真地说:“老王,咱们不能只盯着他的身份。如今工程进展缓慢,技术难题犹如一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我们头上。陈启明有能力帮咱们搬开这座大山,咱们不能因为一个身份问题,就错失这样的人才。至于技术是否过时,咱们可以和他深入交流,实地考察他的过往成果,再做判断。”
林师长点头赞同:“志成说得在理。咱们来到新疆建设兵团,就是为了给国家做贡献,为边疆发展出力。现在有机会推动工程顺利进行,咱们绝不能退缩。不过,王力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咱们得想个周全的办法,既能让陈启明发挥作用,又能确保工程不出岔子。”
众人陷入了沉默,各自思索着。过了一会儿,孙专员抬起头,提议道:“要不这样,咱们先让陈启明以技术顾问的身份参与工程,先不给他正式编制。这样一来,就算出了问题,咱们也还有转圜的余地。而且,在合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密切观察他的表现,根据实际情况再决定是否进一步任用。”
王力依旧有些迟疑:“这样能行得通吗?他要是知道咱们只让他当顾问,会不会不尽心帮忙?毕竟,没有正式身份,他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受重视,缺乏归属感。”
张志成接过话茬:“我觉得可以先试试。咱们先跟他把话说清楚,只要他能帮工程解决问题,我们会在合适的时候,为他向上反映,争取恢复名誉。而且,咱们在工作中也可以多留意观察他,给他充分的尊重和信任,让他感受到自己对工程的重要性。同时,我们可以制定详细的工作目标和奖励机制,根据他的贡献给予相应的回报。”
林师长权衡了一番,拍板道:“行,就这么办。志成,你去跟陈启明谈。你跟他打过交道,比较了解他的情况,你去把咱们的想法原原本本告诉他,也听听他的想法。记住,要坦诚相待,既要让他明白我们的需求和期望,也要理解他的处境和顾虑。”
张志成站起身,身姿挺拔,语气坚定:“是,师长。我一定把这事办好。”
张志成来到吉普车前,陈启明正坐在车里,眼神中透着一丝落寞。张志成轻轻敲了敲车窗,陈启明打开车门走了下来。
张志成看着陈启明,神情诚恳:“陈教授,我们商量了一下,想请您以技术顾问的身份,参与我们的水利工程。眼下工程碰上了不少技术难题,渠道防渗效果不佳,夏季溶雪性洪水很容易在上游造成滑坡,形成堰塞体……这些都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我们需要您的帮助。”
陈启明苦笑着摇摇头:“技术顾问?说白了,就是个临时工吧。我知道你们顾虑我的政治身份,可我是真的想为国家做点实事。在农场劳动改造的这段日子,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问题,也渴望能有机会证明自己的价值。我虽然戴着右派帽子,但我的专业能力和对国家的忠诚从未改变,我希望能在这个工程中发挥自己的专长,为边疆建设出一份力。”
张志成耐心解释道:“陈教授,我们理解您的心情。我们也非常看重您的能力,只是现在的形势您也清楚,我们不得不谨慎行事。只要您能帮工程解决难题,我们一定会向上级如实反映您的情况,尽力为您争取恢复名誉。在工程中,咱们都商量着来,只要是对的,行得通的,我们会全力支持。”
陈启明思索片刻,点头应允:“好,我愿意当这个技术顾问。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帮你们攻克技术难关。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这个工程肯定能顺利完工。我也希望通过这个机会,让大家看到我的能力和改变。”
张志成紧紧握住陈启明的手:“那就拜托您了,陈教授。从现在起,您就是我们工程团队的一员了!”
说完一扭头,孙专员已经站在他身后:““志成啊,人员调度安排这块,以往一直是王力负责。但如今这情况特殊,王力的思想,还是有些转不过弯,顾虑太多。我思来想去,决定把安置陈教授的事儿交给你办。你可得把这事儿办得妥妥当当的,既要让陈教授能安心工作,又不能出任何岔子。”
话落,张志成脑海中各种关于安置陈启明的方案走马灯似的快速闪过。眼下工地条件艰苦得很,住宿本就极为紧张,要给陈启明寻一个合适的住处,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突然,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心里有了主意。
快步回到自己的帐篷,二话不说,直接走到床边,双手抓住铺盖的一角,动作麻利地开始收拾起来。大刘恰好中午收工,从帐篷外路过,不经意间往里头一瞥,瞧见张志成这举动,整个人都愣住了,满脸写满了疑惑。他赶忙走进帐篷,开口问道:“张副指挥,你这是干啥呢?咋突然收拾起东西了?”
张志成一边手脚不停地继续卷着铺盖,一边抬起头,看向大刘,解释道:“大刘啊,咱工地来了个水利专家,叫陈启明。师长让我安置他,我思来想去,决定把我这帐篷让给他。”
大刘一听,眼睛瞬间瞪大,脸上满是着急的神色,提高音量说道:“张副指挥,使不得啊!你这帐篷虽说简陋,可好歹能遮风挡雨,比地窝子强多了。你把帐篷让出去,自己去地窝子,那能住得惯吗?再说了,你是动脑子的人,是副指挥,怎么也得有个领导的样子,哪能住地窝子呢!”
张志成停下手中的动作,站直身子,目光认真地看着大刘,缓缓说道:“大刘,这你就不懂了。陈教授是专家,对咱们工程至关重要。他住得舒坦,才能安心帮咱们解决技术难题。我是党员,又是领导,关键时刻就得带头吃苦。地窝子咋了,大家都能住,我也能住。只要工程能顺利推进,这点苦算啥!”
大刘听了,心中满是敬佩,可还是忍不住劝道:“话是这么说,可你也得为自己的身体考虑考虑。这地窝子闷闷的,你要是住久了,落下病根可咋办?”
张志成嘴角上扬,露出一个爽朗的笑容,抬起手用力拍了拍大刘的肩膀,说道:“大刘,别婆婆妈妈的。我身体硬朗着呢,这点困难难不倒我。你要是真为我好,就帮我一起收拾收拾,把这帐篷腾出来,让陈教授住得舒服点。”
大刘无奈地摇了摇头,实在拗不过张志成,只好动手帮忙。两人一个收拾床铺,一个整理周边零散物品,配合得十分默契。没一会儿,就把帐篷收拾得干干净净。张志成双手握住铺盖卷,用力往上一扛,挺直腰杆,大步朝大刘所在标段的地窝子走去。
到了地窝子,里头的工人们正或坐或躺地休息。瞧见张志成进来,所有人都惊讶地站起身来。一个年轻工人满脸诧异,忍不住开口问道:“张指挥,您咋来了?”
张志成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抬起手摆了摆,说道:“大家别多心,我就是来跟大伙挤挤。工地来了位重要的专家,我把帐篷让给他了。以后啊,咱们就一起在这地窝子里住,有啥困难,咱们一起克服!”
众人说的热闹,大刘心里犯着嘀咕,这张副指挥平日里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怎么突然做出把帐篷让给专家,自己跑去住地窝子的决定呢?这事儿透着古怪,他得找王力问个明白。
指挥部的帐篷门口,王力正在抽烟。“王副指挥,我刚从张副指挥那儿过来。他把自己的帐篷让给了新来的专家,要搬到我们标段的地窝子住,这事儿您知道不?我就想问问,这到底是咋回事啊?”
王力猛咂了一口,“这事儿我知道。新来的这位专家,叫陈启明,是林师长特意带来的。他在水利工程方面那是相当有本事,咱们工程现在遇到的那些技术难题,渠道防渗效果差、夏季溶雪性洪水导致上游滑坡形成堰塞体等等,他或许能帮咱们解决。”
大刘挠了挠头,疑惑地说:“可就算他是专家,张副指挥也不用把帐篷让出去吧?张副指挥是领导,平日里工作就够辛苦了,住地窝子哪能行呢?”
营地里已经很久没来过新人了,现在国际国内形势都有很大的波动,大家虽然身处戈壁滩,消息相对闭塞,但也有所耳闻。因此,对于突然到来的老专家,众人心里都有些吃不准。几个脑子活泛的,已经大概猜出了个七七八八,私下里开始小声议论起来。王力瞧在眼里,心里明白,这事儿要是不说明白,大家的猜忌一旦蔓延开来,往后可就更不好收拾了。在这工程建设的关键时刻,最怕的就是人心涣散,心一散,大家干活时连铁锹都能挥乱。
王力掐灭手中的烟头,清了清嗓子,说道:“你也知道,咱们这工程上还有不少技术卡壳。张副指挥把帐篷让出去,就是想让陈教授住得舒坦些,好安心帮咱们解决问题。陈教授是真有本事,他之前参与过不少大型水利工程。咱们要是能把他的本事用上,工程肯定能往前大踏步推进。而且,张副指挥主动吃苦,给大家带了个好头,咱们都得向他学习。”
张志成在地窝子里安置好铺盖,简单拾掇了下这个狭小昏暗的空间。又把衣物叠放整齐,放在角落一处还算平整的地方。做完这一切,他直起身子,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便匆匆朝着医疗队赶去。
帐篷内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张志成开门见山:“林悦同志,咱工地新来了一位水利专家,叫陈启明教授。你也知道,咱们工程现在技术难题一大堆。陈教授是林师长特意带来,指望他来帮咱们破局的。我刚把他安置妥当,考虑到他一路舟车劳顿,你能不能去给他做个基础身体检查?另外,也跟他讲讲咱们塔河营地生活上的各种注意事项,他初来乍到,对这边情况两眼一抹黑。”
林悦听闻,眼中闪过好奇,又带着几分惊喜。她放下手中清单,坐直身子认真听着,待张志成说完,她微微点头,眼神坚定:“好啊,这肯定没问题。不过现在形势这么复杂,这位专家怎么会突然到咱们工地来?”
张志成神色一敛,上前几步,压低声音说:“这里面事儿挺复杂,以后找机会再细聊。简单讲,陈教授是实打实的水利人才,在专业领域造诣深厚,只是因为一些学术观点和主流相悖,被打成了右派。但咱们搞工程,看重的是真本事,只要他能助力工程推进,那些外在因素都不重要。所以,咱们得给他提供好必要的支持,让他安心搞技术。”
林悦点了点头:“我明白了,张副指挥。我这就准备检查的东西,咱们现在就过去吧。”说着,她起身走向一旁的医药柜,开始翻找血压计、听诊器等常用医疗器械,又拿了一个干净的医用托盘,将器具一一摆放整齐。
两人走出医疗队帐篷,此时戈壁滩上的风渐渐大了起来,吹在脸上带着丝丝凉意。张志成在前带路,林悦跟在身后,她一只手紧紧抓着托盘,用身子挡着风,防止里面的器具晃动碰撞。
很快,他们来到了陈启明教授的帐篷前。“陈教授,您好。我是张志成,我带医疗队的林悦同志来给您做个体检。”
“陈教授,麻烦您先坐这边,我先给您量下血压。”她把托盘放在一旁的桌子上,动作娴熟地拿出血压计,开始调试袖带。
“咱们这营地在戈壁滩上,条件比较艰苦。气候干燥得很,昼夜温差极大,晚上能冷到让人打哆嗦,白天又热得像蒸笼,您一定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多喝点水。饮食方面,虽说比不上城里丰富,但基础的饮食都能保证供应。要是您身体有任何不舒服,不管是头疼脑热还是别的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跟我们说,我们医疗队就在营地的西边,从您这儿出去,顺着那条小路直走大概五十来米就到了,24小时都有人值班。”
陈启明认真听着,不住点头:“小林同志,太感谢你了。我在农场劳动改造时,条件也很艰苦,这些我都能适应。我现在就盼着能赶紧投入工作,为咱们工程出份力。”
检查结束,林悦说道:“陈教授,您的身体状况总体还不错,就是长途跋涉后有点疲劳,这两天您可得多休息休息,把身体调养好,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
林悦和张志成离开陈启明的帐篷后,风势愈发大了起来,张志成抬手挡在眼前,眯着眼对林悦说道:“林悦同志,今天辛苦你了,你先回医疗队吧,我去看看工地的情况。”
林悦点了点头,叮嘱道:“你也注意安全。”说完,抱紧托盘,顶着风沙艰难地往医疗队帐篷走去。
转身朝着工地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他看着被风沙笼罩的施工现场,心中满是忧虑。工程已经因为技术难题和物资短缺陷入了困境,如今又面临着国外合作方中断支持的压力,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他深知,陈启明的到来或许是一个转机,但这转机能否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他们共同努力。
不远的地方,一群职工正围在一起,讨论着新来的专家。“听说咱们工地来了个右派专家,这是真的吗?他真能帮咱们解决那些技术难题?”
另一个年纪稍大的工人皱着眉头说:“右派可是犯了严重政治错误的,我看这事儿悬。不过,要是他真有本事,能让咱们工程早点完工,那倒也不错。”
王力听到工人们的议论,顶着风沙说道:“大家别瞎议论了,陈教授是林师长特意请来的,他在水利工程方面很有本事。大家要相信组织的安排和决定,好好配合工作!”
工人们听了王力的话,纷纷点头表示明白。王力看着工人们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心中却依旧有些担忧。他担心陈启明的右派身份会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担心张志成过于冒险的决定会让他们陷入困境。但他也清楚,工程现在急需技术支持……这样的问题,很难有两全其美的法子,王力使劲晃了晃脑袋,似是想让自己的思绪清晰几分。
今天炊事班开了两个罐头,这在平日里可是难得的“奢侈品”。在这个物资匮乏的戈壁滩上,每一点荤腥都显得格外珍贵。孙专员、张志成、王力和陈启明教授走来,嘈杂声小了许多,工人们的目光纷纷投向他们。
孙专员对着众人大声说道:“同志们,今天咱们工地来了一位新同志,这位是陈启明教授。陈教授在水利工程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识,接下来的日子,陈教授将作为我们的技术顾问,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攻克工程中的技术难题!”孙专员没有提及陈启明的右派身份,他刻意回避了这个敏感话题,希望能让陈教授在这个新环境中少些压力,安心工作。
陈启明听到介绍,显得有些局促不安。毕竟,他是带着右派的帽子来到这里的,不知道大家会如何看待他。他害怕自己的身份会成为大家之间的隔阂,担心无法融入这个集体。
简单介绍完毕后,张志成招呼陈启明:“陈教授,咱们这边坐。”几人围坐在一张简陋的木桌旁,背对着风口。饭菜很简单,那两个罐头,成为了这顿饭最亮眼的“佳肴”。
炊事员将半个多罐头都倒进了陈启明的碗里,罐头里的肉香气瞬间弥漫开来。陈启明见状,连忙摆手推辞:“这太多了,我吃不了这么多,还是给大家分一分吧。”
张志成按住他的手,笑着说:“陈教授,您远道而来,多吃点,才能更好地工作。”
陈启明看着碗里的肉,眼眶微微泛红,声音略带哽咽地说:“谢谢大家,谢谢你们的信任。我一定竭尽全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能来到这里,参与这么重要的工程,是我的荣幸。我会把我所学的知识都用上,和大家一起,克服困难,让工程早日完工!”
饭桌上的气氛渐渐热烈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向陈启明询问水利工程相关的问题。陈启明也一扫之前的局促,侃侃而谈,眼中闪烁着专业的光芒。他详细地讲解着关于渠道防渗的创新技术,以及应对夏季溶雪性洪水的具体方案,那些复杂的专业术语从他口中说出,却变得通俗易懂。
王力坐在一旁,起初只是默默地听着,心中的疑虑依旧未消。但随着陈启明的深入讲解,他不禁被那些新颖的思路和切实可行的方法所吸引。回想起工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再对比陈启明提出的解决方案,王力不得不承认,这位专家确实有两把刷子。
张志成留意到王力表情的变化,轻声说道:“老王,陈教授的本事不小吧?我就说,咱们请他来准没错。”
王力微微点头,“嗯,听他这么一讲,确实有些门道。不过,这具体实施起来,还得再看看。”嘴上虽然还保留着一丝谨慎,但语气已经缓和了许多。
孙专员笑着说:“王力啊,咱们要对陈教授有信心,也要对志成的眼光有信心。”
陈启明感慨地说:“张指挥,说实话,来这里之前,我心里一直很忐忑,担心自己的身份会被大家排斥。但今天看到大家这么热情,我真的很感动。我一定会倾尽全力,为工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志成拍了拍陈启明的肩膀,“陈教授,您别多想。咱们这里看重的是真本事,只要能为工程解决问题,就是英雄。您安心工作,有什么需求尽管提。”
饭后,王力独自回到指挥部帐篷。他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回想着今天陈启明的表现,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顾虑或许有些多余……在工程面临困境的关键时刻,能有这样一位专业的人才加入,无疑是雪中送炭。如果仅仅因为对方的政治身份而将其拒之门外,那才是真正的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