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神秘客家往事 第七十三章:烧木炭

小说:茶陵神秘客家往事 作者:李苏章 更新时间:2025-08-07 11:32:25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当看到窗外地面上结有一层薄薄的霜冻时,罗细妹打了一下躺在身边的丈夫曹师傅说:"快起来,外面结霜了。"

  曹师傅爬起来一看,外面的确结霜了。

  他知道他接下来有一项重要工作要做,就是烧木炭。

  客家人居住的山区,到了冬天异常地寒冷,必须用木炭烤火,才能度过漫长的冬天。

  曹师傅的爷爷是烧木炭的,他父亲也是烧木炭的。

  子承父业,他成家后,也是年年烧木炭。

  每年烧木炭时间都定在秋季尾,早与晚都不行。

  早了,天气很热,自然无人购买木炭。晚了,山上覆盖冰雪,取柴不易,运输不便,再说吧,客家人购买欲望不强。

  现在霜冻降临,正是出门的好日子。

  他与妻子罗细妹收拾好行李就去了金峰岭。

  这是客家人最高山地。

  这里山高林密,且多是无主山峰。

  由于没有主人,就可以自由砍伐树木,而不会受人责骂。

  有主的树木是不允许随意砍伐的,否则极易发生纠纷。

  当然,这个地方还有一个非常好的优势,就是杂树多。

  烧木炭选材很关键。

  比如随处可见的沙树,就不能用来烧木炭。

  这类木材结构松软,虽然烧起来火很大,但不经烧,制作成的木炭,烧一个小时后,就没了,基本起不到防寒的作用。

  杂木指除沙树以外的树木。

  这类树木木质特别坚硬,不易砍伐,因此烧出来的木炭,经久耐烧,是烧木炭的最佳材料。

  金峰岭遍地都是此类木材。

  他们夫妻俩爬上金峰岭已经快到黄昏了。

  在山中央处有一座去年建造的窑洞,由于受风雨的侵蚀,已经塌下来了,需要另建新窑。

  建新窑可以说是一门学问。

  首先选址很重要。要选地势平坦,土质结实的黄泥地,因为这些不易发生垮塌现象。

  其次,要考虑交通运输问题。烧出来的木炭是需要运出去,如果道路崎岖,如何运出去?

  挖窑洞也非常讲究。

  一种方式是从上往下挖,挖出坑,装满木柴,淹土焚烧,这个方法安全,但取炭却十分不便,并且烧出来的木炭也没有保障。

  另一种方式就是从外往里挖。

  挖出一个瓶形窑洞,然后装上木柴焚烧。这个方法优势很明显,就是火候可以掌握调控,木炭质量有保证,运输也方便,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容易发生垮塌。

  著名的张思德,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就是因为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自己被埋在窑洞里,壮烈牺牲。

  曹师傅邻村也曾发生一个惨烈的事。

  一个烧炭师傅也是木炭出窑的时候,窑洞突然倒塌,人死在里面。

  所以挖窑需要有经验的师傅才可以。

  曹师傅祖辈都是烧炭挖窑的,自然经验十分丰富。

  挖新窑需要五天左右时间。

  他在里面挖,妻子罗细妹则在外面搬运泥土。

  由于夫妻配合默契,结果不到五天,就建好了一口新窑。

  接下来就是砍伐杂木了。

  这里面也有讲究,就是树木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

  大粗的话,火烧不透,搬出来仍是漆黑的大头,这样的木炭无人要。

  太细的话,一是容易烧透,成了一堆灰。二是即使出来,由于炭休太小,不经烧,这样的木炭也卖不出去。

  好在满山遍野都是杂木,可以精挑细选,夫妻俩只用了两天时间,就砍了一大堆合格的杂木。

  把杂木搬到窑外,需要进一步清理。

  要把杂木砍成二尺左右的木条,沿窑洞摆放整齐。

  把整个窑洞摆满后,封住上方所有出口,在窑的下面点火燃烧。

  虽然是燃烧,但里面的木柴并不燃烧,而是在高温高热的作用下,所有木柴全部炭化,它的产物就是木炭。

  木炭需要燃烧二天左右,然后抽火,让它自然冷却。

  这一过程需要三天。

  打开窑洞,里面就是漆黑的木炭了。

  烧好的木炭需要挑到集市上去买。

  桃坑客家人的集市在坑口街。

  金峰岭离坑口街有十多里,都是凹凸不平的山路,十分不好走。

  曹师傅挑了一百二十斤木炭,妻子罗细妹则挑了八十斤左右。

  天刚麻麻亮,两人就出发了。

  赶到坑口街已经是上午十点了。

  他们把木炭放在桥头,等待客家人来购买。

  他们最担心的事就是,卖不出去。

  如果卖不掉,只好又挑回去,这个不叫痛苦,而是叫绝望。

  所以过了下午二点,如果还没有人来问价,他们就会降价,当然,一般来说,最终还是会卖出去。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担木炭的价格是一块钱左右。

  其实买木炭的客户,客家人占少数,毕竟那个时代,大家的收入都比较低,生产队出工,一天的收入只有二毛,一个全劳动力,一个月的收入也只有六块钱。

  大部分客家人是买不起的。

  但是坑口街上的四十户可以。

  所谓的四十户,就是家里有一个人外工作,每月有四十元收入。

  我父亲在县城工作,每月有五十元收入,所以买木炭没有问题。

  我发现木炭里也存在偷懒耍滑。

  每窑出来的木炭,有没有烧透的木头,于是他们就把它夹在木炭里面,冒充木炭出售,虽然少,但有。

  其实,曹师傅知道,一窑木炭至少有上万斤,光靠他们夫妻俩是卖不掉的。

  他把目标瞄准机关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学校。

  学生需要烤火,老师也需要烤火,大大的需要木炭。

  并且价格也很便宜,直接到窑洞挑,只要五毛。

  桃坑中学有一千多名学生,于是学校放假,全部上山挑木炭。

  我记得很清楚,一个老师站在山峰处,兴奋地对我们说:"你们看看,风景多优美。"

  其实,我心里早就怒火滔滔,恨不得赐他二脚。

  我们爬了半天山,早已累得气喘吁吁,头昏脑胀,头昏眼花了,那还有闲情,看什么风景?!

  老师是带队的,是不挑木炭的,自然有心情看风景了。

  由于有学生的参与,曹师傅的木炭全部搬运一空。

  夫妻俩高高兴兴回到家里,又开始准备明年烧木炭。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茶陵神秘客家往事,茶陵神秘客家往事最新章节,茶陵神秘客家往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