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发李睿回去写札子了之后,赵鼎便笑眯眯的看向了刘禅。

  “官家,臣恭喜你啊,一次做成了三件大事儿。”

  看着赵鼎笑眯眯的样子,刘禅悠悠的看了他一眼。

  “爱卿啊,朕觉得好像上了你的当了。”

  听见这话,赵鼎顿时叫起了撞天屈。

  “官家,您说话要讲道理啊,我赵鼎啥时候骗过您了?”

  “没有吗?”

  “绝对没有!”

  “真的没有吗?

  朕明明只是在配合你而已。

  可是,朕刚才看李睿的眼神儿,为啥觉得他看朕的时候,像在看一只老狐狸。

  就好像......今天的事儿都是朕安排的一样。

  朕这么忠厚老实的人,像是老狐狸吗?”

  刘禅这么一说,赵鼎差点儿没笑出声来。

  “官家,您绝对是想多了,他怎么可能把您看成老狐狸呢?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哼,朕才不信呢,朕肯定是被你给坑了。”

  “官家,臣冤死了呀!”

  “哼,别叫冤了。

  既然李睿这个事儿定下来了,那就说说吧,手上这些札子怎么办?”

  刘禅一指桌子上的札子,赵鼎马上便明白过来,还是郁金香的事儿。

  一说到这个事儿,赵鼎笑的更开心了。

  “官家,这是好事儿啊。”

  “朕知道是好事儿,但这个好事儿,你准备怎么办?”

  “那当然是把那些郁金香全部销毁啊。”

  见赵鼎说的这么坚决,刘禅顿时有点儿懵。

  “啊?

  真的全销毁啊?

  不多少赐出去一点儿吗?

  这时候赐给他们,岂不是能让他们感激朕?”

  “官家,让他们感激,哪儿有让他们挣钱来的实在啊。”

  一听到钱,刘禅顿时激动了。

  “啥意思?”

  “官家,臣刚才只是说了把花销毁,又没说把根茎销毁。

  你把花销毁了之后,把剩下的根茎赐给他们。”

  “把根茎赐给他们?

  咱们特意选的不适合咱们大宋生长的品种,就算赐给了他们,他们也养不活啊。”

  刘禅这么一说,赵鼎顿时笑的跟个狐狸一样儿。

  一见他这个笑,刘禅赶紧说道:

  “你别笑了,朕现在不想看见狐狸。”

  见到赵鼎几乎是光速捂住了嘴,岳飞在旁边差点儿没笑喷出来。

  但那不断耸动的肩膀,还是暴露了他的内心。

  幽怨的看了一眼岳飞之后,赵鼎才继续说道:

  “官家,要的就是他们养不活啊。”

  “唉?

  你刚才不是还说让他们挣钱的吗?

  养都养不活,还挣什么钱呢?”

  “官家,就是要他们养不活,才能熄了咱们大宋百姓,以后种植这个东西的心思啊。”

  点了点头,对赵鼎的话表示认可之后,刘禅才继续问道:

  “这么说倒也没错。

  可要是都养不活......”

  说到这里,刘禅顿了一下之后,才突然说道:

  “朕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要朕从这些人中间选几个幸运儿,把赐给他们的根茎再要回来。

  然后,咱们给他送到西夏去养?”

  刘禅说完了之后,赵鼎嘿嘿嘿的刚笑到一半儿,突然就捂住了嘴,不敢再笑了。

  捂住嘴把狐狸一样的笑收回去之后,他才说道:

  “官家,不用那么麻烦,刘大中不是就在西夏嘛。

  到时候给他也赐几个,然后大张旗鼓的给他送到西夏。

  等他在那边种出来之后,你再高价给他收购回来,让刘大中好好挣一笔。”

  “啊?

  就让他一个人挣吗?

  那其他人岂不是会有怨言?”

  “不,官家您想错了。

  有了这个对比之后,他们才会更加深刻的意识到,这玩意儿在咱大宋是种不出来的。

  想要像刘大中一样发财,得去西夏。”

  “你的意思是,让他们都跑到西夏去?

  那不合适吧?”

  “合适,非常合适。

  等到明年,您找机会再赐他们一批根茎,然后让他们去西夏那边种。

  只要他们能种出来,您就高价回收。

  得让他们知道,这郁金香啊,不仅好看,还很挣钱呢。”

  “那咱啥时候才能把这东西引种到金国?”

  “至少要等到第三年,甚至是第四年、第五年。”

  赵鼎说完了之后,刘禅点了点头。

  他也明白,这事儿急不来,必须得有足够的前戏才行。

  前戏越足,他们才会越爽。

  只有让他们先爽了,才能让他们疯狂。

  等他们彻底疯狂的时候,才是自己挥动镰刀的时候。

  想着这些,刘禅也慢慢冷静了下来,又商量了一些细节之后,便结束了这个话题。

  第二天,朝会之上,一切如赵鼎所料。

  李睿的折子刚一呈上去,大殿里便直接炸了。

  但是,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李睿,一张嘴就像是开了挂一样,直接把大臣们当场气晕了八个。

  剩下的人,则一个个跟个鹌鹑一样,再也不敢多嘴了。

  不是说不过,实在是李睿那嘴太损了,明明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他却像是不要钱一样的往桌面上扔。

  无奈之下,他们便开始拿着他治家不严的事儿出来说。

  等双方都争的没劲儿了,刘禅便直接站了出来,各打五十大板。

  李睿札子上的内容全部通过,而他本人则直接降到正九品,发配燕京。

  对于这个结果,当时大家还是觉得比较解气的。

  熬了一辈子,熬到了从三品大员,一朝降到正九品。

  半生努力全部白废,想想就觉得爽。

  让你掘我们大家的命根子,该!

  但他们忘了一点,这燕京实际上不是大宋的地盘。

  而是从金国租来的。

  租过来之后,便一直未定级别。

  因为,这燕京压根儿就不在大宋的行政序列里面。

  这样的情况下,你要派去个行政主管,你该怎么称呼?

  叫知县,还是知州?

  都不合适!

  有这样的尴尬局面,再加上燕京目前也没什么业务,朝廷便也一直没往那边派人。

  因此,李睿这个正九品到了燕京之后,就莫名其妙的成了那里级别最高的人。

  既然你级别最高,那要不你就先把事儿管起来吧?

  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李睿就成了燕京的最高行政长官。

  而且,还是一人身兼数职,内政、外交、军事一把抓。

  这种情况,一直到几年之后,与金国的贸易越来越多,燕京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才终于有人反应了过来。

  但是,晚喽!

  早干嘛去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最新章节,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