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地听到这话,老头子们都傻眼了,他们原以为县令能想办法找到粮食,可没想到竟然是让他们出去要饭。
县里村里都有出去逃难的人,剩下来的都是些老弱病残,长时间水米没打牙,现在他们走路都腿肚子打颤,怕是连城门都走不出去。
“老爷,南溪县周围也都受了灾,想要饭也只能去更远的地方,就怕……就怕我们活不到那个时候啊。”
“我年轻时候出去要过饭,想靠要饭活着只能去大城,就算活着到了地方,没有路引的话,官兵也不会放我们进城的。”
几个老头子不停念叨着,在他们看来县令太过异想天开了,那些逃难出去的人,要么手里有钱,要么外面有亲戚可以落脚,留下的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走投无路的人。
“仓库……县衙仓库里还有二十石稻种,全部做成干粮,一半留给出不去的人,一半让出去讨饭的人带着路上吃。”
有了思路之后,江秋白继续道:“路引的事情不用担心,县衙大印在我身上,讨饭的人由我带着一起出去,到时候会有办法进城的!”
看到江秋白认真的神色,几个老头子怔怔的不敢说话。
刚才他们以为县令老爷是绝望之中信口胡言,可听到他要跟着一起去要饭的话,这才发现老爷竟然是认真的。
几个老头子呆愣在原地,而江秋白坐在大堂的台阶上,脑子里不断思索这条路的可行性。
之前,他就在网上看到一个村子的人组团到大城市要饭,而且混到风生水起的新闻,没想到自己会在不同的时空,竟然要和他们去做同样的事情。
“你去找几个可靠的人,偷偷去仓库把稻种拿出来,都做成干粮。”江秋白向铁头交代道。
铁头期期艾艾的答应之后,转头叹着气出去找人了。
那些稻种可是朝廷明令禁止不能动用的,只要动用就是绝无可赦的死罪。
可现在县里的情况……左右都是个死,顾不上那么多了。
铁头离开后,江秋白看向几个老头子,语重心长道:“各位父老,你们都是能跟百姓们说上话的,眼下要活下去……老弱病残跟我走,再带些妇女,年轻的留守县里。”
“呜呜呜呜……我们这些老不死的也活够了,老爷还是把年轻人带出去吧!”
几个老头子跪在地上眼泪狂掉,不停地磕头。
县令老爷年纪虽小,可一片为民赤诚之心他们都看在眼里,现在竟然还要以县令之尊带着他们这群草民出去讨饭。
活着的希望从心底涌起,但他们要把希望留给儿孙们,让儿孙们活下去。
“几位老伯快快起来,我受不得你们如此大礼。”江秋白赶忙将几人扶起。
接着道:“我知道你们想让自家儿孙活下去,可要是把年轻人都带走,剩下的人就只能等死,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活下去。”
江秋白嘴上这么说,但心里跟明镜似的,讨饭的活老弱病残比起年轻人更有优势,更容易挑起人心里的善念。
近两千的人口,每张嘴都等着吃饭,二十石稻种做成的干粮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他要做的是快速打开局面,然后把粮食运到县里,丝毫时间都耽误不得。
“老爷,我们知道您是好心,可是……”
“放肆!本官是朝廷任命的南溪县令,谁不按照本官说的做,整个村和街坊四邻本官一个都不带!”
江秋白实在没有心情继续做几个老头子的思想工作,只能以官威强压加道德绑架。
老百姓对官府有着骨子里的惧怕,而按照大夏律法,他身为县令,甚至一句话就能决定普通百姓的生死。
这件事他们理解也好,不理解也罢,都必须按照他的办法做。
江秋白突然的怒意让几人心底一阵发紧,膝盖一软又要往地上跪。
几人这才反应过来,眼前这位年方十九,要主动带着县民出去讨饭的人,身份和他们有天壤之别。
见几人不再唠叨,江秋白又交代了一阵细节,就让每人喝了三大碗带米粒的汤,打发他们立刻回去动员百姓了。
等门口的百姓散去,江秋白独自坐在台阶上怔怔出神。
他打心底不想承担这份突如其来的责任,但在人命面前,绝大部分人都做不到漠视,江秋白也不例外。
这几天里,他看到有人被饿到浑身浮肿,也有人吃了观音土无法便溺,最后被活活憋死,绝望的情绪在所有人身上弥漫。
两个时辰过去,五百多破衣烂衫的人被组织着聚集到了县衙门口,甚至还有气若游丝的人被拉在手推车上,领头的正是几个老头子。
“老爷,我们只组织到了这么多人,还有些人不愿意去,说死也要死在家里,不能变成孤魂野鬼。”村正王老二叹气道。
他的村子还活着两百多人,可任他说干了嘴巴,也只有五十多人愿意跟着县令出去要饭。
“能救下多少算多少吧!”江秋白无奈叹气。
稻种做成的干粮堆成小山,铁头带着仅存的十个衙役持刀守卫,生怕被饥民哄抢。
“拿一些分给大家,剩下的带在路上吃!”
铁头带着衙役开始分发,每人只得到薄薄一张饼。
所有人拿到手就狼吞虎咽,生怕下一刻就被饿死了。
江秋白凑到铁头耳边悄声道:“等我们离开,你把县里剩下的人全部聚集到城里安置,县衙里还有一多半干粮,尽量让所有人躺着别动弹,吊着命等我送粮食来。”
铁头哭丧着脸点头答应,横竖都是一死,他压根就没指望老爷能把粮食送回县里。
只能尽力按照老爷说的去做,让留下的县民少死些活长些。
安顿好后,江秋白看向破衣烂衫状如难民的所有人。
本想说些话壮壮气势,最后只能招招手示意他们跟着自己,径自走在了队伍最前面。
近两千县民的命压在肩上,前途光明他看不见,道路曲折他走不完呢!
南溪要饭大军,出发!
县里村里都有出去逃难的人,剩下来的都是些老弱病残,长时间水米没打牙,现在他们走路都腿肚子打颤,怕是连城门都走不出去。
“老爷,南溪县周围也都受了灾,想要饭也只能去更远的地方,就怕……就怕我们活不到那个时候啊。”
“我年轻时候出去要过饭,想靠要饭活着只能去大城,就算活着到了地方,没有路引的话,官兵也不会放我们进城的。”
几个老头子不停念叨着,在他们看来县令太过异想天开了,那些逃难出去的人,要么手里有钱,要么外面有亲戚可以落脚,留下的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走投无路的人。
“仓库……县衙仓库里还有二十石稻种,全部做成干粮,一半留给出不去的人,一半让出去讨饭的人带着路上吃。”
有了思路之后,江秋白继续道:“路引的事情不用担心,县衙大印在我身上,讨饭的人由我带着一起出去,到时候会有办法进城的!”
看到江秋白认真的神色,几个老头子怔怔的不敢说话。
刚才他们以为县令老爷是绝望之中信口胡言,可听到他要跟着一起去要饭的话,这才发现老爷竟然是认真的。
几个老头子呆愣在原地,而江秋白坐在大堂的台阶上,脑子里不断思索这条路的可行性。
之前,他就在网上看到一个村子的人组团到大城市要饭,而且混到风生水起的新闻,没想到自己会在不同的时空,竟然要和他们去做同样的事情。
“你去找几个可靠的人,偷偷去仓库把稻种拿出来,都做成干粮。”江秋白向铁头交代道。
铁头期期艾艾的答应之后,转头叹着气出去找人了。
那些稻种可是朝廷明令禁止不能动用的,只要动用就是绝无可赦的死罪。
可现在县里的情况……左右都是个死,顾不上那么多了。
铁头离开后,江秋白看向几个老头子,语重心长道:“各位父老,你们都是能跟百姓们说上话的,眼下要活下去……老弱病残跟我走,再带些妇女,年轻的留守县里。”
“呜呜呜呜……我们这些老不死的也活够了,老爷还是把年轻人带出去吧!”
几个老头子跪在地上眼泪狂掉,不停地磕头。
县令老爷年纪虽小,可一片为民赤诚之心他们都看在眼里,现在竟然还要以县令之尊带着他们这群草民出去讨饭。
活着的希望从心底涌起,但他们要把希望留给儿孙们,让儿孙们活下去。
“几位老伯快快起来,我受不得你们如此大礼。”江秋白赶忙将几人扶起。
接着道:“我知道你们想让自家儿孙活下去,可要是把年轻人都带走,剩下的人就只能等死,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活下去。”
江秋白嘴上这么说,但心里跟明镜似的,讨饭的活老弱病残比起年轻人更有优势,更容易挑起人心里的善念。
近两千的人口,每张嘴都等着吃饭,二十石稻种做成的干粮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他要做的是快速打开局面,然后把粮食运到县里,丝毫时间都耽误不得。
“老爷,我们知道您是好心,可是……”
“放肆!本官是朝廷任命的南溪县令,谁不按照本官说的做,整个村和街坊四邻本官一个都不带!”
江秋白实在没有心情继续做几个老头子的思想工作,只能以官威强压加道德绑架。
老百姓对官府有着骨子里的惧怕,而按照大夏律法,他身为县令,甚至一句话就能决定普通百姓的生死。
这件事他们理解也好,不理解也罢,都必须按照他的办法做。
江秋白突然的怒意让几人心底一阵发紧,膝盖一软又要往地上跪。
几人这才反应过来,眼前这位年方十九,要主动带着县民出去讨饭的人,身份和他们有天壤之别。
见几人不再唠叨,江秋白又交代了一阵细节,就让每人喝了三大碗带米粒的汤,打发他们立刻回去动员百姓了。
等门口的百姓散去,江秋白独自坐在台阶上怔怔出神。
他打心底不想承担这份突如其来的责任,但在人命面前,绝大部分人都做不到漠视,江秋白也不例外。
这几天里,他看到有人被饿到浑身浮肿,也有人吃了观音土无法便溺,最后被活活憋死,绝望的情绪在所有人身上弥漫。
两个时辰过去,五百多破衣烂衫的人被组织着聚集到了县衙门口,甚至还有气若游丝的人被拉在手推车上,领头的正是几个老头子。
“老爷,我们只组织到了这么多人,还有些人不愿意去,说死也要死在家里,不能变成孤魂野鬼。”村正王老二叹气道。
他的村子还活着两百多人,可任他说干了嘴巴,也只有五十多人愿意跟着县令出去要饭。
“能救下多少算多少吧!”江秋白无奈叹气。
稻种做成的干粮堆成小山,铁头带着仅存的十个衙役持刀守卫,生怕被饥民哄抢。
“拿一些分给大家,剩下的带在路上吃!”
铁头带着衙役开始分发,每人只得到薄薄一张饼。
所有人拿到手就狼吞虎咽,生怕下一刻就被饿死了。
江秋白凑到铁头耳边悄声道:“等我们离开,你把县里剩下的人全部聚集到城里安置,县衙里还有一多半干粮,尽量让所有人躺着别动弹,吊着命等我送粮食来。”
铁头哭丧着脸点头答应,横竖都是一死,他压根就没指望老爷能把粮食送回县里。
只能尽力按照老爷说的去做,让留下的县民少死些活长些。
安顿好后,江秋白看向破衣烂衫状如难民的所有人。
本想说些话壮壮气势,最后只能招招手示意他们跟着自己,径自走在了队伍最前面。
近两千县民的命压在肩上,前途光明他看不见,道路曲折他走不完呢!
南溪要饭大军,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