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读书人听了他这句话后,无不为之动容,那些窸窸窣窣的声音就这么安静下来,屋里屋外都在认真的听着这个人接下来的话。
然而吴质却没有多说什么了,而是从怀里掏出状纸,恭恭敬敬的递上去。
张若甫翻了翻,问:“既是弥天大冤,怎的原先不来上告?”
这种质问的语气放在谁身上都够呛,但吴质还是那副不慌不忙的模样,行礼说:“碍于秦家的势力,不敢上报。”
张若甫一只手撑在案台上,身体微微前倾,眯着眼问:“那如今又怎么来了?”
吴质跪地,语气却不卑不亢:“擢试乃是天下学子的一个机会,若擢试不公,那还怎么指望科举公正?此案和天下息息相关,我等读书明理,自然不可不管。”
张若甫似乎是被噎着了,半响都不发一言。
“大人,可否叫证物证人上堂?”
张若甫无法,只好抬抬手,示意可以。
先上来的是一位花灵,穿着米白子衫子,周身有一股淡淡的菊花香,她行了礼,轻声道:“奴家雏菊,乃低语楼舞妓,年前,奴家奉命去给几位公子送酒,亲眼看见低语楼暗道内的情形,那一排一排的,可都是不夜城的良民啊。”
良民无罪不可辱,更不可杀,这是大晋自开国以来就定下的规矩,便是皇帝也要遵守。
“不知怎的,暗格在重阳节之后几天就被封禁了,大人若是不信,可派人前去查看。”
暗格和金羽箭的事不论怎么说,那都是朝堂上的,下边的平头百姓自然无从知晓,雏菊这一告,不是为了上达天听,而是为了下面的民声民意。
张若甫也不傻,深深的看了一眼吴质,皱起眉头。
到现在都看不出来这是一个局,一个针对秦家的局,那就是傻子了。
他又看了看案上的状纸,问:“这婚约又是怎么一回事?本官可未曾听说过这秦二小姐有过婚约,小子若是诬告,那可是要挨板子的。”
吴质平静的说:“人证物证俱在。”
条案“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张若甫知道此事无法轻易化了,便也认真起来,至少先看看这个书生有些什么打算。
他大声说:“传证人!”
里面进来了一个风尘仆仆的男人,那人若是好好梳洗一番,定也是个年轻公子,别人或许不知,但藏在人群中看结果的缘娘一眼就认出来,那是朦郎。
李朦行礼下跪,说:“草民李朦,是那秦二小姐的未婚夫,此乃婚书。”
小堂规规矩矩的把那婚书呈上去,婚书的料子还有那些笔墨印章,都是上等的,基本做不得假。
张若甫只觉得,自己手中拿着的这暗红色的东西,忽然变得烫手起来。
“年前,父亲李忠前去秦家退婚,却被秦府的侍卫残忍杀害,并将其丢至乱葬岗。”李朦说到这里,还是不由自主的哽咽起来:“请大人为草民做主。”
张若甫没有回答他,而是看着手中的状纸暗自出神,私杀良民,欺压百姓,擢试舞弊,这一桩桩一件件的,随便拎出来一样那都是官位不保的大罪。
这时候他倒是真的佩服起吴质来了,这学生,当真是什么都敢告啊。
还没有等他问到擢试舞弊的相关事宜,秦家的人就闻讯赶来了。
李朦皱着眉看着外面气势汹汹的侍卫,又满脸担忧的看着吴质。
为首的那人块头很高,气势很足,他大吼一声,问:“谁是吴质?”
吴质笑笑,示意他不用害怕,径自挺身而出,弯腰行礼,说:“草民便是。”
“小人吴质颠倒黑白,污蔑秦家,带走!”
吴质自然拒而不从,那赶来的侍卫一声下令,竟让人生生卸了他双腿,要拖着他走。
吴质痛得钻心,却还是攒足了力气喊一声:“吾等读书人,辨忠奸,清君侧,又有何错!”
就像是算好了一般,在吴质快要被带走之际,那些混迹在人群中的,在街头乞讨的,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把怀中的宣纸往天上一撒。
霎那间,府衙外的这条街就变成了洋洋洒洒的一片白,百姓们看着落在自己手上的宣纸:上面以通俗易懂的随记的方式记录了最寻常的烟火人家,却没有一户是善终的,全被秦家所迫害了。
只是看着,也觉得一阵心疼,何况这些人家都曾是活生生的人,而这些好好站在衙门外的百姓身上,都有着他们影子。
与此同时,国子监和太学的空中也飘满了一片米白,有学子接来一看,只见上面入木三分的写着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国子监的学正叶庭风抬起手,也接到了一张宣纸。
他看着上面的遒劲有力的大字,还有这足以开天辟地的四句话,忽然笑了。
他转身吩咐下去,让小厮去查一查最近长安都发生了些什么事,然后摩挲着手上的宣纸,不知想些什么。
前面来了一个不苟言笑的锦衣公子,对着他行了礼,淡声说:“庭风,向你告假几日,有事。”
叶庭风也没有问他什么事,只说:“这是在长安城里,你小心些。”
那位锦衣公子,赫然便是在荷花境里,坐在杨时旁边的卫铮。
卫铮点点头,看向这满天的飞纸,肩膀动了动,看背影似乎叹了一声。
身后的叶庭风忽然问他:“这四句话,你怎么看?”
卫铮没什么表情,只侧过脸回他:“写得好。”
叶庭风无奈的笑了笑,这个人装聋作哑,而他也不打算深究,这国子监飞纸的事,就让它这么糊弄过去罢。
卫铮行了礼,看起来有些匆忙,不过还是向叶庭风解释了一句:“接个人,怕他把自己玩没了。”
他要接的人,自然就是吴质。
明明一贫一贵,他们之间不该有什么交集才是,实际上却不然。
他的父亲卫国公手握兵权,镇守边疆,为大晋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皇上沈关山在党羽的挑拨下,对卫国公生了猜疑之心,在他十一岁的时候,就下了圣旨,大体意思就是说沙月关苦寒,让他来长安国子监读书。
而就是那年,那一仗,他身负重伤,却在这道推脱不掉的圣旨下,带着伤从沙月关回到长安,彻底失去了作为一个将军舍命沙场的自由。
到了长安后,他一病不起,那敌军的箭矢竟是带着慢性毒的,毒发起来就不可收拾,他昏迷了很久,甚至都快要见到阎王爷了......
至于后来嘛,他垂下眼皮没有再想,或者说,不用想,他也是记的清清楚楚。
他卫铮,总是欠着吴质一条命的。
然而吴质却没有多说什么了,而是从怀里掏出状纸,恭恭敬敬的递上去。
张若甫翻了翻,问:“既是弥天大冤,怎的原先不来上告?”
这种质问的语气放在谁身上都够呛,但吴质还是那副不慌不忙的模样,行礼说:“碍于秦家的势力,不敢上报。”
张若甫一只手撑在案台上,身体微微前倾,眯着眼问:“那如今又怎么来了?”
吴质跪地,语气却不卑不亢:“擢试乃是天下学子的一个机会,若擢试不公,那还怎么指望科举公正?此案和天下息息相关,我等读书明理,自然不可不管。”
张若甫似乎是被噎着了,半响都不发一言。
“大人,可否叫证物证人上堂?”
张若甫无法,只好抬抬手,示意可以。
先上来的是一位花灵,穿着米白子衫子,周身有一股淡淡的菊花香,她行了礼,轻声道:“奴家雏菊,乃低语楼舞妓,年前,奴家奉命去给几位公子送酒,亲眼看见低语楼暗道内的情形,那一排一排的,可都是不夜城的良民啊。”
良民无罪不可辱,更不可杀,这是大晋自开国以来就定下的规矩,便是皇帝也要遵守。
“不知怎的,暗格在重阳节之后几天就被封禁了,大人若是不信,可派人前去查看。”
暗格和金羽箭的事不论怎么说,那都是朝堂上的,下边的平头百姓自然无从知晓,雏菊这一告,不是为了上达天听,而是为了下面的民声民意。
张若甫也不傻,深深的看了一眼吴质,皱起眉头。
到现在都看不出来这是一个局,一个针对秦家的局,那就是傻子了。
他又看了看案上的状纸,问:“这婚约又是怎么一回事?本官可未曾听说过这秦二小姐有过婚约,小子若是诬告,那可是要挨板子的。”
吴质平静的说:“人证物证俱在。”
条案“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张若甫知道此事无法轻易化了,便也认真起来,至少先看看这个书生有些什么打算。
他大声说:“传证人!”
里面进来了一个风尘仆仆的男人,那人若是好好梳洗一番,定也是个年轻公子,别人或许不知,但藏在人群中看结果的缘娘一眼就认出来,那是朦郎。
李朦行礼下跪,说:“草民李朦,是那秦二小姐的未婚夫,此乃婚书。”
小堂规规矩矩的把那婚书呈上去,婚书的料子还有那些笔墨印章,都是上等的,基本做不得假。
张若甫只觉得,自己手中拿着的这暗红色的东西,忽然变得烫手起来。
“年前,父亲李忠前去秦家退婚,却被秦府的侍卫残忍杀害,并将其丢至乱葬岗。”李朦说到这里,还是不由自主的哽咽起来:“请大人为草民做主。”
张若甫没有回答他,而是看着手中的状纸暗自出神,私杀良民,欺压百姓,擢试舞弊,这一桩桩一件件的,随便拎出来一样那都是官位不保的大罪。
这时候他倒是真的佩服起吴质来了,这学生,当真是什么都敢告啊。
还没有等他问到擢试舞弊的相关事宜,秦家的人就闻讯赶来了。
李朦皱着眉看着外面气势汹汹的侍卫,又满脸担忧的看着吴质。
为首的那人块头很高,气势很足,他大吼一声,问:“谁是吴质?”
吴质笑笑,示意他不用害怕,径自挺身而出,弯腰行礼,说:“草民便是。”
“小人吴质颠倒黑白,污蔑秦家,带走!”
吴质自然拒而不从,那赶来的侍卫一声下令,竟让人生生卸了他双腿,要拖着他走。
吴质痛得钻心,却还是攒足了力气喊一声:“吾等读书人,辨忠奸,清君侧,又有何错!”
就像是算好了一般,在吴质快要被带走之际,那些混迹在人群中的,在街头乞讨的,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把怀中的宣纸往天上一撒。
霎那间,府衙外的这条街就变成了洋洋洒洒的一片白,百姓们看着落在自己手上的宣纸:上面以通俗易懂的随记的方式记录了最寻常的烟火人家,却没有一户是善终的,全被秦家所迫害了。
只是看着,也觉得一阵心疼,何况这些人家都曾是活生生的人,而这些好好站在衙门外的百姓身上,都有着他们影子。
与此同时,国子监和太学的空中也飘满了一片米白,有学子接来一看,只见上面入木三分的写着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国子监的学正叶庭风抬起手,也接到了一张宣纸。
他看着上面的遒劲有力的大字,还有这足以开天辟地的四句话,忽然笑了。
他转身吩咐下去,让小厮去查一查最近长安都发生了些什么事,然后摩挲着手上的宣纸,不知想些什么。
前面来了一个不苟言笑的锦衣公子,对着他行了礼,淡声说:“庭风,向你告假几日,有事。”
叶庭风也没有问他什么事,只说:“这是在长安城里,你小心些。”
那位锦衣公子,赫然便是在荷花境里,坐在杨时旁边的卫铮。
卫铮点点头,看向这满天的飞纸,肩膀动了动,看背影似乎叹了一声。
身后的叶庭风忽然问他:“这四句话,你怎么看?”
卫铮没什么表情,只侧过脸回他:“写得好。”
叶庭风无奈的笑了笑,这个人装聋作哑,而他也不打算深究,这国子监飞纸的事,就让它这么糊弄过去罢。
卫铮行了礼,看起来有些匆忙,不过还是向叶庭风解释了一句:“接个人,怕他把自己玩没了。”
他要接的人,自然就是吴质。
明明一贫一贵,他们之间不该有什么交集才是,实际上却不然。
他的父亲卫国公手握兵权,镇守边疆,为大晋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皇上沈关山在党羽的挑拨下,对卫国公生了猜疑之心,在他十一岁的时候,就下了圣旨,大体意思就是说沙月关苦寒,让他来长安国子监读书。
而就是那年,那一仗,他身负重伤,却在这道推脱不掉的圣旨下,带着伤从沙月关回到长安,彻底失去了作为一个将军舍命沙场的自由。
到了长安后,他一病不起,那敌军的箭矢竟是带着慢性毒的,毒发起来就不可收拾,他昏迷了很久,甚至都快要见到阎王爷了......
至于后来嘛,他垂下眼皮没有再想,或者说,不用想,他也是记的清清楚楚。
他卫铮,总是欠着吴质一条命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长安幻想鼓点,长安幻想鼓点最新章节,长安幻想鼓点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长安幻想鼓点,长安幻想鼓点最新章节,长安幻想鼓点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