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将知道的一一告知,当他说完最后一句后,松本闪动的目光,陡然一凝,直接道。
“该死,我们错了,我们都猜错了,那不是叛乱武装的人,而是新凉军队,他们早在开战前就登陆了,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何我封林搜山,找不到他们的踪迹,根本不是逃之夭夭,而是已经渗透进来了。”
“只为等到两翼撤军,现身阻击,看这般规模,这般战力,根本就不是新凉水师,很可能是新凉的步军。”
“也就是说,此次新凉攻打我扶桑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二十五万!”
松本说完,原本暴怒的昭和仁川,不知何时已经恢复了平静,他背对着松本,感叹出声。
“好啊,真是好啊,苏祁安还真的下了血本啊,一口气出动二十五万的兵力,看来,对朕的大哥,真的特别信任呐。”
“朕的大哥,还真有本事啊。”
昭和仁川的感叹,此时的松本沉默一会,衡量再三后,终于忍不住,将心里话说了出来。
“启禀陛下,末将本不想开口多言,但如今局势如此不利,已经到了危机时刻,末将不得不说了。”
“还请陛下为了扶桑的江山社稷为重,不要与废太子的地方军死磕,趁着还未合围,请陛下速速撤离京都城,去往陪都。”
“只要陛下到了陪都,我们还有反击的机会,不至于将兵力葬送在京都城,和地方军拼的两败俱伤,完全没必要啊,还请陛下慎重考虑。”
“陛下,撤吧。”
背对着松本的昭和仁川身体微微抖动,他笑着道,“松本,你的胆子很大啊,竟敢叫朕撤?你就不怕朕杀了你吗?”
“陛下,末将知道自己说的这些话,会扰乱士气,是大逆不道,但为了陛下和扶桑的江山社稷,就算要末将的命,只要陛下能撤,末将愿意赴死。”
松本说的相当坦诚,背对着他的昭和仁川,沉默一会,缓缓转身,轻声道。
“呵呵,没想到,到如此关头,朕才看出我扶桑的忠诚究竟是谁。”
“松本,你说的很有道理,朕明白你的用心,这样,朕待会传一道旨意,就按照你说的办,不与地方军死磕,撤往陪都。”
“朕会留下来,掩护你们,有朕在,你们应该也能减少一些损失,去吧。”
本来松本的脸上浮现一丝笑容,可当听完昭和仁川的话后,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哪有天皇掩护他们的道理?
松本是为了保护昭和仁川,想要保留实力,才提出这个办法,可昭和仁川却并不打算走,那他们撤往陪都有什么意义。
主心骨都不在了,撤往陪都,也撑不了多久,松本连连摇头,刚准备继续劝阻,但被昭和仁川打断了。
他十分淡然,缓缓坐了下来,看着松本道,“松本,你不用多说了,朕知道你的好意,但朕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撤的。”
“朕是你们心中的主心骨,而在朕心里,也有个主心骨,那就是国师,如今国师多半遇难,朕就算撤往陪都,又有什么意义。”
“以你的智慧也清楚,即便朕撤往了陪都,或许能够暂时喘口气,但并不代表,我们能改变如今局势,这一仗,新凉一共派出二十五万的大军,在加上已经被大哥策反的地方三军,三十多万的兵力,而我们呢,不到二十万。”
“撤往了陪都,如果情况好,或许能撑着一年半载,可之后呢?等我们的兵士消磨殆尽,陪都被攻陷,朕怕只能四处狼狈逃窜了。”
“这种颠沛流离的日子,朕可过不下去,所以,既然你已经想好了,那就带人走吧,就让朕留在京都城,好好会会我这位好大哥吧。”
昭和仁川说的是实话,不是他不想活,而是已经看不到希望了。
如果此次,他面对的是二十五万的新凉军队,就算被打突袭,可只要他手下有军队,他还是能在扶桑,与新凉军队决战,大不了就打游击战,与新凉军队死磕。
但可惜,在扶桑境内,除了登陆的新凉军队,还有一支已经被他的大哥,策反的地方三军。
这三个军的兵力,都占到了他能用兵力的三分之一。
要是只有这样,昭和仁川或许还会在搏一搏,可随着他的老师,德康介的身死,他已经失去了主心骨。
他太清楚,在扶桑地方,他的大哥的影响力有多大,而一旦他四处逃离,颠沛流离,很有可能会被当地的百姓给通风报信,甚至是被抓。
他好歹也是扶桑的天皇,岂能受这般侮辱,既然已经看到了自己的结局,又何必费心思,狼狈逃窜了。
昭和仁川的坚持,让想要继续劝说的松本,彻底不语。
他能感受到昭和仁川的坚持,这是身为扶桑帝皇仅有的尊严。
昭和仁川看了眼,眼前的二人,挥了挥手,轻声道。
“好了,朕该说的,都交代了,你们走吧,朕想一个人静一静。”
昭和仁川的发话,门外的内侍,连忙转身离去,而面前的松本,也是起身准备告退。
就在他踏出房间,准备离开,突然他脚步一滞,转身对着昭和仁川下跪行礼道。
“陛下,末将是被你提拔,才有今日的位置,虽然这个大统领只做了一个月,但既然是大统领,就得尽一份职责。”
“末将会将陛下的旨意,告知手下城防军,他们怎么想,末将不干预,但末将身为陛下的大统领,既然陛下不走,末将也不会走。”
“末将誓死保卫陛下的安全,谁敢危险陛下的性命,就从末将的尸体上踏过去。”
说完,松本起身,迈着沉稳步伐,扬长而去。
看着松本离去的背影,昭和仁川目光闪动,脸上有着些许的复杂,他轻喃着。
“呵呵,看来,朕这个天皇做的也没那么差劲啊。”
随着松本的离去,他将昭和仁川的话,一一转达。
得知消息的城防军统领,先是沉默一会,而后皆是齐齐举刀高声大喊。
“既然陛下不走,身为保护陛下安全的城防军,岂有走的理由,誓死保护天皇!死战不退!”
众统领的高声大喊,让松本十分动容,他对着其他统领拱手抱拳,而后命令下达,立马回到各自的位置,指挥战斗。
虽然有了昭和仁川不走的信念加持,让城防军各个拼死作战,京都城始终没有被攻破。
可随着地方三军渐渐赶来,小十万的人马,合围攻城,这一下子,即便是城防军,瞬间压力倍增。
就算城防军各个悍不畏死,可也始终无法抵挡这般猛烈的攻势。
而且三万的城防军中,也无法保证每一个,都愿意替昭和仁川死战不退。
随着攻势的加大,在这般重压之下,一些城防军,看着犹如海浪一般,不断朝着他们涌来的地方军,再也无法承受,内心崩溃,选择投降。
只是他们刚伸手,准备放下兵器,紧接着,就被督战的京军给一刀砍了脑袋。
此时,几名京军浑身是血,手持长刀,怒斥道。
“谁胆敢投降,动摇军心者,这就是下场!”
这种震慑,如果是在能看到希望下,会有很大的效果。
可一旦在知道,他们没有半点希望,只能死战不退,死守京都城,这种震慑持续不了多久,反而会起反作用。
果不其然,在有人带头下,很快,京都城四周城防,这种投降的风气迅速传播,京军们面对这种现象,自然是有一个算一个,直接砍杀。
在这种双重压力下,突然,一名扶桑兵士直接大喊。
“我受不了,兄弟们,干也是死,不干也是死,杀了京军,打开城门,迎接太子军队。”
“是啊,兄弟们,太子已经说了,开城投降,一个不杀,跟这些混蛋拼了!”
随着有人带头,本就脆弱的城防军心理,一下子瞬间崩溃,直接起了连锁反应。
各个手持长刀,对着身后的京军砍去。
“你们好大的胆子,敢背叛陛下,你们找死...”
话音未落,怒斥的京军,瞬间就被淹没在城防军的刀具之下,被直接砍成了肉泥。
随着城防军的内乱,原本紧闭的大门,也是被人缓缓打开。
随着城门打开,地方军终于杀进了城内。
一边冲杀,一边大喊。
“放下兵器者,不杀!”
这道声音犹如洪流一般,源源不断的汇聚一起,而后迅速朝下京都城内扩散而去。
此时的松本,耳边听着传来的声音,他知道如此的局势,是真的大势已去,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快收拢兵力,一点一点的阻击,冲杀的叛军。
随着地方军犹如洪流一般的冲杀,即便松本等十多位统领悍不畏死的阻挡,也仅仅坚持了不到两炷香的功夫,便让叛军杀到了皇宫内。
距离昭和仁川的寝宫,已不足百丈距离,就在松本等人准备玉碎,效忠昭和仁川,突然,冲进皇宫的叛军,竟然停下了进攻的脚步,只是围困着他们。
就在松本等人愣神之际,叛军微微分开,紧接着,从人群中,几道人影缓缓走出,为首者的,不是别人,正是废太子,昭和良川。
昭和良川的现身,让松本等人脸色阴沉,恨不得不顾一切,立马冲过去,将其斩杀,就在几位统领心存这个念头,准备付诸行动。
他们的身后的寝宫,一道声音缓缓响起。
“大哥,好久不见啊,不知大哥可愿与二弟当面一叙。”
“该死,我们错了,我们都猜错了,那不是叛乱武装的人,而是新凉军队,他们早在开战前就登陆了,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何我封林搜山,找不到他们的踪迹,根本不是逃之夭夭,而是已经渗透进来了。”
“只为等到两翼撤军,现身阻击,看这般规模,这般战力,根本就不是新凉水师,很可能是新凉的步军。”
“也就是说,此次新凉攻打我扶桑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二十五万!”
松本说完,原本暴怒的昭和仁川,不知何时已经恢复了平静,他背对着松本,感叹出声。
“好啊,真是好啊,苏祁安还真的下了血本啊,一口气出动二十五万的兵力,看来,对朕的大哥,真的特别信任呐。”
“朕的大哥,还真有本事啊。”
昭和仁川的感叹,此时的松本沉默一会,衡量再三后,终于忍不住,将心里话说了出来。
“启禀陛下,末将本不想开口多言,但如今局势如此不利,已经到了危机时刻,末将不得不说了。”
“还请陛下为了扶桑的江山社稷为重,不要与废太子的地方军死磕,趁着还未合围,请陛下速速撤离京都城,去往陪都。”
“只要陛下到了陪都,我们还有反击的机会,不至于将兵力葬送在京都城,和地方军拼的两败俱伤,完全没必要啊,还请陛下慎重考虑。”
“陛下,撤吧。”
背对着松本的昭和仁川身体微微抖动,他笑着道,“松本,你的胆子很大啊,竟敢叫朕撤?你就不怕朕杀了你吗?”
“陛下,末将知道自己说的这些话,会扰乱士气,是大逆不道,但为了陛下和扶桑的江山社稷,就算要末将的命,只要陛下能撤,末将愿意赴死。”
松本说的相当坦诚,背对着他的昭和仁川,沉默一会,缓缓转身,轻声道。
“呵呵,没想到,到如此关头,朕才看出我扶桑的忠诚究竟是谁。”
“松本,你说的很有道理,朕明白你的用心,这样,朕待会传一道旨意,就按照你说的办,不与地方军死磕,撤往陪都。”
“朕会留下来,掩护你们,有朕在,你们应该也能减少一些损失,去吧。”
本来松本的脸上浮现一丝笑容,可当听完昭和仁川的话后,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哪有天皇掩护他们的道理?
松本是为了保护昭和仁川,想要保留实力,才提出这个办法,可昭和仁川却并不打算走,那他们撤往陪都有什么意义。
主心骨都不在了,撤往陪都,也撑不了多久,松本连连摇头,刚准备继续劝阻,但被昭和仁川打断了。
他十分淡然,缓缓坐了下来,看着松本道,“松本,你不用多说了,朕知道你的好意,但朕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撤的。”
“朕是你们心中的主心骨,而在朕心里,也有个主心骨,那就是国师,如今国师多半遇难,朕就算撤往陪都,又有什么意义。”
“以你的智慧也清楚,即便朕撤往了陪都,或许能够暂时喘口气,但并不代表,我们能改变如今局势,这一仗,新凉一共派出二十五万的大军,在加上已经被大哥策反的地方三军,三十多万的兵力,而我们呢,不到二十万。”
“撤往了陪都,如果情况好,或许能撑着一年半载,可之后呢?等我们的兵士消磨殆尽,陪都被攻陷,朕怕只能四处狼狈逃窜了。”
“这种颠沛流离的日子,朕可过不下去,所以,既然你已经想好了,那就带人走吧,就让朕留在京都城,好好会会我这位好大哥吧。”
昭和仁川说的是实话,不是他不想活,而是已经看不到希望了。
如果此次,他面对的是二十五万的新凉军队,就算被打突袭,可只要他手下有军队,他还是能在扶桑,与新凉军队决战,大不了就打游击战,与新凉军队死磕。
但可惜,在扶桑境内,除了登陆的新凉军队,还有一支已经被他的大哥,策反的地方三军。
这三个军的兵力,都占到了他能用兵力的三分之一。
要是只有这样,昭和仁川或许还会在搏一搏,可随着他的老师,德康介的身死,他已经失去了主心骨。
他太清楚,在扶桑地方,他的大哥的影响力有多大,而一旦他四处逃离,颠沛流离,很有可能会被当地的百姓给通风报信,甚至是被抓。
他好歹也是扶桑的天皇,岂能受这般侮辱,既然已经看到了自己的结局,又何必费心思,狼狈逃窜了。
昭和仁川的坚持,让想要继续劝说的松本,彻底不语。
他能感受到昭和仁川的坚持,这是身为扶桑帝皇仅有的尊严。
昭和仁川看了眼,眼前的二人,挥了挥手,轻声道。
“好了,朕该说的,都交代了,你们走吧,朕想一个人静一静。”
昭和仁川的发话,门外的内侍,连忙转身离去,而面前的松本,也是起身准备告退。
就在他踏出房间,准备离开,突然他脚步一滞,转身对着昭和仁川下跪行礼道。
“陛下,末将是被你提拔,才有今日的位置,虽然这个大统领只做了一个月,但既然是大统领,就得尽一份职责。”
“末将会将陛下的旨意,告知手下城防军,他们怎么想,末将不干预,但末将身为陛下的大统领,既然陛下不走,末将也不会走。”
“末将誓死保卫陛下的安全,谁敢危险陛下的性命,就从末将的尸体上踏过去。”
说完,松本起身,迈着沉稳步伐,扬长而去。
看着松本离去的背影,昭和仁川目光闪动,脸上有着些许的复杂,他轻喃着。
“呵呵,看来,朕这个天皇做的也没那么差劲啊。”
随着松本的离去,他将昭和仁川的话,一一转达。
得知消息的城防军统领,先是沉默一会,而后皆是齐齐举刀高声大喊。
“既然陛下不走,身为保护陛下安全的城防军,岂有走的理由,誓死保护天皇!死战不退!”
众统领的高声大喊,让松本十分动容,他对着其他统领拱手抱拳,而后命令下达,立马回到各自的位置,指挥战斗。
虽然有了昭和仁川不走的信念加持,让城防军各个拼死作战,京都城始终没有被攻破。
可随着地方三军渐渐赶来,小十万的人马,合围攻城,这一下子,即便是城防军,瞬间压力倍增。
就算城防军各个悍不畏死,可也始终无法抵挡这般猛烈的攻势。
而且三万的城防军中,也无法保证每一个,都愿意替昭和仁川死战不退。
随着攻势的加大,在这般重压之下,一些城防军,看着犹如海浪一般,不断朝着他们涌来的地方军,再也无法承受,内心崩溃,选择投降。
只是他们刚伸手,准备放下兵器,紧接着,就被督战的京军给一刀砍了脑袋。
此时,几名京军浑身是血,手持长刀,怒斥道。
“谁胆敢投降,动摇军心者,这就是下场!”
这种震慑,如果是在能看到希望下,会有很大的效果。
可一旦在知道,他们没有半点希望,只能死战不退,死守京都城,这种震慑持续不了多久,反而会起反作用。
果不其然,在有人带头下,很快,京都城四周城防,这种投降的风气迅速传播,京军们面对这种现象,自然是有一个算一个,直接砍杀。
在这种双重压力下,突然,一名扶桑兵士直接大喊。
“我受不了,兄弟们,干也是死,不干也是死,杀了京军,打开城门,迎接太子军队。”
“是啊,兄弟们,太子已经说了,开城投降,一个不杀,跟这些混蛋拼了!”
随着有人带头,本就脆弱的城防军心理,一下子瞬间崩溃,直接起了连锁反应。
各个手持长刀,对着身后的京军砍去。
“你们好大的胆子,敢背叛陛下,你们找死...”
话音未落,怒斥的京军,瞬间就被淹没在城防军的刀具之下,被直接砍成了肉泥。
随着城防军的内乱,原本紧闭的大门,也是被人缓缓打开。
随着城门打开,地方军终于杀进了城内。
一边冲杀,一边大喊。
“放下兵器者,不杀!”
这道声音犹如洪流一般,源源不断的汇聚一起,而后迅速朝下京都城内扩散而去。
此时的松本,耳边听着传来的声音,他知道如此的局势,是真的大势已去,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快收拢兵力,一点一点的阻击,冲杀的叛军。
随着地方军犹如洪流一般的冲杀,即便松本等十多位统领悍不畏死的阻挡,也仅仅坚持了不到两炷香的功夫,便让叛军杀到了皇宫内。
距离昭和仁川的寝宫,已不足百丈距离,就在松本等人准备玉碎,效忠昭和仁川,突然,冲进皇宫的叛军,竟然停下了进攻的脚步,只是围困着他们。
就在松本等人愣神之际,叛军微微分开,紧接着,从人群中,几道人影缓缓走出,为首者的,不是别人,正是废太子,昭和良川。
昭和良川的现身,让松本等人脸色阴沉,恨不得不顾一切,立马冲过去,将其斩杀,就在几位统领心存这个念头,准备付诸行动。
他们的身后的寝宫,一道声音缓缓响起。
“大哥,好久不见啊,不知大哥可愿与二弟当面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