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拿着托盘走了进来,

  朱元璋闻着香味兴奋的搓着手,

  馋道,

  “哈哈哈哈,咱就爱吃妹子的煮面!

  快快快!”

  爷孙俩人三两下把煮面秃噜干净,

  两个碗跟舔过得一样干净。

  马皇后微笑着把空碗拿到一边,

  老朱拍了拍桌案,

  说道,

  “行!咱把刘三吾定下来!

  其他的就好说了。”

  “好的,爷爷。”

  朱雄英没多说什么。

  在南北榜案中,刘三吾点出的殿试名单就是一切的导火索。

  但是,

  朱雄英并不会好心到,去告诉刘三吾该怎么做。

  他要的就是事情自然发展,在暗中观察。

  并且在关键时刻,抓住机会,推动改革。

  越乱越能从中得利。

  况且,

  这件事不是说朱雄英伸手就能按下去的,就算按下去也只是暂时,

  不把这个脓包挑破了,根本就没办法解决这件事。

  在朱雄英心里,

  刘三吾,已经是一枚弃子。

  朱元璋拉过朱雄英,抖开文章试卷,

  “大孙儿,你看看这个,

  江西吉安府会试第一,黄子澄。

  这文章写得是真好啊!”

  朱雄英微微皱眉,

  黄子澄并不是洪武十五年的进士,

  看来,

  果然如系统所说,接下来的大明历史完全进入了未知的状态。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影响了黄子澄提前进入了考场。

  这或许是一个重要的信息。

  朱雄英把这个情报暗自记下,老朱看到朱雄英皱眉,

  问道,

  “大孙儿?不喜欢这个?”

  老朱作势就要把黄子澄的文章扔到一边。

  一府头名,只要朱雄英不喜欢,便会被立马断了仕途。

  老朱就是这么任性。

  朱雄英摇摇头,

  笑道,

  “爷爷 ,不是。

  孙儿都不了解此人,何谈喜欢不喜欢。”

  老朱嘿嘿一笑,

  “咱想着不是有个眼缘吗,没准听这名字大孙儿你就不喜欢呢。”

  说着,朱元璋把黄子澄的文章拽了回来。

  江西的试卷,以黄子澄为首,都放在朱元璋的手边。

  江西,是江南西道,读书人频出的地方。

  光是江西吉安府一地,就是出了无数知名人物,

  除了这黄子澄以外,

  还有现在仍未参加科举的杨士奇,以及永乐时期内阁忠臣解缙、胡广。

  可以说,吉安府人杰地灵。

  当然,

  能出这么多读书种子,便知道,这也是士族雄据之地。

  想到这,

  朱雄英忽然有思路了。

  难怪黄子澄会提前科举!

  正是因为自己的出现,加速了李善长的灭亡,

  没有了李善长领导文官集团,朝堂上的文官是一片散沙,

  而且,

  因为爷爷的大杀特杀,让朝廷中的文官出现大量空缺,

  这些空缺,正是将力量扎根朝堂的绝好机会!

  所以,

  江南士族读书种子尽出!一股脑的拥挤在了这次科举里!

  南北科举...

  呵呵,有意思。

  “除了这黄子澄,这个叫齐泰的文章也不错。”

  果然,有卧龙的地方一定有凤雏,

  老朱扯完黄子澄的文章,又把齐泰的文章拽了出来,

  朱雄英看了过去,齐泰试卷也是放在江苏试卷的最顶,

  江苏也是科举重地啊,卷的要死。

  朱雄英接过文章,随便的看了过去,

  字数不过一千五左右,行文是挺流畅的,言语也挺优美的,也确实是言之有物。

  果然能成为会试第一的,都有两把刷子。

  最起码,文章写得很可以。

  老朱又是扯出了几个文章,但看过齐泰和黄子澄的文章之后,

  再看这些文章,是有些食之无味了。

  不过,

  朱雄英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恐怕老朱都没有意识到,

  如果按照地域来划分文章,老朱拽出来的都是南人的文章,北人那边的文章纹丝未动。

  这就很有意思了,

  最起码可以说明一件事情,

  南人和北人的科举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客观差距。

  马皇后笑道,

  “重八,

  听你念的这些文章都是辞藻华丽,有些腻了。

  有没有文风朴实一点的?

  我也听个乐。”

  朱元璋笑道,

  “当然有了!

  北方学子的文章多古朴大气,咱现在就给你挑一个!”

  听到马皇后的话,朱雄英心中大惊,

  奶奶也发现这一点了?!

  朱雄英是靠着对未来事件的大致把控,看出的南北隐患。

  而奶奶就是坐在旁边,全程好像都没有参与进来,也是随口一说,

  就一下切中了要点!

  甚至说,现在爷爷都还没反应过来!

  这有些太离谱了!

  难道奶奶真是大明真正的皇帝?

  朱雄英忽然想起了一句话,

  当你和一个人相处起来特别舒服的时间,那个人的智商和情商一定远远超过你。

  难怪爷爷和奶奶相处的这么好...

  朱元璋皱眉挑了半天,才算是勉强的抽出一张北方学子的试卷,

  然后勉为其难的读了起来,

  可读到中间,就实在读不下去了,

  皱眉道,

  “这写得是什么玩意?!水平也差太多了吧!”

  朱雄英在一旁没说话。

  马皇后边整理着被褥,边随意笑道,

  “咋啦?我听着还挺好的呢。”

  朱元璋不满道,

  “好啥好,北方学子的策论还行,

  但是这文章写得就太水了,用典都用的不对!”

  朱元璋气呼呼的把试卷拍在桌案上,

  马皇后摇摇头没说什么。

  朱雄英又是看了一会儿这些文章,看到朱雄英眼皮开始打架,

  朱元璋把文章全部收好,

  轻声道,

  “大孙儿,先睡吧,明天再说。”

  朱雄英嗯了一声,就睡过去了。

  睡着之前的最后一个想法就是,

  看这些文章比看折子还无聊。

  洪武年的科举文章还没有完全用八股文的格式,但已经出现那个苗头了,

  或偶或散,写法都差不多,就是往一个模子里套,

  看起来无聊至极。

  而南方学子写得这么好,明显就是经过系统训练的。

  相比下来,北方学子写法根本就没有固定格式,

  难怪老朱说他们瞎写胡写。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岁瞎眼圣孙,开局爬出大明皇陵,八岁瞎眼圣孙,开局爬出大明皇陵最新章节,八岁瞎眼圣孙,开局爬出大明皇陵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