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继续往上走,周围已经没有人继续跟着,他们终于摆脱了之前的嘈杂,耳根子也安静了下来。安静到偶尔有落叶从树梢飘下,都能清晰地听见那细微的沙沙声。
这种宁静让人心生惬意,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他们一行人的脚步声。
再继续往上走了不少台阶,又越过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平台,终于到了第一条街。
山城果然名不虚传,连逛街都要爬那么多台阶,每一步都在考验着行人的体力和耐力。
景春熙微微喘了口气,抬头看了看前方,街道沿着山坡蜿蜒而上,给人一种仿佛这座城都快要延伸到山顶的错觉。
山的特色都融合进了街道里,所谓的街道其实只是仅能容纳一辆马车勉强通过的小巷。小巷的路面是青石板铺成的,但并不太平整,石板之间有缝隙,高低不平,走起来有些磕绊。小巷弯弯曲曲的,一眼望不到头。
跨进第一条街。
两边的房子也很奇特,地基上来几尺是用石头垒起来的,再往上就是木楼,大多只有一层木板阁楼,屋顶大多盖着瓦片。这种建筑风格显得古朴而质朴,岁月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这条街道并不热闹,靠近码头两边的铺子大多都开着门,再开一扇朝外的小木窗。从木窗往里看,里面不太亮堂,但都能大致看得出店家经营的是什么。
街道太过安静,想找个人都不容易,偶尔能听到几声鸟鸣,或者远处传来的孩童嬉戏声。
他们沿着街道慢慢前行,走过了近十家店铺。两家经营的是日常的生活用品,有一家卖的类似绣品,只是那图案有点奇怪,就是做成的袋子荷包什么的也很奇怪,跟他们平时看到的完全不同。那些奇怪的图案,或许是当地的风俗,或许是某种特殊的寓意,景春熙看着却有点胆怯,扯着他们就走了。
还有两家经营的是干货和酱料。门口堆放最多的是笋干,还有就是萝卜条、萝卜酱,以及几种叫不出名字的酱料。这些酱料闻起来倒是挺香。
春桃自己跑了过去,或许是门口坐的老人听不懂官话,她跟人家比画了半天,又问了好几句话。她一会儿指指笋干,一会儿又指指酱料。
过了一会儿,她才走了回来,有些高兴地说:“小姐,这里的笋干稍贵一些,杂卖要四文一斤,要满三斤说可以十文。”
所有人都看着她笑,景春熙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那边价格都定下了,你是觉得还不够低?这回放心了吧?”她知道春桃一向谨慎,买东西总要货比三家,生怕吃亏,刚才是探价去了。
春桃一下就红了脸,讷讷地说:“看见了,总要问一下才踏实。”她低下头,显得有些羞涩,但又忍不住把一个陶罐递过来给景春熙看。
她脸上带着一丝炫耀:“小姐,这么大一罐萝卜豆豉酱,才要十文,奴婢尝过了,萝卜晒得像细丝一样,豆豉也很多,又香又辣,特别好下饭。”
景春熙微微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赞成:“你也不嫌提着累,回去的时候再买不好吗?到时多买几瓶,让大家都尝尝。”她觉得春桃有些冲动,毕竟一路上还要走不少路,带着这么重的东西实在不方便。
糖霜也一脸嫌弃地看着春桃,然后顺手接过她手里的罐子,语气中带着一丝抱怨:“就是,买来自己又拎不了,就是给奴婢找事做的。”糖霜总是口是心非,又看不得春桃受累。
春桃听了,脸上露出一丝委屈,轻笑着还不忘小声嘀咕:“我只是觉得这个酱特别好吃,买回去也不知道便宜了谁。”说完还意有所指地瞥了一眼糖霜。
所有人都笑了,没再说什么。
“小姐,那里有竹编的小玩意。”小蛮忽然指着前面的一个铺子说道,那股兴奋劲,仿佛见了什么稀世珍宝似的。他的眼睛瞪得圆圆的,小脸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一边说着,一边还用手不停地指着铺子的方向,生怕景春熙没注意到。
大多数经营竹编的铺子,门口东西都很多。一般都是一边堆满了篓子、筐子、篮子、撮箕等日常用具,另一边则摆着几大卷竹席。晒谷子用的竹席和睡觉用的竹席都是按照尺寸大小,卷了几大垛摆在门口。
这些东西本就笨重,门口一摆都会越过自家的屋檐,东西都占到了行走的巷子上,显得小巷子更窄了。
阳光透过竹席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道道斑驳的光影,增添了几分古朴的气息。
小蛮最先跑过去,像一阵风似的冲到竹编铺子前,眼睛在各种竹编小玩意上扫来扫去,最后停在了一个插在竹筒上面的竹蜻蜓上。
他眼睛一亮,毫不犹豫地拿起竹蜻蜓,高声问道:“掌柜的,这个多少钱?”声音很是清脆响亮,带着一丝孩童的稚气。
编竹筐的爷爷年岁已经很大了,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他本就低着头,腰还是佝偻着的,正专注地编织着手里的竹筐。也不知道是不是耳背,根本就没回话,更没抬头,注意力都集中在手里的竹编上。
小蛮等了一会儿,见老人没有任何反应,只好拿着竹蜻蜓凑到了他面前,又在他耳朵旁大声问了一遍:“爷爷,这个竹蜻蜓多少钱呀?”
这回老爷爷不知道是听到了,还是看到了凑得很近的小蛮,终于抬起了头。他眼神倒是还算明亮,看了看小蛮手里的竹蜻蜓。但也没有说话,只是举起了一根手指,然后又低下头继续编他的竹筐。
“这是几个意思呀?”小蛮愣住了,他看了看景春熙,又看了看春桃,一脸懵懂。
春桃皱了皱眉,低声说道:“不会是一文钱吧?编这个得不少时间,看着还挺难编的。”她拿起竹蜻蜓仔细看了看,发现上面的纹路很精致,显然是花了心思的。
小蛮还想问,但又觉得老爷爷可能是聋哑人,所以没有出声,只是忍不住小声嘀咕道:“十文的话,好像又太贵了。”他有点舍不得,眼神在竹蜻蜓和老爷爷之间来回扫视,显得有些犹豫。
忽然旁边传来一个小孩的声音:“这个一文钱一个,我都会编,他不会说话,直接塞个铜板给他就行。”
这种宁静让人心生惬意,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他们一行人的脚步声。
再继续往上走了不少台阶,又越过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平台,终于到了第一条街。
山城果然名不虚传,连逛街都要爬那么多台阶,每一步都在考验着行人的体力和耐力。
景春熙微微喘了口气,抬头看了看前方,街道沿着山坡蜿蜒而上,给人一种仿佛这座城都快要延伸到山顶的错觉。
山的特色都融合进了街道里,所谓的街道其实只是仅能容纳一辆马车勉强通过的小巷。小巷的路面是青石板铺成的,但并不太平整,石板之间有缝隙,高低不平,走起来有些磕绊。小巷弯弯曲曲的,一眼望不到头。
跨进第一条街。
两边的房子也很奇特,地基上来几尺是用石头垒起来的,再往上就是木楼,大多只有一层木板阁楼,屋顶大多盖着瓦片。这种建筑风格显得古朴而质朴,岁月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这条街道并不热闹,靠近码头两边的铺子大多都开着门,再开一扇朝外的小木窗。从木窗往里看,里面不太亮堂,但都能大致看得出店家经营的是什么。
街道太过安静,想找个人都不容易,偶尔能听到几声鸟鸣,或者远处传来的孩童嬉戏声。
他们沿着街道慢慢前行,走过了近十家店铺。两家经营的是日常的生活用品,有一家卖的类似绣品,只是那图案有点奇怪,就是做成的袋子荷包什么的也很奇怪,跟他们平时看到的完全不同。那些奇怪的图案,或许是当地的风俗,或许是某种特殊的寓意,景春熙看着却有点胆怯,扯着他们就走了。
还有两家经营的是干货和酱料。门口堆放最多的是笋干,还有就是萝卜条、萝卜酱,以及几种叫不出名字的酱料。这些酱料闻起来倒是挺香。
春桃自己跑了过去,或许是门口坐的老人听不懂官话,她跟人家比画了半天,又问了好几句话。她一会儿指指笋干,一会儿又指指酱料。
过了一会儿,她才走了回来,有些高兴地说:“小姐,这里的笋干稍贵一些,杂卖要四文一斤,要满三斤说可以十文。”
所有人都看着她笑,景春熙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那边价格都定下了,你是觉得还不够低?这回放心了吧?”她知道春桃一向谨慎,买东西总要货比三家,生怕吃亏,刚才是探价去了。
春桃一下就红了脸,讷讷地说:“看见了,总要问一下才踏实。”她低下头,显得有些羞涩,但又忍不住把一个陶罐递过来给景春熙看。
她脸上带着一丝炫耀:“小姐,这么大一罐萝卜豆豉酱,才要十文,奴婢尝过了,萝卜晒得像细丝一样,豆豉也很多,又香又辣,特别好下饭。”
景春熙微微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赞成:“你也不嫌提着累,回去的时候再买不好吗?到时多买几瓶,让大家都尝尝。”她觉得春桃有些冲动,毕竟一路上还要走不少路,带着这么重的东西实在不方便。
糖霜也一脸嫌弃地看着春桃,然后顺手接过她手里的罐子,语气中带着一丝抱怨:“就是,买来自己又拎不了,就是给奴婢找事做的。”糖霜总是口是心非,又看不得春桃受累。
春桃听了,脸上露出一丝委屈,轻笑着还不忘小声嘀咕:“我只是觉得这个酱特别好吃,买回去也不知道便宜了谁。”说完还意有所指地瞥了一眼糖霜。
所有人都笑了,没再说什么。
“小姐,那里有竹编的小玩意。”小蛮忽然指着前面的一个铺子说道,那股兴奋劲,仿佛见了什么稀世珍宝似的。他的眼睛瞪得圆圆的,小脸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一边说着,一边还用手不停地指着铺子的方向,生怕景春熙没注意到。
大多数经营竹编的铺子,门口东西都很多。一般都是一边堆满了篓子、筐子、篮子、撮箕等日常用具,另一边则摆着几大卷竹席。晒谷子用的竹席和睡觉用的竹席都是按照尺寸大小,卷了几大垛摆在门口。
这些东西本就笨重,门口一摆都会越过自家的屋檐,东西都占到了行走的巷子上,显得小巷子更窄了。
阳光透过竹席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道道斑驳的光影,增添了几分古朴的气息。
小蛮最先跑过去,像一阵风似的冲到竹编铺子前,眼睛在各种竹编小玩意上扫来扫去,最后停在了一个插在竹筒上面的竹蜻蜓上。
他眼睛一亮,毫不犹豫地拿起竹蜻蜓,高声问道:“掌柜的,这个多少钱?”声音很是清脆响亮,带着一丝孩童的稚气。
编竹筐的爷爷年岁已经很大了,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他本就低着头,腰还是佝偻着的,正专注地编织着手里的竹筐。也不知道是不是耳背,根本就没回话,更没抬头,注意力都集中在手里的竹编上。
小蛮等了一会儿,见老人没有任何反应,只好拿着竹蜻蜓凑到了他面前,又在他耳朵旁大声问了一遍:“爷爷,这个竹蜻蜓多少钱呀?”
这回老爷爷不知道是听到了,还是看到了凑得很近的小蛮,终于抬起了头。他眼神倒是还算明亮,看了看小蛮手里的竹蜻蜓。但也没有说话,只是举起了一根手指,然后又低下头继续编他的竹筐。
“这是几个意思呀?”小蛮愣住了,他看了看景春熙,又看了看春桃,一脸懵懂。
春桃皱了皱眉,低声说道:“不会是一文钱吧?编这个得不少时间,看着还挺难编的。”她拿起竹蜻蜓仔细看了看,发现上面的纹路很精致,显然是花了心思的。
小蛮还想问,但又觉得老爷爷可能是聋哑人,所以没有出声,只是忍不住小声嘀咕道:“十文的话,好像又太贵了。”他有点舍不得,眼神在竹蜻蜓和老爷爷之间来回扫视,显得有些犹豫。
忽然旁边传来一个小孩的声音:“这个一文钱一个,我都会编,他不会说话,直接塞个铜板给他就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最新章节,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最新章节,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 平板电子书!