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呆愣在原地,

  可以说,朱元璋所说的话,

  彻底打破了他对大明财政的幻想,

  不仅没有想象之中充裕的国库,

  而且竟然都穷到一粒米都发不出了?!

  朱雄英下意识问道,

  “爷爷,那孙儿这些钱...”

  朱元璋眼皮一跳,连忙转移话题道,

  “这你就别问了,咱还有些私房钱。”

  朱雄英低下头,忽然觉得,自己收下的这些粮食变得无比沉重,

  朱元璋看向朱雄英叹了口气,

  既然以未来天子为目标来培养朱雄英,

  那么朱雄英怎么都绕不开国家财政问题,

  所以,老朱想着,

  不如直接就把这件事和朱雄英全盘托出,

  也好让他有个心理准备。

  朱元璋搓着手,自顾自的说道,

  “从去年到今年,可谓是天灾人祸频频,

  西边打仗,南边闹水灾,北边还有鞑子频频犯边.....

  哦,对了,再加上给你大修陵寝,

  这么东一下西一下的,硬是把国库给耗干了,

  幸好,咱还算是给家里这些孩子把钱挤了出来,

  不然的话,咱的老脸可算是丢尽了!”

  朱雄英一阵沉默,

  老朱可谓对家人照顾到了极点,整个皇室成员,

  都由朱元璋一人拨款供养,

  而且老朱还明确规定,只要是皇室成员就不许自谋生计,

  看这架势,老朱是要彻底包办,从头养到尾。

  说起来,

  清朝学的也是老朱这套,

  八旗子弟入关之后,在山海关周围划地分晌,并且也是严令禁止八旗子弟自谋生计,

  在入关之初,八旗子弟人数还不算很多,清朝官府也算能勉强供养,

  可是,随着八旗子弟越生越多,

  朝廷每年给八旗子弟的拨款,已经变成了一个天文数字,

  尾大不掉,

  活活就把清朝财政给拖垮了!

  目前来看,老朱供养皇室宗亲,虽然没到拖垮财政的地步,

  但是,看起来也快了,

  每年给分藩出去的藩王五万石粮食,未分藩出去的皇子两万石粮食,

  老朱膝下这些皇子,

  算上最小的那个,前年由赵贵妃生出的小二十一,

  这便是二十一个皇子,

  其中七个就藩,十四个在京,

  光是在皇子身上一年的开支,

  就是足足的六十三万石粮食!!!

  这还没算老朱膝下的公主、皇孙呢!!!

  据朱雄英所知,

  去年整个大明收上的税收是两千三百万石稻米,四百万石大麦,

  加起来两千七百万石,

  而这些税收要用于整个国家的调度,其中皇室就分了足足近一百万石,

  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

  更可怕的是,皇子还会生皇孙,皇孙长大也会就藩,

  皇室宗亲的人数会呈几何倍的增加!

  甚至,数量膨胀到达某个节点后,

  这个数字会直接爆炸!

  到时候,大明只会更穷!

  说起码,好像穷这个字,似乎伴随了大明整整一朝,

  也不知道为啥,

  明明白银经济快速发展,中原地区的耕地也是开发到了极限,更是有着极好的国际商品贸易的平台,

  无论是农业、纺织业、商业都应该进入一个全新的巅峰,

  可结果却是,

  大多时候,大明都穷得叮当响!

  莫说与宋朝时相比,就连与元朝财政相比都是远远不如!

  明朝的经济搞得可谓是一塌糊涂!

  朱元璋看向朱雄英,只见朱雄英漂亮的眉毛紧锁了起来,

  不由问道,

  “孙儿,你有啥想法?”

  自从朱雄英看出朱元璋在有意制衡文武官员之后,朱元璋每日教朱雄英教得都格外用心,

  这段日子下来,朱雄英频频有惊人之语,

  给朱元璋也拓宽了不少思路,

  甚至,

  朱元璋在教学朱雄英的过程中,自己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老朱今天和朱雄英交底大明财政的问题,也是想着从朱雄英这里能不能找到些灵感,

  朱雄英顿了下,说道,

  “爷爷,国家取财之道,无非两种。”

  朱元璋身体前倾,急着问道,

  “哪两种?”

  朱雄英竖起手指,

  “开源,节流。”

  朱元璋一愣,喃喃道,

  “开源....节流....”

  老朱越是砸吧这两个词,就越是觉得有滋味,

  只这两个词,就把整个国家的财政问题给说透了,

  颇有点大道至简的意味!

  朱元璋兴奋的一拍大腿,激动道,

  “说得好啊!!!

  开源就是想招多搞钱,节流就是省着少花钱!

  哈哈哈哈,大孙儿,你比那户部尚书说得都清楚多了!

  他一整就和咱墨迹个两个时辰,可确是狗屁说不出,说得都是车轱辘话!

  倒不如你这四个字清楚明白!”

  朱雄英腼腆一笑,朱元璋笑声渐止,满眼期待的看向朱雄英,

  接着问道,

  “大孙儿,开源节流很好,但是有没有啥现成的法子?

  咱倒是想到一个开源的法子,来给你打个样!”

  朱雄英有些好奇,没想到老朱还挺有搞经济的天赋呢,

  这就有思路了?!

  “爷爷,您快说说,有什么好法子?!”

  朱元璋眼睛一闪,

  “开源就是想招多搞钱,

  咱想着,要不要找机会弄个什么大案,好杀一批看不顺眼的官员,再一抄家!”

  朱元璋啪的一声,两手一拍,显得极其兴奋,

  “看看,这不就来钱了嘛?!”

  朱雄英听得满头黑线,

  好家伙,我收回老朱有搞经济的天赋这句话!

  这不纯是在扯淡嘛?!

  没钱了就抄官员的家!

  合着大明官员都是您养的猪羊?!

  养肥了就杀?!

  “大孙儿,咋样?!”

  偏偏朱元璋还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就等着朱雄英夸他几句,

  朱雄英叹口气道,

  “爷爷,这办法一点都不好。”

  朱元璋一怔,问道,

  “这咋不好啦?!”

  “爷爷,您想没想过,把朝中官员都杀干净了,谁来给您办事呢?”

  朱元璋脖子一梗,说道,

  “咱这咋没想过?!

  不过,这个你放心,大明广开科举,可谓是历朝之盛,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读书人还不好找吗?!

  咱算是看明白了,这些当官的就是韭菜,割了一茬,马上还能长出来一茬,

  永远不用担心没人做官!”

  朱雄英摇了摇头,

  “爷爷,孙儿觉得不对。”

  朱元璋眼睛一闪,说道,

  “哦?你说说你咋想的。”

  “孙儿觉得,爷爷不能把官员比作韭菜,

  如今大明朝的官员俱是有才干的翘楚,更是在朝中经过了数年政事的打磨,

  对朝中情况可谓是了解至极,处理政事也是手到擒来,给爷爷您省了不少的麻烦。”

  朱元璋点了点头,

  “这倒是。”

  “可是,您若是把他们都杀了,重新启用新人,

  就算这批读书人再厉害,总不可能对朝中的政事上手就做吧,

  没有几年功夫的打磨,他们全然做不到老官员的那种程度,

  国家政事,牵一发而动全身,

  朝中随随便便的一个决定,就关系到成千上万的大明百姓,

  咱们绝对不能以百姓为代价,开给新任官员练手积累经验。

  所以,孙儿觉得,把官员比作韭菜不对,

  韭菜割一茬长一茬,前后没什么差别,

  可是一个好官员,是需要细心呵护培养的,杀一个就少一个啊!”

  朱雄英一口气说了一大堆,

  朱元璋听着,那不以为然的眼神,也逐渐变得严肃。

  老朱惊叹的看向朱雄英,不由感叹道,

  “孙儿,你说的话在理。

  还从没有人与咱说过这些,咱确实是想差了,

  咱这个法子,不好。”

  朱元璋成立御史台,今年又改御史台为都察院,

  都察院内俱是言官,他们品级低权力大,上可骂皇帝,下可骂百官,

  但是,

  事实却是,这些言官只敢骂百官,却不敢质疑朱元璋一下,

  原因很简单,

  朱元璋是真下手砍人啊!

  这些言官也不傻,

  没必要非得嘴两句,换得被砍头的下场,

  所以,长此以往,朱元璋耳边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少,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这对于皇帝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而今日朱雄英丝毫不避讳朱元璋,

  爷爷对就是对了,错就是错了,

  说得朱元璋是心服口服,

  咱孙儿不仅敢质疑自己,而且说得话还挑不出一点毛病,

  咱听得舒坦!!!

  不过,这也就是朱雄英,

  换作其他人,将朱雄英说过的话,原封不动的和老朱说一遍,

  结果还是轻则挨骂,重则砍头!

  朱元璋嘿嘿一笑,期待的看向朱雄英,

  “大孙儿,你给爷爷支支招啊!”

  朱雄英顿了顿,“看”向朱元璋,

  “爷爷,开源的方法孙儿暂时没有,节流的方法确是有一个。”

  朱元璋浑身紧绷,正色道,

  “你说!”

  “裁撤每年皇室的补助开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岁瞎眼圣孙,开局爬出大明皇陵,八岁瞎眼圣孙,开局爬出大明皇陵最新章节,八岁瞎眼圣孙,开局爬出大明皇陵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