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表弟的公司里,每天的工作就是帮他编辑修改文章以及大量浏览各种网络文学的各种书单的文章,帮助他筛选整理各种剧烈吸引人的剧情,再交给他的团队二次创作。
我主要负责的书籍主要以玄幻,魔幻,武侠仙侠的作品较多。
一年之后,我这边的网络作家率先完成一部叫做《海神》的优秀作品,我们将这部作品改编得尽量儿童化,放映在银幕上来。
在我看来这部改编后的作品其实没有多大创意,其实就是将一些网络小白文的文学加上一些剧情,让主人公经受更多的挫折,最终弘扬真善美,惩恶扬善。
元素无非将主人公添加一种被称为“气”的东西,于是围绕阴阳以及五行做文章的武侠文。
没有反应社会现实甚至高于社会现实的作用,这样的作品虽然能够吸引到不少观众,但终究不能称为伟大的作品,而且与网络上的轻松爽文相比没有多大的竞争力。
最重要的是里面的情节涉及到了暴力的打斗,浅浅的青葱暧昧情愫,与我小时候看的《红猫篮免七侠传》如出一辙。
我记得多年前这部优秀的作品可是被保守的家长们打上了“少儿不宜”的标签,被称为拥有暴力、赌博、情色等因素的不良动画。
这样的动画能过审吗?我在协助制作的过程中一直有这样的疑惑。
表弟说这个不用我操心,我将信将疑,按理说这样的作品能够审核通过就不错了,热播更是难于上青天。
结果让我非常意外,华夏七十年,这部作品除了在各大网络视频热播外,还在C站的少儿频道获得了播放的权力。
虽说这部作品算得上良好的动漫,融入了大量的中国风和传统文化,但这绝对不是能够成为热播的原因。
因为那段时期,无论任何的元素都能被拿出来放大,这样的作品有无数个理由下架。
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陷入万马齐喑的冬天,市面上《熊出现》几乎一枝独秀,任何作品都必须经手文艺部,里面涉及到了大量不可名状的关系。
经过有关部门的层层筛选,几乎没有任何优秀的作品能够活着出来。
外面的作品不能进去,里面的作品不能出来,所以对于儿童来说,看来看去都是些没有营养的东西。
这也是我当初并不看好红星文化公司的原因之一,这种项目不符合文艺部的政策规定。
直到表弟与女友谢枣枣结婚的那天我才知道,这个红星文化公司的水到底有多深。
这位朴昱的股东,拥有红色背景关系,他是一个拥有背景的艺术爱好者,我甚至见到了国家文艺部的一个名叫赵福贵的宣传部官员给表弟发来贺礼,那位朴昱还向官员称兄道弟,直接喊外号小福。
我不知道没有高中毕业的表弟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搭上红色的背景关系,他也没有对我说过。
不过我也终于明白了表弟当初的所说的改变世界可能不是痴人说梦话,因为当你拥有了政治权力的后台背景,所有的事情都变得简单。
只是我当时没有理解政治是一个多么危险的东西,里面太多不明不朗的千丝万缕关系。
我们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表弟也没理解,甚至可以说,整个团队都没有意识到,我们其实是在锋利的刀刃上跳舞,当然这是后话了。
不管如何,在华夏建国七十年至七十二年,我们的文艺作品迎来了快速发展的美好时光,我们的团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而尺度也越来越大。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我们在港城的子公司团队联合岛国和米国团队几乎完全按照原版制作的《西游纪》,由于国家作品没有分级,这个作品是限制级,我们只能在外网上映。
那个作品一度掀起了全球人民的热情,作品受到了大量的外国人民的喜爱,真实地还原了明朝中后期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其中诞生的各种启蒙思想,本土道教与外来佛教的阴谋诡计和明争暗斗。
这个影片一度掀起了一股VPN代理服务器的热潮,而我们也趁此在海外大量架设服务器租借的业务,通过租借金额,赚足了金钱。
华夏的城墙一度形同虚设,代理服务器的营业额十分巨大,甚至有传言高层人员有修改法律,开放防火长城的计划。
当然,作为一个根正苗红的公司,做事还是比较低调,我们也识相地制作大量红色和谐作品作为“掩护”,在国内上映,我们的代理赚取的金钱有很大的一部分回到了文艺部口袋当中。
这段时间,我们的作品如同冬日里的娇艳的梅花,除了能够在C站播出,我们几乎统治了地方卫视台的黄金时段。
公司也因此越来越大,并购了不少没有后台的公司,还成立了一套创作流水线标准,改名为红星集团。
我后来才知道,原来之前那个文艺宣传部长小福已经升为副局长,因为他的暗中干涉,我们的作品才能够呈现给世界。
服务器代理的活动虽说违法,却也能让上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免于查封,而那些大量的代理费用很大一部分都被小福用来作为“政治交易”,间接地流入文艺部另外一个势力的高层。
至于其他文娱公司,大部分都是没有红色后台通不过审核,不得不加入我们的红星集团,通过我们的平台进行作品发布,正是如此才让我们的公司发展得异常迅速。
华夏建国七十三年,我们集团拥有了国家最优秀的文艺代表,并将这些领域扩大到了影视作品方面。
四年间,我们收购了不少民营作品公司,这些被吞并的公司也成为了文化集团的子公司,无数学术人才在红星文化集团的平台里大放光彩,公司大有一枝独秀的趋势。
华夏传统文化制作的动漫影视作品逐渐被西方国家接纳,受到世界的欢迎。
很多作品除了情节精彩,还有着深刻的反映社会问题的意义,越来越多的作品加入西方的奥斯卡竞选名单。
那一年,文艺部副局长小福正式转正,他对我们的文化事业大力支持。
在文艺部的支持下,我们充满热情地打造着我们的动漫帝国,并映射到了各类影视作品。
我们商议着在粤省规划一个小镇专门搭造各种影视场景,这个规划比原来的横店影视城规模更大,更加专业,更加规范。
我们还把精力放在制定培养人才的研究计划当中,建造各种学校来作为人才培养基地。
但这不是那一年文艺界发生的最大事情,那一年最大的事情是文艺部效仿其他国家,真正成立作品分级制度,明文分级,严格管理,也就是只要符合分级制度的规定即可分级上映,不同类型的影片归类到不同的分级。
这个制度首先在粤省试验,建立了粤省地区的影视产品分级制度试验田。
换了一个真正爱好文化艺术的领导真的是不一样,制度一出来,无数学者欢呼雀跃,粤省也成为了无数娱乐文化的特区,这都有小福不可磨灭的功劳。
分级制度制定后的短短一年时间,整个粤省各色文化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我们不得不佩服人民群众的力量。
我们的红星文化集团不再是一枝独秀的文娱公司,各种优秀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民的智慧仿佛挣脱了枷锁,一飞冲天,不少文娱公司天马行空的作品掩盖了我们的红星文化集团的光芒,真是高手在民间。
虽然我们的公司不再垄断,失去了不少收入,但是这才是我们想要的世界。
一个百家争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艺作品百花齐放的时代。
那一年,我们有种真正改变了世界的成就感,虽然很大程度得益于朴昱和小福的红色背景。
但是这中状态仅仅过了两年,华夏建国七十五年,文艺部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文艺局长小福被突然革职,换了一个新的局长。
听说这个新的局长是其他领域空降过来的,他开始实行一个“新爱国教育”的制度,就是无论什么作品都要宣扬和平盛世和国泰民安,以及古老的传统文化,尖锐的社会问题必须经过“包装”,委婉地提出来。
他派发了大量隶属华夏总部的宣传委员的团队来监管审核分级制度,也就是说无论分级制度是否通过,还是要通过最后一道关卡。
这条制度一出来,意味着前文化部的试验田制度夭折,分级制度相当于废除。
这个仅仅绽放了一年的百家争鸣的盛世经历了昙花一现又重新回到了冬天,各种文化小公司纷纷顶不住新的审核而倒闭。
即便如此,我以为影视文化的百发齐放即使凋零,也应该是回到两年前,只不过回到我们红星集团尚未吞并其他公司的一枝独秀的时期,然而情况比我们想象中要残酷得多。
有关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大量整顿翻墙软件,以非法架设网络翻墙工具为由,起诉我们之前架设大量代理服务器的行为,没收了我们大量的资产。
文艺部对“新爱国”教育制度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禁止传播这些过度放大社会不良信息,不利于建立爱国主义思想,恶意抹黑社会的影视书籍作品,并为“新爱国教育”建立了一个名字叫做“思想检察”的执法队伍。
他们以这个理由下架了我们的所有作品,批判了我们作品中以暴制暴不符合传统儒家思想的不正确价值观。
我们集团大量的高层甚至被捕入狱,原文艺部的局长赵福贵和朴昱以及大量的有关人士因涉嫌贪污贿赂以及钱权交易被判刑。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文艺部的靠山倒了。
然而这还没完,红星集团的高管被判处思想危险罪,在监狱里接受“新爱国”教育的思想教育改造。
文艺部新部长上台讲话,他们将联合教育部总部长,严厉打击思想不正确的人,杜绝不符合“新爱国”精神的行为,大力整改各类教育作品,从孩子做起,营造正确的价值观,将这些思想扼杀于摇篮之中。
他们颁布了各种奖励政策,只要发现身边有违背“新爱国”精神的人,即可禀报思想检察。
这些举报者将获得丰厚的奖励,并获得同等积分,只要积分达到一定程度,即可晋升为思想检察。
这场思想改造就是从朴昱董事长的红星文化集团开始,席卷整个华夏,我们的红星文化集团成为了“新爱国教育”的试验田和反面教材。
改造运动波及到了几乎所有红星文化集团的高管家庭,舅舅舅妈的资产也被暂时冻结,并被发出与表弟划清界限的警告。
作为红星集团的高管,谢枣枣因被手下举报而没能及时逃跑,她因思想顽固被判处“思想危险罪”受思想检察分队迫害而死。
我抓住谢枣枣在被思想检察分队捕之前给表弟发的危险警告信息,迅速制定逃跑计划。
然而当我在黑市伪造身份弄好去往米国的护照的过程中,被表弟的哥哥姐姐家人所举报。
表弟因家人的背叛和妻子死去而过度悲伤,他生无可恋。
在掩护我撤退的过程中,表弟牺牲自己让我成功出逃。
我艰难地偷渡到了南美的格伦比亚,我觉得这片土地和我也蛮配的。
我主要负责的书籍主要以玄幻,魔幻,武侠仙侠的作品较多。
一年之后,我这边的网络作家率先完成一部叫做《海神》的优秀作品,我们将这部作品改编得尽量儿童化,放映在银幕上来。
在我看来这部改编后的作品其实没有多大创意,其实就是将一些网络小白文的文学加上一些剧情,让主人公经受更多的挫折,最终弘扬真善美,惩恶扬善。
元素无非将主人公添加一种被称为“气”的东西,于是围绕阴阳以及五行做文章的武侠文。
没有反应社会现实甚至高于社会现实的作用,这样的作品虽然能够吸引到不少观众,但终究不能称为伟大的作品,而且与网络上的轻松爽文相比没有多大的竞争力。
最重要的是里面的情节涉及到了暴力的打斗,浅浅的青葱暧昧情愫,与我小时候看的《红猫篮免七侠传》如出一辙。
我记得多年前这部优秀的作品可是被保守的家长们打上了“少儿不宜”的标签,被称为拥有暴力、赌博、情色等因素的不良动画。
这样的动画能过审吗?我在协助制作的过程中一直有这样的疑惑。
表弟说这个不用我操心,我将信将疑,按理说这样的作品能够审核通过就不错了,热播更是难于上青天。
结果让我非常意外,华夏七十年,这部作品除了在各大网络视频热播外,还在C站的少儿频道获得了播放的权力。
虽说这部作品算得上良好的动漫,融入了大量的中国风和传统文化,但这绝对不是能够成为热播的原因。
因为那段时期,无论任何的元素都能被拿出来放大,这样的作品有无数个理由下架。
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陷入万马齐喑的冬天,市面上《熊出现》几乎一枝独秀,任何作品都必须经手文艺部,里面涉及到了大量不可名状的关系。
经过有关部门的层层筛选,几乎没有任何优秀的作品能够活着出来。
外面的作品不能进去,里面的作品不能出来,所以对于儿童来说,看来看去都是些没有营养的东西。
这也是我当初并不看好红星文化公司的原因之一,这种项目不符合文艺部的政策规定。
直到表弟与女友谢枣枣结婚的那天我才知道,这个红星文化公司的水到底有多深。
这位朴昱的股东,拥有红色背景关系,他是一个拥有背景的艺术爱好者,我甚至见到了国家文艺部的一个名叫赵福贵的宣传部官员给表弟发来贺礼,那位朴昱还向官员称兄道弟,直接喊外号小福。
我不知道没有高中毕业的表弟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搭上红色的背景关系,他也没有对我说过。
不过我也终于明白了表弟当初的所说的改变世界可能不是痴人说梦话,因为当你拥有了政治权力的后台背景,所有的事情都变得简单。
只是我当时没有理解政治是一个多么危险的东西,里面太多不明不朗的千丝万缕关系。
我们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表弟也没理解,甚至可以说,整个团队都没有意识到,我们其实是在锋利的刀刃上跳舞,当然这是后话了。
不管如何,在华夏建国七十年至七十二年,我们的文艺作品迎来了快速发展的美好时光,我们的团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而尺度也越来越大。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我们在港城的子公司团队联合岛国和米国团队几乎完全按照原版制作的《西游纪》,由于国家作品没有分级,这个作品是限制级,我们只能在外网上映。
那个作品一度掀起了全球人民的热情,作品受到了大量的外国人民的喜爱,真实地还原了明朝中后期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其中诞生的各种启蒙思想,本土道教与外来佛教的阴谋诡计和明争暗斗。
这个影片一度掀起了一股VPN代理服务器的热潮,而我们也趁此在海外大量架设服务器租借的业务,通过租借金额,赚足了金钱。
华夏的城墙一度形同虚设,代理服务器的营业额十分巨大,甚至有传言高层人员有修改法律,开放防火长城的计划。
当然,作为一个根正苗红的公司,做事还是比较低调,我们也识相地制作大量红色和谐作品作为“掩护”,在国内上映,我们的代理赚取的金钱有很大的一部分回到了文艺部口袋当中。
这段时间,我们的作品如同冬日里的娇艳的梅花,除了能够在C站播出,我们几乎统治了地方卫视台的黄金时段。
公司也因此越来越大,并购了不少没有后台的公司,还成立了一套创作流水线标准,改名为红星集团。
我后来才知道,原来之前那个文艺宣传部长小福已经升为副局长,因为他的暗中干涉,我们的作品才能够呈现给世界。
服务器代理的活动虽说违法,却也能让上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免于查封,而那些大量的代理费用很大一部分都被小福用来作为“政治交易”,间接地流入文艺部另外一个势力的高层。
至于其他文娱公司,大部分都是没有红色后台通不过审核,不得不加入我们的红星集团,通过我们的平台进行作品发布,正是如此才让我们的公司发展得异常迅速。
华夏建国七十三年,我们集团拥有了国家最优秀的文艺代表,并将这些领域扩大到了影视作品方面。
四年间,我们收购了不少民营作品公司,这些被吞并的公司也成为了文化集团的子公司,无数学术人才在红星文化集团的平台里大放光彩,公司大有一枝独秀的趋势。
华夏传统文化制作的动漫影视作品逐渐被西方国家接纳,受到世界的欢迎。
很多作品除了情节精彩,还有着深刻的反映社会问题的意义,越来越多的作品加入西方的奥斯卡竞选名单。
那一年,文艺部副局长小福正式转正,他对我们的文化事业大力支持。
在文艺部的支持下,我们充满热情地打造着我们的动漫帝国,并映射到了各类影视作品。
我们商议着在粤省规划一个小镇专门搭造各种影视场景,这个规划比原来的横店影视城规模更大,更加专业,更加规范。
我们还把精力放在制定培养人才的研究计划当中,建造各种学校来作为人才培养基地。
但这不是那一年文艺界发生的最大事情,那一年最大的事情是文艺部效仿其他国家,真正成立作品分级制度,明文分级,严格管理,也就是只要符合分级制度的规定即可分级上映,不同类型的影片归类到不同的分级。
这个制度首先在粤省试验,建立了粤省地区的影视产品分级制度试验田。
换了一个真正爱好文化艺术的领导真的是不一样,制度一出来,无数学者欢呼雀跃,粤省也成为了无数娱乐文化的特区,这都有小福不可磨灭的功劳。
分级制度制定后的短短一年时间,整个粤省各色文化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我们不得不佩服人民群众的力量。
我们的红星文化集团不再是一枝独秀的文娱公司,各种优秀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民的智慧仿佛挣脱了枷锁,一飞冲天,不少文娱公司天马行空的作品掩盖了我们的红星文化集团的光芒,真是高手在民间。
虽然我们的公司不再垄断,失去了不少收入,但是这才是我们想要的世界。
一个百家争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艺作品百花齐放的时代。
那一年,我们有种真正改变了世界的成就感,虽然很大程度得益于朴昱和小福的红色背景。
但是这中状态仅仅过了两年,华夏建国七十五年,文艺部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文艺局长小福被突然革职,换了一个新的局长。
听说这个新的局长是其他领域空降过来的,他开始实行一个“新爱国教育”的制度,就是无论什么作品都要宣扬和平盛世和国泰民安,以及古老的传统文化,尖锐的社会问题必须经过“包装”,委婉地提出来。
他派发了大量隶属华夏总部的宣传委员的团队来监管审核分级制度,也就是说无论分级制度是否通过,还是要通过最后一道关卡。
这条制度一出来,意味着前文化部的试验田制度夭折,分级制度相当于废除。
这个仅仅绽放了一年的百家争鸣的盛世经历了昙花一现又重新回到了冬天,各种文化小公司纷纷顶不住新的审核而倒闭。
即便如此,我以为影视文化的百发齐放即使凋零,也应该是回到两年前,只不过回到我们红星集团尚未吞并其他公司的一枝独秀的时期,然而情况比我们想象中要残酷得多。
有关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大量整顿翻墙软件,以非法架设网络翻墙工具为由,起诉我们之前架设大量代理服务器的行为,没收了我们大量的资产。
文艺部对“新爱国”教育制度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禁止传播这些过度放大社会不良信息,不利于建立爱国主义思想,恶意抹黑社会的影视书籍作品,并为“新爱国教育”建立了一个名字叫做“思想检察”的执法队伍。
他们以这个理由下架了我们的所有作品,批判了我们作品中以暴制暴不符合传统儒家思想的不正确价值观。
我们集团大量的高层甚至被捕入狱,原文艺部的局长赵福贵和朴昱以及大量的有关人士因涉嫌贪污贿赂以及钱权交易被判刑。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文艺部的靠山倒了。
然而这还没完,红星集团的高管被判处思想危险罪,在监狱里接受“新爱国”教育的思想教育改造。
文艺部新部长上台讲话,他们将联合教育部总部长,严厉打击思想不正确的人,杜绝不符合“新爱国”精神的行为,大力整改各类教育作品,从孩子做起,营造正确的价值观,将这些思想扼杀于摇篮之中。
他们颁布了各种奖励政策,只要发现身边有违背“新爱国”精神的人,即可禀报思想检察。
这些举报者将获得丰厚的奖励,并获得同等积分,只要积分达到一定程度,即可晋升为思想检察。
这场思想改造就是从朴昱董事长的红星文化集团开始,席卷整个华夏,我们的红星文化集团成为了“新爱国教育”的试验田和反面教材。
改造运动波及到了几乎所有红星文化集团的高管家庭,舅舅舅妈的资产也被暂时冻结,并被发出与表弟划清界限的警告。
作为红星集团的高管,谢枣枣因被手下举报而没能及时逃跑,她因思想顽固被判处“思想危险罪”受思想检察分队迫害而死。
我抓住谢枣枣在被思想检察分队捕之前给表弟发的危险警告信息,迅速制定逃跑计划。
然而当我在黑市伪造身份弄好去往米国的护照的过程中,被表弟的哥哥姐姐家人所举报。
表弟因家人的背叛和妻子死去而过度悲伤,他生无可恋。
在掩护我撤退的过程中,表弟牺牲自己让我成功出逃。
我艰难地偷渡到了南美的格伦比亚,我觉得这片土地和我也蛮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