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制盐厂,

  剩下的那些四肢健全的老兵,都眼巴巴的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一笑,说道,

  “身体有残疾的,以后都在这制盐厂做工。”

  话音刚落,

  爆发出一阵山呼海啸的欢呼声,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就连小刘这帮已经失业的老兵,都是发自肺腑的开心,

  他们四肢健全,还能活下去,

  可这些残障老兵却活不下去了,

  能把这群老战友安顿下来,

  小刘他们是真的开心!

  这群老兵的感情,很难用语言表达,

  那是只有在战场上同生共死的人,

  才能用心体会的。

  别看小刘和老黄整天互相看不顺眼,

  但是他们心知肚明,

  在战场上,

  你可以毫不犹豫的把后背交给对方。

  朱元璋看到这群人开心的样子,不由笑问道,

  “你们没活干了,还乐呢?”

  小刘众人咧嘴一笑,齐声呼道,

  “陛下,我们开心!”

  朱元璋心中流过一阵暖流,说道,

  “咱还有事情要交待你们做,让你们的将军同你们说吧。”

  小刘等人愣在原地,

  徐达、蓝玉、常茂、傅友德等一众将军走上前去,开始交待起成立雄武司的消息,

  朱元璋见状满意的点了点头,

  说道,

  “走啦!”

  朱标连忙上前到朱元璋身边,

  “父皇,我们是要回宫吗?”

  朱元璋面无表情的看了眼朱标,

  说道,

  “哦,你们哥几个先回宫吧。”

  随后笑容满面的看向朱雄英,招呼道,

  “来,陪咱走走!

  就咱爷俩!”

  接着,朱元璋爷孙俩就径直离开了。

  独留下一众皇子在风中凌乱。

  老四朱棣呆呆的看向朱标,

  问道,

  “大哥,您失宠了?”

  老二朱樉抹了把脸,满脸苦色说道,

  “大哥,爹不是要废了你吧?

  他娘的,可千万别啊!

  我当藩王当的舒服得很,废了你不就得我上了吗?!

  大哥,你可千万挺住啊!

  没有你在前面遮风挡雨,弟弟我什么都不是啊!”

  朱标被老二吵得心烦意乱,直接破功,

  “你闭嘴!”

  老二连忙捂住嘴,不敢吱声了。

  朱标一甩衣袖,

  “回宫!”

  众兄弟们对视一眼,屁颠屁颠的跟上。

  朱元璋和朱雄英走在路上,

  背后是山呼海啸的陛下万万岁,

  朱元璋笑道,

  “哈哈哈,这演武阅兵看来很得他们的意啊!”

  朱雄英点点头,易容过后,

  他整个人的气质都沉稳了不少,

  “爷爷,这下老兵们的事就安排妥当了。”

  朱元璋满眼喜爱的看向朱雄英,

  “大孙儿,这回又是多靠你了!

  哈哈哈哈,有个这么好的大孙儿,

  比咱诛灭暴元,都他娘的开心!”

  朱元璋满面红光,看起来都年轻了十岁,

  随后,

  爷孙两人随便找了个面摊坐下。

  “大孙儿,

  有件事儿,爷爷还是没懂。”

  朱雄英接过小二手里的面碗,道了声谢,

  小二一愣,随后激动道,

  “大爷,这都是小的该做的,有啥好道谢的?”

  但是,肉眼可见的可以看出来,

  小二会因为这一句谢谢开心一天。

  朱元璋不由摇头笑了起来。

  朱雄英开口问道,

  “爷爷,您说。”

  朱元璋秃噜了两口面,继续说道,

  “大孙儿,

  你这件事做得完美,就连爷爷都做不到如此程度,

  让残障和不残障的老兵各司其职,

  你细致入微的安排好了每一步,

  咱不明白,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朱元璋满眼发光的看向朱雄英,

  朱雄英顺手接过自己的面,放在身前,

  “大爷,您慢吃,有啥事尽管招呼。”

  朱雄英想了想该怎么说,

  沉吟片刻,开口道,

  “爷爷,您觉得什么是公平?”

  朱元璋似乎摸到了答案,回答道,

  “咱想的是,让每个人都有吃有喝,

  最好他娘的是吃的一样,喝的一样,种田的大小都一样,

  没有富人和穷人,大家都他娘的一样!

  这他娘的就叫做公平!”

  朱元璋比起皇帝,更是个老农民,

  有着最纯粹的均贫富的思想。

  朱雄英摇摇头,笑道,

  “爷爷,孙儿倒与你想的不一样。”

  “哦?”

  “您这叫公平,孙儿这个叫平等。”

  朱元璋眼睛瞪大,脑中唰得一下闪过了什么东西,

  但是老朱抓不住。

  朱雄英继续道,

  “若是按照您说的,那是不是应该将这些退伍老兵,

  不进行区分的一股脑扔进制盐厂内?”

  朱元璋点点头,

  “要是咱,咱会这么干。”

  朱雄英笑了笑,用手指在茶杯里点了点,

  在桌上画出了大中小的三个小人,

  又在三个小人前,画出了一堵墙,

  朱元璋看了过去,

  “爷爷,他们身高不一,有人高有人矮,

  但是他们都看不到墙外的风景。”

  朱雄英从筷子笼里拿出一把筷子,

  抽出三根,

  分别垫在了三个小人的脚下,

  “爷爷,这就是您口中的公平。”

  朱元璋眼带深思,

  三个小人儿被朱雄英各垫上一根筷子以后,

  个子最高的那个,能看到墙外了,

  而其余两个还是看不到。

  朱雄英接着抽出筷子,

  在中等小人脚下垫上了两根,在最小的那个脚下垫上了三根,

  朱雄英笑了起来,

  “爷爷,这下他们都能看到墙外了,

  这叫做平等。”

  轰得一声,

  朱元璋脑袋里猛地炸开,

  他什么都听不到了!

  朱元璋瞪大眼睛,一副魂儿丢了的样子,

  兀自愣在原地。

  许久,朱元璋才苦笑道,

  “大孙儿,爷爷照你实在差太远了。

  公平...平等....

  哈哈,公平,平等。”

  朱元璋看向朱雄英,前所未有的认真说道,

  “爷爷想亲眼看到你治理的天下!

  那会是何等雄壮的盛世啊!!!”

  哈哈哈哈!痛快!

  有孙如此,吾复何求?!”

  宫中 太学

  太学内除了常制的先生外,时不时还会要外臣进太学讲课。

  这也是老朱张罗的,

  按照老朱的原话,

  整天读些空洞的玩意,却不懂实事,

  教出来的都是一群眼高手低的玩意,

  以后朕咋放心,让你们入朝为官?!

  这句话后,太学就多了个规矩,

  时不时的找些外臣来给太学学生们讲课。

  能进太学的,

  俱是皇亲国戚和勋贵子弟。

  他们自小就耳濡目染朝中的事情,

  所以,

  直接叫来外臣讲课,他们也听得懂。

  今日为韩国公、御史台中丞李善长亲讲。

  课罢之后,听得一众太学生意犹未尽。

  李善长笑道,

  “今日就到此了,

  对了,允炆,你留一下。

  我发现你大学一章,有些地方想岔了。”

  一众太学生悉数离开,

  学堂中只剩下了李善长和朱允炆二人。

  李善长转头看向学堂外,连忙恭敬行礼,

  “娘娘,微臣还要留允炆一会,

  如果您不介意的话,不如进来坐着等。”

  太子妃吕氏含笑点头,

  走进了学堂,

  落落大方的开口说道,

  “正好妾身还要请教您一些允炆学习上的事。”

  李善长与吕氏相对而坐,

  对于允炆的学习情况闲谈了起来。

  但是,

  在书桌之上,

  两人确是速度极快的,用手指点水,写着什么。

  一心二用,却丝毫不乱。

  可知今日制盐厂一事?

  吕氏速度极快的最先写到。

  臣知道。

  如何?

  无妨,皇孙可图。

  何图?

  制盐为官办,不可能永远放在常府手里,娘娘可找机会,让允炆督办。

  这正合陛下心意。

  吕氏不由一顿,笑道,

  “允炆现在还小,读礼记是不是还早了些?”

  李善长摇头认真道,

  “非也,太子殿下在这般年纪已经可以熟读礼记了。

  殿下已经慢了啊。”

  吕氏眼睛一闪,继续写道,

  何图?

  陛下今日有言,制盐厂只要盈利,娘娘可让允炆请求陛下,再设一分厂,如果盈利的话,陛下自有考量。

  陛下极恨太子太孙经商,这步太险。

  陛下更恨太孙没有能力。

  吕氏沉默许久,开口道,

  “李大人说得是,允炆是该早些读礼了。”

  如何求陛下允许允炆设分厂?

  陛下祖祠时揍了殿下,一直心中有愧,可借此事图之。

  吕氏长舒口气,等到桌上的字全部消失后,

  拉起朱允炆说道,

  “还不多谢李大人?”

  朱允炆一头雾水,但还是乖巧的说道,

  “学生多谢李大人。”

  李善长笑着摸了摸允炆的头,

  “孺子可教。”

  (兄弟们火力太太太太太猛了!

  如果照着这个势头下去,

  看来这本书,每天不低于六章更新应该要持续很久了!

  在欠更清零前,每天保底六更。

  大家支持的越猛,我就码的越猛!

  至于再爆更,我想的是,

  七更八更没啥意思,和六更差不多,

  不如直接挑一天爆十更!

  一天三万字!

  下周的话,我应该会挑一天爆十更!

  感谢大家支持!

  评价破两百,现在1071,

  加一更。

  礼物破六百,

  加六更。

  加更:四章。 欠更:五章。

  加更规则:每两百五星评价加一更,每一百个礼物加一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岁瞎眼圣孙,开局爬出大明皇陵,八岁瞎眼圣孙,开局爬出大明皇陵最新章节,八岁瞎眼圣孙,开局爬出大明皇陵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