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克术之所以这么做,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趁势暂时收回三人手中权力。
别看大荣如日中天,库克术击败其他皇子,坐上了了皇帝位置,就能高枕无忧。
只要当了皇帝,就没有绝对的高枕无忧,库克术面对的最大威胁,倒不是像大凉那般皇室内斗,而是眼前的三位权臣。
更准确说,是三位重臣背后的庞大势力机构,他可以凭借皇帝的权威,将三人给干掉,但却无法裁撤三人身后的权府。
大荣的三府,和苏祁安建立的三司差不多,但权力比三司更重。
毕竟,百年前的大荣立国,可是十几个游牧部落组建而成,他们当中,功劳最大的除了库克一族,再就是松滋一族、阿部一族。
这两族,在荣国可是正儿八经的贵族,堪比一般的王族,正因为这二族的贡献,百年以来,大荣上下,基本上都有二族的身影。
就算不是二族族人,但想要走上仕途,就得巴结二族,成为二族的门生。
这就导致了库克术无法像新凉那般,以皇权掌控三司。
为了制衡这二族势大,他的先族,便在二族开府中,又增添了一府,也就是对外扩张,指挥作战的大将军府。
随着大将军府的出现,大荣的局势,方才以三府分权,相互制衡,大荣方才渐渐稳定。
这种制衡,不是库克术想要的,他要的是绝对的皇权至上,他和不会像他的先祖,仅仅分权制衡,甘于现状。
只有绝对的皇权至上,他才能彻底掌控大荣,真正做到至高无上。
所以,今日的王庭议事,无论是阿部曲和松滋青荣之间的大打出手,还是后来又加入的大将军亚木忠,一切都在库克术的意料之中。
最终事情走向,皆在他的掌控,虽说目前他只是暂时收回了三方手中的权力,并无法将三府彻底掌控。
库克术知道,他也无法彻底掌控,既然无法解散,也无法彻底掌控,那就派人渗透其中。
这种渗透,只要有开端,日后早晚会慢慢腐蚀,最终三府的人,终究还是会终于自己。
在库克术的构想中,他会将三府先渗透,而后不断挑起三府之间的争斗,等到渗透差不多,时机一到,突然在来个什么大的爆发,库克术就能名正言顺的掌控三府,要么扶持新的机构,压制三府。
想法是好,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不等他对三府下手,凉地那边便传来全军覆没,新凉上位的消息。
这一变化,不得不让库克术,改变自己的行动,只是先收回三府之权,暗中先渗透,至于后续的破坏,就只能暂停。
毕竟,统一凉地的新凉,才是最大的威胁,库克术有想过苏泰会失败,但没想到会这么快的就败了。
算算时间,前后也就三四个月不到,就覆灭了,被苏祁安给统一了凉地。
对苏祁安这人,库克术还是很重视的,从他第一次在宁州城,与苏祁安交手落败,他就知道此人是个难缠的对手。
只是没想到,这才几年的功夫,当初那位不过小小的东山伯,竟然崛起的速度如此之快,快到超乎他的想象。
本以为苏祁安的会死在大凉皇室的内斗中,而他时不时添把火,此人离死应该不远。
结果当库克术清除了大荣对他的障碍,坐上了皇帝的位置,这个应该早就死在内斗下的东山伯,一跃封侯,最终在内乱时期,割据一方,再度封王。
甚至最后,就连他的王弟库克图,都莫名的死在了苏祁安的手中。
将库克图派去赵凉,除了扶持傀儡政权,大肆攫取凉地的赋税财宝外,更重要的,就是利用几位皇子的争斗,干掉苏祁安。
但结果他还是低估了这位年轻的王,直接给他上了一课。
要说库克术对苏祁安没有仇恨那是假的,也不是他不想立马大军南下,直接攻打凉地。
他倒想如亚木忠说的那般,大军南下,长驱直入,再一次的击溃新凉。
这话说起来,让人觉得豪气冲天,肯定立刻开干,但如今的库克术,不再是当初那位领兵作战的荣国皇子,而是大荣皇帝。
皇帝的这个位置,可没那么好做,表面看去拥有无上权力,可实际上,每日都得和朝臣斗智斗勇。
如果不是有亚木忠此人,替自己多少分担一些,库克术根本没时间,应对凉地之乱。
就算库克术以皇帝的身份,可以强行命令大军南下,但当时的苏祁安也不过是割据一方的郡王而已。
别说郡王,哪怕是大凉的亲王,在荣人高官眼里,压根就看不起,也不会有人重视。
毕竟,当时就连大凉的皇子,都成了他们手中的傀儡皇帝,在那个氛围中,谁又在乎一个小小的大凉亲王?
正是这种不在乎,最终让苏祁安在诸多内乱中,一举击败了几位皇子,甚至将驻扎在凉地的几万荣兵,也是悉数剿灭,最终一统大凉。
直到这时,王庭内,左贤王和右相依旧拿赵凉的失败,在相互挑拨内斗,还想趁乱扳倒对方,丝毫没有觉得苏祁安建立的新凉是个大威胁。
所以,在这种内斗下,库克术必须要收回三府之权,将他们的心思,放在一致对外中。
刚才王庭的争执,三人或多或少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在库克术的心里,他更倾向的还是松滋青荣提出的以逸待劳。
他了解苏祁安,此人是个极大野心抱负的,一统凉地,绝非他的终点,接下来他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收复青幽十四郡。
既然苏祁安有这个想法,那他同样可以拿青幽十四郡做文章。
但这只是初步的想法,具体如何制定,还得仔细商议。
当然,如果只是一味的坐等新凉的军队北上攻打青幽十四郡,而他们什么也不做,这也不是库克术的性子。
按照库克术的想法,他会一边布防青幽十四郡,同时也会派出一定的兵力,试探出击。
库克术想要知道,在经历了一场长时间的南北国战以后,新凉的军队,究竟还有多少的战斗力。
是不是如传闻吹的那般,经过浴血搏杀,新凉军队彻底蜕变,这点库克术还是很好奇的。
库克术的发话,三府拿出来的方案,速度还是很快的,也就四五日的时间,便确定了。
在王庭内经过一番争议,最终确定的结果,和库克术想的差不多。
将军队布防青幽十四郡,按照松滋青荣的想法,以逸待劳,但同时,左贤王提出的作战也有道理。
因此,在以逸待劳布防时,左贤王管辖之地,出兵三五万人,试探攻打蒙州,看看新凉军队的战斗力。
不过,此次出征领兵的,则是大将军亚木忠负责,这般决定,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为了平衡三方。
这样一来,三方也无话可说。
而且这次的出兵,说白了就是一种试探,并非全力出击,所以,即便由亚木忠领兵,左贤王也没有多大的意见。
就在大荣敲定了对新凉的策略期间,中途有个小插曲。
他们收到了来自扶桑的合作信。
这封信是很早发来的,算算时间,应该是在新凉和赵凉爆发南北国战就收到了。
只是当时,库克术的心思,一直在三府身上,压根就不重视。
别说库克术,就连三府机构,得到这封信,看都没看,直接丢在一旁。
开玩笑,扶桑是什么货色,也配和他们谈合作?一个小小的岛国而已,连凉人都看不起他,更别说他们大荣了。
而今日的议政,不知是谁顺嘴提到了,方才想起了有合作一事,便在殿内拿出了这封信。
抱着无趣的想法,也是拆开了这封信,果然,和他们想的一样。
扶桑的合作,竟然是想与大荣南北夹击新凉。
粗略看完信,直接引发殿内朝臣的嘲笑。
“哼哼,这年头什么阿猫阿狗,都以为能和我大荣平起平坐,还要求我们南北夹击,一个小小的扶桑,真把自己当天朝上国?可笑。”
“没错,果然岛国之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如果不是眼下要对付新凉,早就派兵把这群倭寇给灭了。”
“就是,陛下,要不给一支我们,正好无事,拿扶桑来练手。”
此话一出,直接得到一众大臣的支持,他们皆是话锋一转,纷纷开口。
大臣的激动,库克术能理解,但他更清楚,眼下并不是灭扶桑的时候。
主要是因为扶桑太远,加上他们大荣以铁骑为主,水师基本没有,真要灭扶桑,眼下多少有些费力不讨好。
反正这封信,看看也就得了,等灭了新两,到时在通过新凉,直接灭了扶桑。
库克术的安抚,荣国大臣也是清醒过来,微微点头,再度投入到制定对新凉的具体部署...
就在荣国上下,开始部署对新凉的策略,与此同时,已经平定京都内乱的苏祁安,已经离开了京都,带写卫队南下,看他的方向,是去往越州。
别看大荣如日中天,库克术击败其他皇子,坐上了了皇帝位置,就能高枕无忧。
只要当了皇帝,就没有绝对的高枕无忧,库克术面对的最大威胁,倒不是像大凉那般皇室内斗,而是眼前的三位权臣。
更准确说,是三位重臣背后的庞大势力机构,他可以凭借皇帝的权威,将三人给干掉,但却无法裁撤三人身后的权府。
大荣的三府,和苏祁安建立的三司差不多,但权力比三司更重。
毕竟,百年前的大荣立国,可是十几个游牧部落组建而成,他们当中,功劳最大的除了库克一族,再就是松滋一族、阿部一族。
这两族,在荣国可是正儿八经的贵族,堪比一般的王族,正因为这二族的贡献,百年以来,大荣上下,基本上都有二族的身影。
就算不是二族族人,但想要走上仕途,就得巴结二族,成为二族的门生。
这就导致了库克术无法像新凉那般,以皇权掌控三司。
为了制衡这二族势大,他的先族,便在二族开府中,又增添了一府,也就是对外扩张,指挥作战的大将军府。
随着大将军府的出现,大荣的局势,方才以三府分权,相互制衡,大荣方才渐渐稳定。
这种制衡,不是库克术想要的,他要的是绝对的皇权至上,他和不会像他的先祖,仅仅分权制衡,甘于现状。
只有绝对的皇权至上,他才能彻底掌控大荣,真正做到至高无上。
所以,今日的王庭议事,无论是阿部曲和松滋青荣之间的大打出手,还是后来又加入的大将军亚木忠,一切都在库克术的意料之中。
最终事情走向,皆在他的掌控,虽说目前他只是暂时收回了三方手中的权力,并无法将三府彻底掌控。
库克术知道,他也无法彻底掌控,既然无法解散,也无法彻底掌控,那就派人渗透其中。
这种渗透,只要有开端,日后早晚会慢慢腐蚀,最终三府的人,终究还是会终于自己。
在库克术的构想中,他会将三府先渗透,而后不断挑起三府之间的争斗,等到渗透差不多,时机一到,突然在来个什么大的爆发,库克术就能名正言顺的掌控三府,要么扶持新的机构,压制三府。
想法是好,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不等他对三府下手,凉地那边便传来全军覆没,新凉上位的消息。
这一变化,不得不让库克术,改变自己的行动,只是先收回三府之权,暗中先渗透,至于后续的破坏,就只能暂停。
毕竟,统一凉地的新凉,才是最大的威胁,库克术有想过苏泰会失败,但没想到会这么快的就败了。
算算时间,前后也就三四个月不到,就覆灭了,被苏祁安给统一了凉地。
对苏祁安这人,库克术还是很重视的,从他第一次在宁州城,与苏祁安交手落败,他就知道此人是个难缠的对手。
只是没想到,这才几年的功夫,当初那位不过小小的东山伯,竟然崛起的速度如此之快,快到超乎他的想象。
本以为苏祁安的会死在大凉皇室的内斗中,而他时不时添把火,此人离死应该不远。
结果当库克术清除了大荣对他的障碍,坐上了皇帝的位置,这个应该早就死在内斗下的东山伯,一跃封侯,最终在内乱时期,割据一方,再度封王。
甚至最后,就连他的王弟库克图,都莫名的死在了苏祁安的手中。
将库克图派去赵凉,除了扶持傀儡政权,大肆攫取凉地的赋税财宝外,更重要的,就是利用几位皇子的争斗,干掉苏祁安。
但结果他还是低估了这位年轻的王,直接给他上了一课。
要说库克术对苏祁安没有仇恨那是假的,也不是他不想立马大军南下,直接攻打凉地。
他倒想如亚木忠说的那般,大军南下,长驱直入,再一次的击溃新凉。
这话说起来,让人觉得豪气冲天,肯定立刻开干,但如今的库克术,不再是当初那位领兵作战的荣国皇子,而是大荣皇帝。
皇帝的这个位置,可没那么好做,表面看去拥有无上权力,可实际上,每日都得和朝臣斗智斗勇。
如果不是有亚木忠此人,替自己多少分担一些,库克术根本没时间,应对凉地之乱。
就算库克术以皇帝的身份,可以强行命令大军南下,但当时的苏祁安也不过是割据一方的郡王而已。
别说郡王,哪怕是大凉的亲王,在荣人高官眼里,压根就看不起,也不会有人重视。
毕竟,当时就连大凉的皇子,都成了他们手中的傀儡皇帝,在那个氛围中,谁又在乎一个小小的大凉亲王?
正是这种不在乎,最终让苏祁安在诸多内乱中,一举击败了几位皇子,甚至将驻扎在凉地的几万荣兵,也是悉数剿灭,最终一统大凉。
直到这时,王庭内,左贤王和右相依旧拿赵凉的失败,在相互挑拨内斗,还想趁乱扳倒对方,丝毫没有觉得苏祁安建立的新凉是个大威胁。
所以,在这种内斗下,库克术必须要收回三府之权,将他们的心思,放在一致对外中。
刚才王庭的争执,三人或多或少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在库克术的心里,他更倾向的还是松滋青荣提出的以逸待劳。
他了解苏祁安,此人是个极大野心抱负的,一统凉地,绝非他的终点,接下来他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收复青幽十四郡。
既然苏祁安有这个想法,那他同样可以拿青幽十四郡做文章。
但这只是初步的想法,具体如何制定,还得仔细商议。
当然,如果只是一味的坐等新凉的军队北上攻打青幽十四郡,而他们什么也不做,这也不是库克术的性子。
按照库克术的想法,他会一边布防青幽十四郡,同时也会派出一定的兵力,试探出击。
库克术想要知道,在经历了一场长时间的南北国战以后,新凉的军队,究竟还有多少的战斗力。
是不是如传闻吹的那般,经过浴血搏杀,新凉军队彻底蜕变,这点库克术还是很好奇的。
库克术的发话,三府拿出来的方案,速度还是很快的,也就四五日的时间,便确定了。
在王庭内经过一番争议,最终确定的结果,和库克术想的差不多。
将军队布防青幽十四郡,按照松滋青荣的想法,以逸待劳,但同时,左贤王提出的作战也有道理。
因此,在以逸待劳布防时,左贤王管辖之地,出兵三五万人,试探攻打蒙州,看看新凉军队的战斗力。
不过,此次出征领兵的,则是大将军亚木忠负责,这般决定,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为了平衡三方。
这样一来,三方也无话可说。
而且这次的出兵,说白了就是一种试探,并非全力出击,所以,即便由亚木忠领兵,左贤王也没有多大的意见。
就在大荣敲定了对新凉的策略期间,中途有个小插曲。
他们收到了来自扶桑的合作信。
这封信是很早发来的,算算时间,应该是在新凉和赵凉爆发南北国战就收到了。
只是当时,库克术的心思,一直在三府身上,压根就不重视。
别说库克术,就连三府机构,得到这封信,看都没看,直接丢在一旁。
开玩笑,扶桑是什么货色,也配和他们谈合作?一个小小的岛国而已,连凉人都看不起他,更别说他们大荣了。
而今日的议政,不知是谁顺嘴提到了,方才想起了有合作一事,便在殿内拿出了这封信。
抱着无趣的想法,也是拆开了这封信,果然,和他们想的一样。
扶桑的合作,竟然是想与大荣南北夹击新凉。
粗略看完信,直接引发殿内朝臣的嘲笑。
“哼哼,这年头什么阿猫阿狗,都以为能和我大荣平起平坐,还要求我们南北夹击,一个小小的扶桑,真把自己当天朝上国?可笑。”
“没错,果然岛国之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如果不是眼下要对付新凉,早就派兵把这群倭寇给灭了。”
“就是,陛下,要不给一支我们,正好无事,拿扶桑来练手。”
此话一出,直接得到一众大臣的支持,他们皆是话锋一转,纷纷开口。
大臣的激动,库克术能理解,但他更清楚,眼下并不是灭扶桑的时候。
主要是因为扶桑太远,加上他们大荣以铁骑为主,水师基本没有,真要灭扶桑,眼下多少有些费力不讨好。
反正这封信,看看也就得了,等灭了新两,到时在通过新凉,直接灭了扶桑。
库克术的安抚,荣国大臣也是清醒过来,微微点头,再度投入到制定对新凉的具体部署...
就在荣国上下,开始部署对新凉的策略,与此同时,已经平定京都内乱的苏祁安,已经离开了京都,带写卫队南下,看他的方向,是去往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